北大荒的秋天可不像春天那样总是姗姗来迟,那大雁南飞的翅膀一振起,就像画家拿着笔在涂抹着一样快。天高了,云淡了,稻田由金黄变成深黄了,林海绿涛很快变成了色彩缤纷的五花山了。
就在这突如其来的深秋里,小江南农场也像在追赶着秋天的脚步,完成了一桩又一桩大事:姜苗苗和李开夫转乘香港的飞机去台湾看望并考察鲍老板的大公司,与鲍老板商谈,能不能以股份制的形式合办造纸厂,不仅农场出部分资金,招收的工人也参股,而且亮出了一些优惠政策,鲍老板算是同意了。还有,华彬带领几名专家和教授在光荣农场考察以后,又调查了周边九十多个农场,大力发展奶牛业,兴建现代化乳制品大型龙头企业的可行性报告已正式批准立项,部里已同意支持一大笔资金。还有,李开夫和连喜与鲍老板商量,要利用贷款的方式扩大加工厂的生产规模,鲍老板一听,最后还是决定继续投资。李开夫再三商量,也没阻挡住连喜要去光荣农场创新业的打算。连喜向姜苗苗和高大喜正式请求,他们也都表示同意。连喜心里这就有了小算盘,无论如何也要实现自己的诺言:亲自带人南下,考察研究扩大南方大米销售市场,制定销售策略,让北大荒牌大米,特别是小颖新研制成的北大荒香米,就像溢出堤坝的江水一样,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扩展,漫遍四方。
连喜急切南下的原因还有一个,从方春上次给他看了妈妈的来信,自己回信以后,妈妈大约每十多天左右就来一封信,多数是述说想念之情,再就是渗透如何穷困潦倒和孤苦伶仃的生活。他要去,一定要去看看妈妈,但,他始终没有和别人透露,眼瞧就要出发了,就连和爸爸也没透露一点儿。他知道,魏晓兰这个名字在小江南农场,不,应该说在北大荒,实在是不香。魏晓兰大概也察觉到这一点,上次偷偷而来又给方春留条偷偷而走。看来,她不是不想来,而是觉得没有脸面……连喜心里想:一定去,前天,收到这些信的最后一封,他已经是夜里失眠躺不住了,从信里幻化出的一个衣破食残、拄棍蹒跚在乡村街道上的形象总在他脑海里闪来闪去。睡不着了,打开灯,把她所有的来信重读了一遍,妈妈……她再丑也是生养自己的妈妈,我连喜一定好好赡养!
小颖听说连喜要南下考察,提出要跟随着去。连喜刚想说她去的理由不充分,小颖马上反驳说,她研究生毕业后一直投身在稻田、稻苗、稻壳、稻草里,亲耳听听南方人的意见,对进一步发展水稻生产研究新题目有好处;还有一条,作为专家,不能光埋头于实验室,也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她话还没说完,连喜就憨笑着同意了,其实,一有要南下的念头,他心里就想:要是能带上小颖该有多好啊……
不知哪里走漏的消息,连喜一再嘱咐小颖南下的事情不要透露给别人,要起程的时候,办公室却接到局秘书处的通知,说贾述生让连喜南下时顺便到局里停停步,到他办公室去一趟。连喜实在够为难的了,自从嘉嘉跟着她妈搬往局里以后,他还一直没正面见到过贾述生。有一次,贾述生陪同国务院和省政府领导来视察大米加工厂,连喜故意悄悄躲了,请李开夫出面汇报。看来这回是无论如何躲不过去了。
连喜让小颖等人在局招待所休息,和秘书处联系好,来到了贾述生办公室。贾述生十分热情地让座倒水,只字不提和嘉嘉的事情,高度赞扬他要去光荣农场干一番新事业,表示要给予大力支持,还风趣地说,过去陈大远蹲过光荣这个点,现在该轮到自己蹲了。他还是当场长时那个风度,还是那番谈吐,像给连喜心里打开了两扇新的明亮的窗子。特别令连喜兴奋的是,贾述生表示,光荣农场的北大荒乳业公司开业之日,要召开一个如何构建龙头企业的现场会,计划还要构建麦业、药业、大豆加工业等大型龙头企业,实现北大荒经济发展的新飞跃。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工厂化生产,靠龙头带动,不仅育秧工厂化,还要搞订单农业,使家庭农场车间化……
连喜回到招待所一说,随行人员都兴奋起来。要不是有人,小颖就要扑进他的怀里,要狠狠地和他拥抱,狠狠地和他接吻。
随行人员除小颖之外,还有上海知青蒋英俊等。北大荒大米已经在省城、山东、深圳、广州建立了批发销售点,连喜除了准备走访已建的点,研究扩大销售规模外,还计划在上海等大城市再建几个批发销售点。贾述生招待他们吃了晚饭,吃饭时,你一言我一语,又是一阵大侃宏图,人人兴奋不已。上了火车,连喜和小颖依偎在一起,谈往事,侃未来,一宿没合眼就到了省城。他们刚走出车厢,就听有人喊:“方总……”
蒋英俊在连喜身后抢着回应:“王大岭……”
王大岭抢步上去隔着两名旅客就去接连喜手里的提包:“方总,我可是早就盼着你来呀!”转身又和小颖、蒋英俊等一一握手,就像久别的亲人。
“大岭……”蒋英俊把包一放,使劲捶大岭的肩头一下,“在农场的时候,属你小子能挑头闹事儿,真没想到你还有经营之道。听说你这个销售点最好,你是省城返城知青里头的大富翁了?!”
王大岭咧嘴笑笑说:“还不多亏了你、李开夫董事长和方老总的栽培嘛!”他说完,问人是不是齐了,连喜点点头,王大岭拎起连喜的旅行包领路,不朝检票口走,却向旁侧走去,没等有人问,王大岭指指前面两辆车说,接站车在那里。蒋英俊跨上两步又嬉闹说:“王大岭,你小子是行啊,看来哪里的门子都能打通了,都把接站车开进站台了!”王大岭只是咧嘴笑,当年的音容笑貌已全非,显得干练又踏实--也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方总……”王大岭指着油黑锃亮的轿车说:“方总,这是咱们销售公司新买的奥迪车,本想下周买,听说你来,我提前买了!”
“王经理,”小颖站在一旁插话,“方总说要组织各地销售点在你这里开现场会呢!”她说着,见王大岭瞧她,不好意思地转脸把包递给司机,上车了。
王大岭所答非所问,说:“小颖,我们都理解你。”
“是的……”蒋英俊说,“理解万岁!”
王大岭把连喜等领到一家宾馆,让大家各自进了自己的房间洗漱,用完早餐,提议让大家休息休息。连喜说,早晨一上班,粮食市场最热闹,要去看看,王大岭只好依了。大家一看,北大荒大米的批发零售生意都很好,原来,王大岭的诀窍就一点--薄利多销。米比别人好,价格又比别人的略低,一车车米不断从库里往这里拉,又不断地往小贩手里销。王大岭兴奋地说着他的打算,眼下,省城悄悄兴起超市,还有“小仓买”,他建议连喜抓紧上免洗的小袋包装,于是他们又考察起超市和“小仓买”来……
王大岭建的这个批发销售公司,连喜去年来看过,销售形势没有像现在这样火爆,这一看,他对南下扩大销售市场更充满了信心。三天时间,听了王大岭的汇报,考察了一些小超市,又研究讨论了一天,连喜执意连夜乘车去济南。王大岭一再劝他明天中午有趟快车,正好后天早晨到济南,下午可以乘车看看沿路风光,夜里能好好在卧铺上休息一宿,连喜说什么也不肯,只是说要抓紧看济南的批发销售公司。其实,他心里是在惦记要早点儿见他那孤苦伶仃的母亲。
火车驶进济南车站,已是偏下午时分。销售公司的经理是二妮的妹妹三妮,三妮和公司两名副经理接到连喜等人后,在轿车开往公司的路上,问连喜今天怎么安排。连喜说,简单吃点儿饭,请其他人员自便休息,自己要办点儿其他事情,需要安排一台车。三妮一猜就知道,连喜要去看他的母亲,她按照姐姐二妮事先打来的电话,就没再往下问,也没往下说。
济南销售公司是在市中心一个新开业不久的粮油批发市场的东头,后库前店兼办公室,店的门口遮棚下柜台上摆晾着白花花的北大荒大米,旁边立着大广告牌。
连喜下了车,发现米柜前站着脸上满是皱纹的一位老年妇女,认准她就是自己的妈妈魏晓兰时,先一愣,没等说话,魏晓兰紧走几步过来,一下子抱住他呜呜大哭起来,像是激动,又像是伤心。
“大姐……”三妮去拉魏晓兰,“见到儿子该高兴,哭什么?”
魏晓兰到底还是见过世面的,也是有性格的人。她松开连喜擦擦眼泪,像是不好意思看人,说:“高兴的,高兴的,古人不是有句话,叫乐极生悲嘛!”
“妈……”连喜扯住魏晓兰的胳膊不放,“你身体好吧?”
魏晓兰瞧瞧连喜说:“好,身体还好。”眼泪簌簌地流着,在满脸的皱纹上流着……
“三妮,”连喜说,“这样吧,你安排小颖她们住宿吃饭,安排一下车,我和老太太去老家看看,说说话……”
“连喜,可能你不知道,大姐不住在县城里,”三妮说,“大姐不回去了。我和两位副经理已经研究了,大姐身体还很硬实,我们公司已经正式聘任大姐当了公司顾问,大姐从现在起就是我们的员工,不回去了!”
连喜瞧着魏晓兰,不知是辛酸还是激动,问:“妈,你觉得行吗?还能做点儿什么吗?”
“行,能行……”魏晓兰的泪止了,两个眼角衔着两颗混浊的泪珠儿,一转身,双手颤微微地抓起两把大米,“扑登”一声朝北跪在地上,伸开抓米的巴掌捂脸哭泣着,喃喃地说:“北……大……荒……北大荒……啊……北大荒,我对不起你……呀……对不起你……呀……”
2002年2月2日--5月28日第一稿
2002年6月1日--7月3日第二稿
于哈尔滨
§§留在跨国蓝天上的纪念(后记)
写完《燃烧》的初稿,创作激情还像熊熊的火焰在心里燃烧着,直到修改完交给出版社,这火焰才算渐渐熄灭了下来。当然,这里所说的燃烧和作品题目的《燃烧》全然是两码事儿了。我坚持业余时间写小说,总是匆匆忙忙,写了就写了,从没有写后记的习惯。这本书完稿后,偶然产生了要写个后记的念头,想留下一点这次创作过程中有点特殊意义的小小印记。
常有人赞叹,黑龙江有我们共和国的两大骄傲,一是北大荒,二是大庆。这里要说的,当然是和小说有关的北大荒。
自古以来,不少史书上就记载过这片属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蛮荒之地,详尽而生动地描述了在这里开发建设是如何如何地艰难,同时,也记载了古代多少帝王将相和外来侵略者的多少次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古代文人墨客把这里的冬天描写得那么令人毛骨悚然:“赤手则指僵,裸头则耳断”,“时见雏鹰跌落于林下,孤狼陈尸于河谷”,现代著名作家聂绀弩在《北大荒歌》中写道:“不有天神下界,匠星临凡,天精地力,鬼斧神工,何能稍改其面庞!”还有许许多多更加淋漓尽致的记载。如今,我们伟大的共和国不仅是“稍改其面庞”,而是使昔日的北大荒面目皆非。如果称北大荒为龙江一大骄傲,那就是共和国旗帜下的北大荒三代人的共同骄傲。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人都很关心北大荒的开发建设,还是在解放前夕的一九四七年,毛泽东同志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这篇著作中,就发出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进军号令,十万复转官兵开进北大荒后,他又亲笔挥毫问候北大荒人。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也分别于一九八三年和二〇〇〇年视察北大荒,对北大荒的开发建设都做了重要指示。在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程中,相继共有二十七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关心和支持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经过三代北大荒人的艰苦卓绝的奋斗,才创造了北大荒今日的恢弘与壮丽。目前,已开发耕地三千一百多万亩,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农垦企业,并伴生了一百多个初具规模的小城镇,年生产粮食达一百八十亿斤,可供京津沪渝和陆海空三军一年的用粮,成为共和国最大的粮仓,为确保国家的粮食供应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回想北大荒三代人的战斗历程,这北大荒精神也是燃烧的精神。
随着这燃烧精神在北大荒三代人身上一代代弘扬、光大,北大荒的作家们就写下了一些长篇巨作。作家们、艺术家们尽情地歌颂了这种燃烧精神,如《雁飞塞北》、《大甸风云》、《江畔朝阳》以及后来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等,都从不同的生活侧面,反映了开发建设者们当时火热的生活。
刘成果同志于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一年在北大荒垦区担任党委书记、局长期间,综观北大荒开发建设和文艺事业的协调发展,向北大荒的作家们提出了要求:要写一部反映北大荒农场开发建设全过程的长篇小说,拍摄一部反映北大荒农场开发建设的长篇电视连续剧,以弘扬举世闻名的北大荒精神。如果内部力不从心,可以外请作家来写。刘成果同志这种强烈的文化意识,唤起了我的责任感,点燃我创作激情的火焰,也要试一试。
创作激情燃烧起来的时候,正是二〇〇〇年八月十一日,我从首都机场出发,随从国家农业部赴美考察团去美国考察精准农业。当飞机飞入万米高空,在蓝天白云中平稳飞行的时候,我放下对面的小桌板,开始了《燃烧》的框架构制。飞机转机从上海出发,于美国西部时间八月十一日十五时二十五分到达洛杉矶,共飞行十六个小时十分,又转机明尼阿波利斯、底特律,次日到达华盛顿,就在这天空飞行的二十二个小时二十分的时间里,我顺利地完成了这部小说的布局谋篇和典型人物设置,草成了一万八千字的概略提纲。美国农业部安排我们在美国考察十五天,这期间的早晚休息时间,加上从旧金山飞往日本东京转机回国空中的十个半小时,总共完成了六万多字的较详细的写作提纲,包括典型人物档案和典型环境略图。我回国后经过构思沉淀,做了些调整修改,于国庆节假日开始动笔,到二〇〇一年三月底完成了初稿。进入四月份,又利用十多天业余时间进行了初稿修改。算来,共用了六个多月的业余时间,完成了《燃烧》创作的全过程。二〇〇二年七月,我又是用六个月的时间,写出了《燃烧》的续篇,即第二部《迎风》。完成这部小说的创作,给我留下了两点深刻的感受,第一点,这部作品是我坚持十多年业余创作以来构思最痛快、写作最顺利的一部小说,也是和以前写的东西相比属自我感觉较为满意的一部小说,大概是因为北大荒五十年开发建设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很生动、很感人的多卷体长篇小说,这里不过是顺手摘来了一小部分。第二点,这部小说的构思,给我留下了一点记忆犹新的微妙的激情。飞机刚刚从首都国际机场滑翔起飞时我还觉得,北大荒有五万六千平方公里的面积,跨度五十年的开发建设,要让书中人物在这样的时间跨度和环境里纠葛故事情节,真有点难度。飞机缓缓升高,头顶蓝天,脚踏白云,那城市,那村庄,那土地,那山山水水,那城城乡乡忽地变小了,我的心胸忽然觉得变得开阔了,脑海里浮现出了郭沫若“向地球开战”的壮丽诗篇,浮现出了十万复转官兵把北大荒比做地球上的一块“黑宝石”……北大荒那五万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我的心里也变得小了,在这一大一小的感觉变幻中,多年的生活积累一下子涌满笔尖,如流水般流泻起来,六万多字的详细提纲写起来竟那么信手如意,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这部长篇竟完成得这么顺利,这么快。现在回忆起来,如果说创作讲灵感的话,高飞在异国天空上的那种感觉就是我创作这部小说留下的一点美好的灵感纪念。
写这个后记的初衷,是想记下燃烧一样的北大荒精神点燃起了我创作激情的火焰,所以才一鼓作气,写出了这部洋洋数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创作已经搁笔的时候,我可以用业余时间的辛勤汗水作证,可以捧着热爱北大荒的赤子之心,把她献给参加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三代英雄集体。也谨此向在这里工作过的一届届优秀的领导者们,向为北大荒开发建设献出宝贵生命的垦荒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