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十三章

  贾述生和陈大远乘上了由北京开往北大荒的列车,两人在同一个软包厢的下铺。陈大远的秘书刘风耀泡好两杯茶水放在小茶桌上,又放了瓜子、水果,问陈大远还有什么事情没有。陈大远轻轻一摇头,刘风耀就悄悄脱掉鞋上了上铺,打开床头小灯,看起杂志来。

  列车缓缓开动了。

  “述生,”陈大远耐不住寂寞先开了口,“我拥护部里和省里的决定,由你担任局党委书记兼局长。现在看来,我们北大荒这些年的开发建设和改革转制中,你确实做出了突出贡献,是面旗帜,细回味回味也让我信服,不过,就是国营农场的民营化经营,我一时还想不通。想通想不通,这是组织原则,你不是问我有什么交代的吗,要说要交代的就这一点,希望你能慎重行事……”

  贾述生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组织上会破格地将他提拔为局一把手。此时,他激动而兴奋,同时,心情也很复杂,特别是面对这位一起谈完话同路而归、将要到部里做巡视员的老上级,更不知从哪里谈起好了。论老资格,确实应该很好地尊重他,论这几年来在改革大潮中的较量,又确实对他有气,但静下心来,回味他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北大荒事业,也就没有怨气了,面对位置的替换,且陈大远又是作为失利者被“养”了起来,陈大远难免有些尴尬。贾述生呢,也有些为难,他把削好皮的苹果递给陈大远说:“老书记,请你放心,我会掌握好的,还有什么,请你尽管吩咐。”

  “别的没有了,”陈大远接过苹果咬一口说,“有一件事情,我还真得吩咐一下。”他说着仰仰脸往上铺一示意说,“你知道,我的秘书小刘兼着局办公室主任,也是正处级,文字功夫不错,政治上也很成熟,在元宝农场当过副场长,有基层工作经验,我这一次调到部里就不能带他了,我想……”

  贾述生说:“陈书记,你尽管说。”

  陈大远说:“我的想法是想让他到小江南农场担任场长。你一提拔,这个位子不是倒出来了嘛,我希望你能提交组织部,按程序任命一下。”

  “陈书记……”贾述生一时思想混乱,忘记了刘风耀就在上铺,问:“刘秘书愿意去吗?”

  刘风耀探下头说:“贾书记,愿意,在你工作过的地方锻炼锻炼,我求之不得呀,就看贾书记批不批准了……”

  对陈大远提的要求,贾述生毫无思想准备,对小江南农场场长兼书记的人选,从部里谈话一出来,他就想到了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连喜,又觉得连喜离开大米加工厂,李开夫难以驾驭那里的局面,特别是谋划发展问题上,真少不了连喜,还有一点……随之,他很快又想到了姜苗苗,也应该说是合适的人选。当时,陈大远把她安排到光荣农场去当工会主席,实在是屈才了,当然,陈大远有陈大远的小算盘。陈大远这一提,倒使他真的为难了。小江南农场的改革和发展,将是北大荒发展的一面旗帜,刘风耀那样书生气十足,处事又那么圆滑,能扛起小江南继续前进的大旗吗?

  贾述生略一迟疑,回答说:“陈书记,我一定和班子的成员认真研究和考虑你交代的这个问题。”

  “不要再称我书记了。”陈大远显然是对这一答复不满意,他需要的是一个肯定的答复和承诺,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倘若贾述生不这么办,也是毫无办法,况且自己这种明升暗降的处境,贾述生不买自己的账也没办法,眼下,他又是老部长的红人!权力失去了,他才感到了它的威力与宝贵,还后悔自己处事不果断。贾述生作为一个农场的场长,是局管干部,自己是书记兼局长,牢牢掌握着干部任免的主动权,要是早一些把贾述生调走,哪怕是向上写报告,提他当个副局长,或者到局哪个处室当个处长,自己也就不会有今天了。他轻轻咬了一口苹果,慢慢嚼着,慢慢咽着,就像吃涩果一样没滋味,但,还是在吃着,这样,可以摆脱一些和贾述生面对面的尴尬。

  “陈书记……”贾述生看出陈大远不满意了,说,“你提的事情,我会努力的。”

  陈大远瞧着贾述生,两眼直发威:“好,只要你努力我就满意。有一点,要往我的要求上努力,可不是别的方向。到局里后,再和其他副局长、副书记,还有组织部的同志都谈一谈,如果他们都没意见,出了岔头可就是你的了!”

  贾述生这才察觉出,面前这位老书记对调动工作是相当的不满,和后来对自己的态度转变,和在北京表示的完全不一样,而且正在把这种不满往自己身上发泄,那句“可不是别的方向”像是在渗透对兴办家庭农场的意见,而且对提出任命刘风耀做小江南农场场长,还带有挟制的意思。往常,对他有意见,但自己认为对的,不管他怎么干涉,还是坚持做。出于他资格老,战功赫赫,还是很尊重他的。贾述生心里明白,陈大远到部里以后,还没有退休,还有参加会议和一些活动的机会,部里不少同志都是他当年的部下,或是部下的孩子,据说还有他的不少同学和老乡,都担负着重要责任,而北大荒的财务计划又都在部里管着,搞得太僵了,说不定哪个环节上有点儿卡子,就要制约改革顺利进行和经济稳步向前发展,“大官好见,小鬼难缠”,你总不能什么事情都去找老部长吧……

  “陈书记,”贾述生忍耐着笑笑说,“不会的,你还有什么吩咐尽管交代。”

  陈大远嘘口气,慢吞吞地说:“有倒有,不说了,我这个人你也不是不知道,不是靠权力让别人去做事情的,只要相求第一件事不爽快,别的事情就不好再张口了!”

  贾述生也吁口气,觉得无法再寻话和他交谈,意识到未来的日子里仍会有不平静。他侧一下脸瞧瞧窗外,才发现黄昏里的一片苍穹下,又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轰隆隆的车轮那么响,车速好快哟。

  火车到了省城以后,北大荒驻省城办事处来了车,给陈大远、贾述生接站,安排了住宿,第二天一早又换乘列车,傍晚才到达北大荒车站,也就是局所在地。贾述生又在局招待所住了一宿,由刘风耀安排早饭,准备了车,向小江南农场驶去。与陈大远相处这两天两宿的时间,贾述生感到是多么漫长啊,就像熬过了北大荒发展史上一个艰难的阶段,终于跨过来了。大吉普一离开局办公大楼,他觉得那么舒畅,雪那么白,天那么蓝,阳光那么灿烂,天气虽冷,空气却是格外清新。他打开车窗,冷空气里像有种甜滋滋的味道。

  大吉普在压满积雪的道路上疾驶,贾述生一路上思考着未来北大荒的发展,不知不觉,进了光荣农场的地界。听司机说了声前面有人来接,贾述生睁开眯着的跟才发现,前面停着的三台小车旁边站着十多个人,他让司机加快速度,发现是高大喜、姜苗苗等场级领导,男的帽檐上、胡须上,女的围巾上、刘海上,都挂着一片白霜,脸都冻得红不红、紫不紫,显然是等得很久了。贾述生跳下车一摆手说:“大喜,快上车,看把你们冻的,回场部再说。”

  贾述生一进办公大楼,高大喜就说:“贾书记,我们听说你当了局里的一把手,都高兴坏了!”

  “可别坏了呀!”贾述生被大家簇拥着朝三楼会议室走去,笑笑说,“要是坏了,咱们北大荒怎么办呀?”

  大家都笑了。

  贾述生见大家兴奋成这样,也耐不住激动地说:“大喜,我给你们还带来了特大喜讯。”

  姜苗苗急不可耐地问:“贾场长,什么特大喜讯?”

  “走,”贾述生说,“到会议室里去说。”

  高大喜握住贾述生的手说:“不,先透露几句!”

  “好……”贾述生站住说,“上月来的调查组回北京以后,很快整理出材料向老部长做了汇报,老部长又召开部党组会,研究后向国家领导做了汇报,对咱们北大荒未来的发展,在肯定兴办家庭农场是必由之路的同时,做了三条决定:第一,够规模的工业企业能破产的都破产,甩掉债务包袱;第二,欠发职工的工资,部里设法帮助解决80%,剩余的待经济形势全面好转后,由我们自己补发;第三,国家向世界银行申请的支持发展中国家扶贫贷款,部里争取了三亿美金,都投放给我们,用于产业化建设,构建像大米加工厂那样的龙头企业,利息很低,三十年还期……”

  他的话音未落,所有的人都像孩子般跳跃欢呼起来,最激动的是高大喜,他奋力拨开旁边的人,紧紧抱住贾述生,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有两行热泪汩汩地流着。

  高大喜来北大荒三十多年,第一次落泪了,泪水那么多,又是那么滚烫。

  大家正激动着,周德富、李开夫、连喜等二十多名小江南农场的干部、职工一窝蜂似的拥了进来。李开夫大声嚷着,冲在前头:“好啊,你们光荣农场把局领导劫持了……”

  “开夫,你什么时候也忘不了贫嘴……”姜苗苗一挥手说,“同志们,走,到会议室去!”

  姜苗苗一带头,拥挤在走廊里的人都朝会议室走去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