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十一章

  不知夜里什么时候,呼号的大烟泡袭击了北大荒,一直到天亮还不歇劲儿。早饭过后,还在呼啸着,刺骨的狂风从高坡上、房顶上卷起一股股雪浪,滚过路面,扑打着秃树和房屋,暴虐得像要把北大荒一口吞下去似的,不知从哪儿来的,也不知要到哪里去,只绕着光荣农场打旋打转儿。

  大烟泡给农垦部调查组来了个下马威。招待所一宿没有停止给暖气。陈大远亲自陪同,从迎春、元宝农场调查过来,走一个地方,觉得寒冷难忍,就加件衣服,大衣、口罩、棉手套、棉帽子,一件一件的,调查组的人个个全副武装。

  办公大楼会议室坐满了各队来的代表,除少数机关干部、队长外,几乎都是当年的复转官兵。

  “同志们,”高大喜先发了话,“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非常关心,派来的调查组今天来到了我们光荣农场,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掌声过后,接着说,“下面,就请局党委陈书记介绍调查组的领导。”

  陈大远首先说,北大荒的改革发展到了关键时刻,国家派来了由农垦部副部长邵宏光为组长,有国家财政部、劳动部、民政部、国务院办公厅等单位的同志参加的联合调查组来到了北大荒,目的是对北大荒的开发发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最终目的,是要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然后向参加座谈会的人介绍邵宏光,接着一一介绍了调查组全体成员,最后说:“下面,欢迎邵副部长做指示。”

  “不要鼓掌,鼓得差不多了,”邵宏光站起来微微鞠一下躬说,“没有指示,没有指示,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来了解情况……”掌声停止后,邵宏光慢条斯理地说,“我先后来过北大荒两次,一次还是当司长的时候,陪同苏联专家选址,建设一个援助型的现代化国营农场;另一次是当了副部长,陪同国家领导人来视察,可以说,任务单一,匆匆忙忙。来的时令也好,一次是麦浪滚滚的时节,另一次是大豆摇铃的时节,留在脑海里的是两幅美丽的图画。这次来,一到局里大烟泡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首先使我感到的是,北大荒人在这高寒地区,把北大荒建成了北大仓,特别是老部长当年带领你们这些复转官兵,历尽千辛万苦,已经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北大荒,首先,我代表老部长,代表调查组的全体同志,向你们问好!”

  在座的一听,就知道邵宏光是一位谙熟机关生活,又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高级领导干部。他笑容可掬,谈吐亲切,话音一落,跟来的是一阵不约而同的热烈掌声。

  “首先,应该和同志们说一下我们调查组来北大荒的目的。”邵宏光说,“前不久,老部长接到我们这里两名老同志的信,信里详细介绍了我们这北大荒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老部长看后非常重视,不但自己批示了要认真调查研究解决的意见,还呈中央首长阅示,也引起了几位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都同意并提出派个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来调查了解目前北大荒急需解决的问题,请大家畅所欲言。”

  “是,”高大喜说,“大家就畅所欲言吧。”

  “邵部长,”徐磊站起来问,“我想问一下,这个畅所欲言,是按照局里事先来人安排,让我们怎么说,还是我们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

  邵宏光笑笑说:“当然是愿意怎么讲就怎么讲了。”他已经意识到了什么,还是在前两个农场开座谈会的时候,发言的人几乎都是一个调子,感谢上级的关怀,北大荒如何变成了北大仓,眼下有困难,局领导和场领导如何正想办法克服。所以到光荣农场的时候,他就点名各队小队长,又从职工花名册上看着年龄,点了些当年的老复转官兵。他已经看出了陈大远的不自然,一侧脸对陈大远说:“老陈,你先去休息休息。”陈大远听出了意味,尴尬地点了几下头,退出了会场。邵宏光见高大喜无所适从的样子,对他说:“老高,你陪陪陈局长吧,”高大喜也站起来走了。他还觉得不妥,又让各位副场长,还有工会主席姜苗苗也退了。

  会场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我说说……”徐磊说,“我叫徐磊,转业来北大荒前是铁道兵部队的,我和十万复转官兵一起,是亲自干,亲眼瞧着在这北大荒翻起第一犁,建起第一栋房,诞生第一个婴儿,向国家交第一车粮,直到今天,发展成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农场群,给国家年产粮食一百四十多亿斤。我算了一下,这些粮食,要是给全国人民分,每人都得分十多斤,可以说,是建成了共和国的大粮仓,为共和国的粮食供应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都不必再说了,因为重复得太多了,讲得太多了……”他说到这里激动了:“从前住马架子、地窨子,挨蚊子咬,多数人都得了风湿病,也不用多说了,因为都知道,都明摆着。为了向地球要粮食,为了全国人民不饿肚子,我们这代人是付出了重大牺牲的,我们中间好多人来时是排长连长、副团级干部,如果转业到地方怎么也能当个村长、乡长的。来到这里,我还算好的,当了生产科长,在座的……”他手一指满屋子人说,“他们都当成了劳动力使唤……这些也不说了,我们已经认可了,这就是创造北大荒精神所付出的至高无上的代价。可是,国家总不能在要向市场经济转轨了,企业不行了,我们发不出工资的时候就不管了吧……”

  徐磊顿了顿,“我们为这上访。局里有的领导说,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以后的出路就是要不找场长找市场。我们怎么就不明白呢?!国家需要粮食的时候怎么不找市场找我们呢?”

  “不要激动,”邵宏光说,“有什么想法、要求,慢慢说。”

  张爱宝说:“现在厂子效益不好,好的时候过去了。要去找市场,自然灾害那三年,黑市上的猪肉几十块钱一斤,一斤粮食三五块钱一斤,要是那时候产的粮食都卖给市场,现在恐怕也花不完。再说,我们创造的财富也不只那些粮食,种的树、修的路、架的桥、筑的坝、盖的楼,不都是财富嘛!”

  邵宏光和调查组的同志都静静地听着,有的还不时点头。

  “我已经八个月没发工资了,”黄瑛说,“别说看病,连买菜、买酱油的钱都没有……”她说着说着。掉下了眼泪。

  秦小琦说:“我爱人得了肝腹水,没钱治,死在家里了……”她说着也哭泣起来。

  她这一哭,儿乎会场上的人都掉下了眼泪。邵宏光的眼圈也湿了,调查组的好几名同志都掉下了眼泪。

  “邵部长,我可以说,北大荒人是听话的,不让上访,我们就不上访。我们也知道国家有困难,再困难也得管管我们的肚子呀,”石大庆说,“可气的是,我们这里说了算的领导就没人向上级说说实话,上级一来人,就是如何如何好,困难如何如何能克服。我们和农民不一样,还得靠地里长出的钱办学校、办幼儿园、办医院、办公安……”

  发言的一个比一个激动,提出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具体。三十多人的座谈会,几乎每人都说了一遍,有不少还发言两次。

  “我说个新题目……”文宏说,“我看,事在人为,关键是干部问题。同是一片天,同是一片地,人家小江南农场怎么就搞得那么红火呢!”

  张爱宝说:“文站长,也别说得这么绝对,高场长还是尽心尽力想把场子搞好的……”

  “想搞好怎么没搞好!”徐磊说,“我同意文站长的意见,现在,光靠抡镐头开荒、架机枪打鬼子那股勇猛劲儿不行了,场里好好的人才--小颖,飞到小江南农场做贡献去了!”

  ……

  中午饭已经过了好一阵子了,大家还在抢着发言,徐磊一看时间不早了,算是让大家停了下来,而且带头鼓着掌说:“邵部长和调查组的各位领导听了我们的发言,请给我们指示指示吧!”

  随着一片掌声,邵宏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不是说了嘛,没什么指示。听了你们的发言,我本人很受触动,同时也很受教育,应该说北大荒的开发事业是了不起的事业,北大荒人民是了不起的人民。我认为,你们创造的北大荒精神,正是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志气。我们伟大民族的品格,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正是因为这样,党和国家是不会忘记你们的……现在,对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个人不好表态,因为调查组还没好好商量商量。我们调查完以后,还要到小江南农场去,还要和高大喜等场级干部座谈,等调查完后,一定会形成一个让大家满意的意见带回去向老部长、向中央首长汇报……”

  邵宏光话音未落,掌声就响了起来。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