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三章

  往年,这里是春催人,今年像是人催春。小江南农场的稻田地头上出现了一幢幢低矮的小塑料棚,白花花的,这里一架,那里一幢,把白雪融化完了的北大荒原野变成了一幅新颖奇异的图画。这之前,都是各队统一育秧,然后再送往各地块,这些稻田都归家庭农场承包了,要归一家一户经营了,今年的准备工作明显比往年快,天蒙蒙亮就有来地里清杂物的,像是要催着春天的脚步快点来似的。

  这些地头小塑料棚,是小颖用稻壳育出秧后,和连喜一起捧着还带稻壳的育稻盘挨家宣传,大家信服后,才在地头上搭起这些个小塑料棚先暖土,准备抢时间育秧。

  小颖已经在小学校的教室里给一些家庭农场细讲了稻壳无土育秧的原理和流程,今天,要在连喜家庭农场的地头上做示范辅导,一传十,十传百,不仅是这个队,有八九个队的家庭农场主都闻讯赶来了。

  天空飘洒起了稀落的雪花,还没到地面就溶化成了蒸气。万木枯枝在风中摇曳着,只有梅花的干枝若有若无地闪烁着一点点绿意,一群群乌鸦忽而地里,忽而路边,忽而又飞到枯枝上呱呱地叫着。

  男女老少围着连喜家庭农场地头的育秧棚站了一大圈,小颖、连喜和文宏站在秧棚门口,地上摆着秧盘、稻壳、颗粒肥等。

  “乡亲们……静一静啦,”连喜朝嘈杂的人圈儿喊,“下面就请光荣农场农科站的农业科学家和站长文宏同志给我们传授稻壳无土育秧新技术,大家鼓掌!”

  人群里飞出了一阵响亮的掌声。

  “乡亲们,稻壳无土育秧,是我们科研站的高小颖同志在农业大学读研究生期间研究出的科研成果,今年即将在全国一些水稻产区推开。”文宏尽力放大嗓音,“刚才,连喜同志说我们的小颖是科学家,我看也不过分,因为她手里还有好几个项目即将成功推出,有大豆的,也有小麦的……”

  人们敬慕地听着,自觉地鼓起了掌。

  文宏说:“我是来配合小颖同志推广稻壳无土栽培新技术的,下面就请小颖同志给大家讲解基本原理,由我帮助做示范操作。”

  又是一阵掌声。

  “乡亲们,可不要听文站长和连喜同志给我戴高帽子,什么科学家,再这么说,我在这里可就要站不住了,甚至无地自容了!”高小颖不紧不慢地说,“我就是咱十万复转官兵的后代,说白了,就是一个热爱北大荒的孩子,不过是读了几天研究生……”

  掌声又响了起来。

  “乡亲们,别鼓了,别鼓了,再鼓我就受不了了。”小颖笑着指指秧棚和地上堆放的东西,托起一撮育出的示范苗,展示给大家说,“我在农大读研究生时,在学校领导和导师的帮助下研究出的稻壳无土育秧,是根据植物无土栽培技术引申而来的。”她说着指指缠裹着稻秧根的稻壳团儿说:“用稻壳无土育秧,稻苗通过稻壳为基质来固定根系,并通过这种基质吸收营养和氧气,其余就要靠用营养液来进行灌溉了。这种基质的形态必须制作成天然的人工模拟结构,基质自身需要进行生物和物理调质处理。”她指指绿油油的秧苗说:“这些在实验室里育出的稻苗,是文站长和我们一起做的,请文站长给大家说说吧!”

  “喂喂喂……”文宏向人圈摆着手说,“不要鼓掌,不要鼓掌。”然后捏起秧盘里三小撮稻壳放在手掌上说,“要把稻壳粉碎成这么三个级别,孔径分别是1、2、3毫米,”他指着手掌上中间一小撮稻壳说:“其中,这种2毫米的经过预混生物菌发酵,然后把三个级别的物料混在一起,进行拌料,再加上一点适当的复合肥就可以做育苗的床土了……”

  文宏讲到这里,人群乱起来,交头接耳的,也有摇头为难的。

  连喜在一旁说:“粉碎机,场里已经准备好了好几台,发酵的生物菌,科研站也准备了一些,如果大家需要,可以随时生产,秧盘呢,场里已经和几个厂家打了招呼,只要说个数字,就会昼夜生产,按时送货上门,现在,都承包了,不像过去了……这一点就请大家放心,大家静一静,文站长还要具体给大家讲。”

  “稻壳无土育秧要经过这么一个流程,其实,很简单,将混合的物料按料和水1:1的比例搅拌均匀,”他放下秧苗,说着又拿起秧盘说,“然后放进这秧盘里,把料铺平整,然后就开始播种、覆料、镇压、覆膜等,到秧苗‘立针’以后再去掉覆膜,就像用优质土育秧管理就行了,听着复杂,其实很简单。”

  有人还要问什么,贾述生从人圈里挤出来,走到文宏等人跟前,握握他们的手寒暄几句对着人群说:“现在,我不能叫连喜了,就得叫连喜场长了,家庭农场的场长,你们都是场长啊,连喜家庭农场组织的这次活动非常好,我首先代表小江南农场表示欢迎和感谢!”

  掌声经久不息地响着。

  文宏说,“贾场长,我们不知道你来,要是知道你来,请你给我们主持呀!”

  贾述生说:“唉……那多不好意思呀,小江南农场、连喜家庭农场,都是场长……”

  人们轰地笑了。

  贾述生说:“这个活动举行之前,连喜和我汇报过,我很赞成,前两天就应该搞,我一听说是高小颖带回来的项目,让小颖征求了一下光荣农场的意见,特别是高大喜场长和姜苗苗同志的意见,因为光荣农场也有十来万亩水稻。昨天,小颖和我说光荣农场那边同意了,我才同意搞……”

  小颖笑笑:“贾场长,小江南是我第一故乡,我出生在小江南呀。”

  “好,我们的小颖不忘故乡情啊!”贾述生话音没落,就响起了掌声。

  “乡亲们,你们知道吗,小颖和我一说这个项目,我就算了一笔账,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极好的社会效益。”贾述生说,“从当前来看,水稻育秧所用的床土,一般都是优质黑土,床土的来源一般都是取自现有的可耕土地,或者是路旁的空闲地,这些土取多了,就会造成沃土流失,地里不用说,造成减产,取闲隙空地,会导致平整地块满目疮疤,形成人为的破坏……”

  “我搞过详细调查,”文宏耐不住激动与兴奋说,“按现在我们采用的措施,种一亩水田每年需要育秧床土一百五十公斤,我们光荣农场十万亩水田一年就需要床土一万五千吨,小江南农场五十万亩水田,一年就需要七点五万吨,这个数字相当于四百五十亩地的地表层土壤。据统计,全省有三千万亩水稻,就相当于两万七千亩耕地的表层土壤被破坏,全国呢……不得了啊!我们要是年年这么种下去,不就把优质表层土都种没了吗?实在是不堪设想!”

  小颖见贾述生、文宏把效益算得这么好,兴奋地补充说:“我在农大已经试验了,用稻壳采用细菌生物分解技术和物料分配技术作为床土,是一举三得,既解决了土地的破坏问题,又解决了稻壳污染环境问题,进人地中的稻壳,一般在一年中就可以全部分解为肥料!”

  “乡亲们,这实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呀!”贾述生一挥手,放开嗓门说,“听明白了就快回去准备吧,该自己准备的自己准备,该场子准备的,场子里给大家准备。有一条,就是要报个数儿。场里已经决定,凡是用这种方法育秧的,场里每亩地还要少收十元钱!”

  人群里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小颖--”人群中传来了喊声。

  小颖寻声看去,是爸爸。急忙走了过去,“爸,你什么时候来的?什么事儿?”

  “小颖……”高大喜想说又咽了回去,顿了顿才说,“咱们光荣农场也有稻田呀!”

  “爸爸……”小颖说,“我来这里不是征求你的意见了吗?”

  高大喜一皱眉头:“我告诉你,就允许在这里干这一回!”

  小颖刚要说什么,忽听贾述生喊:“大喜,悄悄来,怎么不打个招呼呀!”他说着笑呵呵地走了过来。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