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四章

  陈大远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走一趟,又回来一趟,脑子里转悠着两件事儿,也兴奋着这两件事:一件是高大喜这么有号召力,不减当年勇,能够有坚定地办好国营农场的信心;第二件事是贾述生开了个会,竟让有不同意见的已退休副场长王继善气得休克在会场,一喜一悲,应该是两喜,这样,就应该把光荣农场作为整体自负盈亏的试点场,顺水推舟地把小江南农场作为基本推开兴办家庭农场的试点场,到时候用成果说话……

  这种想法是在给老部长打完电话以后不得已而产生的。当他听说贾述生要在小江南农场基本推行家庭农场时,气得都要颤抖了。他抄起电话想质问贾述生,一眼瞧见桌子上的省报登载的中央领导视察北大荒提出兴办家庭农场的大号标题,把抄起的电话又放下了。目前,还没有任何借口让整个北大荒只在一个场试点。他想来想去,想起老部长对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一往情深,轻轻拿起电话,想拨又放下,想了又想,终于拿起电话拨通了老部长的办公室电话。老部长最后一席含混的话扫了陈大远的兴:我不管怎么试点,基本推开试也罢,试一个场也罢,场场只试一家也罢,主要是要看试点单位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如何,不要脱离群众盲目超前,也不要落后于群众无动于衷,最后拿办家庭农场与不办家庭农场的效益对比,然后再做决定。

  老部长这一席话使陈大远决心要用光荣农场和小江南农场做两种试点的对比,一年初步试验,两年内决定大局怎么办。

  陈大远看看手表,一算时间,心里嘀咕着,两个人该到了,忽听敲门声,随着他一声请进,高大喜和王继善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见到陈大远,对于高大喜来说是件极平常的事情,但对王继善来说,别说退休了,就是在职时,作为一个副场长,被局主要领导接见的机会也是极少极少,对他来说,可以说是没有过,在这位资格颇深、晚景怡然的老领导面前,尤其面对陈大远那两条高高挑起的花白眉毛下嵌着的那对光芒闪烁的大眼睛,显得有点儿拘谨。让他没料到的是,陈大远却撇开高大喜先和自己握手:“老王,恢复得怎么样?”

  “好,恢复得很好。”王继善拘谨是拘谨,对陈大远赞不赞成办家庭农场的立场和观点心里很明白,“陈书记,我一听贾场长讲话要把国营农场一下子搞哗啦了,心里激动得就不得了了,也可能是年龄大一点儿的关系。”

  陈大远松开王继善的手,和高大喜草草一握就松开,示意让他俩在办公桌旁的沙发上坐,自己往办公桌前的转椅上一坐,说:“这可不在岁数大小,要是对北大荒没有极其深厚的感情,岁数再大也不会这样,这是个革命觉悟问题呀。”

  陈大远声音不高不低,也不激昂,说话时又瞧都不瞧王继善一眼,显得若无其事,那么平常,那么自然,惟一令人注意的就是字咬得清楚,平和的声音里有几分凝重,这足以使王继善激动不已。

  “陈书记,”高大喜在一旁插话说,“这些年了,我了解,老王可是个主持正义的人。在当副场长的时候,为小江南农场干了很多事情,要说发展水田,老王可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哎……”陈大远叹口气,离开写字台,背着手迈着小四方步,慢慢地在他俩面前踱着步说,“大喜,老王,这几天,我心情很沉重,为什么让你们两个来呢?无非就是随便聊聊。我越是想起像你们这些为北大荒开发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汉子,越是心里不平静。我在想,我是眼瞧就要退休的人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在交班时交一个支离破碎的北大仓,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北大荒的败家子呀……”

  陈大远是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给高大喜、贾述生当过师长的老首长,很快就要离休了,曾是当年战场上的新闻人物:在一次战役中,因他固守偏见,指挥有误,打了败仗,损失惨重,受到降职处分,谁知这位陈大远不屈不挠,在几次独自执行任务和带领全团出击中屡立战功,又一步步晋升了上来,被战报记者称为是不服输的指挥官。如今他年事已高,头发不白,脸色红润,腰板挺得直,目光直射的眼睛,咄咄逼人,一打眼就会让人觉得他是个刚愎自用的人。

  “陈书记,”高大喜站起来,竟有几分当年在战地向首长报告一样的姿态,“有我高大喜在,就有咱社会主义的国营农场在……”

  王继善也受感染似的站起来:“陈书记,别看我退休了,组织上只要需要我,为了咱北大荒的社会主义江山永在,领导尽管安排,我保证做好。”

  “好好好,你们都请坐,”陈大远在会上,在要发的文件上不轻易敞开思想,在一个老部下面前和一个退休的副场长面前就无所谓了,“我先不找贾述生谈,因为他正处于固执阶段。但终归我还是要说的,不能看着我的老部下犯错误。”他往高大喜、王继善面前一站挥一下手说,“他以为打过右派平反了,与魏晓兰斗斗对了,这回要全面推开办家庭农场也对,恐怕是要犯自我感觉的经验主义了。”他说到这里,觉得此话有漏洞,补充说:“上级首长有指示,指示是客观的,不是那么具体的,要办需要先试点探索经验,可以说,整个北大荒很平稳,惟有这个小江南农场,呼呼啦啦地要刮大风、要下大雨……”

  “陈书记,”王继善说,“干脆局里发个强制性文件,不允许小江南农场这么搞,现在还来得及,第一到第十队不过是才张罗着分地。”

  陈大远摇摇头:“不不不,那不是办法……”他走了几步,停下来又说,“在这种气候下,我有个办法……那就是让事实去说话。”他说着直面高大喜,“大喜,局里准备把光荣农场作为不搞家庭承包、搞全场自负盈亏的试点单位,这也叫‘一统天下,自负盈亏’嘛。”然后又面向王继善,“准备把你们小江南农场当做群众自发要搞家庭农场的试点……”

  王继善听着“你们”这两个字很亲切,但心里底气不足,因为他已经退休了,已经是令下为民了。

  高大喜刚要开口说什么,陈大远一束刚愎的目光射来:“我亲自抓你们场这个点儿,到时候,也可以说秋后算账,和小江南农场比效益。”

  “好啊,”王继善一旁说,“那时候,效益一比较就可以下令不再搞家庭农场了!陈书记,你到底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又是饱经风霜的老前辈,讲究领导艺术,这样,对上对下都好交代。”

  “老王……”陈大远转过脸,刚愎的目光不像对高大喜那么咄咄逼人了,“别看你退休了,你的身份经历和别人不一样,当过农民、当过农场职工和副场长,现在是无官一身轻了,可以结合经历过的各方面感觉,经常地注意观察了解小江南刮家庭农场风的情况,给局里,具体来说,也就是给我当个信息员,有些事情你了解得清楚,看得透,也可以说是给我当参谋出个主意。”

  王继善受宠若惊,连连说:“陈书记,我不敢当,我怎么能给您当参谋呀,有什么情况,我随时向您汇报……”

  “怎么不敢当。”陈大远笑了,“你是小江南农场有名气的土专家,土专家比洋专家更贴近实际,更有穿透力呀!”

  王继善忍不住,差一点儿“扑哧”笑起来。像是有意,也可能无意,他想,这么大的领导是不会开这种玩笑的,但是又不能不使王继善联想到,当年,王继善给方春出主意,让他给魏晓兰种上,没有几次,就传说魏晓兰怀孕了,王继善对方春说,方春,你小伙子真有穿透力呀。方春笑笑说,这穿透力还不是你给的!不知怎么搞的,两个人的对话传出去了,让场里一些好趣的人添油加醋编成了段子,段子的名称就叫“穿透力”。段子里有话说,魏晓兰那么坚硬的娘们儿,能让方春穿透,太厉害了……

  高大喜踌躇满志的样子说:“陈书记,请您放心,老王这人您知道,干起事业来也是不要命的主儿,是有胆有识的人。当年日本开拓团撤离小江南这地方时,他要是没胆没识,怎么敢和八名劳工打死了日本鬼子,保留下了那些开发水田的水文和地质资料呢。”

  高大喜这么一说,王继善像是抬高了身份,心里喜滋滋的,仿佛孕育着一股劲儿,一种发挥不出来的劲儿。他只是笑。

  “大喜,”陈大远回到座位上,略有所思地问,“如果没记错的话,你爱人姜苗苗还在小江南农场当副场长吧?”

  高大喜点点头。

  “哎呀,”陈大远惋惜的样子说,“我这当上级的也太不关心部下的个人生活了,十多年的两地生活,也真是太难为你们二位了。”

  高大喜笑笑:“为了工作,我们是心甘情愿的,苗苗常回光荣农场。”

  陈大远已经听说了一些高大喜、贾述生、姜苗苗三者之间的矛盾和传闻,要是没有这些,他是调不动高大喜和贾述生对着干的。他明知故问道:“她现在工作怎么样?”

  高大喜正发愣不知该怎么回答,王继善接话回答:“姜副场长这人聪明能干,事业心很强,不太理想的是……”他刚想说“受贾述生的影响”如何,一瞧高大喜的面孔立即咽回去改了原意:“她当个副职,有些话不好说,也不好办,没法施展她的才华。”

  “这样吧,”陈大远瞧着高大喜说,“先征求一下你的意见。这里你是双重身份,既是光荣农场的一把手,又是姜苗苗的丈夫,如果你同意的话,下次局党委会上我就提议一下,把姜苗苗调到光荣农场任职,你看怎么样?”

  高大喜支吾着说:“陈书记,这样不太好吧,我们两个人在一个班子里……”

  “哎呀……”陈大远坦然一笑,站起来又踱起了步,“心底无私天地宽嘛,我想,在处理工作方面的上下级关系和处理夫妻关系这个问题上,你会处理好的,连这个都处理不好,还称得上共产党员吗,还称得上北大荒人吗!再说,受党这么多年的培养了。”

  王继善忍不住在一旁说:“高场长,这是陈书记,也是组织上对你的关怀,你就听陈书记的吧!”

  高大喜笑着直点头。其实,他心里早乐开了花,陈书记不仅是有大将风度的大领导,而且太体贴部下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