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九章

  1

  省城的郊区,一座大四合院的铁门上挂着一个大牌子:北方劳动教养所。

  武警战士背枪站岗。连喜拎着旅行包,经过铁栏通道,直奔探望联络处。

  连喜放下包,出示探视证,武警接过去瞧一眼,又还给连喜并一摆手,连喜走了进去。

  连喜站在写有探视处的窗口递进探视证和身份证。

  接待员递出二证,瞧着连喜说:“我说你这同志就算了吧,不算这次你已经来了八次了吧?那个叫嘉嘉的根本就不想见你,别费事了,行不行?”

  连喜:“麻烦你,请问一下,来探视嘉嘉的人多吗?”

  接待员:“多。”

  连喜:“能记住都是什么人吗?”

  接待员瞧瞧连喜:“记不清。烦不烦呀!”

  连喜:“能不能麻烦您帮忙给查一下?”

  接待员看了看连喜,翻开探视登记本,低着头没好气地念名单:“贾述生、冯二妮、高大喜、姜苗苗、方春、王俊俊、李开夫、秀兰……哎呀,多了。”

  连喜点点头,叹口气:“嘉嘉在里面表现怎么样?”

  接待员:“好啊,很优秀,是这里的文化课教员。喂,你是嘉嘉什么人?”

  连喜十分急切地说:“我是嘉嘉的爱人。你能想法让我见见嘉嘉吗?哪怕不说话,就见一眼!谢谢您!”

  接待员:“你这事儿可难办了,不是我们不让你见,是嘉嘉不愿见你呀。”

  连喜:“我能不能填个别人的名字请你传呼一下呢?”

  接待员:“那可不行,要是嘉嘉找我们领导提意见,我们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后面传来声音:“喂,连喜……填我的名字嘛!”

  连喜回头,“董事长,你怎么来了?”

  李开夫:“我听说你八次吃闭门羹的故事了,今天我来帮你忙。我就不信见不着……”

  李开夫掏出探视证和身份证递进探视登记窗口。

  特镜:一扇庄严的铁门。

  2

  女警员喊:“李开夫,进来吧!”

  李开夫捅捅连喜。

  连喜跟在接待员身后,穿过走廊进了14号房间。

  接待员拨通电话:“五号大舍,小江南农场来的李开夫探视嘉嘉,从现在算起,时间15分钟。”

  接待员走了。

  接待室的窗户是一个偌大的铁栅栏窗,可以看见里边穿劳教服的男男女女来回走动。

  嘉嘉穿着劳教服快步跑来了。

  连喜急忙闪到门口墙边。

  嘉嘉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地喊:“李叔--”

  连喜急忙迎上去,要去握嘉嘉:“嘉嘉,我是连喜。”

  嘉嘉笑脸转阴脸,一声不吱,头也不回地跑了。

  连喜大喊:“嘉嘉--嘉嘉--,今天是你的生日,小桦给你带来的生日蛋糕……”说着从提包里拿出了一盒蛋糕。

  嘉嘉慢慢站住,顿了一下,头也不回,慢慢向前走去。

  连喜大喊:“嘉嘉!嘉嘉!看在小桦的面上你回过头来呀!”

  连喜眼泪夺眶而出,嘉嘉继续往前走。

  干警走过来:“这位同志,不要在这里大喊。”

  3

  北方劳教所接待登记室。

  连喜穿过走廊,低着头,一拐进接待登记室,李开夫就迎上来:“怎么样?”

  连喜摇摇头。

  李开夫:“连喜,别上火儿,慢慢来,等嘉嘉那股傲劲儿过去就好了。”

  连喜慢吞吞地说:“还慢慢来呢,教养期都快要到了。”

  连喜说着摇了摇头。

  李开夫:“只要心诚,嘉嘉会受感动的。”

  连喜摇摇头:“不说这个了。李叔,时间不早了,我要去机场,先到山东,然后从广东再到日本,参加国际经贸洽谈会。”

  李开夫一拍连喜的肩膀头:“我就佩服你这点,风吹烟云过,该干工作还是专心致志地干工作。”

  4

  哈尔滨国际机场,连喜通过安检,向候机室走去。

  一股下飞机的人流从检票口涌来。

  王大岭拉着带轮的行李箱走出来,走了几步大声喊:“连喜--”

  连喜一瞧,急忙迎上去紧紧握住王大岭的手:“王老板,你这是从哪里来呀?”

  王大岭:“美国!”

  连喜:“也没回家,直接就到北大荒来了?”

  王大岭:“金豆子市场火起来了,我要抓紧回来研究扩大生产呀。”

  连喜:“敬业,太敬业了!到美国谈生意?”

  王大岭:“送儿子,顺便看看小颖。”

  连喜:“对了,小颖在美国整容。看到小颖了?”

  王大岭:“看到了,小颖还给你捎来一件礼物呢!”

  连喜高兴地问:“什么礼物?”

  王大岭打开行李,取出一幅精致的画,画的下面全是英文。

  连喜问王大岭:“这画是什么意思呀?”

  王大岭指着画说:“这是一位美国著名画家的画,画上这位痴情男人望着远去的身影,是他心中永远有,而永远不能成亲眷的女友,画名叫《永远的心中》”。

  连喜端详着:“永远的心中?”

  连喜笑笑说:“哎哟哟,要不遇上你,面对这幅画,我不是睁眼瞎吗?小颖不知道我不懂英语?”

  王大岭:“她没说,只说你家那个不懂英语的醋坛子。”

  连喜:“小颖怎么样了?”

  王大岭:“你问的是容貌吧?”

  连喜点点头。

  王大岭:“整容效果非常好,更漂亮了。心还是那颗心,恐怕你见面也不认识了。”

  连喜:“真的?”

  王大岭:“我还骗你?小颖借整容机会,又在攻读美国一位著名农学家关于植物培育的博士生,快要毕业了。”

  连喜刚要问,机场候机室的播音员播道:“去往济南乘坐8617次航班的方连喜同志请注意,本次航班马上就要起飞了,请听到广播后……”

  王大岭推一下连喜:“快走吧!回头见。”

  连喜匆匆忙忙奔向登机验票口。

  5

  济南机场,连喜拎包下飞机,走出机场。

  连喜一出门,便有声音传来:“方总--”

  连喜急忙迎上去,“老冯,您好。”

  老冯打了个手势:“方总,走,咱们公司的车在前面停车场。”

  老冯接过连喜手中的提包,向停车场走去。

  连喜:“老冯,我不准备直接去公司了,请安排一下车,我想直接去一下章丘市绣江村。”

  老冯:“方总,是去看妈妈吧?”

  连喜笑笑默认。

  老冯:“我已经派车给你接来了。”

  连喜:“谢谢,想得挺周到。”

  老冯笑笑:“您在总公司那么累,我这个部下,连这点事儿都不能帮老总操操心,那还成?”

  连喜笑了。

  说话间,老冯已经把连喜带到了机场停车场,两人上了车,奥迪牌轿车缓缓驶出停车场,路过收费口,很快上了机场路,一溜烟似的飞驰起来。

  6

  北大荒绿色大米济南批发市场设在一个靠大市场库房门口旁侧,排成了长长一排米墙,有大袋包装,有中袋包装,有真空包装,摆放得非常壮观。旁边展示柜台上堆放着两堆白花花的大米,一种写着北大荒御绿大米,另一种写着北大荒精米。

  十多个人在围着精米展示柜,有的把米放在手心上细看,有的放在嘴里嚼味儿,有的在和销售人员侃价。

  柜台上有两个敞着盖、冒着热气的电饭锅,露出白花花的米饭。两名白衣少女用饭叉子点划着米饭叫喊:“尝尝了!尝尝了!北大荒绿色大米,清香爽口!”

  有顾客路过,鼻子嗅着:“好香,好香呀。”

  有顾客上去拿一双一次性筷子,伸进锅里夹一口放进嘴里细细地嚼嚼着:“好吃,太好吃了!”

  尝饭的顾客扔下筷子,奔批发柜台而去。

  买卖一片生机。

  连喜就要到地方的时候,老冯指指前面说:“方总,前面就是我们的批发点。”

  连喜神采飞扬:“一看就知道买卖很兴旺。”

  老冯:“自从集团公司加大调量,算是基本不缺货了,可是御绿牌大米还是供不应求。”

  连喜:“这架势,光这里一年就要销售四十多万吨!”

  老冯:“是啊。”

  连喜注意地往柜台前看,老冯说:“方总,你看谁来了?”

  连喜转身一看,魏晓兰踉踉跄跄地走了过来。

  连喜急忙走了几步,惊喜使声音变得嘶哑和哽咽了:“妈--”

  魏晓兰眼眶湿了:“连喜,妈天天都在想你呀!”

  连喜松开魏晓兰:“妈,我写的信您都收到了吗?”

  魏晓兰点点头。

  连喜:“妈,你怎么不给我回信呢?”

  魏晓兰:“连喜,妈一拿起笔来,铺开信纸就是眼泪,写不下去呀!”

  老冯见母子俩都很激动,身旁又人来人往不断擦过,说:“方总,走,和魏妈妈到里边去说。”

  三人走进库院。

  7

  库院里的接待室是一间长方形的屋子,靠墙的柜台上摆放着一排电饭锅,旁边有切菜墩,各种炒菜的佐料,地上放着鲜菜,靠一头的地上,摆放着一张饭桌,靠墙,还有一袋敞口的大米。

  老冯把连喜让进屋,用手指指屋里的摆设:“方总,这里主要是招待批发大户的,可以边谈边品尝。”

  连喜坐下,赞扬地说:“看来,你们销售手段搞得很灵活。”

  魏晓兰和连喜对面坐下指指老冯说:“连喜,你知道他是谁吗?”

  连喜瞧瞧老冯笑着:“这不是我们销售公司的冯经理吗?”

  魏晓兰指指老冯说:“连喜,这是冯二妮的弟弟。”

  连喜急忙站起来,重新握一下老冯的手,端详着说:“像,像,眼睛、鼻子、脸的轮廓也像。老冯,你怎么来的?”

  老冯看着魏晓兰的脸笑了笑。

  魏晓兰笑笑:“连喜,当初是李开夫来聘用经理,我可没走他的后门,也没打你的旗号呀!”

  众人都笑了。

  老冯对连喜说:“有一天晚上,你妈妈跑到我家那个高兴呀!催我说,老冯,快打电话,我们北大荒要在咱省城建大米批发市场了,要招聘经理,你去试试……”

  连喜手一指老冯:“你一下子就试上了!”

  老冯笑笑说:“开始报名的时候也挺难,北大荒的一些老知青蒋英俊、王大岭还找了他们在省城的一些朋友,帮着选地方,租房,办执照的。同时,也介绍人竞争这个经理,经过三轮激战,我算是榜上有名了!”

  连喜:“这可不是一般竞争!好啊,竞争才能选到真正的人才!”

  魏晓兰:“连喜呀,好,敢情是好,你是不知道呀!李开夫来组建这个批发市场的时候,来报名的人就老了。不过,他强调一点,同等条件优先招用北大荒支边青年的亲属,还比其他人选多一级工资。这阵子宣传,一个李开夫就把山东给搅和的呀,搅得那些支边青年的亲属心里都热乎乎的,都说北大荒人的心窝子太热了!”

  老冯:“连喜呀,六〇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山东人就记住个北大荒,现在就更出名了,这里的乡亲对咱北大荒人,可不是高看一眼的事儿了,是高看一鼻子啦。”

  三人哈哈大笑起来。

  服务员走进来:“冯经理,准备饭吧。”

  老冯点点头,对连喜说:“方总,让服务员准备点饭菜,我陪你看看库房去。魏大姐,你也去。”

  连喜:“好。”

  连喜扶着魏晓兰站起来,走了出去。

  8

  批发市场库院是个独立的小四合院。

  老冯领路,连喜和魏晓兰跟在他后边,慢慢地走着,指划着,介绍着。

  连喜:“这几年,我一直在家里抓经营,看来,我们集团在全国各地建的批发市场比李董事长回去说的还好。”

  老冯:“方总,李董事长的工作能力可真行,别看喊着招收和北大荒沾亲带故的人,有一条咬得很硬,必须是能人,窝囊废是一个也不要。”

  连喜:“是啊,这是咱们集团的一条金科玉律。”

  老冯站在库房旁不走了,说:“方总,说到这里,我有件事可要请示你了。”

  连喜也站住了,“你说。”

  老冯:“咱们批发市场的经营越来越大--需要个内务主任,我是看好了魏大姐。我到村里去找她几次,她硬是不干,说这事儿得请示请示你。”

  连喜很高兴:“老冯,这不对呀!你用比这大的官儿都不请示,这小干部怎么还请示上了?”

  老冯:“不小了,按集团说法,也是个科级干部呢!”

  魏晓兰:“连喜,你该都记得,我在北大荒是个有影响的人物。你同意了,贾述生、姜苗苗、高大喜他们,还不知道同不同意呢?”

  连喜激动了,搀着魏晓兰的胳膊:“妈,你年龄这么大了,身体能行吗?”

  魏晓兰据理力争的样子:“年龄大?我和贾述生、二妮他们都是一般大的,他们这不也都干着吗?”连喜的目光落到了魏晓兰的白头发上。

  魏晓兰:“连喜,你是不是看着妈妈头发白了,人老了?”

  魏晓兰激动了,眼泪在眼眶里转着:“可是,你妈,你妈的心不比他们老呀。”

  魏晓兰再也止不住,眼泪流了下来。

  老冯:“方总,魏大姐不知说过多少次了,她总想找个机会,为北大荒做点事情,哪怕是不管吃,不管住,不发工资呢……”

  连喜眼眶也湿了:“妈,你放心,贾局长、姜书记、高场长他们都不会反对的!”

  魏晓兰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哗哗地掉了下来,用衣袖擦擦眼泪,扭头朝招待室走去。

  连喜:“妈,你怎么啦?”

  魏晓兰声音哽咽了,眼泪簌簌。

  连喜的脸上也在往下滚动着大粒大粒的泪珠儿。

  9

  北大荒金豆子集团门口,企业标牌上有八个大字:北大荒金豆子集团。

  经警在门口站岗。

  两辆奥迪车驶到门口,自动的不锈钢大门哗哗地拉开,奥迪车缓缓地驶进,直奔前面一座别致的小办公楼。

  高大喜、王大岭等在门口迎接。

  贾述生、秘书走下车。

  第二辆车的随行人员下车。

  高大喜与贾述生握手。

  王大岭握住贾述生的手:“贾局长,集团扩大规模后,你还是第一次来视察工作。”

  贾述生:“噢,批评我了。”

  王大岭带领大家进屋:“不不不。”

  走进电梯。

  贾述生:“大岭,设计能力多少啊?”

  王大岭:“二百万吨。”

  贾述生:“了不起,去年的经营情况怎么样?”

  王大岭:“实现工业总产值八点三亿元,经营利润两千八百万。”

  贾述生笑着直点头。

  10

  小办公楼会议室里,王大岭正通过电脑投影汇报。

  众人坐在桌前。

  王大岭站在前面的投影机前,用一根棍指着介绍:“这是集团总部,这是第一分厂,这是第二分厂,这是第三分厂,这是精加工车间,这是包装车间……”

  屏幕上展现出机器飞轮的大场面。

  11

  库房敞着大门,工人们正在往专用线车皮上装产品。

  贾述生拍拍王大岭的肩膀头:“大老板,大老板,大岭啊,你带头把咱北大荒带进了现代化,功不可没呀!”

  王大岭笑笑:“贾局长,那你怎么还两头晃,又支持我,又支持鲍老板呢?刘场长把他抓就抓了呗,也算给我出口气了。听说你还大动肝火,亲自去公安局放人!”

  贾述生笑着使劲一拍王大岭玩笑地说:“大岭呀,这你可不能只是大老板装了个小心眼儿呀!这不是咱北大荒人的胸怀!”

  两人对视,会意地笑了。

  12

  众人陪着贾述生向办公楼门口走去。

  高大喜:“贾局长,吃完饭一起走吧?”

  贾述生:“不了,大喜,你最近身体怎么样啊?”

  高大喜摇摇头:“述生,我们已经老了,不光是身体。”说着指指脑袋:“这个也跟不上了!”

  贾述生:“不光你,我也不行了,这是规律。我们不行,这不,行的都起来了嘛!你要多保重身体了。”

  高大喜:“是,你,也要多保重呀。”

  他们一起走到了轿车跟前。

  贾述生与高大喜紧紧握手上车,王大岭挥手告别。

  13

  北大荒绿色大米集团院墙外。

  姜苗苗、周德富、李开夫领着贾述生等人,从加工车间出来,又走进包装车间,又走向一片育秧大棚。

  贾述生望着一片银色的大棚:“这规模更大了,技术又先进了。”

  李开夫:“年加工能力已经突破二百五十万吨了。”

  贾述生:“开夫呀,你和鲍老板说,可别得意忘形,金豆子经营集团可是有后劲呀。”

  姜苗苗:“没问题,我们这里除经营优势外,还有政治优势,这里可是全省第一个私营企业里有党委保驾护航的地方。”

  贾述生感叹说:“总算过去了,为这个,我们顶住了很大压力!”

  贾述生转脸对姜苗苗说:“姜书记,你们的报告我看了,小江南和光荣农场有一批复转官兵马上到离退休年龄,你们要联合搞一个北大荒复转官兵退休仪式。这个安排很好,请柬我收到了,可正好和已经安排好的农航站举行飞机拍卖会冲突了,那里,我是必须参加的!实在脱不开,不能参加你们的仪式了。请你们务必代表我向老战友们问候,感谢他们多年来对我工作的支持,更感谢他们对北大荒的贡献呀!”

  姜苗苗瞧着贾述生点点头:“一定,你放心吧,不过,你不来太遗憾了。”

  14

  光荣农场办公楼门前广场。

  大楼门宇上端拉着横幅会额:光荣农场、小江南农场复转官兵离退休纪念大会。

  彩纸绳、彩旗、气球等把门前广场装扮得像过节一样。

  高大喜、周德富、刘茂森、徐磊等众多复转官兵,穿上了当年的旧军装,各自戴上了满胸的战斗勋章。

  二百多名小学生穿着统一服装,手持鲜花站在主席台两侧。

  主席台是楼门口摆放的两张长条桌。

  高大喜、姜苗苗、周德富等坐在主席台上,瞧着下边的队伍,心情十分激动的样子。

  高大喜瞧瞧姜苗苗:“你主持,开始吧!我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在大会上讲话了。”

  姜苗苗:“我也是最后一次主持这样的大会了。”

  姜苗苗走出主席台,走到麦克风前面,激动地说:“复转官兵们,同志们,今天,我们光荣农场、小江南农场在当年我们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安营扎寨的地方举行离退休纪念大会,有着格外的意义。下面,首先请高大喜同志代表两场党委讲话,请大家欢迎!”

  掌声响起,刘茂森举着手冲上前去,抢站在高大喜还没到位的麦克风前:“复转官兵们,我有意见。贾述生当局长了,有什么了不起的,为什么不参加我们的离退休大会?”

  复转官兵们举手高呼:“对,要求贾局长参加大会,我们都是一趟火车来的嘛!”

  徐磊借机也冲了上来,挤走了刘茂森,冲着麦克风大喊:“李开夫、连喜、王大岭财大气粗了,牛性了,怎么的?为什么不来?!”

  台下又一片狂喊:“对,他们为什么不来?没有我们能有他们的今天吗!什么了不起的!”

  高大喜走到麦克风前,笑着挥挥手:“战友们--请战友们静一静。”

  台下静了下来。

  高大喜大声地:“我就一个解释,连喜去济南、广州后,赶到日本参加国际经贸洽谈会去了。我亲密的战友--贾局长今天在农航站举行飞机拍卖竞标会,时间安排得早,排不开了。李开夫、王大岭去参加竞标买飞机去了。贾局长给大家送来了慰问信。”

  十几个人听到高大喜话音一落,向人群投撒起贾述生的慰问信。

  彩信飞扬,人们争抢。

  复转官兵队伍里有人指着远处的天空:“飞机--”

  两架飞机缓缓飞来!

  人群里欢呼起来:“我们的飞机来了,我们的飞机来了!”

  飞机降落,缓缓滑行。

  李开夫、王大岭,还有鲍老板和小凤在飞机舷梯上与众人招着手走下来。

  高大喜对着麦克风喊:“同志们,静一静,我们的会议推迟一会儿进行。先请大家坐坐我们自己的飞机,看看我们自己的北大荒,怎么样?”

  众人举手欢呼:“好--”

  15

  广场上,复转官兵们排着队登上小飞机。

  飞机起飞了。下边的人和少先队员手舞鲜花欢呼。

  飞机下是北大荒广阔的田野。

  16

  北大荒农垦局的局领导家属楼。

  贾述生家。

  小桦背着书包开门跑进了客厅:“姥爷--我又考第一了!”

  贾述生:“来,快给姥爷看看。”

  贾述生的话音刚落,外边传来“砰!砰!砰”的敲门声。

  贾述生:“请进。”

  方春和王俊俊走进来,方春还拎着一大兜子礼物。

  贾述生上前迎接,接过礼物兜说:“哎呀,我说方春,咱们都是多年的老亲家了,你这么来一趟带一趟东西干什么!”

  王俊俊:“没带什么,就是个心情呗。”

  贾述生:“快请坐。”

  三人坐到了沙发上。

  方春:“老贾,你没参加复转官兵的离退休大会,不少人都觉得扫兴。”

  贾述生:“大喜刚才还来电话,我答应了,这两天,抽时间补,一定去看看大家。”

  方春:“老贾,这次我俩来,有件事情咱们得好好商量商量。嘉嘉今天就要回来了,一会儿我俩去接她。连喜在我面前掉过几次眼泪了,说去劳教所几次了,嘉嘉就是不见他。回来后,怎么也不能让他们这么别别扭扭的了!”

  贾述生站起来走了两圈,又坐下说:“是啊,这几天,我也在想这件事情。”

  王俊俊松开怀里的小桦,瞧着贾述生:“老贾,你说吧,怎么办才好?”

  贾述生心情沉重地说:“你们俩去吧,也算代我去,我去劳教所和嘉嘉交流了几次思想,都不理想,到现在,我还没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应该说,在嘉嘉的问题上,我是有过失的。从朝鲜战场到北大荒,三十多年过去了,可以说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很少静下心关心关心嘉嘉。要退休回家了,我才感觉到,我这个当爸爸的有责任呀!”

  贾述生忧郁的脸,感染了方春和王俊俊。

  方春:“老贾,这事情,你也别太难过,连喜那方面,我也有责任。”

  贾述生:“准确地说,我不是难过,是内疚。咱们是亲家,我才说实话,不光是这个,还有工作上的。三十多年来,尽管我在家里也很少安静,尽管加倍努力,可工作上还是出现了许多大的失误。”

  王俊俊奇怪地说:“工作上的?你对北大荒付出得太多了!”

  贾述生:“付出归付出,失误造成的损失也不小,席皮的问题就不说了,比如关于使用刘凤耀的问题。本来全垦区每个农场都是党委书记兼场长,我碍于老局长吴新华的面子和了稀泥,搞了个场长、书记AA制。实践再次证明,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用好一个一把手,则富一方百姓,用错一个干部,就祸害一方天地。不要以为是老生常谈,我要把它作为深刻的教训,留给继续踏着我们的脚印往前走的干部……”

  王俊俊:“老贾,你呀,你呀,人家退休前都是想法总结自己的贡献和成绩。你呢?专拿刀子挖自己的疼处。要是让那些记者知道了,又该给你做文章了。”

  贾述生要说什么,小桦在卧室里把着窗台喊:“姥爷--姥爷--快来看--飞机。”

  贾述生指指飞机说:“小桦,你爸爸去日本,就是坐这飞机回来!”

  小桦:“是吗?爷爷,我想爸爸了。”

  贾述生把小桦拉到床边,自己坐下,把他搂到怀里说:“小桦,太巧了,你妈妈今天也要回来了。”

  小桦:“我早就想妈妈了。”

  贾述生有些激动:“小桦,你是去接你爸爸呢,还是去接你妈妈呢?”

  小桦:“姥爷,我都要去。”

  贾述生:“小桦,不行啊,时间赶在一起了,你爸爸和妈妈一个从东边来,一个从西边来。”

  小桦:“姥爷,你让我想一想。”

  贾述生:“好吧,快告诉姥爷,要不就不赶趟了。”

  小桦天真地闭上了眼睛。

  17

  哈尔滨机场。在下飞机的旅客人流中,有一位时髦而又风度翩翩的姑娘走出机场。

  王大岭急忙上去,送给姑娘一束鲜花:“小颖,从美国一飞就是十多个小时,辛苦你了!”

  小颖的行李被王大岭接去:“王老板,让你来接,真不好意思!”

  王大岭:“你爸爸妈妈都要来,我说,你们去就得对照片,等给你接回个漂亮姑娘来,让你们惊喜一场后,咱们共进晚餐--对,还有鲍老板、李开夫他们都要来,让我统统给刷了!”

  小颖笑笑:“王老板,你说话这么有劲,我都能想像出你当知青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王大岭鬼脸:“印象不好呗,是不?”

  小颖摇摇头:“不、不、不,那时候就隐约展现着现在的风采!”

  18

  天空飘起大雪。

  王大岭驾车疾驶在机场返回城区的高速公路上。

  王大岭放慢车速,侧侧脸问小颖:“小颖,请恕我直言。听说嘉嘉要回来了,要是连喜和嘉嘉很快离婚的话,你和连喜的事情,用不用我给你们捅开这层窗户纸呀。”

  小颖凝视着前方,说:“王老板,我的心意已经通过你向连喜表达完了,我的心刚静下来。我不说了嘛--永远的心中,永不结婚。请你以后别再提这个问题了。”

  王大岭叹了口气,加快了车速。

  19

  雪越下越大。

  北方劳教所门前停着一辆大吉普车。

  嘉嘉拎着自己的行李包走出铁栏通道,方春、王俊俊急忙迎上去接过来装在后车厢里。

  嘉嘉对一位年龄大的女干警说:“所长,这里的两年生活,每一天,每一刻,我今生今世永不忘记。”

  王俊俊拉着嘉嘉的手:“嘉嘉,来,咱俩坐在后排座。”

  嘉嘉打开车窗,向干警们告别。

  大家一直沉默。

  王俊俊犹豫一下:“嘉嘉,你的心也太硬了,连喜九次去看你,你为什么都不见他?”

  嘉嘉不吱声。

  王俊俊:“我看,要是总别别扭扭地在一起也不幸福。你要有这个想法,我给你做主。”

  嘉嘉:“王姨,我说过的话就一定为自己的话做主。”

  王俊俊:“什么话?”

  嘉嘉:“永不离婚。”

  王俊俊久久瞧着嘉嘉。

  方春回过头来瞧瞧嘉嘉。

  嘉嘉凝神瞧着窗外,田野,一朵朵的大雪花在飘洒着。

  20

  贾述生家。

  贾述生问倚在怀里的小桦:“小桦,想好了吗?”

  小桦一下子睁开眼睛:“姥爷,你干什么去呀?”

  贾述生:“农垦部决定要建一座北大荒博物馆,我要去那里参加奠基仪式。”

  小桦:“姥爷,北大荒博物馆是啥东西呀?”

  贾述生笑笑:“北大荒博物馆就是你爷爷奶奶还有更多的爷爷奶奶走过的路。”

  小桦:“姥爷,我也跟着你去。”

  贾述生高兴地:“好,咱们走!”

  小桦一纵身子,双手扣住贾述生的脖子:“姥爷真好,姥爷真好!”

  贾述生牵着小桦的手走向一片茫茫的雪野。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