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六章

  1

  贾述生在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摁了几下号码:“喂,连喜,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贾述生放下电话,翻阅起了桌上的《北大荒日报》。

  连喜敲门进来。

  贾述生抬起头:“连喜,这些天在忙活什么?”

  连喜:“忙活那个大米加工厂,我和李叔陪鲍老板在农场转了两天,刚送走。”

  贾述生:“哎呀,怎么不告诉我一声,我送送呀!”

  连喜:“我和李叔都说了,是不是和你打个招呼。鲍老板一个劲儿地说不麻烦你了,以后还来呢!”

  贾述生:“我陪他吃那顿饭,给我留的印象还不错,挺实在的。你觉得怎么样?”

  连喜:“我觉得也可以,他看了两天很兴奋,说北大荒资源太丰富了,回去商量一下,准备和咱们合作干点什么。”

  贾述生:“好啊,一定盯住不放,咱们北大荒也到了加大改革开放的时候了。”

  连喜:“有李叔这层关系,估计问题不大。我看那劲头,想要干点事儿的意思里,包含着对李叔的感激之情。还有他对你的印象也不错,一个劲儿地说你开明。”

  贾述生笑笑:“我了解过,一些外商投资,除看投资环境,看政策外,往往都是看人。好,你搬个椅子过来坐。”

  连喜:“爸,不用了,你说吧。”

  贾述生指指桌上的《北大荒日报》说:“前几天,农垦部召开改革工作会议,让去一名基层干部,吴局长让我和他去了。回来,就接着又在局里参加了贯彻这个会议的场长工作会议。你看,会议精神都见报了。”

  连喜拿过《北大荒日报》,头版头条:

  特镜:小黑体字副题:农垦部召开改革工作会议强调:

  特镜:粗黑体大字主题:我国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全面展开,取得成功。

  特镜:小黑体字副题:国营农场也要深化改革,打破旧体制,积极探索发展的路子。

  连喜:“改革形势很逼人哪。”

  贾述生走出办公桌:“是啊,直属分场兴办家庭农场试点失败,我一点不气馁。”

  连喜:“我能看出来,你只不过是不吱声罢了。”

  贾述生瞧着连喜说:“这回,咱们还得重整旗鼓。”

  连喜:“就是不知道吴局长那里会怎么样!”

  贾述生:“在北京一散会,我就主动找他谈了。”

  连喜急忙问:“怎么样?”

  贾述生:“答应得非常痛快。”

  连喜:“我看,吴局长这人脖子上像有根轴儿,一有点风儿,转得真快。”

  贾述生笑了。

  2

  丰田大吉普行驶在去往农航站的路上。

  副驾驶座位坐着吴新华,后面坐着秘书和高大喜。

  吴新华:“我不是随风转,你说,不痛快答应能行吗?”

  高大喜:“我可是知道,贾述生那人只要有机会可是做大不做小的主儿。这回,有上头,再有你,撑腰扑腾开,恐怕小江南周围几个农场就不消停了。吴局长,这话我可能不该说,有上次教训,就不能让小江南再瞎折腾了。”

  吴新华一回头:“这就怪你读书看报少了。看来,我传达的会议精神你也没怎么听进去。你听说没有?我们省就是因为土地承包比其他省晚,让上头说什么改革的顶门杠,给批了。”

  高大喜:“吴局长,改革这事儿呀,特别是办家庭农场,我一听见头皮就发奓,还读书看报呢!你说说,那电视里、报纸上都说些啥?什么允许失败不允许不改革,什么摸着石头过河。你听听,摸到深处淹死了呢?那个年代,咱们是说不打无把握之仗,多好啊!”

  吴新华笑笑,又一回头:“大喜呀,我这回让你跟着我走走,就是一路走,一路谈,同时,交给你一项很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让你打一场有把握之仗,做个榜样,让北大荒的场长们都看一看。”

  高大喜往前一探身子:“吴局长,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吴新华:“在小江南农场搞家庭农场试点的同时,我要在你们光荣农场也抓个试点,那就是如何发挥大机械作用,办好社会主义的国营大农场!”

  3

  这里就是当年送走知青的小火车站,但是有了明显的变化,宽敞的候车室,现代的售票厅,热闹的站前商业服务,站台内也有了轻钢架搭起的风雨棚。

  穿着一身紧身牛仔服的小颖拖着旅行箱走下火车,站在站台上,兴奋地撒眸着接站的人。

  贾述生挤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朝前张望着,大步走着摆着手喊:“小--颖--”

  小颖张望着走上去:“贾伯伯,你来了?”

  连喜手里攥着一本卷着的《农业科技》杂志,从电线杆子后面忽地蹿上来,一下子亮相在小颖面前:“我也来了啊!”连喜打量一眼小颖的穿戴,牛仔裤,透肤衫,又说:“哟,这么新潮!”

  贾述生笑笑:“都这么大了,还没正经的。城里姑娘不都这样吗?我就希望咱农场的人都像城里人!小颖,你爸爸让吴局长找去有事儿,你妈妈到局里开会去了,连喜和我说要一起来接站,我就答应了。”

  小颖对连喜一直冷着脸。

  连喜说:“我跟我爸说……”

  连喜又改口:“我跟贾场长说,这可不是接小颖,是接咱小江南的第一个农业栽培学的研究生啊!”

  小颖淡淡的,像嘲讽的口吻又像开玩笑:“哼,连喜呀,你怎么变得像个伪君子,开口把‘爸’都叫出来了,又改口叫贾场长!”

  连喜有些尴尬。

  贾述生:“唉,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就是爱咬文嚼字,叫爸,叫贾场长,还不都是我一个人嘛!”

  小颖笑笑:“那可不一样。”接着对连喜说,“谁是你们小江南的呀,我要求分回光荣农场了。”

  连喜一时发蒙:“这不对呀,你可是带工资,又花着我们小江南的学费读的书呀!”

  贾述生接过小颖的皮箱,笑着对连喜说:“连喜,这你可就小心眼了,什么小江南、光荣,培养了人才,还不都是北大荒的嘛。”

  4

  吴新华和高大喜乘坐的丰田大吉普驶到了农航站大院门口。

  门口的墙柱上挂着牌子:“北大荒农航站”。

  机库是一广厦,高高的顶棚,宽阔的停机位。

  每排停放十架,三十多架农用飞机整齐地停放在停机位处,中间铺设有轻轨,轻轨尽头摆着检修用的梯架。

  站长陪着吴新华、高大喜走进来。站长指着停机位上的飞机说:“吴局长,今年的安检和生产准备,都要比往年好,可是大家心里有点不踏实。你说,要是北大荒都变成家庭农场了,我们这农航站归哪个家庭农场呀?”

  吴新华笑了笑:“谁说都要变成家庭农场了?现在不是刚刚开始有说法嘛,我心里也没底儿。这回,我就是来给老高做动员、布置任务的。”

  站长话里带着牢骚:“小江南不是折腾一次了嘛!再折腾可就要把人折腾烦了!听说这回小江南拿出的方案里,农机具都要拍卖。照这么说,说不定过一阵子就拍卖飞机呢。折腾来,折腾去,还不把北大荒折腾零碎了。”

  吴新华:“大喜,你听听,这就是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呼声啊。不过,你说得很对,北大荒是绝对不能拆零碎了的!拆零碎了,还叫什么北大仓啊?那就是一个个的小粮囤了。但是,光这么说还不行,我还要从理论上搞清楚,比如说,国营农场和农村的经营形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国营农场不能沿用农村土地承包的经验?要是行,又是为什么?都必须有理有据,当然,主要的是看实践。大喜呀,说是说,两个试点一推开,可就看你的了。”

  高大喜:“吴局长,你放心,就是豁出我这条老命,我也要同他们小江南拼一把。我要用铁的事实证明,共和国的大粮仓是不能变成小粮囤的。”

  吴新华瞧着高大喜说:“大喜呀,这就要发扬你那在上甘岭的松木桩子精神喽!”

  高大喜有力地点点头:“吴局长,你放心,没问题。”

  吴新华慢慢地走着,不时抚摸一下机翼、机身,斜着身子对高大喜:“这是波兰产的M-18,我们有十架,起飞快,机身平稳……”走到头,转身查看另一排,“这是澳大利亚的空中农夫,性能也不错,我们也买了十架……”走完了这排,吴新华不再走了,指指其余两排,“这是南昌的N-5,那是哈飞W-11,我们共有十八架,在国产的农用飞机中,也是佼佼者了。”

  站长马上接着说:“吴局长,咱们这些现代化设备,在全国二十八个大小垦区中是绝对数第一的王牌。”

  吴新华颇有感慨地说:“是啊,你说,这些东西能和什么样的家庭农场配上套呢?”

  说着,他突然转身,面对高大喜,深情地:“大喜,认准了的路,你就走,在你的背后,有我,还有这些现代化的设备给你撑腰!”

  站长说:“吴局长、高场长,你们来得正好,我们的飞机要启航到各农场去作业,请领导检阅。”

  吴新华:“好啊!”

  5

  吴新华等站在跑道旁边。

  一架飞机从机库开出来,缓缓驶上跑道,第一架起飞了,第二架起飞了,第三架起飞了。

  蓝天白云下,飞机在北大荒的原野上,像一只只雄鹰在飞翔。

  吴新华手指着继续起飞的飞机:“大喜呀,这就是我们国营农场的优势,这就是你的后盾!”

  高大喜激动得泪水涌满了眼眶子,紧紧地握着吴新华的手:“老团长,谢谢你,谢谢你。我回去之后,一定按你说的,安排好。”

  6

  新型北京吉普车驶出火车站上了大道。

  贾述生:“小颖,到我家去吧,让连喜把嘉嘉找来,咱们一起吃晚饭,给你接风。”

  小颖:“贾伯伯,不用了,我爸爸、妈妈知道我回来,让我回家等着。我妈妈说,昨天就准备了好吃的。”

  贾述生:“好吧,那伯伯就改日再给你接风。”

  小颖:“这就够麻烦你的了!”

  说话间,吉普车驶进光荣农场,来到了高大喜家门口。

  司机停车,连喜偷偷斜了一眼小颖,从后车厢取下皮箱,拎起来,走到门口。

  贾述生打开车门:“小颖,我就不下车了。”

  小颖与贾述生摆摆手:“贾伯伯,拜拜!”

  贾述生笑笑,“嗬,英语呢!小颖洋气了。”

  小颖笑了。

  小颖到了门口掏出钥匙打开门,从连喜手里接过包就谢客:“谢谢了。”

  连喜搭讪:“喂,怎么和我不用英语呀?”

  小颖假装一本正经:“你?小土老冒--不配。”

  连喜见小颖瞧自己,低头瞧瞧自己穿的一身作业服,尴尬地笑笑:“好,是挺土,以后也学得洋气点儿。喂,小颖,开玩笑归开玩笑,我回去告诉良种站,把你的办公室和宿舍收拾收拾,定个时间来接你。”

  小颖冷漠地一笑,扯开箱外拉锁,用两个手指抽出一张纸在连喜面前一晃。

  特镜:报到证书。

  接收单位:光荣农场。

  连喜一下子愣住了。

  7

  光荣农场办公楼传达室的值班员伸出头来问方春:“同志,你找谁?”

  方春停住脚,“王继善,王副场长。”

  “约好了吗?”

  方春犹豫了一下,“约好了!你告诉他,我是小江南米厂的方厂长。”

  值班员拨通了电话,“王场长,楼下有人找您,说是姓方,小江南米厂的厂长……怎么?让他上去,好!”

  值班员放下电话,伸出头来:“让你上去呢,二楼,左手,第二间。”

  方春说了声“谢谢”,沿着楼梯上了二楼,找到了左手第二间办公室。

  方春抬头看了看门楣上“副场长办公室”的牌子,抬手轻轻敲了两下门,屋里传来王继善的声音:“请进!”

  8

  王继善办公室是一间很大也很气派的房间。

  王继善坐在办公椅上,很有派头地在接听电话,看见方春进来,脸上露出笑容,指指电话,又指指沙发,示意让方春先坐下等等。

  看到方春在沙发上坐下来,王继善对着电话,口气严厉起来,“我说老孙,孙振鹏呀,你给我听清楚了,小江南那边的油厂,能出到十九个油,你就得给我出到十九个半。你的设备,一点都不比他们的差。你要是再拿十个多点儿油来糊弄我,可别说我对不起老朋友!好了,别解释了,我来客人了。”说完,“啪”地挂了电话。

  方春从沙发上站起来:“老王头,够有派的了,见你要提前预约,楼下还有人挡驾,混到这份儿上,行了。”

  王继善走来:“嗨,话说回来,还不是借了咱国营农场的光嘛!”

  王继善说着也坐到了沙发上:“方春,你的事情,我一直很关心。我看哪,你不当机关干部,在大米加工厂当个头也挺潇洒,还娶了个黄花大闺女。”

  方春打趣地笑笑:“这个黄花闺女可不小,五十多了。人老了,得有个伴儿。”

  王继善问:“连喜对这事儿怎么样?”

  方春:“赞同。”

  王继善:“你家连喜孝敬老人,在小江南可是有了名的!哎,对了,连喜也在你那里干呢?”

  方春点点头:“是,这不,连喜给我出了主意。他听说你们光荣要投资建个小大米加工厂,我看,是不是就不用了。我那个厂因为前年受灾,效益不怎么好,去年年成一好,又有了转机,是不是你就别建了。有那钱投在我那里,换换设备什么的,挣了钱咱们可以分成。”

  王继善问:“不是说连喜又要承包土地办家庭农场吗?”

  方春:“是。”

  王继善笑笑挪挪身子,靠近一点方春,说:“这是咱老哥俩说掏心眼子话,连喜这孩子,什么都行,就是想一招是一招,什么改革呀,创新呀,又要办家庭农场翻烧饼,让人不放心。再说,我要干加工厂是给公家干活,把钱投到你们厂,你们要是都办家庭农场了,那是给私人干活,这公家和私人可不好弄呀……你想想……”

  方春有些尴尬:“好,我想想。”

  9

  小颖已经做好了晚饭,穿着一身时髦新潮的衣服在照镜子。

  钥匙开门的声音响。小颖急忙转身,门刚开,小颖小燕子似的飞了过去。

  高大喜:“小颖呀,爸爸也没去接你,吴局长来了,我怎么也脱不开,才把他送走。”

  小颖指指桌子上:“爸,你和我妈买的东西我全都做上了。”

  高大喜瞧瞧:“好。喂,你妈没回来呀?”

  小颖:“我妈来过电话了,去局体改处报家庭农场试点方案去了,正往回赶呢。”

  高大喜:“哎呀,我也说不听,就让她跟着贾述生P股后边跑吧,不信你看看,早晚--”

  小颖挽着高大喜的胳膊。

  小颖:“爸,听说你和我妈不吵了,我挺高兴。”

  高大喜:“是不吵了,都这么闷着,比吵还难受!”

  小颖转身要往卧室去,高大喜喊:“小颖,你回来!”

  小颖返身,愣了。

  高大喜一眯眼,“小颖,你咋这么打扮呢?!”

  小颖上下打量自己:“我这身打扮怎么了?”

  高大喜皱皱眉,不屑一顾的样子:“你这么大姑娘了,这话不该当爸爸的说……”

  小颖笑笑:“爸,城里人都这样,我们学校的老师、学生都这样啊。”

  高大喜:“城里是城里,咱光荣农场不是城里嘛!你穿这身衣服在大街上走,恐怕没有看别人的了。”

  小颖刚要翻脸立即转笑:“好,爸爸不喜欢,我就不穿。”

  高大喜:“这才是我高大喜的姑娘。”

  小颖笑笑:“爸,我在学校就听光荣农场的一位校友说了,光荣有人办“夜总会”、“洗浴中心”,刚开业就让你给打垮了!”

  高大喜脱掉衣服,小颖给挂上。

  高大喜显然有些激动:“就是啊,传得这么快。刚干的时候,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他们就干起来了。场里舆论一大,我受不住了,去了一看,那是气不打一处来。就说那夜总会吧,你说没灯吧,还有灯,说有灯吧,还对面模模糊糊地看不清,一男一女紧紧搂抱着,像什么?净放那些直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歌,什么“真的好想你”、什么“糊涂的爱”。我和你妈那年代很好,要爱就爱嘛,还弄个什么糊涂的爱,这一糊涂起来还有好……”

  小颖哈哈笑起来:“爸,你太保守了,那曲子很好听呀!”

  高大喜:“好什么好?还能有社会主义好?有‘跨过鸭绿江’、‘大海航行靠舵手’好?我听说连喜接你去了?”

  小颖:“是。”

  高大喜:“你来电话说要直接回光荣,我挺高兴。姑娘,千万可别回小江南跟连喜瞎掺和去了,那孩子学坏了。”

  小颖:“爸,连喜不就是办个家庭农场失败了吗?再说,也未必不对。”

  高大喜:“哪是光这个,台湾来了个鲍老板说是要投资,连喜陪着他又唱歌,又按摩。我打听了,叫你说吧小颖,一个大老爷们儿,四仰八叉往床上一躺,让个十八九的姑娘给这里捏,那里按,还能有个好?”

  小颖哈哈笑起来:“爸,你怎么净想到别处去呢?咱别说了,我给你带回件好东西。”

  高大喜笑了:“什么好东西?”

  小颖跑到卧室里拿出一套西服和一条领带:“没敢给你买太时髦的,你穿上保准帅。”

  高大喜:“小颖,你爸不得意这些玩意儿。”

  小颖:“爸,有重要用场。”

  高大喜:“什么重要用场?”

  小颖:“爸,我研究的‘稻壳育秧’已经在大学里通过试用鉴定了。”

  高大喜:“我听说了。小颖,你听爸爸的话,研究点正经东西,比如说,把加拿大引进的小麦种扩大培育。你说,用稻壳育秧干啥,咱北大荒有的是黑土,再说,那稻壳子育出苗来,黄皮拉瘦的,能是好苗吗……”

  小颖一跺脚:“爸,你不懂!”

  小颖一P股坐到沙发上,脸冲墙撅起了嘴。

  高大喜苦笑着过去:“姑娘,别撅嘴了,你说,给爸爸买的西服你有什么重要用场,我能猜着。”

  小颖:“你能猜着什么!”

  高大喜:“是不是你在城里找个对象,要到咱家来,让爸爸穿西服接待?”

  小颖哭笑不得:“爸,别的不说,你就答应我一条吧!”

  高大喜:“你说。”

  小颖说:“本来准备要在学校搞一次‘稻壳育秧’推广现场会,我提议到光荣农场来,请你给安排一下。”

  高大喜叹口气:“好吧,多少人?”

  小颖:“全国农业大学、各省农科院都来人,大约三四百人吧。”

  高大喜:“吃饭住宿交钱不?”

  小颖:“交也交不了多少,就是让你给补助点嘛!”

  高大喜口气很硬:“不行,场部都发不出工资了,哪有钱伺候他们!”

  小颖一愣:“爸,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高大喜:“小颖,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小颖忍不住“哇”地一声哭了,推开门跑出去了。

  高大喜站在门口:“小颖--小颖--”

  高大喜叹口气:“大了,大了,越大越不省心了。”

  10

  嘉嘉从学校下班后,到幼儿园领回小桦,刚开门进屋,连喜随后走了进来,要去抱小桦。

  嘉嘉:“听说你去车站接小颖了?”

  连喜笑笑:“是,和爸去的。”

  嘉嘉玩笑里又有点儿酸溜溜的味道:“我才发现,你这人挺筋道呀,怎么还有这口瘾?!”

  连喜抱起小桦亲昵,听了一转脸,不很在意地说:“什么话呀?”

  连喜说话间脸又转回去:“小桦,幼儿园阿姨又教什么儿歌了?”

  嘉嘉上去抱过小桦放在旁边,开玩笑似的掰着连喜两个肩头,让他坐在炕沿上,问:“你记得去年暑假前,你像个特务似的打听人家小颖哪天放假,哪次班车,让我和你带着小桦去车站接小颖那出戏不?”

  连喜尴尬地笑笑:“记得。”

  嘉嘉:“你学一遍,我听听。”

  连喜笑笑:“别闹了,小桦都这么大了,记事了。”

  嘉嘉又像开玩笑又很严肃的样子:“谁和你闹?快说。要不我不放你。”

  连喜要挣脱,嘉嘉胳肢他两下,连喜发痒,笑笑说:“那不就是上午十点零五分的车,咱俩带着小桦去接小颖,小颖带理不理的样子进了候车室,说是去卫生间,抛下咱俩从后门跑了嘛。”

  小桦瞧着二人发愣。

  嘉嘉笑笑:“记性挺好。喂,当时你让我去,我不想去,你怎么说的来着?”

  连喜瞧瞧小桦:“别闹了,小桦直瞧咱俩。”

  嘉嘉说:“不行,快说。”

  连喜闭上眼睛,耍赖似的样子:“我说,咱俩结婚,小颖有点醋意,从小一起长大,两方老人又都挺好,高叔那人感情太粗,一副家长派头,姜阿姨在咱这边忙,咱俩接接去吧……”

  嘉嘉:“那怎么还吃生豆不嫌腥呢?”

  连喜要挣脱,嘉嘉不放手。连喜说:“我不是和你说过嘛,小颖发明了‘稻壳育秧’,要是能先在咱小江南推广开,那就带劲了。”

  嘉嘉:“带什么劲儿?那玩意儿成功了,也不能算你的,有接她这股劲儿,你自己也能学来推广。再说,你的分场场长也撤了,推不推广和你有什么关系?”

  连喜脸一板:“咱爸找我谈一次话,告诉我,该怎么想怎么想,该怎么干怎么干嘛。他的讲话报告,还让我写过一次呢!”

  嘉嘉:“行了,行了,上次接她,我就从心里不舒服,瞧那身打扮,快赶上三陪小姐了。我问你,这回怎么样?”

  连喜支吾着:“说人家那玩意儿干啥!”

  嘉嘉:“我问你,这回怎么样?”

  连喜:“还行。”

  嘉嘉:“还行是什么意思?”

  连喜瞧瞧小桦:“快别闹了,小桦直瞧咱俩呢。”

  嘉嘉说:“我告诉你,上回不让接,这回你又拉爸爸去,要不是我爸去,还会饶你?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瘾?我告诉你呀--以后少搭理她!”

  连喜苦笑,一下子挣开,抱起发愣的小桦亲一口:“儿子,刚才你妈妈那是干什么呢?”

  小桦瞪着眼睛说:“爸爸背不出儿歌,妈妈在教爸爸呢。”

  连喜亲一口小桦哈哈笑了,嘉嘉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出了眼泪。

  11

  姜苗苗风尘仆仆赶到家门口,拿出钥匙开门,脑子里浮出一幅小颖活泼地迎上来抱住她胳膊的画面。

  姜苗苗开门进屋,站在门口,眼前是一桌子菜,愣了:“小颖。”

  没人答应。

  姜苗苗走上几步,到卧室一瞧,高大喜正躺在炕上两眼瞧着屋顶发愣。

  姜苗苗:“小颖呢?”

  高大喜一骨碌坐起身:“这小颖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我说呢,毕业了,一进门就和我商量,要来好几百人白吃白喝在这里开什么‘稻壳育秧推广现场会’,再说,还有,你看她那打扮,我这是和你说,那牛仔裤紧兜着两个P股,还有,那是上衣吗?露着半拉胸脯子,不怕大伙儿说三道四呀……”

  姜苗苗:“怎么,赌气走了?”

  高大喜:“是,我还没说什么呢,就撅着嘴走了。”

  姜苗苗:“你没去找找?”

  高大喜:“没有。”

  高大喜说着一P股坐在沙发上,直喘粗气。

  姜苗苗放下手里的文件包,脱着上衣说:“老高,我们和小颖不同,这一代正赶上改革开放的年代,有时候,我们当父母的也应该站在她们的角度上想想,尤其是咱小颖,情场失意,事业心就狂了一些。就不能总站在你的角度上,尤其是用过去的眼光批评她……”

  高大喜忍不住的样子:“你这老思想也真够解放的了。苗苗,你去外边听听,人家都说些什么?”

  姜苗苗急了,“说什么也是造谣!”

  高大喜抱着头,“你自己寻思去吧!”

  姜苗苗叹口气,无可奈何地说:“好,我看这样吧,小颖也分配回光荣了,我也要求调回来。”

  姜苗苗说着穿上衣服,拎起文件包,刮风似的拉开门,“砰”地一甩走了。

  特镜:高大喜听到“砰”地一声,久久愣着。

  画面渐渐隐去高大喜愣着的形象。

  12

  吉普车在通往小江南的路上,冲破夜色射出的两缕明亮的光芒行驶着。

  姜苗苗疲劳地坐在副驾驶座上。脑子里回想着一件件往事。

  回转往事之一:

  马架子里的新婚之夜。马架子上贴着大红喜字。

  姜苗苗和高大喜裸露膀臂躺在一个绿军被窝里。仰脸。

  高大喜侧身要去拥抱姜苗苗。

  姜苗苗闭上了灯。

  实镜:夜里,星星闪烁,从每个马架子里传出嬉闹声。

  黑暗里姜苗苗甜蜜亲切的声音:“大喜,给我讲个上甘岭的故事吧。”

  没有应声,沉静。

  姜苗苗打开灯,推推高大喜的胳膊:“大喜,大喜。”

  特镜:高大喜紧闭双眼,香甜的细细的鼾声。

  姜苗苗侧回身,仰卧着,瞧着马架子,一会儿侧睡,一会儿仰睡。

  回转往事之二:夜,高大喜家。

  高大喜怒视着姜苗苗:“你不失意吧,刚来北大荒的时候,凭我高大喜这上甘岭的战斗英雄,你一提出跟我,我就同意了。”

  姜苗苗动动身子,睁眼看看窗外:无际的天边黑茫茫一片。

  姜苗苗喘着粗气,又闭上了眼睛。

  回转往事之三:阳光灿烂的夏天,白桦林里。

  小颖拉着姜苗苗的手:“妈,这次暑假回来,我觉得没意思,让爸爸陪我来玩玩,他不来,我以为让你来你也不能来呢!”

  姜苗苗:“傻丫头,你爸爸忙,我要是忙的时候也来不了。”

  小颖:“我爸爸一天忙呀忙,忙什么呀?一天东一鎯头西一棒子的。”

  姜苗苗:“可别这么说,让你爸爸听着又该生气了。你爸爸,人本质好。”

  小颖:“我知道,可是……”

  姜苗苗:“可是--可是什么?”

  小颖:“说不出来。”

  姜苗苗:“说不出来就不说。”

  小颖:“不说还憋得慌。”

  姜苗苗:“那你就说。”

  小颖站住拉着姜苗苗的手,在一棵老柞树下说:“妈,我说了你可别告诉我爸,你也别生气。”

  姜苗苗:“你说吧!”

  小颖:“我承认,我爸爸人本质好,好得出奇,就像这傻大黑粗的老柞树,七拧八叉这么多橡子果,苦涩涩的,谁吃呀!”

  特镜:一棵从底根到枝叶的老柞树,旋转着。

  姜苗苗“扑哧”笑了:“你别瞎说,你怎么知道没人吃,六零年自然灾害,还不亏了橡子面帮忙呀!”

  小颖:“妈,你真会帮着我爸说话。其实,我心里也喜欢他那一面,也曾引以为骄傲,可是,我总觉得我爸爸脑袋里像灌了些没滋没味的水似的,很少有儿女情,更少有夫妻情。别人不知道,我可知道,你这多半辈子呀,一年三百六十五个夜,是抱着一尊英雄铜像过来的……”

  姜苗苗顿感醒悟地:“什么!抱着英雄铜像?”

  小颖见姜苗苗认真了,牵起姜苗苗的手:“妈,我只是这么说呀,不一定对,可能是你俩吵嘴时,爸爸一点儿也不让着你,我又说不了什么,把我气的,走--”

  姜苗苗被小颖牵着手,走进了一片圣洁的白桦林。

  姜苗苗还在沉思,小颖也没有说话,放松地看着这山林风光。

  小颖身子靠着一棵白桦树,喘口气,上下打量着一棵笔直的白桦树说:“妈,我读了一位作家写的散文,称这小白桦是北大荒的心中少女,我读到这儿就联想起你,你该是这少女中的英女,英雄儿女--”

  姜苗苗笑笑:“说你爸爸脑子里灌了水,你灌了什么呀?你疯了?”

  小颖:“疯什么呀,当年开发北大荒走进小江南农场,就你这么一个女性,在总政歌舞团还给毛主席跳过舞……”

  姜苗苗:“不说这个,不说这些。”

  空镜:漫山遍野,镜头推向一棵一棵白桦,亭亭玉立,风吹绿叶哗哗作响。

  13

  小江南农场良种站试验室的里间,有小颖的一间宿舍。

  姜苗苗拉着小颖的手:“天晚了,不回就不回去,给你爸爸打个电话吧。”

  小颖不动。

  姜苗苗把小颖推到电话旁:“快。”

  小颖拿起电话拨了号,不等对方吱声,一张撅着的嘴:“我在小江南良种站呢,和我妈在这里聊聊天。”

  小颖说完,“叭”地放了电话。

  姜苗苗:“小颖,这一点,你得学连喜,全场人都称他是大孝子。再怎么的,那是你爸,不管魏晓兰怎么样,你看连喜对她。”

  小颖:“你就知道连喜、连喜……”

  姜苗苗:“连喜那孩子本来就好嘛!以后你找对象就照着连喜这样的找就行。”

  小颖:“妈,烦不烦哪!又是对象对象的。妈,你也没吃饭吧?”

  姜苗苗:“让你们老的小的都气饱了。”她说着又笑了。

  小颖也笑了:“妈,咱们煮点挂面吃吧。”

  姜苗苗:“行。”

  小颖说着把电炉插头插到了电源上。

  姜苗苗拿起小锅,又拿起暖瓶往锅里倒水,说:“小颖,你说,家里一桌子饭菜不去吃,咱俩在这里白水煮面条吃咸菜,这叫什么家呀?反正是你的关系也开到光荣了,我跟你爸说了,我过几天找你贾伯伯谈谈,调到光荣去,上级要是考虑和你爸在一个班子不好开展工作,我干什么都行--”

  小颖一撅嘴,“你回去你的,我不回去了!”

  姜苗苗:“怎么,你变卦了?”

  小颖:“变了。”

  姜苗苗:“真的?”

  14

  贾述生走进办公室刚坐下,周德富走进来问:“贾场长,姜副书记去局里报批家庭农场的试点方案,怎么样了?”

  贾述生:“估计昨天晚上是直接回光荣了,小颖毕业回来了。”

  电话铃响。

  贾述生接过电话:“噢,姜书记,方案批了,那好啊。”

  贾述生刚想要放下电话,问:“姜书记,小颖刚回来,派人把方案送回来,你就在家里待一天吧。”

  姜苗苗声音:“我昨晚就回来了,和小颖在良种站试验室住的,我一会儿就到办公大楼去。”

  贾述生:“是不是又和大喜吵嘴了?”

  姜苗苗:“不是我和他吵,而是他和我吵,和小颖吵。”

  贾述生:“姜书记,大喜脾气是不怎么好,说起来,他这辈子也不容易,身上那好几处枪伤,一阴天下雨就酸疼,你就多体谅他点儿。”

  姜苗苗:“我知道。”

  贾述生放下电话:“周场长,可以筹备开会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