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原子的运动状态和内能变化,可以用一档一档的能级图来表达。实际的原子能级是复杂的。为了简便,我们可以选取任意两个能级来进行分析。两个能级分别是:原子内能较低的能级1(不一定是基态)能量为E1,叫做低能级;原子内能较高的能级2,能量为E2,叫做高能级。能级的高与低,是两个能级相比较来说的。这样选取能级,并不影响问题实质,却使问题大为简化。
我们假定,所观察的物质是一些同类的原子,其中有一部分原子处于低能级,原子具有能量E1;另一部分原子处于高能级,原子具有能量E2.我们用能级图来表示,一个个小圆圈代表处于低能级的原子,一个个小黑点代表处于高能级的原子。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原子中的电子通常都尽可能沿着离原子核较近的轨道运动,因而处于低能级的原子数多于高能级的原子数,反映在能级图上,小圆圈的数目要比小黑点的数目多。
在光照的“刺激”下,原子中的电子与核之间的距离就会改变,因而原子的内能发生变化,就是说,原子的能级发生变动。在研究光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时,人们发现它们的相互作用具有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这3种不同性质的过程。
(1)自发辐射
我们先来观察一个小实验吧。拿一些乒乓球来,随便往楼梯上一撒,结果怎样呢?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球落在各级台阶上,大多数球都跳落到最下边的平台处。而且,稍加踢碰,甚至用扇子一扇,台阶上的乒乓球就会滚跳到下边的平台去。平台处的乒乓球是稳定的,没有谁帮助它们,是不会往台阶上跳跃起的。这是因为,任何物体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都具有“位能”,或叫“势能”。台阶上的球位能高,不稳定;平台处的球位能低,最稳定。
原子可能处于不同的能级,如同上面的小实验,处于高能级的原子不稳定,总是力图向低能级跃迁。正像树上的苹果有向下掉的趋势一样,一旦成熟,或有风吹雨打,就会落到地上来。我们任意选两个能级E1和E2,说明原子的跃迁问题。在没有任何外界作用的情况下,处于能量较高轨道上的电子也可能自发地跑到能量较低的轨道上,也就是说,原子自发地产生从较高能级E2到低能级E1的跃迁,这叫做自发跃起迁。在自发跃迁时,原子从高能级降到低能级,就会将多余的能量释放出来。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等于这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即E2——E1.
自发跃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无辐射跃迁,释放出的能量变为原子热运动的能量;另一种是自发辐射跃迁,释放出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辐射出来。在自发辐射过程中,两个能级的能量差转变为光子的能量,因而光子的频率f21由发生跃迁的两个能级的能量差来决定,即:
f21=(E2——E1)/h(10——1)
其中,h叫做普朗克常数,它是以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命名的。如前所述,普朗克在用“量子”理论解释电磁现象时指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成量子的状态进行的,每一份就是一个能量子,每一份能量都是一个常数h的整数倍,即hf。f是光波的频率,h为普适恒量,实验测得h=6.63×10——34焦/秒。后来,爱因斯坦在阐述光电效应时指出: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波动的特性,光在发射和吸收的过程中却有类似粒子的性质。光只能一份一份地发射,一份一份地吸收,发射和吸收的能量都是光的某个最小的一份能量的整数倍,这最小的一份能量就叫做光子。光子的能量E为E=hf(10——2)
式中,f为光的频率,h为普朗克常数。
自发辐射发光的特点是,处于高能级的各个原子都独立地、自发地跃迁,相互没有什么关系。不同的原子可能是在不同的能级之间发生跃迁,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频率。即使有些原子是在相同的能级间实现跃迁,因而发光频率相同,但是它们发出的光在振动方向和振动相位上也是杂乱无章的。一切自然光,如阳光、灯光、火光,都属于自发辐射发光。
(2)受激吸收
一个处于低能级E1的原子,当有一个频率为f21=(E2——E1)/h的外来光子逼近它时,这个原子就有可能吸收光子的能量E=hf21=E2——E1,从而跃迁到高能级E2去。原子原来具有能量E1,吸收了光子的能量E,这样,原子跃迁到高能级后所具有的能量为E1+hf21=E1+(E2——E1)=E2.这就表明,原子从原来的低能级E1被激发到高能级E2上去了,也就是说,原子中的一个电子吸收了外界能量而跑到离核较远的轨道上去,从而使原子的能量有所增加。这个过程叫做光的受激吸收。
受激吸收过程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外来光子的“刺激”下发生的。只要外来光子的频率(或能量)符合(10——1)式条件,受激吸收就会发生。譬如说,用光照射某种物质,光越强,物质中原子吸收的光子就越多,受激发的原子也越多;光越弱,物质中原子吸收的光子就越少,受激发的原子也越少。
(3)受激辐射
一个处于高能级E2的原子,当有一个频率为f21=(E2——E1)/h的外来光子逼近它时,这个原子受到光的“刺激”,便有可能从高能级E2跃迁到低能级E1,同时辐射出一个光子来,这个光子的能量为E2——E1,频率与外来光子的频率相同。这就表明,原子从高能级降到了低能级,也就是说,原子中处于能量较高轨道上的电子,在外界入射光的“刺激”下被迫跃迁到能量低的轨道上,从而发出光来。这个过程就叫做光的受激辐射。
受激辐射过程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外来光子的“刺激”下发生的。由于受激辐射出来的光子是受外来光子“刺激”产生的,因而它与外来光子一模一样,不仅频率相同,都是f21,而且传播方向、振动方向和振动相位都是完全一致的。如果以外来的光子代表入射光波,那么,在受激辐射过程之后,由两个光子代表输出光波,结果输出光波的能量比入射光波的能量增大了一倍,换句话说,光波的振幅通过受激辐射而被放大了。实际上,这就是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
上述的光的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通常是同时存在的。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显然是互相矛盾的,因为受激吸收是原子在光照作用下,从低能级被激发到高能级上去,结果吸收光子,光场被减弱;而受激辐射是原子在光照作用下,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去,结果又辐射出光子来,光场被增强,即光被放大。但是,在原子正常能级分布情况下,由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数目较多,所以总是以光的受激吸收占优势,因而光总是衰减的。要想获得光的放大,必须没法使光的受激辐射占优势,也就是说,必须使处于高能级上的原子数目远多于处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数目,这样就可以使受激辐射过程胜过受激吸收过程,从而实现激光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