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56、传统礼仪是如何影响民众的

  中国传统礼仪博大精深,虽然有些属于繁文缛节,已被快节奏的崭新时尚所扬弃,但其中仍有许多礼仪早已一代代渗透至我们的骨血中,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华礼仪向来由礼制和礼俗两部分组成。礼制是国家层面的礼仪制度,礼俗则是民间形成的礼仪习俗。礼俗具有自发性和随习性特点,自在传承,而礼制则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最初的礼制是借鉴礼俗制定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民间礼俗的优良基因。可以说,礼制取之于礼俗,又明显高于礼俗,解决了礼俗散乱、随意的弊端,而升华为一套庄严神圣、规范统一的制度细则。礼制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国,而礼俗的主要功能在于为民,前者维持国家正常运转,后者保证社会充满情趣,二者互补互用,共享荣光。

  历代统治者都将礼仪作为调整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准则。儒家文化是传统礼仪的正宗源头,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礼仪走向,成为中国礼仪之魂。儒家提倡修身为本,认为对人诚实无妄是礼之最高境界。为了社会和谐、世界大同,儒家将人际关系划为五类,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也就是常说的“五伦”,并追求和恪守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信诚的准则。当上述准则重在调节、整合、润滑各种社会关系并以有形规范出现时,就衍生了方方面面的礼仪。

  中国礼仪早已变成一种文化形态,长期以来,犹如一只无形之手制约着万民行为,虽然具体的仪式和礼节会随时代而调整,但其蕴含的基本精神从未改变。

  检索典籍,夏之前的礼仪已无从查考,但夏、商、周三代礼仪已有明确记载,商代之礼主要用于祭祀祖先和鬼神,礼制则始于殷而成于周。周人将“礼”“德”合一,成为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的人际交往准则。随后,礼仪逐步扩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各种礼制。“五礼”基本包含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规范着社会生活。至周朝时,相关礼仪典籍已成气候,特别是为后世称道的“三礼”——《礼仪》、《周礼》、《礼记》更是全面反映了周代的礼仪制度,其中,《礼仪》分为冠、婚、丧、祭、射、乡、朝、聘八礼,多为礼俗;《周礼》为六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之职掌,是治国安邦之汇典;《礼记》主要阐述礼仪的作用和意义。周礼的内容无所不包,已经具备相当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后经儒家在理论层面的阐释,更加深入人心,传承不衰,深刻影响着炎黄子孙的言谈举止。

  中国传统礼仪教化民众的手段其实并不艰深,一为典籍润心,一为仪式修身。比如儒家强调方正做人,牢牢把持仁、义、礼、智四端,同时将这些理论以经典为文,朝庭著令,家庭成训的方式让子孙万代熟记在心,溶化于血,意识于行。即便是吃饭这样的天天从事的生理本能,不少家庭也以食礼家训的形式将餐桌改造为教子的课堂。清代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三引《屠羲英童子礼》即提到此类训条:凡进馔于长,先将几案拂试,然后双手捧食器,置于其上,器具必干洁,肴蔬必序列。视尊长所嗜好而频食者,移近其前,尊长命之息,则退立于傍。食毕,则进而撤之。如命之侍食,则揖而就席,食必视尊长所向。未食,不敢先食;将毕,则先毕之,俟其置食器于案,亦随置之。这样的程序和规矩,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日久天长,自然会深入孩提的心里,成为其一生的行为准则。

  再有便是各种礼仪仪式。比如最为常见的冠礼,就是今日成人仪式的雏形,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男子的加冠礼仪。古代女子也有成年礼,称为笄礼,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证明从此成人。中国古代的成年礼仪式结束后,冠者要身穿成年人服饰,拜见尊长及地方长官,聆听教诲,完善心性。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