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就绪,决定在4月1日开始正式授课。
张謇办这个学堂是非常慎重认真的。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不但在办学的问题上很重视,只要是学校的事情,张謇都要一一亲自过问,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开学的前一天晚上,张謇手举蜡烛和分管庶务的宋先生在学生寝室的外边一一细致地察看,看见一处门牌没有订结实,他就亲自拿着锤子把这个门牌叮叮叮咣咣敲结实。然后,又对厨房与厕所进行查看。一旦发现有不妥的地方,便会立即亲手纠正过来,或者是亲自布置人去实施。他对学校里的相关人员说:“办学堂,应当首先要注意这两个地方的卫生。看学堂,应看这两处是否卫生。”
张謇经过大礼堂的前面,上面写着:极东西万国推崇为教育大家,先圣亦云:吾学不厌,诲不倦;合周秦诸于受裁于狂狷一体,后生有志:各遵所闻,行所知。这是他亲手所提,是对全体师生进行勉励的。他站在此处看了好长时间,沉思不语。
次日是开学的第一天。担任学校总理的张謇心情自然很是激动,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又是一个并不陌生的领域。说新的领域是因为以前只是开工厂,从没有办过学;说并不陌生的领域是张謇本身就是一个大学者,一个学问家,自然对学堂和教授学问是不陌生的。
张謇严肃认真地整了整衣帽,在开学典礼上做了长篇讲演,他讲了办学的宗旨和方针,勉励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他那缓慢、沉着而又坚定的语气,句句都是肺腑之言,使多少有识之士为之感动:以我中国黄帝尧舜神明之胄,退化不振,猥处人下,至有以奴隶目我者,诸君以为可耻否乎?……诸君诸君,须是将“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之道理,人人心中,各自理会。须是将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之责任,人人担起。肯理会,肯担起,自然不惮烦琐,不成意气,成已成物,一以贯之。……人皆可以为尧舜……诸君开拓胸襟,立定志愿……进德之积兮,则不在与世界腐败之人争闲气,而力求与古今上下圣贤豪杰争志气……国耻雪,则各国不得不视我以平等,而国家得自由。此则大自由也!就是这样,中国第一个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建立起来了。
教学之方
学校建立起来了,那么如何培养人才呢?张謇心中已经有数了,救国自然是首要。因此,张謇强调的是“立志”,他恳切地对学校里的老师和管理人员说:诸贤当念国家来日之大难,力图教育根本之至计,必有精进不已之心,然后能成物;必有恢宏无外之量,然后能集忠,毋以已至而安于自足,毋以自小而局于一隅!(南通市港闸实验小学《学校创始人张謇先生生平》)在通州学堂传授知识方面,国文是张謇专门作出强调的。对于国文教师的延聘,张謇很重视,把关也很严,不是名副其实的名流名家,张謇绝对不会延聘。他坚信,没有好的老师,就一定不会有好的学生,也绝对不会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对于学生的录用,自然也都是以品学为标准的,而这个标准也主要是以作文为主。作文基本体现着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张謇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当中对于作文抓得很紧。除了课堂知识的传授以外,还专门指定学生在课外的时候,要细心地对《曾文正公家书》进行阅读。让学生钻研辞章义理,并进行系统的指导。这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打下坚实的国文底子。
张謇最为重视的是学生的品德培养。张謇很清楚,一个人就是学问再好,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质,那他的学问也是对社会无益的。
在办学的第一天,张謇便提出以“忠实不欺、坚苦自立”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国格,反对屈从和依附的奴隶思想,要求下一代具有振兴华夏的大丈夫气和朴素踏实的作风,他曾经再三强调一个“俭”字,他说:“不能小看这个俭字,一般人瞧不起这个字眼,然而,这个字的作用确实太大了。它能够养高尚之节,能够立实业之本,能够广教育之施。”
张謇希望大家能够遵循这条校训,建立独特的学习风气。他对于宋朝的教育家胡瑗非常崇拜,曾在文章里多次说过:昔胡安定(胡瑗)弟子,散而之四方,见者不问知其人为胡安定弟于,学者相语称先生,不问而知其所指为胡安定。而我校诸生毕业后所至,能有坚苦自立忠实不欺之精神,是人人一望而知为是从通州师范学校来者,则下走之所深望也!(南通市港闸实验小学《学校创始人张謇先生生平》)张謇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办学方面,很重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他总是坚持:学问兼理论并阅历乃成,一面研究,一面践履,正求学问补不足之法。(南通市港闸实验小学《学校创始人张謇先生生平》)与此同时,张謇的南通师范学校还提倡“军国军民”教育,弄来了一百多支步枪,于学校内实行“兵式操”。除了平时进行有计划的军事训练,还按一定的时间去军山进行实弹演习,力求让学生紧密地结合实践,懂文会武,下大力气避免学生只会书本知识,而无实际能力的现象。张謇还严格要求学生于实践当中自小事着手,他总是说:功不必期其速,事不可遗其小……事贵有恒。(南通市港闸实验小学《学校创始人张謇先生生平》)另外,张謇还对学生的督促管理非常重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他都亲自主持制订,要求细致入微。为了使这些制度更能深入人心,尽可能地让通州师范学校每事皆不失礼法,每一个细微的地方,都尽可能地注意到、关注到,做好切实可行,他将这些规章制度特地在上海的一家出版社进行出版,印制成册,以便很好地贯彻执行和流传。
张謇要求学堂的老师对学生很好地给予拘束,绝对不可放任自流。他说:以教为育,即干涉,而并不时放任。放任,是野蛮的事,干涉,是文明的事。(南通市港闸实验小学《学校创始人张謇先生生平》)张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范者,法也模也,学为人师,而不可不法不模……校章者,管理法也。鉴理能行,诸生能守,是为师范之正轨。(南通市港闸实验小学《学校创始人张謇先生生平》)他又说:凡教之道以严为轨,凡学之道以静为轨。(南通市港闸实验小学《学校创始人张謇先生生平》)张謇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好好学习,同时还要加强自觉性,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说:“今日能行,异日能守,是为师范之结果。”
对于这个师范学校,张謇真是煞费心血,凡是校务上比较大的事情,他皆会亲自过问,在办学经费上尤其重视,从来都是足足地供应,教师薪金优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凡是开学和放假,只要他在南通,都会到师范学校亲自为学生做演讲进行训导。每当学生毕业时,在典礼大会上,他总是站在台上一一点着他们的名字,为他们亲自发放毕业证书,极其地郑重。他总是说:家可毁,不可败师范。(张謇纪念馆网《探访张謇纪念馆》)可见张謇对于师范学堂寄予着多么大的厚望……为了办好学,做好事,真正留住人才,他也自觉接受了别人对自己的监督。
张謇有个名叫黄士高的常乐镇的老乡和同学,他以前是张府的门馆,为人忠诚老实,很能记诗,能够将《康熙字典》背下来,另外,他还有一个强项,那就是写方块字,他能将字写得跟铅字一模一样。为此,张謇也很佩服他,总是赞他为“两脚书橱活字典”。因此,张謇喜欢让他誊写校对函电和公文。之后,张謇让他转入南通师范当了老师,并任舍监。
黄士高做事也十分的严肃认真。有一天,张謇去师范学校视察,了解情况。由于事情繁冗,几名老师给张謇汇报工作,到熄灯的时间了还没有熄灯。这时候,黄士高进来了,伸手将灯就熄灭了。几名老师正在惊讶,黄士高就在黑暗中对张謇说道:“这个熄灯的制度是您亲自制订的,如果您自己不遵守,那下边的人谁还听呢?”
于是,张謇就此宣布汇报结束,让几名老师都回去了,明天再说。归途中,几名老师都深怪黄士高太死板、固执、没礼貌,连张总理他也敢……
这学期结束的时候,根据以往的惯例要开会对教师和所任的课时进行调整。在会上,大家还记着那一晚上黄士高熄灯的事,不少人都认为他不知变通,不懂人情世故,和这样的人很难相处,最为重要的是他不尊重张总理,便要求不再任用黄士高。张謇认真听了大家的意见,很镇静地笑着说:“虽然黄士高老师在为人方面不能圆通活变,显得呆板,可是这也显现了他的优点,那就是对工作尽心尽责,这也是大家应当学习的地方,取其长补其短。再说了,学校的制度既然已经定了,不管是学生、老师,还是总理,都应当一样遵守。”
一席话,大家都不吭声了,黄士高也没有被辞掉,照样留用。在教育上的辉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