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生实业救国思想
维新党人,除了谭嗣同之外,还有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五人和谭嗣同一起被杀,而且都表现得至为优秀,慷慨赴死,和谭嗣同一起被世人称为是“戊戌六君子”。
无论如何,康有为他们的改良变法是彻底失败了。一切新政,除京师大学堂之外,尽皆废止。
张謇刚开始的时候,丁忧在家三年,但他时刻关注着中国时局的变化,对康有为他们的变法,尤其如此。起先是兴奋,继而是担忧,他凭自己半生的经历,觉得他们变法不会成功,同时,他也在进行着自己的思考,也在为中国寻找着富强之路。
依照张謇的年龄,是和康有为差不多的,但比着梁启超来,就大梁启超二十来岁,不过,对于梁启超的胆识和才华,张謇也是由衷地佩服的。张謇在中日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之后,张謇痛定思痛,也提出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口号,当康有为创立强学会的时候,张謇也积极参加,是发起人之一。对于此次变法,张謇也极为热心过一阵子。然而,他是一个非常有思想和头脑的人,他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
他在家里的时候就曾对家人说:“如今的大局,要想斗倒太后老佛爷是很难的,难道中国非要通过斗争,通过血腥的杀戮才能强大起来吗?”
家人说:“那还有什么办法呢?如今的康有为、梁启超也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物,光绪皇帝很信任他们。”
张謇沉默不语。
这期间,他和南洋大臣张之洞关系甚好,走得很近。张之洞对康有为他们的担忧也和张謇是相同的,他也觉得他们的变法在中国难以行通。
不仅这个相同,他们两个把眼光都投向了西方的实业、西方的工厂和西方发达的科学技术。他们逐渐觉得,西方国家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人家的实业、工厂和发达的科学技术,中国要改良,就非走这条路不可。在张謇未中状元之前,也曾想过在家乡推广养蚕的事业,和父亲买来桑树树苗赊给乡亲们去种植,然而,由于思虑不足,南通实在不适合养蚕而终遭失败。不过,这也成为了他人生的一个很好的锻炼阶段。
张謇和张之洞在一起的时候,经常谈论的就是这些问题。张謇丁忧在家,张之洞请他去南京叙话,张之洞说:
“此次变法皇上和康先生他们太过于急切,令人堪忧。”
张謇说:“依照中国的情况,虽疾患甚多,然而不宜速变、全变,应逐步进行。”
张之洞下结论说:“定难成功。”
张謇说:“是啊,法国的拿破仑、美国的华盛顿、德国的威廉、日本的明治,他们的变法都出于创巨痛深而因势委蛇,屡进屡变还几十年未能功成,何况中国的制度沿袭元明,疾患这么深这么远呢?”
张之洞说:“说得很是,也正是我所想。”
张謇又说:“变法若果不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不考虑今日弊政之标本、人民之风俗、士大夫之性情,按照轻重缓急之顺序,逐步进行,必会损于急,败于疾。”
张之洞说:“皇帝他们定的事,谁也难以改变,顺其自然吧!”
二人沉默良久。
张之洞说:“于其失败,还不如做些实际的事情好,我看还是先从中国的工业做起,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工业技术来发展我们自己的工业,使我们的国家逐步强大起来。”
张謇听了,急忙说:“大人和卑职想到一块去了,卑职也认为,中国的问题就应先从实业和教育入手,这是根治中国疾患的最好法子。”
张之洞激动地说:“季直说得很对!”从此后,张謇和张之洞就有了他们自己的改良救国的办法,他们两个都不是空谈家,而是雷厉风行的实干家,说干就干,为了挽救这个国家,他们是什么都能做的……6
实业救国——老状元的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