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5

  被迫抗战

  当时的大清朝廷分作两大派,即主战派和主和派。光绪皇帝是一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他和他的老师翁同龢等一些官员,主张和侵略者日本人开战;而以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为首的一些官员则力主和谈,他们认为只有和才能生存。两派之间的斗争很是激烈。而当时的情况是,光绪虽贵为皇帝,却没有实权,真正的实权都操纵在慈禧太后的手中。光绪皇帝身边都是一些正直的、希望通过改革能够富强中华的有志之士,而慈禧太后身边,追随奉承巴结的都是一些心地阴险、狡猾多端、掌有实权的奸佞之辈。

  张謇是力主抗战的,自然属于光绪和翁同龢一派。

  主战派忧国忧民,心急火燎;主和派心思泰然,浮华享受。主和派握有实权,自然对于主战派来说具有压倒性优势,主战派在他们面前只是努力抗争而已。而慈禧太后老谋深算,心狠手辣,又媚外欺内,主战派处境艰难,很难有所作为。

  张謇和翁同龢他们一些人整日在一起计议,如何对付这个危局。可以说,张謇一辈子都是在抗争和奋斗中度过的,前期是为了洗家耻而努力进行科举,科举好不容易成功后,又开始把自己的整个身心投入到挽救民族的命运中来。

  看着日本侵略者气焰一天比一天嚣张,张謇义愤填膺,胸中涌动着一股气。他预感到煌煌大中华将会遭到被瓜分的危险,他积极宣传抗战,经常在翰林院里慷慨陈词。当时他提到最多的一个句话就是:“士苟以洗国耻,觉民智为心!”

  他的老师翁同龢也正是军机大臣,张謇在朝廷上更是多依赖于他,希望他能为抗战多多出力,挽救民族命运。

  事情如此紧急,朝廷还好像是无事一样,迟迟难以做出决定。急得张謇每见恩师翁同龢都是声泪俱下。他极力劝说翁同龢要请皇帝及早做出决定,直陈光绪,赶紧开战。

  翁同龢被他的情绪所感染,更加坚定了志向,不断地同皇帝商量此事,坚决主张对日做出强硬的还击。光绪皇帝也同意他们的看法,然而,光绪皇帝上头还有个慈禧老佛爷!他必须要老佛爷点头才能动用军队,还击日本。

  光绪皇帝也在不断地与慈禧太后陈说此事。一些正直有识的大臣也纷纷上书慈禧太后,陈述利害,力主对日还击。

  在日本人不宣而战的炮火下,中国人民真是群情激愤,不主张还击的慈禧太后,也不得不答应抗战,将翁同龢起用为军机大臣,于这年的八月,正式宣布对日作战。

  接连失利

  清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后,张謇积极支持翁同龢的主战抗日政策。他利用在朝鲜跟日本侵略者直接对抗的经验,极力为帝党献计献策。就在这一年的6月到9月期间,他和翁同龢的来往书信最多,深入地讨论中日战争对策。

  然而,当权派是迫于无奈才宣布抗战的,也可以说是消极抗战,凡事并不积极支持,如此,这个抗战也就很难顺利进行。面对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当权派总是想着投降,战争的成功与否可以想见。

  两国兵戎相见,刀枪相向,战火连天,有信心者,底气足者自然强,而无后援力量的中国军队自然显得弱,打一阵子就会感觉力不从心,遇事不顺,调度不灵,军备不足,捉襟见肘。平壤之战、黄海海战节节失败。李鸿章这个掌管重军的大臣根本无心抗战,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他对于国家兴亡,不管不顾,在敌人发起攻击之时,急慌慌命令自己的北洋舰队藏在威海卫港里,绝对不允许出大洋抗战。他还对陆军下命令:“可守则守,不可则退!”如此,怎么能打胜仗?

  李鸿章这个军事主帅,公然命令自己的军队自撤藩篱,把祖国的大好河山拱手让给日本帝国主义,这当然更让全国人民激愤异常,恨不能吃了李鸿章的肉。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他是北洋大臣,慈禧太后老佛爷跟前的大红人!

  在学者们聚集的翰林院内,学者们都叫翻了天,个个眼珠子瞪出了血,牙齿都咬碎了,齐声大骂李鸿章这个误国的大奸贼。他们三十五名翰林联合写了一道弹劾的奏折,递送皇帝,要求将李鸿章这个卖国贼以误国罪论处。其中,张謇是他们的主要畅导者,声音最为响亮。

  然而,李鸿章岂是他们几个没有实权的翰林能够轻易斗倒的吗?当时的李鸿章可是权倾整个朝野的北洋大臣!谁能够斗得过他?即便是光绪也是拿他没办法的。他的后台是慈禧老佛爷,他当时在朝野中的影响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炙手可热,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那时候的官场流行着一句话:“想当官不可得罪李鸿章,想当大官更不可得罪李鸿章。”这些翰林们怎么能撼得动这样一个李鸿章呢?即便是张謇中了状元又怎么样?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六品编撰而已,还是在李鸿章的手里掌握着。

  从以往的惯例看,像张謇这样的六品官,正是应当对李鸿章脐门求荣,努力巴结的时候,有谁会跟他李鸿章作对呢?没想到,张謇却领着一帮翰林大张旗鼓地弹劾他。在这非常的时候,不光是张謇不顾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很多人都不顾了,这是翰林院三十五名翰林集体上告呀!

  不仅如此,张謇回到自己的住处之后,心里还是难以平静,便又马上根据自己的感受,加上还有些爱国心有一丝正义感的刚从朝鲜回来的袁世凯带回来的最新材料,一个人写了一本《呈劾大学士李鸿章》的奏折,准备呈给光绪皇帝。

  张謇的这本奏折自光绪帝八年李鸿章对朝鲜问题的处理造成的不良后果入手,一桩桩,一件件,将李鸿章的种种无法宽恕的罪状都列了出来。张謇一针见血地指斥道:直隶总督李鸿章,自任北洋大臣以来,凡遇外洋侵侮中国之事,无一不坚持和议。天下之人,以是集其诟病,以为李鸿章主和误国。而窃综其前后心迹观之,则二十年来败坏和局者,李鸿章一人而已。他用详尽的实例,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李鸿章这个奸臣的卖国行为,戳破了他卑鄙可耻的嘴脸。他在奏折里激愤地写道:试问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一旦有事……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稍有人理,能无痛心!张謇在这本奏疏里再次强烈请求朝廷将“非特败战,并且败和”的李鸿章革职查办,按照国法军法论处!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