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西方世界
会议结束后,卢作孚并没有立即启程回国,而是在美国完成了一次穿越之旅。他从美国东海岸出发,横穿北美大陆,到达西海岸。对于这次穿越之旅,卢作孚的目的依旧是考察。他横穿美国,重点考察了美国的造船厂、钢铁厂和机器厂,并研究为战后的民生公司在美国造船的可行性。
早在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美国集天时地利人和,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卢作孚最为关心的造船业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的造船业发展较早,早在美国独立以前,北美殖民地的造船业就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18世纪50年代,已有船厂100多家,主要是建造小型木帆船,每年可造船300多艘。美国独立以后,造船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建造一些较大型的军舰,如当时著名的战舰“宪法号”,排水量达到1500多吨。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经美国国会批准,一批海军造船厂得以建立,这些海军造船厂不但建造了许多海军舰只,而且推动了造船技术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美国造船工业的重要发展时期。当时,美国又兴建了一批舰船建造厂。1915—1919年,美国钢船建造厂从42家增加到72家。有名的托德船公司于1916年建成,诺福克造船和干船坞公司也在1915年成立。
从1914年至1918年的5年中,美国舰艇产量由65万吨发展到137万吨,已能建造万吨级战列舰等各种舰船,商船年产量也由13万总吨发展到167万总吨。
第一次大战期间,德国潜艇的威胁一度使美国及其协约国的船舶损失惨重。仅在1917年,德国潜艇就击毁协约国共计650多万吨的船舶。为了补充海上船只的损失和对付德国潜艇,1917年5月,美国国会批准建造250艘驱逐舰和400艘猎潜艇的计划。同年8月,美国航运局又从私营船厂紧急征集正在建造的431艘、计300万吨船舶。同时,又很快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不少新的船厂,先后建成造船台94座,生产能力达150万吨。
至1918年11月,美国舰队已是一支由143艘、325万吨舰船组成的海上力量。在美国建造的驱逐舰的增援下,美国和协约国的船舶损失大为减少,从而扭转了第一次大西洋之战的反潜作战形势。战争结束时,美国已有2000余艘舰艇。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量的军事订货和大规模的战时动员,使美国舰船工业出现新的发展机会。仅在1941—1943年,美国船厂建造的战斗舰艇共333艘、112万吨;各种快艇和潜艇1274艘、近20万吨;其他军辅船161艘、61万吨。
至1943年末,舰船工业的从业人数达到165万人,比1939年增加了16倍。拥有长100米以上船台的船厂,从1939年的38家增加到1944年的84家。1943年建成各类舰船2449艘、250万吨。尽管由于战争的损失和对同盟国的支援,至1943年中,美国海军仍拥有各类舰船13000艘、45万吨,其中大型战斗舰艇有600多艘,总排水量超过200万吨。
为解决战时的物资供应,美国商船生产也加快步伐,1943年的商船产量达到了1661艘、12485万吨,比1939年增长50多倍。1944年是美国舰艇产量最高的一年,达到286万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造船工业第一次广泛采用部件预制法建造标准化的商船,因而使船厂本身大多成为总装厂。当卢作孚到美国造船厂参观时,他对美国人的这种做法深有感触。这次考察,使卢作孚对美国的工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感觉到,美国工业的最大“特质”,就是专业化,也就是分工细化。
他发现,美国的造船厂并不像中国造船厂那样什么都是自己造,美国的造船厂实际上只是一个组装工厂,所有的零部件都是由其他工厂供应的,供应厂商多达数百家,甚至上千家。
这些专业的零部件厂,与许多造船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美国各种工业已经结成了一种彼此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谁也离不了谁的紧密关系。
卢作孚还看到,美国的企业之所以能达到这样和谐的合作局面,是在于它们有确切的工业标准,各家都按同样的标准生产产品,同类配件可以互换,一丝不差。美国是一个极端讲究经济自由的国家,这种标准化并不借助于政府法令,而纯粹是由市场规则在起作用,既利人又利己,这就不能不令人叹服了。
卢作孚认为,这样默契的合作之所以能形成,是缘于美国人显然有一种公共承认之共同做事的原则办法,大家都自觉遵守。不像我们中国,每个当权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特别办法,当权者一换,所有的办法也要随之改变。
归根到底这显示出了人治国家和法治国家的差距。在美国这种法治国家,行事标准是成文的法令。一项法令一经签发,往往会几十年不做大的改动,只会对不足进行修补。如此一来就有了形成共同准则的基础。
而在中国这样的人治国家,行事标准不是法律条文,而是执政者的个人意志。执政者根据个人的判断发布命令,而一旦执政者结束执政,那么他在位时所发布的命令往往也会失效。而下一个接任者则依旧会按照个人的意志发布命令,用一套与之前不同的标准行事。如此一来,自然会发生朝令夕改的现象。由于行事的标准不断改变,所以执行命令的部门也必须不断改变执行的方法。这样的环境也就不可能建立统一的标准了。
相比之下,他痛感中国还根本没有建立起现代的管理制度,缺乏专业化的分工。他认为,在一个现代社会里,与现代工业体系相配套的业界规范和商业伦理不可或缺。
卢作孚这次出国,对他个人的生活习惯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出国前,卢作孚向来生活简朴,在着装方面,他一直都是穿民生公司的工作制服,即使身兼政府高官时也是如此,从来不穿讲究的服装。这次到美国开会他依旧保持之前在国内的风格。
对于他这一身装扮,有人给他提了个醒。当时他的一个好友也在美国出差,看到卢作孚的这身装扮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好意提醒卢作孚,美国人在公共场合都很注意着装,像他这样的穿着在美国人看来是不礼貌的,很有可能会吃亏。
听到这个建议,卢作孚也意识到了着装的重要性,而且,他还要和美国的造船厂谈造船的事,更是不能马虎,当即就找到了当地的裁缝店,定制了一套西服。为了节省开支,在选择西服面料时,他选择了最普通的材料,以便能省下经费在美国考察更多的企业。
除了服装的建议之外,卢作孚的这位好友还对卢作孚的“发型”给出了建议。在此次卢作孚出访之前,他一贯是极短的头发,接近光头。这样的发型节省了不少打理头发的时间,对他来说这些时间累积起来就能做不少的工作。这次在美国,卢作孚的好友告诉他,这样短的头发可能会被外国人认为他是和尚呢!
听了朋友的这两次建议,卢作孚随后对自己保持了几十年的习惯进行了“改革”,此后,他开始学习穿西服打领带,并且把头发留了起来。他这样的改变并非为了讨好洋人,而是因为他要开始学习走向国际社会,他需要在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更好地融入这个全新的环境。
当时,在卢作孚看来,战后的民生公司走向世界是必然的选择,不仅民生公司,整个中国的工商业都要走向世界。卢作孚有这样的自信,一来是因为中国即将成为战胜国,二来是中美在战时缔结的盟友关系。美国对中国的援助,会使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很大的提升。
借款造船
在美国期间,卢作孚一边考察,一边为民生公司在战后的新船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