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卢作孚在上海为了造新船而忙得不可开交时,他接到了从成都发到上海的电报,电报的主要内容是说,国民政府拟委任卢作孚为四川省建设厅厅长,而且刘湘还特地捎话给卢作孚,请他千万不要再推辞了。
接到这样的电报,卢作孚心中甚是烦恼,对于做官他向来是不感兴趣的,尤其是现在,民生公司顺风顺水正在快速发展,如果他此时离开,他在民生公司的事业谁来继承?于是,一接到电报,他就赶紧回复成都方面,解释自己的困难。
然而,任凭卢作孚如何解释,成都方面就是坚决不允许他推辞此次任命。对于卢作孚的才干,政府方面实在是爱惜有加,舍不得这样一个人才游离于政府之外。就这样,尽管卢作孚本人不同意,国民政府还是在当年10月8日颁布了对卢作孚的任命书。
当时,卢作孚已离开上海,应桂系首脑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之邀,在广西参观考察。得知任命消息后,他完全没理会,继续原定行程,直至10月下旬才结束考察,前往南京,面见当时的行政院长汪精卫,请求取消此项任命。
10月25日回重庆后,他也没去成都履职,而是于11月初再次赴南京请求取消任命,但两次请求都未果。再返重庆后,一直拖延到11月19日,他去面见了四川省主席刘湘。卢作孚当面向刘湘提出:“不做厅长!”刘湘哪里肯应,两人竟然就此整整谈了16个小时。刘湘这次决不让步,卢作孚经过考虑,只好接受任命。把民生公司的工作安排妥当之后,当年的12月中旬,他从重庆赴成都,正式履职。
虽然卢作孚在极其不情愿的情况下接受政府的任命,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懈怠。上任之后,他立刻一改先前的态度,开始积极对待自己的新职位。对卢作孚而言,官不做也罢,但是既然不得已做了官,那就绝对不能渎职懈怠,在这个位置上坐一天,就要尽一天的责,就要尽可能多地利用自己的权力服务百姓,服务国家。
卢作孚上任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还是改革。首先是转变机关的工作作风,整顿人员、治理风气,很快建设厅内的长袍马褂消失得无影无踪,全体人员都穿上了民生公司的那种布制服。卢作孚还要求工作人员每天必须写工作日记,每晚必须读两小时的书,并写出读书心得。他还在厅内建立了图书馆,每月拨出专款购置专业书籍,供全厅人员阅读——公务员如果不读书,只知吃喝玩乐,那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整顿好建设厅之后,就是行动开始的时候了。卢作孚要在一个破败不堪的旧四川上,创造一个新世界。
卢作孚接任四川建设厅厅长时,四川军阀混战的局面刚刚有所平息,全省的行政基本实现了统一。然而,20余年的军阀混战给四川带来的破坏,并不会因为军阀混战的结束也随之消失,当时,四川全省民生凋敝、满目疮痍,基本无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可言。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卢作孚开始全新的建设。
尽管此次卢作孚任建设厅厅长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但是在这短短的一年半期间,他却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大致有如下业绩:扩充水利局编制,进行都江堰及内外江的测绘工作;在灌县、千佛岩、合川、青滩设立水文测量站;在四川大学农学院协助下,成立稻麦改进所、开办农业技士训练班;成立省粮食管理委员会,对全省粮食生产进行指导和管理;在产棉地区遂宁成立棉作试验场,引进美国优良棉种;成立甘蔗试验场,引入印尼甘蔗品种;在产蔗地区资中,与华侨合办四川第一制糖厂;推动桐油生产,促成中国植物油厂的成立;设立桑蚕改良场,大量购买优良蚕种,免费发放给农民试养;成立省蚕丝管理局和四川生丝贸易公司,负责生丝出口;进行川西、川北森林资源调查,筹办中国木材公司和造纸厂;成立7支地质调查队,绘制全省矿产分布图;选派优秀技工赴江苏学习陶瓷生产技术,赴上海学习棕榈加工技术;成立官商合办的川黔铁路公司,首次提出兴建成渝铁路的设想,并完成了成渝铁路的勘测工作;加紧建设川鄂、川湘、川康公路干线,完善全省路网;派出5个电讯工程组,到全省调查和维护乡村电话线路;组织力量整理长江上游河道,疏通航运。
卢作孚的工作都是最实用、最基础的,没有形象工程、没有政绩工程,完全按照四川的实际情况,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正是他务实的基础建设,为四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四川有能力成为战时的大后方。
在建设厅长任上,卢作孚还积极地为四川省引进项目、引进人才。四川第一制糖厂的厂长,是一位留美归来的浙江籍学子,他怀抱报国理想,为帮助四川省的建设,于1936年毅然来到资中县筹办糖厂。在卢作孚的帮助下,他克服重重困难,在四川的穷乡僻壤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糖厂。
卢作孚以企业家身份担任公职,很看不惯官场的那一套虚浮作风。有一次,他从南京返回成都,建设厅主任秘书何廼仁按照旧例,率领全体科员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到机场迎接。卢作孚一见这场面,脸色一沉,只略向大家点点头,说道:“我们都是建设厅同事,不应该讲排场!”说罢,便匆匆离去。此后,建设厅就再没人敢举行任何迎送仪式了。
1939年3月,建设厅的一个直属单位——四川省家畜保育所开张,特请卢作孚前去参观指导。卢作孚与厅里的工作人员兴冲冲来到现场,先听汇报。一进会议室,卢作孚看见,长条会议桌上摆满了糖果、蜜饯、饼干之类的小食品,立刻收敛了笑容,说:“我们今天是为参观而来,不是来做客,何况大家都是一个厅里的人,不能这样浪费钱财。”说罢,带队离开了会议室,接待人员顿感十分尴尬。
在参观过程中,他又看见庭园中有一座新建的小石桥,栏杆石板上刻有“作孚桥”三个字,于是停下脚步,对所长正色道:“我对你们的事情无功无劳,怎么能勒石标榜呢?再说,这种做法,也是官场俗套,你们太使我难堪了!”
所长连忙解释:“所里从购买地皮到建设,从向国外订购仪器到引进良种,卢厅长您都操心不少,刻字勒石,权作纪念,也是全所同仁的一片心意。”
卢作孚摇头道:“这不好,这不好!这样吧,如果将桥拆掉,也很可惜,就用水泥把字盖掉。”
参观结束时,卢作孚又叮嘱道:“你马上派人把字盖掉,明天上午我要来检查。”
第二天上午,卢作孚果然又来了一趟,亲眼看见桥栏上的字被覆盖了,这才放心而去。
正是本着这种务实精神,卢作孚不仅实实在在地为四川人民作出了许多贡献,还在自己能够影响的范围内,极力改变当时官场浮夸不实的作风,把建设厅官员的老爷气派暂时给压住了。然而,卢作孚所能做的,也仅仅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去影响一些人,对于更大范围内的官场不良风气他却是无能为力。对于这样的现实,卢作孚也是深感无奈。整个环境既然已经如此,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环境,怎么可能有大的改观呢?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国共两党停止了内战,一致抗日。双方经过谈判,达成协议,决定筹建一个“过渡政府”,3个月后再改造成抗日政府。协议中的过渡政府共设8个部,经双方提议,共同认可了一份部长候选人名单。在这份名单上,其他7个部的部长都有两三个候选人,唯实业部长一职,仅有卢作孚一人。尽管这个计划后来因时事变化而未能实现,但卢作孚的确是主管全国建设之独一无二的人选。
1937年初夏,卢作孚收到通知:国民政府委派他作为中国实业界代表之一,不日即赴欧洲考察。卢作孚为此感到振奋!他早就想到欧洲去,亲眼看看西方先进国家的实际情况。于是,他就安排好了建设厅的工作,等待外出考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卢作孚等人临行前,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