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

  闯上海

  20世纪前期的上海,环境极其复杂,各国租界形成了“国中之国”,虽然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租界也成了中国人了解西方文明的一个窗口。众多的外国租界,也让上海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

  上海租界,从1845年11月设立开始,至1943年8月结束,历时近百年。中国的领土在西方人的控制下按照西方的制度运行,经济的发展有了充足的保证,一时间,租界异常繁荣。

  以金融领域为例,上海在开埠的80多年的时间里,从确立到发展到繁荣,一路走来,风光无限。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金融市场门类齐全,它不仅有被称为货币市场的同业拆借市场和贴现市场,属于资本主义市场性质的证券市场,还有内外汇市场以及黄金市场等。繁荣的金融业使上海成为“东方的纽约”。当时上海的银行主要集中在外滩、江西路、九江路、汉口路等繁华的大街,而江西路由于集中了中国的大部分银行而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繁荣的经济,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也使得上海成了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在辛亥革命之前,许多革命党人纷纷借助上海的特殊环境从事反清革命活动。这当中以“《苏报》案”最有影响力。

  《苏报》原是一家以日侨出面开办的报纸,1896年6月26日创刊于上海。主办人胡璋以其日籍妻子生驹悦的名义注册,报刊内容多载市井琐事。1900年,由陈范接办,倾向改良。1902年南洋公学发生退学风潮,《苏报》首先报道,旋设“学界风潮”专栏,及时报道学潮消息,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声价大起”,而想“更以适时言论张之”。

  1903年夏,《苏报》支持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的活动,聘请章士钊为主笔,章太炎、蔡元培为撰稿人,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以后,《苏报》又陆续刊登了许多热情地宣传革命的文章,旗帜更为鲜明。

  1903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苏报》连续发表《读〈革命军〉》、《序〈革命军〉》、《介绍〈革命军〉》等文章,大骂皇帝和清政府,高呼革命为神圣“宝物”,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中华共和国”,推荐《革命军》为国民必读的第一教科书,同时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为此,清政府照会上海租界当局,要求租界当局以“劝动天下造反”、“大逆不道”罪名将章太炎等逮捕。

  1903年7月7日,《苏报》被封,租界当局逮捕了章太炎。邹容激于义愤,自动投案。章、邹在会审公廨上继续宣传革命,坚持斗争,控诉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者的迫害。

  1904年5月,章、邹分别被租界法庭判处监禁3年和2年有期徒刑,并禁止中国人在租界内办报纸宣传革命和出版革命书籍。1905年,邹容被折磨致死,年仅21岁。1906年,章太炎刑满释放。强势的清政府企图通过这一事件压制舆论以达到镇压革命的目的,然而,事与愿违,通过“《苏报》案”,《革命军》的销路更广,革命风潮日盛。

  尽管在1903年“《苏报》案”以后,租界当局应清政府的要求,加强了对报刊的控制,但上海仍然是全中国革命舆论基地,是宣传革命比较安全的场所。于右任等人在《民呼日报》放胆攻击清廷,遭禁以后,续办《民吁日报》,“吁”与“呼”只差两点。《民吁日报》遭禁后,再办《民立报》。

  这种魔术般的变换,与其说是革命党人应付租界当局,还不如说是租界当局在应付清政府。那一时期,上海宣传革命的报刊先后有《苏报》、《国民日日报》、《国粹学报》、《竞业旬报》、《中国女报》、《神州女报》、《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声丛报》、《民立报》等十多种。

  上海不但是革命报刊的出版基地,且为联系南北、沟通国内与国外的交通枢纽,亦为海外革命书刊流入内地的中转站。形形色色、难计其数的革命书刊,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入内地,其鼓动、发酵作用,怎么估计都不过分。辛亥革命前十年间,上海媒体在革命舆论宣传方面的广度、深度、激烈程度,国内其他城市无法望其项背。

  正是上海浓厚的革命氛围以及相对开放的环境,使得卢作孚决心闯荡上海。1914年,21岁的卢作孚带着革命的信念来到了上海滩。然而,卢作孚的上海之行一开始时就让他隐隐感到了失望。

  1914年夏,卢作孚购买了由重庆开往上海的船票。一路东行,长江两岸壮美的景象让同船的旅人无不感慨万千,然而,卢作孚却无心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因为有两件事让他深感不安。

  第一件事就是一路走来看到江面上众多轮船,挂的都是外国国旗。有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法国的,也有意大利的、挪威的、荷兰的、瑞典的,可就是见不到中国国旗。长江上的内河航运权,竟绝大部分拱手让给了外国人!对此,卢作孚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在国家无力对抗列强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赶走长江上的外国船只,收回内河航运权?

  沿海和内河,是一国领土主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近代,列强攫取了中国沿海和内河的航行权,大肆进行客货营运、商品贸易,严重侵犯了中国沿海和内河的主权。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攫取了中国沿海航行权,先是合法取得沿海转运洋货的特权,继而又在事实上获得转运土货的特权,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将这一既成事实转为条约权利。

  外国商船参与沿海贸易,严重地影响了中国沿海营运船只的利益。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对此虽然并非视而不见,但对于外国船舶在沿海贩运土货已成为不可逆转之趋势的既成事实,无力也不打算加以禁止,清政府所关心的只是对这种贸易如何征税以防止税款流失。

  第二次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列强逐渐攫取了中国主干河流长江的航行权,先是取得在长江中下游航行的条约权利,至19世纪90年代,又进而获得在长江上游和其他河流航行的条约特权。沿江进行客货运输、贩运土货的贸易权,是列强所要求的长江通商航行权的主要内容。同沿海各口一样,外国船舶在开放的沿江各口,也做起了客货运输、贩运土货的沿江贸易。

  伴随着列强的武装侵略和战争威胁,再到掀起瓜分狂潮,中国的航权由沿海到内河,由内河到内港,一步步地丧失殆尽。在“协定关税”特权的利益保障下,又有领事裁判权的庇护,列强船舶几近自由地航行于近代中国的沿海、内河和内港,极大地便利了其对中国进行的经济侵略,并对中国的政治、国防和经济(直接的是航运业)等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当时的长江等大江大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河流”。

  让卢作孚感到不安的第二件事是他乘坐的轮船。当时他乘坐的是中国轮船“蜀通”轮,原以为乘坐中国的轮船可以省去被外国人欺辱的烦恼,但是不曾想即使坐了中国船,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客舱分为几等,不同等级的待遇有天壤之别,“高等华人”和洋人享用最豪华的头等舱,贫苦乘客只能坐最低等的“统舱”。统舱里混乱、肮脏,犹如地狱。这里的乘客,需自带席子和被褥,在甲板上将就着打地铺。船上的“茶房”(即服务员)对低等乘客态度恶劣、冷漠,索要小费连一个铜板也不肯少。卢作孚越来越感到气愤,这江上的所见,简直就是腐败中国的缩影。堂堂的中华,怎会成了如此没有尊严的民族?他年轻的心受到了巨大震撼。

  经过一个星期的航行,由重庆出发的轮船终于到达了上海。到达上海后,上海滩的纸醉金迷并没有让卢作孚心动,他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找到流亡上海的“革命同志”,把没有完成的革命继续下去。然而,当卢作孚历尽艰辛终于找到曾经的“革命同志”时,他却大失所望。

  这些曾经的革命党人早已没有了革命的热情。有的混迹于酒馆,有的沉迷于青楼,有的在赌场豪赌,有的在官场钻营。他们都告诉卢作孚清朝已经被推翻了,革命完成了,不需要继续革命,再革命就是革民国的命了,这是大逆不道的。他们的言行让卢作孚深感痛心,这些曾经的革命党人再也没有救国救民的豪情壮志了,或许他们根本就只是要赶走皇帝,或许他们已经被反革命的屠刀吓破了胆。虽然心痛,但是经过这一连串的波澜,卢作孚也总算是看清了一些所谓革命党人的革命目标。他很清楚,这些人再也不是他的革命同志了,革命的道路上也许他会越来越孤单,但是他会继续走下去。

  革命还要继续,但是孤掌难鸣,卢作孚能够做的就是继续丰富自己,为将来的革命做好准备,于是他再次投入书籍的怀抱。上海是个国际都市,有很多图书馆免费对外开放,还有许多书店供读者免费阅读,这让卢作孚得到了丰富的营养。

  每天,卢作孚都泡在图书馆或书店里,重点阅读实验教育、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使自己之前的实践经验理论化、系统化。

  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提供的生活费来之不易,卢作孚就给上海的报纸投稿,以此来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开销。他的生活来源极为不易,他就尽可能的节省。为了省下房租,卢作孚只能租住最便宜的“亭子间”,也就是顶层的小阁楼,站在屋里腰都伸不直。吃饭也是达到极简程度,有时吃不起饭,就买个最便宜的烧饼,在图书馆里边看书、边吃烧饼充饥。

  即便是这样节俭,生活费也有青黄不接的时候。他租住的阁楼下层,住着一位裁缝。有一次,裁缝见卢作孚三天没下楼,心生疑惑,爬上阁楼去看,只见他躺在床上起不来。原来卢作孚因囊中羞涩,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他后来回忆起这情景,仍有铭心之痛:“住在小阁楼里,饿过两三天,出来都不能走路。”

  尽管他在上海的生活已经到了这样的境地,但并没有放弃救国救民的责任。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