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7

  胸怀远大的理想——最年轻的革命党人

  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亦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同盟会在1912年造成大清帝国的覆亡,促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中华民国的建立,而卢作孚则是同盟会当时最年轻的会员。

  革命救国思想的萌发

  从1910年开始,卢作孚进入了自学的重要阶段。

  在当时,进步青年都热衷于接触革命启蒙思想。革命派与保皇派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戊戌变法后,梁启超等维新派继续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他们大量翻译介绍欧洲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的理论著作,如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法意》、亚当·斯密的《原富》、约翰·穆勒的《自由原理》、斯宾塞的《群学肆言》以及《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重要论著和经典文献。

  维新派主办的《清议报》和前期的《新民丛刊》成为宣传介绍西学和维新思想的主要阵地。因此,在20世纪初,维新变法思潮曾再度复兴。但是,随着时局的发展,康、梁等人保皇目的逐渐显露,维新派代表人物在思想上的日趋保守,戊戌维新思潮迅速衰落,被民主革命思想取而代之。

  胸怀远大的理想——最年轻的革命党人

  民主革命思潮通过革命派宣传家的大力宣传而得到迅速传播,涌现出了章太炎、邹容、陈天华三位著名的民主革命宣传家。章太炎发表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系统批判了康有为的保皇立宪主张,指出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等著作,也都以饱满的激情宣传反清革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众多热血青年受革命思潮的启蒙,深感革命的必要性。

  受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卢作孚开始深入地研究国内外一切进步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其中包括卢梭的《民约论》、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天演论》等名著,以及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学说。

  卢作孚还研究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状况,特别是它们的历史发展情况;同时也研究了中国历代的政治演变及社会结构状况,特别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情况。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学说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认为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是推翻封建王朝、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思想武器。

  对革命思想有了足够的接触以后,卢作孚开始以此为依据,系统阐述革命理想。他针对当前社会现状,深入思考各种社会问题,将所感所悟写成文章,发表到成都当地的报刊上。

  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卢作孚理解极为深刻。他极为赞同“民有、民治、民享”的社会理想,认为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是推翻腐朽王朝、反抗列强侵略的唯一路径。他完全清楚孙中山先生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他说:“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建国大纲,是为全中国人建设一种公共理想。”

  他清醒地看到,在“始终拥护着一个人”的君主制度下,人们缺乏公共理想,所谓的“为国为民”只是一句空话,“虽然有些人在那里做一时的、表面的敷衍,亦不过因以各其利自己”。大家想的不过是“如何发财,如何升官,如何扩充自己的地盘,如何装点自己的门面”,而在走向共和以后,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要把大家的理想,从个人身上移到公众身上。要一心一意为公众打主意,不要再为个人打主意。”

  卢作孚后来把自己创办的企业命名为“民生公司”,又把公司的第一艘轮船命名为“民生号”,都可以看出他对实现孙中山思想的执着。他显然领悟到了:民族自立、民权伸张,其目的都是为了民生。

  在他读过的书籍里,当属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对他的影响最大。这是一部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译著,是唤醒了千万青年的警世钟!

  《天演论》在天津《国闻报》首次公开发表时,正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译者严复的用心,就是要借此唤起民智,雪耻图强。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天演论》原著的作者赫胥黎是英国著名博物学家,是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他自称为“达尔文的斗犬”。赫胥黎发表过150多篇科学论文,内容涉及动物学、古生物学、地质学、人类学和植物学等多方面知识。1893年,68岁高龄的他应友人邀请,在牛津大学举办了一次有关演化的讲演,主要讲述了宇宙过程中的自然力量与伦理过程中的人为力量相互激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根本问题。这份讲稿经过整理,即为《天演论》。

  赫胥黎的《天演论》认为,自然界的生物不是万古不变,而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原因在于“物竞天择”,“物竞”就是生存竞争,“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不过人类文明越发展,适于生存的人们就越是那些伦理上最优秀的人。

  严复译述《天演论》时,不是纯粹直译,而是有评论,有发挥。他将《天演论》导论分为18篇,正文分为17篇,分别冠以篇名,并对其中28篇加了按语。他在阐述进化论的同时,联系中国的实际,向人们提出不振作自强就会亡国灭种的警告。《天演论》提醒人们亡国灭种的威胁,但又不是无所作为的悲观主义,它启示人们:中国目前虽弱,但仍有挽救的办法,这就是强力竞争,通过努力,改变目前弱者的地位,变为强者。

  正是在这一系列先进思想的指导下,青年卢作孚的革命思想萌发出来,在他立志为社会奋斗之后不久,就投入到了疾风骤雨般的实践之中。

  革命党

  辛亥革命前,革命党曾在国内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组织的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光复会组织的安庆、绍兴两地同时举行的起义,同盟会组织的黄花岗起义。

  广州起义与惠州起义是两次有关联的武装起义,而广州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最早的反清武装起义。孙中山乘中日甲午战争之机,派会员募捐,用捐款购买枪支弹药并在汕头、香港等地招兵,希望一举夺取广东。半年时间,联络了会党和广州驻军数千人,定于1895年9月9日举行起义。但8日即泄密,海关缴获手枪600余支,70多人被捕,领导人之一陆皓东牺牲,孙中山流亡国外。他继续发展会员,建立分会,并积极筹备惠州起义。

  1900年闰8月15日惠州起义在广东惠州三洲田爆发。

  直接领导这次起义的是郑士良。他们攻打新安县沙湾,首战告捷。然后东进,势如破竹,胜于佛子坳,擒获清管带杜凤梧,夺洋枪700支。攻永湖,击败清军5000人,获洋枪五、六百支。沿路投奔革命队伍55000余人。队伍进军到梅林时,孙中山自香港来电,说外援没有希望。日本帝国主义支持清政府,破坏了孙中山的接济计划。起义队伍弹尽粮绝而溃散,郑士良走避香港,第二年病逝。

  1907年光复会成员在安庆和绍兴密谋举行两次起义。安庆起义是徐锡麟在巡警学堂发动的,杀了安徽巡抚,但最后失败。绍兴起义是秋瑾预定同时在绍兴大通学校举行,然而尚未举行就不幸被捕。

  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年少即摒弃科举进入学堂,游学德国、日本。比较中外政治,深深感到满清政治的腐败,需要革命。

  徐锡麟回国后捐了个道员,候补安徽。他到安徽后创办了巡警学堂,与革命党人经常通信,从大通等处潜运军火,准备武装起义。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