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头鹰到双翼
每个人都可以做主自己的人生,有时迫于种种因素选择了一条别的路,可那也是自己的选择,我们能做的是甘之如饴,微笑接受,而非自怨自艾妄自菲薄。
选择继续担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难道不渴望安稳生活吗?只是他知道自己属于这个多变的时代,他是个能担当大任的人,这样的人,又怎能如平民百姓一般,过着小资生活呢?那样的生活又怎能释放出他内在的全部热情?
普京明白,要想继续担任这份重职,就必须担负起它所带来的重责。
苏联解体之后,叶利钦曾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整改。最初,叶利钦推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叶利钦当时的想法是,希望在外交上全面倒向西方,想借此来获得西方国家的接纳,这样一来西方国家就会向俄罗斯提供大量资金,便可以让俄罗斯暂渡难关。
然而,作为苏联解体后最大的成员国,俄罗斯一直被当成苏联的代表,尽管当时美苏冷战时期已经过去,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敌视态度并未完全改善,他们仍然希望能削弱俄罗斯的力量。俄罗斯的退步、妥协并没有令其达成预期目标,不仅没能融入西方国家,在东方的影响力也大打折扣,得不偿失。
叶利钦在其第二个任期当中,又制定了“双头鹰”的外交战略。“双头鹰”的目标,是推动世界多极化,进而将俄罗斯打造成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叶利钦的这项决定得到了俄罗斯各界的认同。普京也十分支持叶利钦的“双头鹰”战略,甚至还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几点,从而制定了“巩固独联体、平衡东西方”的“双翼外交”。
总结普京的“双翼外交”,不外乎以下4点:
第一,愿在降低武力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方面,与美国有进一步的合作;
第二,将欧盟视为俄罗斯重要的政治经济伙伴,有限发展与欧洲国家的关系;
第三,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外交关系,亚太外交将是俄罗斯接下来的重点方向之一;
第四,“双翼外交”的重点是发展与独联体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以及战略伙伴关系,其优先方面是保证与独联体国家进行多边和双边合作。
普京的“双翼外交”,是从俄罗斯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俄罗斯长远利益的一项正确决策。他曾向俄罗斯人民保证,俄罗斯有能力捍卫自己的主权,也有足够的力量保证自己的安全。在国际上,俄罗斯可以维护好自己民族的根本利益。俄罗斯永远都不会回到苏联时期,也绝不会通过造成新的两极分化的格局来达到复兴的目的。进行市场改造,融入国际社会,这才是俄罗斯应该选择的道路。
北约东扩、美国国家导弹防御体系(NMD)的发展……面对西方国家强烈的排挤,俄罗斯必须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在加强同西欧的合作的同时,还要抓紧同东方国家搭建友好桥梁。
普京曾写过一篇题为《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的文章,在这篇文章当中,他表示世界在未来一定是朝着多极化发展的,他认为,俄罗斯应该继续推动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出任总统的时候,普京处处小心,担心自己的一时疏忽会酿成大祸。直到他适应总统职位,他的才能才逐渐展示出来。任职期间,俄罗斯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最主要表现在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开始有了微妙的转变,尤其是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转变得较为明显。这一转变来之不易。
普京在刚上任的时候,美国的专家学者们都表示,俄美将会进一步恶化,很多人都不看好接下来俄美的关系走向。有部分专家学者甚至认为,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恐怕将会对美国采取强硬的抵抗手段,普京在一段讲话中似乎也将西方国家从“伙伴”变为了“竞争对手”,而他的这种微妙变化也自然引来了更多专家学者的担忧。
还有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在普京的统治之下,俄罗斯恐怕难成气候。俄罗斯已经没落了,再也回不到苏联时期的那种地位,对美国来说,俄罗斯远没有之前那样的威慑力了。
只是,事情的发展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俄美关系的状态也并未像那些专家学者们预期的那样会越发僵持,反倒趋于缓和了。
普京担任代总统时,美国特使塔尔博特曾访问过莫斯科。当时受制于种种外部因素,见面对于两人来说都极其不自在,尴尬的气氛一直萦绕在两人周围。两人的表现似乎正在印证某些传言。而到了2000年2月初,塔尔博特正式访问俄罗斯,访问结束之后,两人则都表示这一次访问的结果令他们满意。显然,两国关系正在回暖。
除了与美国的关系开始缓和,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也趋于正常化。伦敦俱乐部勾销了俄罗斯在苏联期间欠下的一大笔债务,最终仅仅要求俄罗斯偿还还不到原先一半的债务。这一结果,也让俄罗斯拥有了重新回到国际资本市场的机会。
2000年2月中旬,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对莫斯科进行了访问。此次访问中,双方纷纷表示将终结科索沃战争以后北约与俄罗斯不温和的外交关系,重新回到原本通畅的官方接触层面,而双方在布鲁塞尔共同设立的理事会也将恢复工作。
尽管俄罗斯逐一修正着与西方各国的关系,但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矛盾依旧尖锐。西方国家不仅在经济方面排挤俄罗斯,在军事上也予以强有力的压制。
事实上,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矛盾由来已久。
早在1991年时,华沙条约组织解散,而原组织成员接连提出要加入北约的要求,当时的俄罗斯坚决反对成员们的要求,如此,其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到了1993年,美国提出了一个折中计划,美方表示只要加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就可以为加入北约创造条件。随后,俄罗斯与其他22个国家都加入到该计划中。俄罗斯之所以加入其中,是因为不想被欧洲新军事安全一体化排除在外。只是,美国提出的这种计划并没有遏制东欧国家加入北约的居心,对俄罗斯而言,这个结果相当不尽如人意。
1972年时,美苏签订了《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但近几年,美国一直要求俄罗斯同意修改条约内容,虽然俄方未曾应允,可为了谋求更大的地面、空间的优势,美国依然单方面违反条约内容。
1999年7月,颇有私心的美国在总统克林顿的牵头下签署了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内容完全相反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法案。美国不顾其他国家的反对,一再为NMD的研究拨款,美军还在是年10月份首次试验了导弹拦截技术,并大获成功。
显然,美国签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法案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世界安全,必定会打破国际战略平衡,但归根到底,美国的目的即是要降低俄罗斯的核能力。
美国看准了当时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危机,认定俄罗斯没办法为国防建设投入太多的资金,这样一来,俄罗斯也就没办法在核武器上与美国分庭抗礼。而美国签署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法案将会大大降低俄罗斯的核抑制能力,俄罗斯一旦失去了核武器这张王牌,其必然退居二线,失去大国地位。
普京自然清楚美国这一系列举动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他也明白美国部署NMD对俄罗斯将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维持俄美的军事战略平衡,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为了保障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普京绝不能坐以待毙。
普京明白,一味地反对、指责根本无法阻止美国进行NMD计划。因此,他避免针锋相对,选择从侧面去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