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暗战”顺丰,“四通一达”错位竞争
2012年10月,EMS降价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成为快递行业的大新闻,仅珠江三角洲地区1斤起重价,就由原来的16元下调至12元。是什么原因促使EMS放下身段玩起了价格战?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是谁?如果EMS真的加入价格战的大军,谁又会成为这次战争的最后赢家?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不妨一步一步往回走,看看降价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据EMS相关人员透露,“降价”早在前一年就已经开始了,这是针对部分大客户的一个“优惠”四成运费的鼓励政策,不能单纯的说成是降价,况且这个价格也不是针对所有客户的。只是,此“优惠”实施时没有得到像现在这样的重视罢了。那么,即使“降价”早有,为什么一直姿态很高、很正的“正规军”EMS,会采用这样的“鼓励政策”呢?不能不说,EMS处心积虑设计的这场价格战,是有目的的。
受“四通一达”低价格策略影响,EMS的业务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近些年内业务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为了提高市场份额,稳定固有老客户,开拓潜在新客户,“价格”已经成为影响EMS业务开展的重要因素。只是,EMS方面并不认为这个重要因素是“价格”,而应该是“速度”。故此,EMS定位自己的策略为“提速”。
自2012年9月起,EMS推出“次日达”业务,并迅速将该业务范围扩大到全国56个重要城市。而比较受关注的“1斤起重价就由原来的16元下调至12元”的大客户优惠活动,也一样有时间限制,不过,并不排除期限到了之后,EMS会将此优惠活动的时间延期。
为什么人们对EMS“提速”没有更大兴趣,而对“降价”却尤为敏感?可见,在中国快递行业还不属于“品牌”时代的当下,消费者的敏感度更倾向于价格和服务。而作为中国自有企业EMS,这两项却都不是自己的优势。
“EMS可以做业内最低价,但是它不会,无论EMS如何降价,都不会低于‘四通一达’。”EMS相关人士面对“价格战”来袭的问题时,曾这样对媒体表述他们的本意。言外之意,EMS是“国家队”、是“正规军”,根本就不会参与到“游击队”们的价格战中。EMS跟“四通一达”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它需要为整个中国社会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使命,这责任和使命,是“游击队”无法企及的。而且,EMS的网撒得很广,几乎遍布整个中国的大中城市和乡镇地区,如此之大的网络运营成本也与“四通一达”拉开了很大距离。
作为民营快递行业,“四通一达”享受着国家的“庇佑”,而EMS显然不在庇佑之下,因为它不被允许同民营快递进行价格战来争夺市场。EMS方面还认为,自己定位高端,而“四通一达”产品定位中低端,无论如何,EMS的各种运作也不会殃及到“四通一达”。
对此,“四通一达”也有相关人员表示,并不会因为EMS的降价而倍感压力,他们会更加注重客户服务营销,从质的提升再上升到量的增加。而“四通一达”占据中低端市场由来已久,即使EMS跟他们抢中低端市场份额,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如愿的。
EMS资本雄厚,网点布局紧密,业务范围覆盖广,物流资源丰富……这样的优势在“游戏”没有开始时,就已得天独厚了,正因有此优势,EMS对运费的调整才更游刃有余,不必担心价格战中有任何意外发生。而事实上,在EMS运费调整的一二线城市快递市场中,“四通一达”的确受创严重。
首先,EMS人力充沛,在国内的快递行业里规模之大,员工数量之多是众所周知的,这样优越的姿态,一旦下调价格,势必抢走“四通一达”固有的部分中低端客户,EMS虽不承认在抢夺地盘,可事情导致的结果明显地呈现出“四通一达”受创严重的局面。
其次,EMS对于接纳通过调整价格而逐渐增多的业务量十分得心应手,绝不会因容纳更多客户而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更不会上演小公司“货多人少”的窘况。相反,人员充足,更有助于EMS服务质量的提高,快递员们只有更好地为客户营造高质量服务,才能在日益壮大的人才梯队建设中立足。
再次,EMS降价之心坚决。有些地区的EMS达到40%—50%的降价,这样大的力度,一方面表现出EMS作为国家“管理人”而独有的强大控制力,另一方面,也展露出EMS抢夺市场份额的决心。不过,真能挺过日益增长的油价、物价及人力成本,且还能将价格运作得如此顺利,想来也只有EMS能做到。
这次价格掠夺战,EMS不仅抢夺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还依托未“贬值”的服务质量赚取了群众的眼球,提升了自身在行业中的品牌知名度。以往,服务并未获得EMS足够的重视,亦或许是因这次价格战,阴差阳错地让其认清了竞争的筹码并不只在于价格,而在于时效与服务。
鉴于人们对EMS价格调整的主观认识,还有一些EMS的市场人员表示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也是这样独到的看法,带给我们又一个启示。另一些EMS人认为,EMS在运输价格上的确一直有所调整:“比如上海到长三角的一些大客户,现在已经可以做到‘10加2’(起重500g及以内10元,续重2元)。北京地区自2011年起,对很多客户实际都执行的是‘12加3’(起重500g及以内12元,续重3元)。”
可以看出,EMS各地区的网点似乎都有所调整,只是这个调整看着很“眼熟”,似乎跟顺丰的“北京同城快递13加2”似曾相识。难道,EMS真正要对抗的不是“四通一达”,而是顺丰?
从国内快递市场价格态势分析看,即便EMS的“降价”策略执行顺利,业务量能提升1/5,可必须坚持1年以上,才能真正影响到“四通一达”目前的市场份额。可见,EMS“降价”的醉翁之意并不在此。在EMS眼里,顺丰才是等量级的竞争对手。
遗憾的是,“四通一达”未能看清事情的本质,盲目跟风降价,成为“降价”风波中最大的输家。EMS位居国内快递老大,在整个行业运营机制中,既能管得住也能玩得起。中国的快递行业门槛低,这就使得相应的监管水平和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也必然会激发起行业内激烈的竞争。
这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洞”,也是美味垂涎的硕大“蛋糕”。行业内会因此次“价格战”而重新“洗牌”吗?顺丰,对于EMS的又一次挑战,会怎样出招?
“慢递”动了谁的奶酪?
2012年,中国民营快递行业的各个公司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致命问题——成本压力。物价、油价、人员雇佣费,让快递这个需大量人员支撑的行业成本压力迅猛提升。对此,一些民营快递公司纷纷改弦易辙,与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将物流网络的速度提高,以减少成本,控制利润下滑。然而,在此非常时刻,一向以“速度”致胜的顺丰,破天荒地放慢了速度,也降低了价格。
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