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以浙江系为主,队伍庞大,“四通一达”位列其中。这类民营快递公司主张低成本造就低价格的方针策略,时速和准确率不敢恭维,员工薪酬低,各公司之间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有过网购经历的人大抵清楚,快递行业较为混乱。2013年“3·15”期间,央视曝光一批快递公司暴力分拣、私自拆件的事件。曝光的视频锁定在快递员身上,他们随意地坐在快件上,在运输过程中,不计后果地将普通件、易损件通通一并丢在运输车上。用他们自己安慰自己的话说就是——快递保丢不保损,这就增加了不良快递员的恶劣行径。相关专家分析,正是由于快递公司管理不善,制度不强,对快递运输各个环节没有严格把控,对自身责任认识不清,才导致快递行业的乱象丛生。
在鱼龙混杂的快递行业,仅专注于眼前短浅利益实在是鼠目寸光的作为。然而王卫很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服务行业,想要在乱象中突出重围,良好的服务至关重要。
顺丰凭借自己高端、快捷、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的独特营销模式,造就了顺丰品牌,也成就了顺丰产业。
王卫知道,快递行业永远是一个供不应求的产业,故而赢得客户势在必行。对于拥有众多网点的顺丰快递,如何扩大市场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完善固有市场,提升自身服务质量。
在快递行业里,顺丰当属“异类”。
曾有快递员如此形象地比喻:“快递市场的竞争,就好比一个人在自己碗里的肉都吃不完的时候,是不会算计着抢别人碗里的菜的。”在这样的竞争局面下,顺丰品牌应运而生。
有人说快递业是没有技术含量的行业,这话不假,但与之对应的,则是让人跌破眼镜的对服务质量要求苛刻的现实,谁赢得了服务战,谁就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顺丰便是如此,在“中国队”和“国际巨头”的眼皮底下,把服务搞到了一流。
首先,顺丰着眼于快递的“快”上。
九成网民承认,顺丰是所有快递中最快的一家,这当然要感谢王卫,是他铁了心买下飞机,让顺丰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运输快件的公司。飞机的速度提高了顺丰的时效性,也保证了顺丰全年365天无假日的运输派送。自2003年起,顺丰年快件量增长速度达50%,业务量的增加提高了利润,因而在买飞机上投入的银子,相信王卫早就赚回来了,顺带着还赚回了一流的服务效率。
其次,王卫认为,好的服务是很难用词汇来界定的。
服务是一种无形的产品,看不见,甚至不能分割,且存在很大的变数,因此,确保做到更多人满意的好服务的方法,是加强服务者本人的自身素质。这个难度很大。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内,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所得到的结果都不尽相同。作为快递员,由于长时间在场外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执行服务的过程中不受任何人为因素的直接影响。也就是说,总公司要求的高质量服务,如果快递员本身由于缺乏现场管理和临时性情况处理能力,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可能出现不理想的结果。这样的不确定因素,王卫心知肚明,他是人,不是神,想要确保一线快递员所提供的服务都一样优质,也是不可能的。
思前想后,王卫觉得规避这种“不可能”的办法不是没有——提供高额工资、严格管理机制及员工激励制度。用心经营的王卫,让每一个顺丰人都得到了切身利益的保障,也等于为顺丰贴上了一道护身符。
顺丰不缺钱,这是业内都知晓的,这从顺丰从来没主动融过资,即便PE和VC苦口婆心主动放贷,顺丰也未曾有过些许青睐便可见一斑。故此,“不差钱”的顺丰,也不会将自己摆在价格战的擂台上。
高价收件也是顺丰的一个标志,1公斤的物件起步价20元,而其他快递公司同样的重量可以做到10—15元。在同行业竞相亮出低价王牌的时候,顺丰稳若泰山,更不给客户讨价还价的机会,坚持其高端定位,及品牌的至尊荣耀。
也许,会有人疑惑,价格高就一定最好吗?顺丰贵,就有贵的理由。
在更高的利润率驱使之下,任何企业都希望盘踞在高端的市场上,但当行业内细分市场的策略不能明朗体现出来时,消费群体很可能从高处流向低处。因此,顺丰在高端市场的定位与运营过程中,也存在极大的考验和威胁,基于此项考虑,顺丰选择了“撇脂定价”。
撇脂定价又名高价法,旨在将产品以高价格定价,在相对丰满的产品寿命初期阶段,竞争者还没有推出同样产品或类似模式之前,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更高利润。即便在随后的竞争过程中,不得不降价之际,也可将新产品“引荐”到更大弹性的服务市场上。
顺丰的撇脂定价策略,其实实施起来不那么容易,王卫想要在最短时间内赢得预期利润,只能在产业处于市场导入期,产品、服务存在差异化这两个竞争环境中实现。最终的结果已经表明,顺丰做得很成功。
论及原因,在于顺丰所提供的服务与其他公司存在差异化。王卫在确保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细分了顺丰产品价格体系,目标消费群为终端客户;不拘泥于复杂的产品设计,以简单、实用、方便记忆为前提;注重时效性,全国联网,支持上门送货。在提高服务的同时,顺丰的收费标准也在提高,但取送件时间的缩短还是赢得了客户的满意。
如此看来,顺丰赢在了服务上,也就等于赢了那些丛林中的“乱象”。
§§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