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拥有27万直营大军,他们一步步托举出了顺丰的辉煌。
王卫是从一线走出来的企业领导者,故而深知底层员工渴望赚钱,顺丰的业务量大、效益高,王卫便在员工福利待遇上下足本钱。人人都知道,企业怎么对待员工,员工就怎么回报企业,多去安抚,多去鼓励,多发工钱,这样的现实屡试不爽。因此,王卫做出了业界,乃至企业界领导者总说不做的事儿——为员工制定高工资标准。
顺丰员工的高工资,在同行业内是出了名的。当时,一般公司的快递员月薪只有一千多元,而在顺丰,两三千元是家常便饭,月薪过万者也大有人在,至于顺丰管理层的薪酬,也至少比同行公司高出一倍。因此,单从薪资这一物质性方面来看,经过收权运动后留下来的顺丰员工,对王卫的忠诚度颇高,少有流失。
至于当年离开顺丰的分公司负责人,他们在短期内的确凭借自己的客户资源自立了门户,可也鲜成大气,不论是在快递速度、快递服务,还是在给予员工的薪酬方面,都难以与顺丰匹敌。基于这种显而易见的现实,顺丰当年流失掉的客户又纷纷调转船头,再找顺丰承件。如此,纵然经历了看似元气大伤的收权运动,顺丰仍底气十足!
由于王卫在运营模式上做到了端本正源,在他人眼中,顺丰也有了不一样的色度,每提及此,必是一番溢美之词。在收权运动之后,顺丰成为真正采取直营模式的快递公司,资金投入较多,管理成本上升,然而这些却都不会成为顺丰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下滑的障碍,甚至“不下反上”。
顺丰的直营模式,使得所有收件员都牢牢依附于顺丰总部,他们的唯一东家就是顺丰。当然,这个东家给予了他们生活所需及事业走向,是值得托付的。如此一来,顺丰总部等于控制了市场基层主力军与客服,这就等同于将所有货物的流向牢攥在手,于是,保证客户资源及客户忠诚度便是不言而喻的了。
王卫在做“挟带人”时,考虑的只是获益,后来逐步有了专业化想法,才一步步“弃暗投明”。顺丰选择直营,付出巨大,可后期的收效又岂是早期寥若晨星的投资可能比拟的?如此,今日呈现在我们眼中的顺丰,独具一格。
直营VS加盟
加盟与直营之争,其实由来已久。至今,以顺丰为代表的直营派别和以“四通一达”(申通、圆通、汇通、中通、韵达)为代表的加盟派的竞技难分伯仲。
对“四通一达”来说,加盟制是难逢之机,没了加盟,就没有他们今天的生存发展。
从一个大的市场方面讲,淘宝时代的到来,将“四通一达”捧上了一个高位,正是加盟制的出现,让他们在电商快递业方面取得的成功赶超了顺丰,使其当真在与顺丰的竞争之战中露了一回脸。
与直营相比,加盟制有利于市场的迅速铺开,这也是王卫最初站在加盟一列的因素之一。在加盟模式中,只要缴纳一定的加盟费,无论良莠,谁都可以加盟,其余均按每单价格收费,比如每单3元。
于是,对众多淘宝卖家而言,这无疑是另一个赚钱的途径。原本卖家要为每单付出5元快递费,但若加盟了“四通一达”,就可以每单“凭空”多赚钱2元的快递差价,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几年之内,有超过5万个淘宝卖家开始成为“四通一达”的加盟网点,“四通一达”在淘宝卖家的助推下,迅速成长为电商快递行业的“巨无霸”,全线飘红。
然而,在淘宝时代,表面看似风光无限的“四通一达”,其实危机四伏。电子商务的大爆发,不仅给“四通一达”带来无限商机,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挑战。
电商配送的基本要求,是要做到速度和服务的统一化,这一点对“四通一达”的加盟商似有难度,这些加盟商并非精挑细选、层层选拔而来,因而鱼龙混杂,发货速度难以保证,服务品质更难统一,于是有关“四通一达”暴力分拣的事件层出不穷,每年关于电商快递业的投诉居高不下,这让“四通一达”焦头烂额。
有一些商家考虑到客户体验,为了打造更贴心的服务,便希望快递企业实行代收货款制度。如果把这一事件平移至顺丰身上,且不说适合与否,只要王卫想干,则一定干得十分出色。可是,这对于加盟商实行松散管理的“四通一达”而言,简直是块烫手山芋了,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碰的。
当快递业的发展日益蓬勃之时,“暴力分拣”和“爆仓事件”即频频见诸于各大媒体,使一些快递企业开始反思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加盟制。加盟制门槛低,监管不严,上手快,赚钱迅速,可这些都是表象,深挖内核,会发觉其中生了“蛀虫”。只是,“蛀虫”生命力旺盛,一般的打虫药根本起不到效果。
怎么办?实行加盟制度的快递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顺丰——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顺丰的直营,先期耗费资本巨大,没有一个长远规划的路子,走直营“死得更快”。有些快递企业,比如宅急送、申通、韵达、佳吉、圆通等,在顺丰的直营模式取得成功之后,都加以效仿,结果均未取得成功,在遭遇加盟商强烈抵制后又重回旧位。显然,他们都没有王卫的“狠心”!
在加盟和直营之间,其实每家快递公司都有着统一的意见:加盟制是快递企业由弱到强的必经之路,而直营制是快递行业的终极之路。
结果都知道,过程难坚持。很多快递企业并非不愿转型,而是力不从心,因为直营制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巨额的硬件设施,这对于很多年收入只有几亿元的快递同行,是一个高不可攀的门槛。
况且,直营模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直营网点投入成本高,顺丰根本无法像“四通一达”那样大网一撒,坐待收网。在一些经济状况稍微落后的地区,顺丰想铺设网点,开展业务,是难比登天的。也基于这个因素,这些边缘地区总是“四通一达”的盘中餐。
同时,顺丰难以在电商业务迅猛发展的大形势下分得一杯羹,原因有二:第一,网络布局疏漏,密集度不足;第二,配送成本过高。如此,顺丰只能避开电商市场,在适合自己的天地大展拳脚。据悉,顺丰在蓬勃发展的电商市场中,仅有15%的市场份额,少之又少。如此看来,当电商汹涌而来后,到底加盟与直营孰优孰劣,也未见得一定要分出一二了,但两者间的竞争却始终存在。
更扑朔迷离的是,以腾讯、淘宝、京东为首的各路电商,似乎为完善市场链条,或打造“一站式”购物,纷纷组建起自己的物流队伍,这无疑使得本就硝烟弥漫的电商业快递市场更是四起狼烟。
腾讯携手京东,依托于京东强大的物流队伍,配送自己旗下的易迅网、拍拍和未来微信等自有电商网站的商品;淘宝携手马云组建的菜鸟物流,一样打造起自有的物流团队。“得物流者得天下”,仿佛成为行业金科,电商大佬们迅速盘活资源,搭建自己的物流标配。
时至今日,有些微名的电商网站均在物流配送领域腾挪转移,苏宁易购、当当网、唯品会……他们或将实体店摇身一变成为快递点和取货点,或整合第三方物流资源,或组建自己的配送队伍,此时的电商市场,呈现出百家齐鸣之态。
对于电商巨头们的围追堵截,快递企业的危机意识日甚。实现直营,牢牢地攥住基层快递人员,或许是保证快递速度和服务水准的唯一救命稻草,转型虽有风险,不转型则会有危险,这对他们来说,是一道不得不挨的“殇”。
而此时的顺丰,正在酝酿更大的计划。
王卫的心思好像不在怎么突出重围上,而在于如何突破局限。以年限为准,我们不妨笼统地观其大体脉络,也就能看出王卫到底要干什么了。
2004年,顺丰把“发展民族速递业”作为自己的口号,似乎从没把“四通一达”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而是期望与国际快递巨头一决高下,争当民族快递业的代言人;
2006年,顺丰华北总部进驻北京空港物流园,与此同时,华北分公司各地的配送中心也都开始搬家;
2008年,IBM公司进驻顺丰,为其下一步的管理架构调整出谋划策,是时,顺丰为一线送件员配置了5000台最先进的手持终端;
2009年,顺丰组建了自己的航空公司,把自己的业务从地面发展到了天空;
2013年,一直对外来资本敬而远之的顺丰,融资80亿,预谋进军电商行业;
……
看来,王卫并不打算竞争现在,而是想着如何博弈未来。而顺丰的未来会怎么样?也只有未来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