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市场当战场
多花点精力关注用户
雷军经常会遇到求支招的,他一般会拷问对方两个问题:第一,你的目标客户群有没有跟他的朋友也是目标客户群的人推荐过你的产品?第二,你认识多少个你产品的用户?
有人回答:不认识多少个用户。雷军会着急得继续拷问:那你怎么跟他们打成一片呢?你怎么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这些,在雷军看来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雷军创立小米时,对过去的金山模式有过深入骨髓的反思。一个最重要的反思就是产品思维。“中国很长时间是产品稀缺,粗放经营。做很多,却很累。一周工作7天,一天恨不得12个小时,结果还是干不好,就认为雇佣的员工不够好,就得搞培训、搞运动、洗脑。”其实,这根本就是避重就轻。想解决问题,但是没有发现问题是什么。因为大多数时候,是产品脱离了用户,问题出在产品身上,而不是员工不努力,而是努力错了方向,导致产品脱离了用户需求。
小米成立之后,雷军吸取教训,在关注用户上狠下功夫。雷军是小米最大的产品经理。他的领导风格就是:在一线紧盯产品。如果确定一个需求点是用户痛点,就死磕下去,不断地进行微创新。
把市场当战场
他会直接冲到产品一线。比如,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个痛点,很多记者用智能手机录音会遇到电话打断、录音时间太长容易中断等问题。在MIUI V5中,雷军以自己大量接受采访以及和记者们交流来的经验,做了MIUI录音机的产品经理,设计了MIUI V5的录音机产品,很受好评。
雷军在退休的时候做专职天使投资人,每天要打四个小时电话,各个公司的董事会一打电话就是四五个小时,肯定用耳机。用耳机的人就明白耳机第一个痛点是什么,就是耳机线拿出来缠成一团,无论是多么漂亮的耳机,在口袋里都脏兮兮的,拿出来以后耳机线得理半天。
小米对耳机进行了三点改进:第一,耳机原来线是圆线,后来用扁平线,就是因为扁平线不容易打结。而小米用的凯夫拉的线,就是尼龙线,里面是铜线,铜线音质好,揣在口袋里是不会打结的。这个都是很贵的耳机才会用尼龙线,因为成本很贵。
第二是在口袋里一团,雷军想了无数种办法去收容,是用袋子还是皮套,后来他们用了橡胶的绕线器,而且绕得很优雅。
第三,小米还想办法攻克在音质、工艺等方面的问题。
将消费痛点放大,激发消费者解决痛点的需求,这就是小米在产品方面的追求。小米进入手机市场,定义就是“发烧友手机”,过去只有极客才会去刻意追求的体验,小米将其完善,并喊出口号,引导消费。对于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各种貌似多余的细节改进,在传统企业看来,都是一些画蛇添足的事情,但是小米却引导消费者去关注它。小米的产品并没有达到颠覆的境界,但是却依靠细节的微创新,真正的解决消费者的痛点,让消费者本身可以忽视的痛点,成为消费者关注点。
也正是因为这种市场模式,让小米掌握了互联网手机的核心打法:
1.电子商务的威力。
2.社交媒体的威力。
3.把手机当电脑做。
4.发动群众运动做手机。
5.粉丝经济。
6.在中国的一个硅谷式创业故事。
这些总结为一点,就是雷军所说的: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小米秘密背后的真正秘密。
小米的成功,除了赶上智能手机的大势,微博勃起的大势,小米和雷军背后真正的一股大势是这种百万级用户参与的粉丝经济学,这也制造了很多让人看不懂的“用户扭曲力场”。
扭曲力场是《星际迷航》里的一个术语,外星人通过极致的精神力量建造了新世界。苹果的员工曾用“现实扭曲力场”来形容乔布斯。
也可以说,米粉通过极致的精神力量建造了小米的世界。在小米内部调研,不管是产品、技术、营销、运营,也都把米粉当作第一原动力。
小米构建了一个用户扭曲力场的金字塔,塔基是广大的用户。他们从微博、微信、事件营销等跟随参与小米的活动,介入不深,但,是一个强大的跟随者群体。
金字塔的中间则是米粉,这是一个关键的群体。小米能成功的另一大原因也有赖强悍又忠诚的米粉的支持。在小米成立之初,雷军制定了三条军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米粉交朋友”。
如何能让“与米粉交朋友”落到实处,而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