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开始做小米之后,对智能手机的理解发生了一些变化。他觉得其实不是手机替代了电脑,而是手机变成了电脑。最初,他也是PC时代的软硬件分离的思维,他想能不能做一个MIUI系统,跑在大部分手机上,所以小米就开始做了MIUI。当MIUI成功以后,雷军开始思考做硬件,也就是小米手机,软硬件结合之后,再把云服务整合在MIUI里。
从小米的产生以及发展来看,雷军一直在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或者说,小米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不断解决问题,正是一个创业型公司不断前进的路线图。
一个创业者如果不想输在起跑线上,就应该具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人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也在思索:是进还是退、向左还是向右、坚持还是放弃?所以,很多人在经常性地纠结。面临这样的窘境,没有机会的时候困惑,当机会来临的时候纠结。公司在为如何选择而无休止地开会和争吵,而个人则在为如何选择而头疼和失眠,整个社会在辗转地纠结。
经常有人一脸无奈地抱怨,这个事情如何如何的困难,如何如何的难以操作。面对困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把那些不能解决的困难,分解成能够解决的困难,如此,就没有不能解决的困难了。
困难让我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放弃,要么克服。放弃不是最好的选择,那就需要我们克服。而克服困难有很多种态度,最基本的有两种:一种是如同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碰撞,这样也能最终找到出路,但这种代价有点大;另一种就是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找到解决办法。
在困难面前能沉下心来,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境界。在困难面前最大的困难是让自己陷入慌乱。人一旦慌乱,就会焦躁,一焦躁,就会让大脑空白,就会一筹莫展没有办法,困难真的就成了困难。
其实,能否解决困难,解决了多少困难,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企业能否赢在起跑线上的晴雨表。
小米所做的事情就是把互联网的基因注入手机行业,他们称这个为互联网手机模式,说出来挺简单的。第一,就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做一个好用易用的MIUI系统。第二,做一款高品质、高效能的手机,然后通过互联网的形式零售,把价格控制在同类产品一半不到的水平上,来完成这个商业闭环。PC时代的思路是软硬件分离,但智能手机时代,你不仅仅要有能力做软件,也要有能力做硬件,还要有能力通过互联网、电商的方式形成营销、市场和渠道的全闭环。
把这些一一实现,要解决很多问题。对于手机而言,最大的问题是显示。于是雷军就想到做小米盒子,要把电视屏变成显示器,这也是他做小米盒子的初衷。想象一下,以后办公室里没有白板,只在办公室桌上放两个大显示器,全是60寸的大彩电,把手机一搁,所有设备都自动连上了。可以通过这个屏幕播放PPT,当开始讲解时,既有声音,也有视频同步。现在有些功能实际已经做到了,但中间还有些环节需要理顺。雷军相信,未来手机会是电视机的遥控器,而电视机是手机的显示器。
“发现问题一直是我解决问题的动力。”雷军如是说。比如当时雷军发现手机QQ不好用,它还是一个从PC上直接移植过来的产品,交互界面虽然变了,但不适合手机使用。小米内部成立了一个小组称为小米通,开始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如何做IM。其实手机就是个大号的QQ啊,信息就是短信,VOIP就是电话,其实手机就是IM。后来,小米参考了国外很多idea(创意),整合起来就成了米聊。
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让小米不断创新,也不断成熟,如此一来,一开始起跑,小米就赢了。
我的哲学是不懂不做
曾经有过煤炭行业的人拉雷军投资入伙,雷军并没有答应,原因是他并不懂。
相比周鸿祎的“冲动”,雷军在投资行业和项目的选择上则要谨慎得多,纵观他在过去参与投资的项目,全都集中在IT、互联网领域,更细一些说,则主要集中在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这两个垂直领域。因为如果他看不懂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去做。
对这几个领域的认识,雷军经历了一个过程。1998年互联网热潮传到中国,雷军也蠢蠢欲动,于1999年初在金山内部专门辟出一块试验田,做软件下载,取名卓越网,然而下载业务每天消耗大量现金却迟迟没有收入,雷军开始思考:互联网公司是什么样的公司?它靠什么挣钱?“想了半年多时间,一直到1999年10月,有一天突然明白了: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未来每家公司都变成互联网公司;而传统公司应用互联网最快的方式就是电子商务,做电子商务最有前途。”就这样,雷军创办的卓越网转型做起了图书音像的网上零售。
通过这次经历,雷军也得出一个结论:不懂的东西,赚不到钱。
在运作卓越网4年多后,雷军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将卓越网出售给了亚马逊。在这之后,雷军开始又一次对互联网进行思考,得出“未来十年的热点是移动互联网”等结论。
确定好大的投资方向后,雷军面对其他行业的投资邀请一概回复“我不懂”,“确实是不懂,不熟的领域怎么出主意?出的主意也是瞎扯嘛。”在尚未思考清楚别的有潜力的行业时,雷军说他是不会妄加行动的。
2007年的时候业界很多朋友都跑去投资房地产、煤矿、金矿、锡矿等传统行业,也想叫上他,他都不为所动,他的原则是“还是要将爱好跟业务分开,跟投资分开,做自己懂的东西,把握比较大。”
现在,雷军主要投资的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三个领域在过去几年都在飞速发展。他表示,他所投资的公司里最成功的三家是凡客、UC浏览器和YY。
雷军曾说:“我看过多少起起落落,无数的伟人崛起、无数的英雄倒下,看见人家起高楼、看见人家宴宾客,最后看见人家楼塌了。”他因此感触:“看过无数次之后,如果不相信点什么,真的就虚无了。”
雷军告诫创业者:“这个世界的机会很多,你要把握永远的机会,而不是失去让你叹息的机会。我的哲学是不懂不做。”
做自己懂的事情,也是雷军做小米的原因。小米手机完全通过互联网销售,目前已经没有人怀疑这种方式可以成功,因为“小米手机在正式发售34小时后预定数就超过30万台”。他表示,谷歌之前也尝试过类似的方式,Nexus One就是通过互联网销售,但最终失败了。小米之所以能够做到谷歌没能做到的完全通过互联网销售手机,是因为谷歌不懂电子商务,但小米懂。
对于电子商务,雷军曾如此说:“大家如果问我今天还有什么事情可干,我觉得是很多的。比如说拿我最擅长的电子商务来说,这是一个过渡性的行业。什么叫作电子商务?就是利用互联网做生意,这是潮流的必然。”
雷军不仅懂电子商务,对中国手机市场也了解非常透彻,雷军认为,中国的手机市场非常特别,这带给中国手机企业成功的机遇。首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在中国赢就有机会在世界赢”。第二,中国是个开放的市场,不是由运营商主导的,“只要有一流产品,不用和运营商建立关系就能取得很好的销量”。最后,中国还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很多跨国企业来到中国后会水土不服”。雷军表示,在创办小米时他就分析过这些因素,认为小米非常有机会取得成功,并成功说服了投资者。
不懂不做,就意味着少做,少做事就容易聚焦,才能有速度和竞争力。
“一次完美的互联网创业,最好是技术、产品高手搭配的2—3人创业,3—6个月内完成产品,再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测试完善产品,达成初步成功的门槛,再寻求融资,摸索成功的商业模式,然后投入大量的市场资源推广,形成规模化业务。”
对于小米未来的发展,雷军认为,小米最大的危险在于,小米招了好多聪明的人,每个人都想做很多很多的产品。因此,他经常提醒他们少干一点事情,“能不能把70%的事情不要干了,专注干好30%的事情?”他强调,小米要专注在现有产品上,把未来的产品交给合作伙伴。小米会集中在手机、路由器、电视三个产品上。
“小米是个创业公司,要看弱点遍地都是。”创业公司不能推崇“木板”理论,一定要有所聚焦。对于小米来说,这就是产品和服务。
但小米并不是要自缚手脚,关键是横向变大还是纵向变大,小米强调纵向变大。所谓的“小餐馆”模式,代表着三层含义:一是专注;二是管理结构扁平化;三是用户关系。而小米的榜样们,简单模式背后也都是连锁大户。
当然,集中精力,就要避免无关的困扰。也有很多人很悲观,觉得移动互联网没有什么商业模式,雷军觉得这有点杞人忧天,他认为,移动互联网找到模式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要着急。等电子商务、游戏、广告业务等相关产业链发展起来,广告商认可移动广告的价值,移动互联网生态就活跃了。互联网的核心商业模式,说到底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个是游戏,第二个是广告。在这一点上,移动互联网并没有大的改变,只要手机上的游戏兴起,它就有钱去赚,所有的商业模式都迎刃而解了。而广告,因为手机屏幕比较小,需要考虑展示效果,如果把展示效果问题解决了,广告也会大幅度兴起。
不懂不做,其实就是做最擅长的事。也只有做最擅长的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集中精力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