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自己的三年反思,雷军得出五点体会:(1)人欲即天理,更现实的人生观。(2)顺势而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3)颠覆创新,用真正的互联网精神重新思考。(4)广结善缘,中国是人情社会。(5)专注,少就是多。
雷军说三年的反思让自己受益良多,“虽然晚了,但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雷军反思之后也给自己的行动作出了规划:一是当时一个阶段主攻天使投资;二是少投几个项目;三是投资后项目管理聚焦在两三个项目上。
雷军的反思卓有成效。经过反思之后,雷军确定了电子商务是投资的一个重点。因为雷军看的是消费升级。他看到中国老百姓好不容易有点钱了,但商场里要么是最贵的东西,要么是地摊货。在北京月收入1万元的人,生活质量可能还不如5000元时高,因为想买的东西买不起,原来买的东西又看不上。中国人有钱以后,能不能消费一些品质很好、价钱又公道的东西?
雷军认为这个时代一定会来临,消费会全面升级,雷军首先选择了服装业。服装业毛利绝对不比做软件少,一件生产成本100元的衣服在商场卖1500元,原因在于销售环节过多,成本过高。雷军又看到十多年前优衣库在日本的成功,击败了日本整个中低档服装。有没有可能通过电子商务实现这一切?于是在2007年底,雷军找卓越网以前的同事陈年一起创办了凡客诚品。
可见,跌倒之后,爬起来反思,然后快跑,这已经成为了雷军的习惯。所以,雷军每一次不顺之后,都会上一个台阶。
不仅仅对于失败,即便对于一切空穴来风的批评,雷军的风格一向是唾面自干,而不是抱怨。他总是批评自己“辜负了米粉期待,产能跟不上真不是饥饿营销”,“我们还是小公司,没想到红米这么大需求”。即使和竞争对手打口水仗,难听话也是让黎万强等人来说。
所以,小米饥饿营销骂名背了三年,网友越骂影响力越大,手机卖得越火。小米公司发展神速,其估值已达百亿美元。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值超过百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只有百度、360、腾讯,而它们从创立到百亿市值,分别用了7年、8年和9年。即便把视野投向国外,雷军和小米公司依然有骄傲的资本。大部分手机厂商的日子看起来都不太好过。摩托罗拉先是被出售给谷歌,后来又被转手给联想,微软则收购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作价仅为72亿美元。就连曾被认为是潜力黑马的台湾手机公司HTC,其业绩也在不断下滑。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会抱怨。每个人都会遭遇很多困难,每个人都想在倾诉中把这个包袱扔出去。每个人都会想要在对别人的倾诉中,得到一些怜悯。但别人怜悯的同时,自然也就会凌驾在自己之上了。
不要企图别人在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会真对自己同情。这个世界,人膜拜的是强者,而强者虽然有伤口,但不会喊痛的。如果一点点伤,就哭天喊地,那就不要期望别人会膜你,甚至连对自己最起码的信任与尊重都会失去。
发牢骚是痛快的。但不要为了一时的痛快,而不再客观公正。更不要为了自己的痛快,而去强暴别人的耳朵。老婆、母亲、某些朋友的话之所以不愿意听,最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话太多,话多了,自然叫人烦。烦了,自然就不想听。
唠叨是因为随便,没有心机的说,没有心机地随意说或者发泄是一件痛快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喜欢唠叨。某些平时很矜持的人,喝醉了酒也会唠叨。在唠叨着的人很惬意,自我感觉很良好,虽然听的人有点头大。
切忌让别人把自己的话当成唠叨。更不要用喋喋不休地发牢骚,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失败者、软弱者、主观主义者。
6站到吹得起猪的风口,顺势而为
借助浪潮的力量
一个时代性的产业机会来的时候,浪潮会把你推到最前沿,这个浪潮所具备的力量是你自身力量的很多倍。这就是雷军对浪潮的理解。
1999年互联网浪潮来的时候,雷军不能够说自己理解有多深,但他是真的看到机会来了。于是他就决定创业,他觉得做电子商务比较靠谱,就做了卓越,干了四年以后卖给亚马逊。在卖公司的半年时间里,雷军在想,自己也不比别人笨,至少也比别人勤奋,为什么他做个企业就这样磕磕绊绊?为什么马云挺容易,陈天桥也挺容易,虽然他们也有困难,但相比来说,他们却轻松许多。
通过观察身边那些“大成”的朋友,雷军得出一个结论,自己虽然努力,但是有点“逆天”,而那些“大成”的人,无不是利用了潮流的力量。雷军对自己的努力开始否定,雷军也想“大成”,所以,他也要利用浪潮的力量。
要想利用好浪潮的力量,首先要观潮。雷军开始考虑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但互联网巨头林立,在一个巨头林立的市场里头,想找到自己的空间是很难很难的。
雷军在细致的考察了市场之后,发现还有三个方向有戏:
6站到吹得起猪的风口,顺势而为
第一,电子商务。
第二,移动互联网。
第三,社区。
既然发现了浪潮的方向,雷军就开始一试身手。在做天使投资期间,雷军基本上只投这三个领域,在这三个领域里投了17家公司,在移动互联网里他投UC浏览器,投了3亿元;在社区上,他投了YY,它是全语言的IM(即时通讯),它的语音量、通讯量相当于Skype的两倍。它能提供接近电信级的服务。
在这三个方向中,雷军尤其偏爱移动互联网。对移动互联的考察,雷军破费了一番心思。雷军一直在思索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热点是什么。因为雷军是手机的发烧友,他发现移动互联网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大的机会。所以,他因为这个原因开始研究移动互联网。为了研究移动互联网,雷军就拿着手机去上网,但是他发现浏览器很慢,输个网址痛苦的要死,输完以后,等待上网的过程极其痛苦。当时雷军就想,这个东西能用吗?然后他就去市场问谁在做,谁在用?
既然确定了方向,雷军就找一些新型的公司投资。他找的第一家就是3G门户,然后大家没谈妥,第二家也是,第三家叫乐讯,他说就算我交学费,跟你们学学什么叫移动互联网。当雷军投进去之后,他终于明白是谁在用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是精英的平台,移动互联网是草根的平台,比如学生、军人、农民工,是这样的人群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所以,这次的浪潮很大的因素,是因为草根人群希望用手机来接触这个世界。
把握潮流是一回事,用好又是另一回事了。只有预见而没有行动力的人只适合做参谋,只有那些稳定的预见潮流方向,并立即采取相应行动的人,才能做元帅。
所以,雷军告诫创业者:“当你看到一个大趋势,一定要立刻去做。我以前看到过很多的趋势,比如移动互联网,我怎么会看不到呢?因为在1995、1996年我们金山已经是最大的BBS网站了,我自己又是工程师,每天在网上。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及时去做。”
雷军摸清了下一个十年,最大的浪潮的来龙去脉。既然明白了这个需求,雷军就向移动互联领域投了一系列的资金。2007年他投了一家非常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就是UC浏览器,他也因此成为当年整个移动互联网最活跃的投资者。
当时,IT行业也在经历着巨变。iPhone在2007年1月发布,2007年7月上市。雷军觉得iPhone是个革命性的产品,颠覆了所有人对智能手机的定义。在iPhone发布之前,智能手机就有了,但iPhone发布以后,大家就认为,像iPhone的才是智能手机,iPhone至少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所以iPhone发布了之后,雷军买了二三十部iPhone,给他的朋友一人发了一部。但当年雷军自己用iPhone比较痛苦。第一,没有中文输入法;第二,它不能发中文短信,于是他们全开始学英文。还有一个更痛苦的是,它没有转发,所以他们也不能转发段子,他们后来就不转发段子了。
当年iPhone给雷军的震撼是极大的,一件好的产品可以改变雷军的习惯,他觉得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这更坚定了雷军要把移动互联网做到底的决心。
2008年9月安卓发布了,2008年10月第一部安卓手机发布了,就是HTC的G1.雷军当时是在香港高价买的,用完以后,雷军觉得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iPhone的确很好,有点像30年前的麦肯锡,在市场上有极高的平台,有极好的口碑,但最后在PC时代,在个人电脑时代,PC胜出了。雷军认为今天的苹果对安卓可能就是30年前历史的重演。也就是说,雷军看到安卓的第一眼就知道一个巨大的机会开始了,这个世界最终会属于安卓。
所以,2008年10月雷军用完G1的第一感觉,就是他要做安卓手机了。
在2009年4月“2009年全球移动第互联网大会”上,雷军说:“三年之内手机上网的用户群就会超过电脑上网的用户群,五年之内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规模会远远超过互联网业务的规模。”
具有远见,是雷军的一个特点。雷军的多年好友、原Do News创始人刘韧曾对《纽约时报》表示:“雷军具有远见。他能比旁人更早地看到趋势,并且具备随时调整的能力。比如,卓越一开始只是一个下载平台,而YY一开始也只是个RSS订阅软件。”
能够预判潮流的方向,但并非事先就知道潮流的具体路径和具体形式,雷军投资,投的是方向,至于他投资的公司具体会怎么发展,他自己可能都不清楚。多看创始人王川曾经回忆自己向雷军学到的投资教训。在2007年时,雷军曾邀请王川一起投资UC浏览器,王川要求雷军解释该业务的商业模式,雷军说自己也不知道,于是王川放弃了投资UC浏览器的机会。如果他当时按照惯例投资10万元的话,他现在就可以拥有价值超过1亿元的股份。当王川后来很后悔的时候,雷军说过一句话,“我真不知道(UC浏览器的商业模式)。给你举例子,咱们去滑雪,这个坡我感觉我能下,但是怎么下我不知道。”
对于商机,马云曾经说过:“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来不及。”其实雷军“用好”浪潮的力量,也是如此。浪潮来的时候,谁都会看得见,这时如果再行动,那已经晚了。用好浪潮的力量,首先要在浪潮还没来的时候,预见浪潮的路线以及方向,然后在合适的地方布局,这个时候,别人看不懂,包括自己都可能不懂,而真正浪潮来了,自己随着潮流前进的时候,别人想要再追赶,已经来不及了。
对此,雷军曾经这样说:“回顾过去的互联网,如果你知道会这么发展,我相信你会等于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的总和。很简单,关键是谁能洞察未来。未来真的有那么难洞察吗?这是我自己一再思考的问题。”
浪潮天天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冲浪的好手。
观潮是一回事,但能否在潮流到来之前预见潮流,并且在潮流到来时利用好潮流,那又是另一番功夫了。
§§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