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他40岁以后创办的一家新的企业,在2010年10月创办小米,2011年10月底第一次发布。2012年,他们做了126.5亿元人民币。
所以,很多人就说,小米怎么这么厉害?其实雷军并不这么认为,他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不是小米厉害,是小米运气好。小米的团队不错,产品不错,甚至营销也不错,服务也还可以。但是,雷军认为最最重要的是小米遇到了一个“台风口”,这个“台风口”就是一头猪都能飞得起来的“台风口”。如果你的企业想获得成功,就得在这个能力的范围里寻找属于你的“台风口”。
如今的雷军,已经不再是那个“有公司没家”的雷军了。雷军现在创业跟以前要求的不一样,现在创业的雷军第一反对通宵加班,反对一周工作七天,无论如何给家人留一点时间。因为在雷军看来,只有轻轻松松地成功,才能是大成。
快速试错,快速前进
一个下雨天,有三只猴子找地方躲雨,忽然它们发现了一座房子,但房门关着。三只猴子于是在雨地里讨论,看怎样才能把门打开。讨论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一个好办法,这时,雨停了,忽然刮过一阵风,把门吹开了,原来,门根本没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很多公司就死在了这个“预”上。面对未来,他们总是在无休止地讨论可行性方案,到最后,可行性还没论证出来,公司就已经不行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谁对谁错,与其无休止地讨论,不如直接试一下。雷军做卓越网的时候很喜欢看《我的父亲邓小平》。于是,他逼员工卖这本书,但卖得却不好。雷军得出结论,商业就是如此,对于产品的销路,绞尽脑汁去想象,其实大可不必,因为销路好不好,试一下就知道了。
发展,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如今,在风投的支持下,互联网公司更注重快速发展和交互而不是结果,不同公司又选择了不同手段,切入到不同的互联网领域。这些,即使在互联网圈子里,也有很多人不理解。免费、收费?轻资产、重资产?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圈用户,还是先盈利?这些都可能受到专业人士的质疑。但不论怎么怀疑,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在不断试错中快速前进。
这种互联网快速试错的模式,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互联网本身,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产业链环节,推动越来越多领域不断前进。
试试,是解决很多问题的起点。但很多人还是在试试面前耽搁了下来。一步踏上十级台阶是困难的,但一步踏上一级台阶(除非台阶不是让人攀登的),却是能轻易做到的。如果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总想一口吃个胖子,结果是老虎啃天,无从下口。只知道一步到达不了目标,却从不考虑要分成几步到达,更迟迟没有开始迈步。
再轻易的事情,如果不去做,永远不会完成,再困难的事情,只要一步步去做,总有一天会解决。所以,困难面前,最缺的是行动。当然,行动不是盲目地行动,而是有步骤,有计划地行动。
所有的工作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其实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面临困难时的急躁。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这样的错误却最容易犯。当一件需要分成十天来完成的工作,被一股脑的摆在面前的时候,本来很轻松的工作,却一下子变得困难了。而这困难,主要的还不是现实的难以解决,而是自己放在心理上的压力。
很多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行动,而是因为从来没有行动。
最大的错误,是连错误的行为都没有。
雷军曾经总结出这样一个经验,那就是互联网忌讳布局,也就是不断对困难进行预估,对风险进行规避,对未来进行筹划。互联网是高速发展的产业,计划根本跟不上变化。所以应从单点切入,一点点长大。“在做产品的时候,先寻找一个有很大用户需求的点,再一点点扩张开来。”不过,单点切入非常强调速度,要快速试错。按雷军的经验就是:“快速迭代,方向掌握不对就快速调整方向。”互联网创业不是先论证出可行的思路,而是找到一个方向,迅速从一个起点切入。马云做阿里巴巴的时候,只知道那是一个大方向,至于怎么做成,他自己也不清楚;马化腾做腾讯的时候,甚至要把腾讯做成什么样子,他自己都不清楚。
雷军做天使投资,也在践行快速试错的原则。
雷军认为,当开始有计划做一个天使投资人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天使投资90%是死,所以做的时候一定要有信心,最少要投10家,这样总能蒙到一家,运气不好,前9家都输了,这也正常,万一最后一个是Facebook呢?不就一把挣了19999倍吗?前五个都不好,第六个好了,第七个好了。所以做天使投资最最重要的是,要有计划地多做几个。
雷军认为天使投资最核心的理论是六合彩。雷军曾经跟硅谷挺有名的一个投资人阮康伟交谈。他说过去的五年里面,投了250个项目,比如说Twitter,很成功,他们投了,但只投了2万美元,因为天使投资是一个非常高风险的事情,所以在美国都是3F投资的,更多的是几个朋友凑份子,支持一个兄弟去创业。如果赔了也没关系,赔了几万块钱而已,如果赚了呢,就成了神话。美国就是一代一代的塑造天使投资的神话,最传奇的就是有人投了50万美元给了一个叫马克·扎克伯格(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办人)的大学生,后来这个公司上市了,他们赚了2万倍。
在天使投资领域,既然90%都是失败,那么,所有的行为中,只有10%正确就可以成功。天使投资,就是要不断试错。诺基亚当时不看好乔布斯的手机,就是因为试了一试后,发现苹果不抗摔,据此判断它没市场。于是诺基亚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没有进入这一方向。结果诺基亚就逐渐淡出了手机市场。在任何领域,轻易判断而少于尝试,都会是诺基亚这样的结果。
从自己和他人的失败经验中,雷军总结出:第一,投一笔不是很多的钱持小股;第二,最多再借一倍的钱,要止亏;第三,想做天使投资人就要明白没有人投第一个案子就会是Facebook。
雷军投资的时候,很多人跟他讲的故事和他最终开始做的事已经有很大的差别。但雷军觉得这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认为可以持续投资的人,所以雷军在跟很多创业者沟通创业的时候,他会说:“我投资你四年时间,投资200万元人民币,如果第一个公司砸了,第二个公司我也有份,继续投你200万元,在这四年里面干的事情我都有份,因为我投资的是你的时间,我也不可能整天看着你,如果第一年试,这个方向不合适,没有关系,早死早超生。”有时甚至投2千万元人民币,死不掉,就再给他200万元人民币,半年就可以让他死了。“早死早超生”,这是雷军做投资经常说的一句话,公司死掉了,证明这条路不行,就再选其他的路。真理总是在不断地试错中获得。
即便是小米,在外人看来,好像是在一夜之间崛起的,其实不然,他们在走上正确道路之前,也经历了不断试错的过程。一开始小米并没有为自己找到恰当的占领手机阵地的入口。他们曾经做了一个小产品:小米司机,供用户下载安装到手机查违章记录。结果用户体验极差,如果没有违章,用户查不到任何结果,有违章的话,用户又超级郁闷。雷军对此一经察觉,立即放弃。还有其他一堆产品,做得快,放弃得也快。
其实,解决困难,并非都需要天才的智慧和勇气,更需要的立即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会试错,只有不断试错,最后才会发现什么是正确。
抱怨没有用
雷军说:“我经常听到有创业者抱怨,大公司复制了他们的产品,让他们无路可走。其实,在办小米之前,我一天到晚在想,假如腾讯干了,我会怎么样,假如百度干了,我会怎么样,假如阿里干了,我会怎么样?”
后来雷军发现,一定要面对现实,创业就是需要在现有的环境下,找出新市场,抱怨没有用。创业者不能寄希望于大公司犯错误,而应该在大公司的缝隙里面找到机会,努力地把东西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没办法抄的程度,才有了生存之道。
抱怨是面对困难和挫折最错误的选择。一个人如果不停地抱怨,此人工作的积极性与效率自然会降低,一个团队成员如果不停地抱怨,那么团队的工作就会停滞,如果一个公司中抱怨盛行,那公司自然也就该关门大吉了。
如果不能消除抱怨,还会容易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当然,人不大可能在同一个坑里,刚爬起来又跌倒了。但如果在周围转悠了一圈,又回来了,最容易跌倒的地方,其实还是这个坑。人性是有弱点的,在一个地方跌倒有偶然的原因,也有必然的原因。偶然的原因的大多是客观的,但必然的原因则大都是主观的。跌倒的地方,自然客观上路不好走,主观上,则是因为不好走的地方正好击中了人的弱点和缺陷。
跌倒之后,最需要的是抓紧时间找原因、想办法,而不是环顾四周,找人倾诉,四处抱怨。找到让自己跌倒的客观原因是比较容易的,但越明显的客观原因,越容易让自己忽视了跌倒的主观原因。主观个性上不加改变,遇到相类似的情形,自然会再一次跌倒。抱怨是把失败的原因外推到客观,主观上不加改变,再遇到同样的情形,定然还会跌倒。
只要走路,就会跌倒。雷军在大学就跌倒过。“大一写了一年的稿子,却一篇也没有发表”,心有不甘的雷军开始长期在图书馆研究不同媒体的版面风格,什么稿子能够上,什么稿子不能上,“差不多琢磨了小半年后,大二时基本每两天发一篇稿子。”从此,向各类专业媒体、大众媒体发稿挣稿费成了雷军的一项重要收入。
雷军在金山被“绊住”过。但爬起来的雷军,并没有不停抱怨,也没有找朋友无休止的吐槽,他也找朋友,不过他找朋友主要是探讨自己“失败”的原因,以及为自己的未来寻找方向。
从雷军发展的轨迹来看,每一次跌倒之后,他都有收获,当然,他的收获来自他的反思,而不是他的抱怨。
从金山卸任之后,雷军曾在新浪微博与公众分享自己的“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