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在开放平台业务上,苏宁和京东会有一拼了!
其实,苏宁和京东的博弈肯定激烈,没准会很残酷,明眼人也早就看出来了,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瞄准了天猫,虽然,天猫堪称领头羊。
看2012年的相关数据,就可以明白两者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了。
京东2012年平台业务的交易额是120亿元;
苏宁则刚刚起步;
天猫却是2000亿元。
所有电商大鳄们都很清楚开放平台对于大型电商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亚马逊已经有40%的交易额来自于开放平台,而它这些年一直投入巨大的物流和云计算,几乎就是为开放平台定制的。
目前,京东、苏宁与天猫不可同日而语,他们远远落在天猫后面。许多商家都会选择占了七成以上市场份额的天猫。
京东和苏宁要做大平台,会疯狂分抢天猫的“奶酪”,疯狂地争取那些天猫平台上的二、三线商家,当两家都把物流、金融和云计算等筹码摆在商家面前时,大家会不自觉地进入了一个激烈残酷的竞争之中。
京东和苏宁已经拉开了挑战天猫的战争序幕,并开始了争夺二、三线商家的竞争。
在开放平台的业务上,这两家各有特色,既互相竞争,又互相学习。
其实两家发力平台都始于2012年,尽管京东在2010年年底就上线了该业务。刘强东比较早地看到了这样一个趋势,自营业务已经开始凸显其弊端。从2007年到2011年,京东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350%、26667%、20303%、155%、105%,呈下滑趋势。自营业务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品类和地域的扩张,基础设施的欠缺使得每上线一个新品类,京东几乎得重新建造一个供应链,越来越没效率。而被认为电子商务普及率不高的三线以下城市,还远远没有达到能推动大公司高速前进的水平。做开放平台,就意味着从零售转向服务,这包括耗资巨大的物流体系,以及同样不便宜的云计算体系的搭建。
京东和苏宁都得面对这样的不争的事实。
两家掌门人在开放平台业务的角色定位上,一直举棋不定。刘强东也是因为观摩了几次亚马逊之后,才坚定了做开放平台的决心。
刘强东又一次“赌性”大发!2013年,京东发力于开放平台。
拂去云雾,摘掉面纱,就会看到,苏宁一直以来更是属于“半开放”状态,苏宁很希望可控更多的重点领域,从收购母婴电子商务网站红孩子,就可以看出其愿望。
2012年底,刘强东和张近东都在公开场合不同程度地表明了对开放平台的重视。刘强东甚至称一直不认为京东会在B2C业务上盈利,他清醒地说:“全世界的零售业都是不赚钱的,但我们会以电商商品的买卖作为吸引用户的入口,通过物流、IT信息服务的开放以及增值业务来赚钱。”
刘强东说,2016年,京东开放平台业务要占整体业务的50%。
京东和苏宁这两个对手,在开放平台上的一些做法,竟然惊人的相似!
2013年5月前后,两家都开始制定新的开放平台准则,并确立了其核心,就是把它作为未来战略方向去开拓、发展。
京东开放平台事业部总监王志富和他的团队,曾根据老的卖家手册做出了第一个版本,主管开放平台业务的高级副总裁蒉莺春也仅仅提出“要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京东的物流体系“亚洲一号”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未来的可扩展空间。紧接着,京东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加入了非常复杂的卖家奖惩积分体系。王志富的团队成员此后每天都跟无数的卖家代表沟通研讨,之后讨论的范围还扩大到了京东业务部门的同事。他们成立了一个卖家委员会,同时也请了几家咨询公司介入,这个过程持续了两个多月,做出了最终版本。
2013年2月,苏宁正式提出按照“苏宁云商”的战略,改组整个组织架构,线上线下的融合开始加速。在张近东的概念里,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如果主导实体经济,必然会导致泡沫,而苏宁要做的就是“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
6月,苏宁新成立的部门主导了这次变革,终于实现了“线上线下同价”,为“云商”模式打造了基础。商品经营总部就是负责所有商品的来源,而苏宁易购与线下连锁卖场不再单独参与采购,只要完成销售业绩就可以了。苏宁易购的销售也开始直接计入门店销售的范畴,只要易购的收货地址在这家门店销售半径内,即算入该门店业绩,这使得线下极其重视对电子商务的后续服务。
京东和苏宁在开放平台的问题上步调竟然如此一致,他们都把细则的公布时间放在了9月前后。当然,京东在9月公布细则,与“亚洲一号”一期年底投入使用有绝对关系。此后,京东的日订单处理能力提升数十倍,这就为开放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苏宁的“物流云”全国物流建设项目已完成了50%,到2013年底累计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基地达到24个。
至此,两个对手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开放平台的操作。从8月起,蒉莺春就不断接触商家,研究细则,诸如执行时间、处罚程度的细节等问题为重点讨论内容。然后,京东对15个卖家开会进行了研究。参加的卖家涵盖了京东22个主要行业。细则已经基本形成后,王志富开始了细分行业的准则的工作。
苏宁开放平台细则的重点,就是苏宁会向商家开放线下的门店资源,这对于很多本身就聚焦在线下的传统商家来说颇有吸引力。
就在京东和苏宁两家在为开放平台而奔走呼号的时候,马云很是郁闷,灵敏的天猫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和挑战的火药味。2013年8月22日,他们推出了“史上最严厉”的细则,对售假商家采取延长处罚限权时间、限制发货、极恶劣者一次性关店等措施。同时,他们也启动了“旗舰店升级计划”,天猫副总裁王煜磊说:“该计划新增了品牌互动、导购、消费者大数据的分析、用户关系管理及维护等六项新服务。”
京东和苏宁既是挑战天猫者,又是竞争对手,各方都摆足了架势。知名博主鲁振旺在其微博上公布了苏宁开放平台的千人招聘计划。他们的内部目标是在团队规模上要用几个月的时间超过京东,快速达到天猫的一半。
苏宁首要的敌人是京东,反过来说,京东目前最危险的敌人也正是意欲超过它的苏宁。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京东和苏宁都在打造一个所谓的生态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