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不容假设,结果更不容推测。李一男的港湾网络已经在京城落地生根。借助华为这块金字招牌,李一男的大名在电信界早已经尽人皆知。随后,风险投资商们都闻风而动,来到港湾找到了李一男。
在电影《非诚勿扰》中,范伟饰演的风险投资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风险投资就是越有风险越投资,没有风险绝不投资。这两句话虽然不能完全概括风险投资的全部意义,但讲得也是相当到位。
那些找到港湾公司的风险投资商重复得都是一样的话:港湾如果只做华为的代理,赚取微薄的利益,那么他们就没有投资的必要。如果李一男拉起队伍,然后推出自己的产品,接着再上市,他们就会往港湾注入庞大的风险投资。
李一男创业一年多,他手里的1000万资金很快就花完了。成立公司,研发、推广处处需要花钱,但更大的一笔钱李一男却花在了“挖华为墙角”上。
港湾网络是一家新公司,也是一家小公司,它不可能学华为一样,招来员工,然后进行长达一年多的培训。李一男没有时间,他也等不起。他只能用自己的影响力,从华为“挖”来以前和自己一起共过事的研发和销售方面的精英。
2001年,李一男在华为公司已经挖来了上百号研发和市场销售的骨干加盟港湾。其中包括前华为公司国内市场主管副总裁彭松,原华为技术数据通信部总经理路新。2003年底,同是华为系的黄耀旭,也率领他创办的钧天科技投奔李一男。
在十多年前,李一男的港湾网络想复制华为神话首先不缺的就是时机,因为一个巨大的宽带数据通信市场正在形成。李一男手下虽然不敢说兵强马壮,但至少是人才济济。他现在缺的是“东风”,那就是——钱。
李一男确实需要风险投资。他为了让风险投资商们对港湾网络拥有更大的信心,在公司成立一年之内,便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产品。港湾公司随后进军宽带IP领域,港湾网络因为技术新颖,市场越做越顺,其市场的占有率竟高达7%~8%。
再看华为公司,努力了多年,他们在国内宽带IP领域的占有率也只不过是10%~15%。李一男在公司的管理以及员工的使用上,用得都是任正非的办法,故此外界都称港湾网络为“小华为”。
李一男为了给部下打气,他说:“只要三年的时间,就能让投到港湾的一毛钱变一块钱!”
港湾的飞速发展,令那些风险投资商们的P股再也坐不住了。2001年9月,美国华平投资公司找到了李一男,他们首先向港湾公司注资1600万,龙科创投随后跟进,接着向港湾注资300万美元。
李一男虽然刻意低调,从来不谈“华为”两个字,但两家的商品叠合,全面竞争已经不可避免地展开了。李一男拿到了这两笔风险投资后,他凭着自己聪明的头脑,迅速研发出了属于港湾的通信设备,这些通信设备在技术方面比华为的产品更先进,在功能上比华为的产品更全面,华为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已经被电信业的“黑马”——港湾网络撼动了。
港湾网络经营得风生水起,华平投资、TVC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公司以及龙科创投,都对“电信小巨人”李一男的港湾网络公司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经过他们的多次追加,李一男前后共获得了1.16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李一男有钱之后,花钱也开始变得大手大脚……
当时负责管理港湾网络公司财务的副总裁,曾经私下对朋友感叹道:“一个装修就花去了2000万,真是拿着风险投资的钱不心痛!”
任正非筹措资金的方法是内部员工持股,而李一男的方法是引进风险投资。后者虽然给力快捷,但李一男却漠视了一点,那就是风险投资股东的压力:投资越多,股东们对李一男的经营就越掣肘。巨大的风险投资,在港湾网络的经营上,首先种上了失败的种子。
李一男也知道,风险投资是一把双刃剑,这把剑的一面可以帮他扩大公司,拓展市场,使港湾取得一连串成绩,另一面却是被割伤的危险。但是,港湾在辉煌的面前,还是淡化了这把剑的另一面,即危机的感觉。
根据华为的压强原理,即:集中优势资源在一定时间内做一件事情。港湾首先要做的就是“宽带市场”,事实证明,李一男是对的,港湾网络首先在宽带新产品方面做得风生水起。
李一男再接再厉,很快在市场上推出了机架式以太网骨干交换机,接着ADSL\\VDSL混插大容量机架式IPDSLAM系统上市,随后,支持OC192接口的T比特核心路由器也被研制出来。
其中,港湾网络在万兆核心路由器领域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ASIC芯片设计上已经达到1700万门,0.13微米的水平。
港湾网络公司当时曾经信心满满地声称:这些宽带网络建设中应用最广泛、最主流的产品领先于国内主要竞争对手12~18个月的时间!
据一位港湾广东地区的员工回忆,第一个产品在市场上“简直卖疯了”,其中在宁波网通一个工程中就中标3000万。
2000年,港湾网络创业的第一年,营收为7600万元,随着风险投资的涌入,港湾网络这个“小巨人”公司,就好像插上了翅膀,2001年,销售额度便达到1.47亿元;到了2002年,港湾的收入便又上了一个台阶,竟高达4.2亿元;2003年,更是有了成倍的增长,竟高达12个亿。
2003年,华为在国内的销售收入为150个亿,也就是说港湾网络的营业额,已经有华为的十二分之一了。
李一男绝对是个聪明的人,港湾网络和华为公司比起来,好像是一艘汽船和航空母舰。他之所以敢挑起竞争,并开始抢占华为公司的市场,首先是对自己的技术有强大的信心,二是现在思科公司正在状告华为专利侵权。
华为上下为了应对这场国际知识产权官司,已经忙作了一团。很显然,任正非对应势崛起的港湾网络,暂时无暇全力以赴地应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