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彭剑锋、包政等五名人民大学的教授,到深圳市华为公司深意大厦六楼讲授“企业二次创业与企业的战略转型”、“市场营销与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任正非听完课后,觉得这五位教授都非常有创建性,他们的真知灼见还可以解决很多华为现阶段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任正非便做出了一个决定:华为的高层干部,都要到会议室来,听几位教授讲课。
通过学习,包括任正非在内的华为中高层领导,都对彭教授等一行人的授课,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任正非随后找到公司的营销副总张建国,让他和与彭剑锋等教授联系,邀请他们到华为公司做顾问,为华为以后的发展提供管理和咨询服务。
当时彭教授一行人接到了不少企业的邀请,授课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对于华为的邀请,一开始并没有做出明确回应。张建国在两天之间连打20多个电话,接着,张建国又多次登门拜访彭教授。
彭剑锋从张建国的身上体会到了华为的真诚,彭教授深受感动之余,愉快地答应了华为的邀请。
1996年初,彭剑锋、包政、吴春波三位教授来到华为,开始为华为的营销管理提供咨询。后来,咨询的内容逐渐延伸到人力资源、生产作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等领域。
华为正处在高速成长期,人员管理、营销体系以及考核薪酬等方面都是问题多多。任正非觉得这几位人民大学的教授工作卓有成效,便决定让“让几个人大的教授试试”,是否能帮华为订立华为“基本法”。
彭教授等人虽然见多识广,但对于订立华为“基本法”的工作还是第一次操作。任正非为了让教授们搞清华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本法,基本法里面需要有什么内容,他就和彭教授等人进行了三天的长谈。
彭教授等专家们经过和任正非谈话,自然是豁然贯通。任正非虽然没有告诉他们基本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却给了彭教授等人分外明确的立法方向,即:第一,华为为什么成功;第二,支撑华为成功的要素是什么;第三,就是华为要取得更大的成功还需要哪些要素。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有过做企业的经典三问: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其实彼得?德鲁克的经典三问,与任正非订立华为“基本法”的三个方向非常契合。
彭教授等专家们在华为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他们对华为的企业文化、运作规律、人员管理可谓分门别类,了解非常。
1996年3月,由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建敏等人民大学的教授,组成了华为“基本法”起草小组。首稿由包政执笔,后包政去日本进修,改由黄卫伟教授主笔。
华为“基本法”专家组的办公室就设在任正非办公室的旁边。任正非遇到问题或有新想法的时候,就直接到专家组的办公室里与专家们一起讨论。在热烈的讨论过程中,任正非超前的思想启发着专家,也影响着专家,专家们对任正非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和剖析后,华为基本法的雏形就一点点地清晰了起来。
经过两年多的酝酿、讨论和起草,华为“基本法”八易其稿,终于正式出台了。华为“基本法”订立的辛苦,足以和1787年长达160多天的《美国宪法》的起草过程相媲美。
这部华为“基本法”阐述了企业的追求:华为公司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持之以恒的艰苦追求,使之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与世界接轨。
接着基本法强调了华为人的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公司凝聚力的源泉。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是华为企业文化的精髓。公司决不会让雷锋们、焦裕禄们吃亏,奉献者应当得到合理的回报。强大的国家是强大企业的沃土,企业必须依靠国家,没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企业发展就难以为继。
而华为的使命和前途问题,在这部“基本法”中也讲得很清楚:华为以产业报国和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公司的发展为所在社区作出贡献。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在这部“基本法”中,不仅强调了要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团队精神的销售工程师与营销管理者队伍,而且要顺应市场,不畏竞争,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向顾客提供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服务。还对公司的弊端提出了要求,基本方针是:减少组织的层次,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
高层重大决策需经高层管理委员会充分讨论。决策的依据是公司的宗旨、目标和基本政策;决策的原则是从贤不从众。
公司重要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均要充分征求意见与协商。抑侥幸,明褒贬,提高制度执行上的透明度。从根本上否定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的个人主义行为。
华为“基本法”出台后,一时间在国内外声名鹊起。这部法,不仅增加了华为的社会知名度,而且强化了客户对华为品牌的认同感。有专家估计,华为“基本法”至少为华为带来了10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
华为“基本法”里面,并没有故作高深的字眼,有的只是任正非一贯平素朴实的作风。在华为内部,任正非曾经讲过一句名言:“你到别人家做客,就不能抠脚丫子。”
这就是规矩。在华为公司的门口,立有一块文化石,上面刻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这八个字,也许就可以解释华为公司的精髓,解释任正非,解释华为“基本法”了!
对手,竞争中成长
我们把最强劲的对手当作最好的老师,站在巨人的肩上谋求发展,只有这样前进的脚步才不会停歇,企业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