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时候,研发人员累得不行,他们取出床垫,铺到地板上,就可以休息一下,一觉醒来,精力恢复,下午接着再干。晚上加班,他们往往干到半夜,回宿舍不仅要走路,而且耽误时间……这时候,陪伴他们休息的就是华为研发人员独特的“看家法宝”——床垫了。
一张床垫半个家。枕戈待旦地睡一觉,第二天早晨从床垫上起来,接着再向科研项目发起冲锋。床垫记载着华为人担负的责任,床垫文化,也是华为最基本的精神文化。
华为公司内刊《华为人》登载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家供货商到华为厂区送货,正值中午休息,送货的业务员又困又累,就找张泡沫板放在地上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身边多躺着一个人,打完招呼,仔细一看,这个人竟是任正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肉体虽然可以战胜,但精神却永远不可能被征服。有这种睡床垫的老总,自然就有下面睡床垫的员工。
可是随着“胡新宇事件”的爆发,华为的“床垫文化”一下子成了社会上被议论最多的“焦点”话题。床垫文化是对是错,是应该发扬,还是应该取缔?一时间唇枪舌剑,论战的尘烟四起。
胡新宇是四川宜宾人,他四川大学毕业后,2002年考上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硕士。胡新宇在2005年6月底和多位同学一起加盟华为公司,并开始从事研发工作。胡新宇的作息时间是晚上10点下班,然后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11点多钟回到出租房休息,早上7点准时上班。
华为晚班的通勤车一般发两趟,晚上6点发的班车每人收取5元乘车费,9点的班车可免费乘坐。而在华为工作的员工,绝大部分都会乘9点的班车回家。
2006年4月的时候,胡新宇在华为公司做着一项重要的封闭性研发工作。项目开始后,由于任务重,时间紧,胡新宇就开始长时间工作到下半夜2点,困了,就倒在办公室地板的床垫上草草地睡上一觉。醒了,再接着开始紧张的研发工作。
这期间,胡新宇突觉身体不适。他去医院看病,经过诊断,医生告诉他,他患了病毒性脑炎。5月28日,年仅25岁的华为员工胡新宇因病不幸去世。
胡新宇“过劳死”的消息在天涯网站上纰漏后,一天的时间,点击过万,回帖过千。胡新宇的同学回忆说:“他喜欢踢足球,身体很棒,可是一年的时间不到,他竟离开了我们……”
随后,国内一家财经日报以《天堂里不再有加班》这样犀利的题目,报道了“胡新宇事件”。在这篇报道中,记者这样写道:我们来关注一个有点悲情的故事:一位人人羡慕的白领因为“过劳”,倒在了工作的地方,他原本是那么年轻、有朝气和有前途……
华为公司将胡父请到深圳,并很快妥善地解决了胡新宇得病身亡后的抚恤问题。华为新闻发言人傅军随后表示:虽然过度劳累与胡新宇死亡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确实也有相关性。公司高层已经高度重视对此事的处理,公司也重申了加班政策,晚上十点以后加班要经过批准,不准在公司打地铺过夜……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任正非痛定思痛,他郑重地向华为的高管们提出,为了华为的发展,为进一步完善员工保障与职业健康计划,应该设立首席员工健康与安全官。这个职位的设置,在大企业中尚属首例。
华为公司第一任首席员工健康与安全官,由副总裁纪平担任。该职位的作用是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哪怕是交通安全)。华为还专门成立了健康指导中心,规范员工餐饮、饮水、办公等健康标准和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健康与心理咨询,并注意劳逸结合、注意身体健康,借此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
任正非在他《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的著名讲稿中,回答了社会上对华为“垫子文化”是否还有必要坚持下去的问题:
华为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我们已经连续数年大量招收新员工,壮大队伍。新员工进入华为,第一眼看到的、处处感受到的就是华为的艰苦奋斗。
一些人对此感到不理解。他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华为为什么要艰苦奋斗?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另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华为为什么能活到今天?华为将来靠什么活下去?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有一篇文章叫《不眠的硅谷》,讲述了美国高科技企业集中地硅谷的艰苦奋斗情形,无数硅谷人与时间赛跑,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成就了硅谷的繁荣,也引领了整个电子产业的节奏。华为也是无数的优秀儿女贡献了青春和热血才形成今天的基础。创业初期,我们的研发部从五六个开发人员开始,在没有资源、没有条件的情况下,秉承“两弹一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忘我工作、拼搏奉献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大家以勤补拙,刻苦攻关,夜以继日地钻研技术方案,开发、验证、测试产品设备……没有假日和周末,更没有白天和夜晚,累了就在垫子上睡一觉,醒来接着干,这就是华为“垫子文化”的起源。虽然今天垫子已只是用来午休,但创业初期形成的“垫子文化”记载的老一代华为人的奋斗和拼搏,是我们需要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中国,做一个企业,竞争对手是全球各发达国家的世界级巨头,他们有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积累,有深厚的市场地位和客户基础,有世界级的管理体系和运营经验。
华为没有背景,也不拥有任何稀缺的资源,更没有什么可依赖的,除了励精图治、开放心胸、自力更生,我们还有什么呢?最多再加一个艰苦奋斗,来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个中国高科技企业,在海外开拓的征途中,注定是艰难的,但意义也将是非同寻常的。幸福不会从天降,全靠我们来创造,天道酬勤。
天行健,君子自强而不息。1992年到时候,当时郑宝用根本没有研制局用大型交换机的经验,任正非更是清楚华为公司的不足,一再提醒研发部“不要做先烈,要做先驱”,并且给先烈和先驱一个注解:领先一步是先驱,领先三步是先烈。
有很多技术公司因为研究的项目太超前,项目和市场脱节,最后惨遭淘汰,做了“技术先烈”。而华为公司不同的是,华为是脚踏实地地先做市场后做技术,完全依靠自主资金滚动发展。
1992年,在郑宝用的带领下,华为的十几个开发人员组成了一个精干的开发团队。这个团队以前只开发过模拟空分用户机,所以在开发局用交换机时,他们经过集体讨论,最后将研究方案上报给了任正非。任正非对于郑宝用先开发模拟空分局用交换机的方案,也是十分赞同,因为这个方案是根据华为目前的实力制定的方案,不仅不超前,而且将失败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方案确定后,华为第一个局用交换机命名为JK1000,郑宝用负责全局,徐文伟负责硬件,王文胜负责编写软件。三个人携手并肩,一起工作。饿了,就去华为公司的食堂吃口饭;困了,就倒在地板的床垫上睡会觉。他们三个扭成了一股绳,不取得JK1000的成功,绝对不放手,绝对不罢休。
合资,莫贝克公司
智者的全部错误合起来,也会堆成大山的。
——非洲古谚
华为的第一款局用交换机JK1000,终于研究成功了。可是这款交换机应用的是模拟技术,模拟技术当时虽然流行,但却是一种即将落伍的技术。华为公司的研发人员,就等于在沙地上修上了一座房子,等待他们的,必将是岌岌可危的命运。
当时华为公司的旁边有一家亿利达集团公司,徐文伟就是被任正非从那家公司挖过来的人才。徐文伟在硬件方面绝对是有一套。而王文胜是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的学生,他在软件开发上很有天赋,再加上技术中坚郑宝用,这个铁三角确实是研制JK1000的最佳组合。
达芬奇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如果他有理,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