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

  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征服全球这么多的用户,可见ICQ的能量相当巨大。然而让人扼腕痛惜的是,ICQ这个互联网“神物”并没有在中国持续发展下去,反而出现了倒退和萎靡,直到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它的大名了。

  应该说,在互联网群雄并起的时代,谁占据了先机就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可是ICQ在中国却失去了攻城略地的最佳时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输在了经营理念。

  ICQ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诞生代表着一场现代通讯的技术革命,所以没有将整个世界当成它未来要开拓的市场,反而是象征性地、试探性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英文版。更糟糕的是,当一切数据充分显示了ICQ广受用户欢迎之后,其经营者也未能及时调整市场战术,而是继续墨守成规,结果手中掌握的良机一再被延误,最终被后来者反超。

  第二,输在了使用环境。

  IM是什么?它应该是一个能够跨越地域和各种限制的网络交流工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软件兼容程度和用户使用习惯等因素,都注定了ICQ难以在国外成功大面积地移植和嫁接,特别是在其主观未能采取积极措施的前提下,这种ICQ用户和非ICQ软件用户之间的沟通障碍就无法攻克。当然,这也是ICQ无能为力的客观因素。所以,这样一来,ICQ的拓展范围和耕作深度就被大大地束缚住了。虽然美国在线曾经将AIM和ICQ这两个聊天软件进行了整合,造出了一个功能简约的ICQ Lite版本,然而在中国大地上却难以广泛推行,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

  第三,输在了语言障碍。

  ICQ有着本土即时通讯软件没有的致命缺陷——语言。自从ICQ推出之后,除了英文版之外很难看到其他版本,这对于非英语国家的用户来说,想要上手操作始终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所以在中国,除了一些英语素质较高的用户能够随意使用之外,其他的用户迫切需要的是不存在语言障碍的本土即时通讯软件。

  虽然ICQ未能在中国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平台上走得更远,但毫无疑问地,它开创了即时通讯的先河,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和思考,让大家突然意识到:原来在互联网上还可以这么玩,经由一根网线就能联络上远隔万水千山的人。

  其实,互联网经常带动的是一种观念上的革命,而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命。因为IM软件本身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计算机技术,关键在于它的观念是超前的,这种观念会影响一批人去研究它、改进它乃至超越它。谈到ICQ对中国的影响,受益最大的恐怕要属马化腾了。

  马化腾作为一个资深的计算机爱好者和老牌网民,很早便接触到了ICQ,很快就被它的科技魅力所感染,玩得是不亦乐乎。他经常通过ICQ和朋友在线上交流,徜徉在互联网时代的奇妙沟通方式中。

  不过,马化腾从来都是“寓思于玩”,所谓的“玩”只是他感性地认识某个事物的方式和过程,而并非是最终目的。在接触了ICQ一段时间之后,马化腾忽然意识到: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对IM软件是有着巨大的刚性需求的,犹太人能开发这样一个小玩意儿,中国人又何尝不需要一个本土的IM软件呢?

  马化腾这一琢磨不要紧,他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开发一个即时通讯工具的问题,他还想将这个软件做大做强。几年的“站长”经历已经不能再填满马化腾的“胃口”了,他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群雄逐鹿的时代找到安身立命的山头,由此,他的创业生涯也悄然拉开了序幕。

  人尽其才干革命

  在润迅工作的最后那段日子里,马化腾过得并不轻松,或者说过得并不快乐。当时,他已经是润迅的开发部主管,由于业务和市场的限定,他必须按照公司的要求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传呼业务上。相对地,他所提出的有关互联网方面的开发建议却得不到重视。

  2010年4月,马化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说:“那个时候我开始思考互联网能带来什么,因为当时在做传呼,第一个想法就是把网络传呼这个概念引进来,通过互联网来传呼,把内部的系统接起来,当时以为这可以给传呼业带来一点高科技色彩,能够延缓(传呼业的衰落),因为当时(公司包括整个传呼业)压力很大了。其实手机一开始出来,短信一普及,我就知道传呼机肯定是完蛋的,就变成夕阳产业了。”

  兴趣不一定非要变成工作,但如果所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兴趣相差太远,也是让人不舒服的。当时的马化腾就经受了这种负面的体验,而且他也意识到润迅这样的战略规划其实是背离了互联网发展的大方向。

  其实当时不光是润迅缺乏战略眼光,整个传呼行业也没有认清自身黯淡的前景,一时的繁华让整个行业集体性地“失明”——丧失了必要的警惕意识和战略眼光,因此没有人及早地进行转型,以至于市场的拐点降临在2000年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传呼公司都是一片慌乱,这才想起要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到了2001年,传呼业务逐步走向死亡,在2002年则全线陨灭。最终,一度风光无限的润迅,将自己仅剩的一些客户无偿让给了联通。

  除了传呼行业的衰败之外,还有一个外部因素影响着马化腾对未来的决策,那就是当时的丁磊将用7个月写成的网易免费邮箱以119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广州的飞华网。马化腾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绝对是一座等待着有识之士去开发的“金矿”,而且机遇稍纵即逝,他不能再等待下去了!与此同时,马化腾的朋友圈子中,也有人给了他自己出去干事业的精神动力。当时有一个南京的网友,总能给马化腾一些宝贵的建议和鼓励,让他坚定了创业的信念。

  此时的马化腾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一个“IT技工”了,他想要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才干,也想让他头脑中的一个个构想变成现实。当然,那时候他可能不会想到腾讯今天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和地位,其实他的创业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不断地在互联网上探索出一条新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另外,他通过股票分析系统赚到了第一桶金,也由此在资本市场里积累了一定的创业资金,有了相对丰厚的物质财富作为基础。这样,马化腾就不必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了,他能够将更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他热爱的行业中。

  曾经有一个传闻说,马化腾当时在润迅提出了要开发一个类似于QQ软件的东西,然而这个富有前瞻性的提议却未能引起润迅高层的关注,因为他们还无法认识到这样一个小软件能有什么发展前景。当时虽然也进行了讨论,不过让大家感到疑虑的是,这样的软件到底收不收钱,如果收钱会有人买来用吗?如果不收钱做它还干什么。

  润迅高层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在当时还看不到客户资料的重要性,而是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赚钱上。事实上,那些有着极高忠诚度的客户才是商家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不是能用钱来衡量的。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马化腾认识到了自己和润迅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才打定主意自己创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马化腾当时在润迅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别之处,一些老员工在回忆他时,几乎都用了“没想到”“当年其实不起眼”这一类的词汇来形容他,可见马化腾在润迅是一个很低调、很不显山露水的人,或许这就是厚积薄发的一种个人魅力。

  1998年10月,马化腾正式向润迅提交了一封辞职信。公司对于这样一个人才的流失,自然是有些不舍,但最终也没怎么挽留就“放走”了马化腾。

  1998年,中国的互联网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年,张朝阳创办的搜狐、周鸿祎创办的3721,都让活跃在IT界的有志之士感到兴奋,他们纷纷投身创办互联网公司,准备在这个全新的战场中一展身手。

  马化腾当然也不例外,尽管他对具体要开创的事业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但是大的方向已经确定了下来——传呼和网络。马化腾之所以认定了这两个目标,是他认为自己拥有了5年的网龄和相应的职业经验,因此这些资本的积累会帮助他在这两个方向上有所作为。

  不过,单靠一个人创业肯定不行,他需要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战友。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