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凌叔华发表在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上的短篇小说《一个惊心动魄的早晨》,可以说是她在小说领域创作的封笔之作,一别早年闺秀风格,用第一人称描写日军占领下的北平,“我”在海淀大街李大妈家的一次奇遇。
小说通篇写了一个“惊”字。小说讲的是一天早晨,“我”送小女儿到幼稚园、街上买完菜正要回家时,被李大妈拦住,让“我”到她家帮一下忙,因为她的丈夫在“我”父亲手下当小职员多年,不好不去。原来是她丈夫离家十五年,早不回晚不回,正赶上儿媳坐月子才回来。儿子是个爱国者,明知媳妇要生孩子,却要加入“民团抗战”,直到走的那天早上才告诉他娘。母亲明白,男人向来是“流血不流泪”,她理解儿子的心情,便不再去拦。接下来小说情节便展开了。
我进门后,早就听到年轻女人的呻吟声,此刻我也看到左手卧房蓝布帘子里面,炕儿上躺着一个白头发的老头子,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闭着眼睛哼哼的呻吟。一会儿忽然侧身要坐起来,嘴里喊着:“大忠的妈,你给我买到帽子没有?我求你赶快去买一顶。时辰一到,我就得走,到了阴间,没有帽子戴,可要被小瞧不起啊!”
李大妈告诉他已给他到做衣铺定了帽子,老头一再催她再去。李大妈说你儿子是为国为民才离开家的,忠孝不能两全,我还要照看他的媳妇。李大妈被催不过,拉住“我”的手暂时照看一下,接生产婆一会便来,她再不能等,数完钱便走了。
我独自留在堂屋,留心两边房的人叫唤,不知为什么,心里忽然一阵空虚、怅惘,好像半夜在坟地里迷了方向,摸索走路。一会儿老头儿大声的喊我:“十姑娘,请您进来一下,我得穿上鞋子。那双黑缎子鞋子,是在床底下,你来帮个忙,我下不了地。”
一会儿对面房里的小媳妇又哭又喊痛死了。如此三番交替呼来唤去,万一是难产怎么办?正在这时,大门铃铛一响,接生产婆到了,好一阵折腾,最终生下了个儿子。
老头子忽然坐起来正色望着我,说起庚子年那场战争,义和团也和今天的“民团”一样,都是为国为民战争的,这仇是永远不会忘的,外国人再来欺负我们,我们都立刻变成“民团”,或者就叫“义勇军”,“只有小日本不肯相信”。
最后,老头子也不再说他死了,“灰白贫血的脸,忽然光润起来”。
这是两代人对于同一性质战争的认知。小说
用一家人“死亡”和“新生”,描写了北平普通人的抗日故事。
随着中国新时期的到来,凌叔华也浮出了地表。
她的作品在大陆、港台不断再版。据不完全统计,先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她的《花之寺》、《女人》、《小哥儿俩》,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凌叔华散文选集》,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小说集《花之寺》,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凌叔华文存》(两卷本),北京华侨出版社出版了她的自传体小说《古韵》,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了《凌叔华经典作品》选,上海书店书出版社出版了她的佚作《中国女儿》,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小说集《绣枕》等,美国出版了她的自传体小说《古韵》,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凌叔华选集》,台湾业海出版社出版了自传体小说《古歌集》(另一版本书名),台湾洪苑书店出版了《凌叔华小说集》(一、二两册)等,还有一些作品被选入各种版本。
一时间,凌叔华又热了起来,还有许多咨询者、通信、来访、研究文章等见著报端。比较有代表性的采访是美籍台湾女作家木令耆(刘年玲)的《菊访》、台湾《联合报》记者郑丽园的《如梦如歌——英伦八访文坛耆宿凌叔华》等。
木令耆的采访是在一九八○年八月。
她是由台湾到美国留学,在图书馆的《新月》杂志上读了凌叔华的作品,经心笛女士的提起,借这次到伦敦学习电视剧写作来拜访的。在紧张学习之余,她两次到凌叔华家长谈。第二次她手持一束金黄色菊花前来,告之“正因为我想到了中国,才买了这束菊花为您祝福!”
她们所谈的内容有白话文写作,《现代评论》杂志,徐志摩和林徽因、梁思成的友谊,二三十年代文坛旧友以及文艺又在复兴等。
文章题目便是由那束金黄的菊花而得之。
郑丽园小姐的采访是在一九八七年春天。
她到伦敦后四处打听凌叔华的居所,失望之时在伦敦大学讲师马森的帮助下,几个星期后才得到了回音。联系上后,她本以为几个小时的访问,没想到,被凌叔华娓娓道来的中国近代文学史以及趣闻所深深吸引,一个月内竟跑了八次。面对十年前罹患乳癌,去年跌伤腰骨,又乏人照顾的凌叔华,还在追求未竟大志,感动的她舍不得轻易下笔。
对于这次采访,郑丽园把八次漫谈的内容有“齐白石、康有为、俞曲园是家中常客;英文是辜鸿铭打的基础……”、“泰戈尔来我家喝杏仁茶,徐志摩、胡适之等都到了,独有郁达夫缺席……”、“朱湘来珞珈山看过我后,就在武汉(上海到南京)渡船上投江自杀了……”、“我在遍地死尸、难民的川西,开始与维吉尼亚·伍尔夫通信……”、“为了生活,奔走于南洋、北美、英伦之间,中断了写作……”等内容,在《联合报》连载。
在结束访问时,凌叔华托郑丽园把她的散文集转交林海音女士,在题字时竟忘了是八几年,问过后仍写成一九八六年,还是错。
这是晚年的凌叔华在国内外文坛发出的最后光亮。
一九八九年透骨彻髓的寒冬又降临了。
凌叔华独自住在伦敦新搬进的房子里,寒风鬼魅般地拍打着门窗,她已预感到什么不祥,生命的影子与她渐行渐远。
一种挥之不去的念头顽石般又爬上心头。
她给远在爱丁堡的女儿小滢打电话说:我要回家。
小滢听出了那一端的毫无商量余地的态度,便让丈夫秦乃瑞赶快做出安排,乘车南下伦敦。
其实在那个年代回北京并非易事,他们托的“韩叙、陈昊苏、袁晓园,还有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北京大学及亲戚等”,早已在私下进行。这是那个年代办事的潜规则,因为立法不健全,俗称“走后门”,不然事情则办不成。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她不管天气寒冷,不管女儿劝说,言称就是住院也要到北京去住。在女儿陈小滢、女婿秦乃瑞的陪同下,从伦敦乘机,踏上了返回故国的归程。
十二月初,凌叔华在女婿秦乃瑞护送下到达北京,直接住进了北京石景山医院晓园国际保健部治疗腰伤。这是专门为外国友人和归侨专设的医疗机构。石景山医院对这位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作家、画家相当尊重,照顾得殷勤周到,每日三顿正餐另加两次点心。在医院大夫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凌叔华的腰伤渐渐好转,并能够从病床上坐起来了。
翌年的三月二十五日,是凌叔华的九十大寿。陈小滢专门请人做了生日蛋糕,用奶油浇上“生日快乐”四个红绿相间有大字,医院领导和亲友也送去了生日礼物。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领导舒乙也带人前来祝贺,并带来了鲜花、寿礼和生日蛋糕。凌叔华看着蛋糕上那个红色的“寿”字,高兴地说:“谢谢!”她躺在鲜花簇拥的病床上,文学馆的同志还为她拍了许多照片作留念。那一天,她用中、英、日文说话,给日夜护理她的护士小姐讲故事,唱日文歌,愉快地度过了这个大喜之日。那一天,医院厨房的师傅还专门为她做了一碗龙须面。
到了四月,不幸的消息传来。她多年前已治愈的乳腺癌复发,并转移到了淋巴。医院会诊后对她进行二十四小时特别护理。由于凌叔华的血管特别细,医院还专门指定一位技术高的小儿科护士长为她打针,以便减轻她的痛苦。
在病重的日子里,她常不分季节的向女儿小滢要她想吃的豌豆黄、山楂糕、烤白薯、茯苓饼等等,小滢和院方想方设法满足她的要求。
远在美国的妹妹凌淑浩接到姐姐从北京寄来的信,她准备让外孙女魏淑凌陪她去北京。就在此时她接到秦乃瑞的信,说十四姨身体虚弱,而且他认为这么远去中国并不明智,并说大夫也认为只有两个星期的时间了,她们不太可能在两周内赶到。
在美国工作的外孙女小明,闻讯后匆匆赶来,这是她第一次回中国,在看护了姥姥一周后,因假期已满便赶回了美国。她在写给妈妈陈小滢的信中说:“石景山医院对我姥姥照顾得无微不至,使我感动不已,我相信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国家,能找到如此富于奉献精神医德又这么高明的医务人员了。”
凌叔华对医生和护理人员相当配合,礼节周到,和蔼可亲,为此也赢得了大家对她的尊重。为了防止病毒感染,医院要求来探视的人都穿上消过毒的白色罩衣。有些来看望她的朋友,见到总有好几个人围着她转,误以为是她在北京的亲戚,后来才知道是医院护理人员。
四月三十日,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同志征得陈小滢的同意,前来医院探望病重的凌叔华。他们送来一束红色的康乃馨,凌叔华谢过后,示意小滢放在窗前她可以看到的地方。舒乙问她:“您记得老舍吗?”
她说:“老舍是舒舍予,我记得他的作品,他到过我们史家胡同的家。他和他的好多朋友没有了,杨振声没有了,丁玲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