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即将迁居萨塞克斯,我希望在那儿能有更多
的时间,伦敦是太拥挤了。……
希望你再来信,告诉我你的工作进行的怎样了。
请记住,我将乐于给你任何力所能及的帮助,我将乐于
拜读你的作品,并且改正任何错误。不过,你怎么想就
怎么写,这是惟一的方法。
致以衷心的问候,再见。请称呼我弗吉尼亚,我
不喜欢被称为伍尔夫夫人。
凌叔华很快写出了小说的第一章“穿红衣服的人”。她立刻
给伍尔夫寄去。因战争的原因,伍尔夫十月十三日才给凌叔华复
信说:
我用打字机打下了此信,以便省你的眼力,因为
我的书写体太难认了。你寄来的大作一章,我终于拜读
了。由于某种原因,我将它搁置了一段时间,现在我要
告诉你,我非常喜欢这一章,我觉得它极富有魅力。自
然,对于一个英国人,初读是有些困难的:有些地方不
大连贯;那众多的妻妾也叫人摸不着头脑,她们都是些
什么人?是哪一个在说话?可是,读着读着,就渐渐地
明白了。各不相同的面貌,使我感到有一种魅力,那些
明喻已十分奇特而富有诗意。就原稿现在这个样子来
说,广大读者是否能读懂,我说不好。我只能说,如果
你继续寄给我下面的各章,我就能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这只是一个片断。请写下去,放手写。至于你是否从中
文直译成英文,且不要去管它。说实在的,我劝你还是
尽可能接近于中国情调,不论是在文风上,还是在意思
上。你尽可以随心所欲地,详尽地描写生活、房舍、家
具陈设的细节,就像你是在为中国读者写一样。然后,
如果有个英国人在文法上加以润色,使它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容易理解,
那么我想,就有可能保存它的中国风味,英国人读时,既能够理解,又感到新奇。
……你寄来的手稿,我都妥善保存,你的手书我读来毫不困难,因此。不需要打字。
在这以后,凌叔华陆续写出了“母亲的婚姻”、“搬家”、“一件喜事”、“中秋节”、“第一堂绘画课”、“一件小事”、“贲先生”、“叔祖”、“老花匠和他的朋友”等章节,给伍尔夫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