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1914)初夏,凌叔华参加了入学前的考试,和姐姐淑萍如愿以偿地到直隶女子师范学堂插班就读,而淑浩则到另一所公立学校上课。
入学之初,凌淑浩表现得极度兴奋,但不久就厌倦了。在课堂上,她和其他女孩子递纸条,还把书本立放在书桌上当挡箭牌,下面大读通俗小说。
一天,她跑到院子里和同学去玩,听到老师喊她的名字。老师说:“我知道令尊的地位很高,你可能在家被娇宠惯了,但是在学校的功课上,你真是不见得多聪明。”然后又把她叫进屋里,大声呵斥:“小凌你长得一张聪明脸,却是一副笨肚肠!”
凌淑浩说:“是吗?那我就不用你教了。”
就这样,她辍学回到家里。
凌福彭问:“你准备怎么办?”
凌淑浩说:“我在家里学。”
凌福彭问:“你学什么呢?”
凌淑浩说:“历史、地质,那些学校规定的课程。”
凌福彭说:“你去找你想找的老师,我给你付学费。”
凌淑浩说:“那再好不过了。”
于是她找了一个教化学、物理和数学的老师。那一整年,她就在家里学习。
也是在这一年,凌福彭出任北洋政府约法会议议员,参加起草《约法会议组织条例》。不久,约法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约法》,帮助袁世凯废除国务院,改责任内阁为总统制。四月九日,北京政府又任命他为参政院参政,这也是对他尽职尽责的一种酬报。
民国四年(1915)七月,凌叔华的故乡广东闹水灾,许多县冲决了基围,房屋坍塌,人畜溺毙,损失严重。北京政府派她的父亲凌福彭和蔡乃煌、李翰芬携灾款赴粤赈灾,设救济公所,分赈灾区,修筑各地基围。他们在肇庆救灾时,受到百姓称赞,并建祠纪念,至今还有他们的名字。
同年秋天,凌淑浩经过补习,也考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读书。
这年年底,凌福彭被派往山东青岛任职,见证了中日谈判和德日权力的移交。尽管他早年几次到日本考察,了解些日本情况,直到这时他才看清了日本人用军事恫吓和外交讹诈的野心。在青岛期间,他“日渐失望,萌生退意”。随着袁世凯称帝和死亡,凌福彭的政治生涯也走到尽头。
民国五年(1916年)一月,齐璧亭(1885-1968)从日本学成归国,担任了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的校长。这年六月,适逢女师建校十周年,学校开展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并更名为“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这所学校于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二十二日(1906613),由北洋政府学务处傅增湘(1872-1949)根据袁世凯“大兴女学”旨意创办,校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初设简易科,学制一年半;后设完全科,学制四年,加预科一年,学生五年毕业。他任学堂总理(校长),实际由他的夫人凌女士主持。校址初在天津河北区三马路三才里西口,宣统二年(1910)迁到天纬路东口(今天津美术学院)。生员来自天津及东南各省。
宣统二年六月(19107)由吴鼎昌接任,添建附属小学,民国元年(1912)春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第二年又更名为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同年,北洋高等女子学堂划入,成为女师附属女子中学。
吴辞职后由张相文接任(1866-1933),民国元年(1912)八月,任校长不几日(因与白雅雨策划滦州起义失败),遂辞去校长职务,去北京专办中国地理学会。校长由李家桐接任。民国三年(1914),天津劝学所蒙养园拨入女师,成为附属幼儿园,民国四年(1915),李家桐因病辞职。同年,又聘南开学校的张伯苓代理校长,实际事务由其妹夫马千里执行校务。
民国五年(1916),齐璧亭接替张伯苓。
齐璧亭(号国梁)是个有开创性的校长,他执掌女子教育三十四年,把这所学校由初师、中师、最后开将为师范学院。他本人也是一个有不断进取心的人。
他早年毕业于保定高等师范学堂、北洋大学师范科,曾两度赴日留学,后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学位。他根据自身经历和中外女子教学实践,接任后即大力提倡“勤仆、奋勉、和婉、敬信”的办学宗旨,不长时间便把学校各项事业搞得风生水起,五彩纷呈。
教学之外,他又创办了女师学友会并自任会长,下设总务、学艺、图书、讲演、文艺、运动、交谊、馀兴等八个部,各部部长由教师担任,各部又设正副委员长、委员若干,由学生中选拔。后来又设总、副委员长,由各部委员长选出。校友会还创了《会报》,每年出刊,两期。《会报》为16开本,每期200页,15万字左右,设教学、文理、新闻、文艺等10多个栏目。《会报》由图书部编辑,每期1000册,北洋印书局印刷,总务部发行。
《会报》的创办,大大活跃了学校气氛,调动了师生学习和教学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女师还筹建了学生自治会、青年会、乐群会等组织。
凌叔华初被选为文艺部委员长,后又担任校友会总委员长。宗旨是“辅助本校国文之发达,期得美满有用之效果”,职责是“掌理文社、诗社等之组织,进行学校新闻、年会会报之编辑、发刊等项。”
民国五年(1916)年四月,《会报》第一期刊登的“十周年纪念录”一文中附有“毕业生及现在学生一览表”,记录了190余位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这个一览表透出凌叔华姐妹的一些信息,凌淑萍,本科三年级,凌淑浩,本科二年级,二人籍贯均为“广东番禺”,家长职业“政界”,住址“天津(今河北区)新大路无线电后”。而且表格中只有凌淑华的名字,却无具体年级等资料。这个“淑”字,应是她本来的名字,改成“叔”字,是成名以后的事。在女师,她还用“瑞棠”这个名字写文章。
据凌淑浩回忆,凌叔华在一九一四年秋就已经是女师的学生了。一年后,她也考入女师,并与叔华同在一个班,凌淑浩还说:
到了年底,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她很不高兴,因为我是第一名,她是第三名。叔华总以为她是家里最聪明的。她一直这么想,我不觉得她最聪明,不过她倒是能写会画。她的作文真的很棒。便是我说,别的你就不懂了。我觉得我在其他方面更在行些。
据民国六年(1917)十二月《会报》第四期该校语文老师张皞如在《奇遇歌赠荷生、淑华二女士》一文中说:
丙辰(1916)秋,同肆(修)业于直隶第一女子学校,而不同组——荷生隶于四年甲组,淑华隶于四年乙组。盖荷生来校已久,淑华则以后始纠鼓箧,而名能以文才优秀,为本组冠。
“荷生”,本名凌集嘉;“鼓箧”即击鼓开箧,是古代的入学仪式。按照一览表的记录和张皞如的文章记载,二人不是同一班级。即使到秋天,淑萍、叔华倒是同一年级(四年级),凌淑浩只能是三年级的学生。这恐怕是凌淑浩的回忆有误(或《家国梦影》作者有误)。
民国五年(1916)暑夏,齐璧亭经过竭力筹划,女师增设专修科终于有了眉目。《会报》第三期(19174)登出了《专修科将升增设》预告:
本校创始以来,前后毕业者已五次,共计有数百人之多。毕业后,赴多地任职者,固属多数,而立志升学者,亦复不少。惟以我国尚无女子高等专门学校,以致升学无地,殊属遗憾。校长有鉴于此,已向公署呈责经费,以便增设专修科。想我前后毕业诸君,有志深造者,必同声相庆也。
专修科的设立,是为了弥补天津当时女子师范无高等教育的缺憾,来满足一些女生继续求学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