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吃午饭时候,凌福彭对她说:“你的画师让我为你找个先生念书,这对画画也很重要,今天下午我带你去见大先生。”
大先生的书房在院落的花园附近,它的南面正对着一个圆圆的月亮门,是居室通往花园的路口,书房的四周是太湖石堆起的假山,下边放着许多盆栽的鲜花。墙边生长着龙槐、枣树和翠竹。书房一正两厢,宽敞豁亮。北墙上挂着孔子画像,上边写着“至圣孔子先师”,桌子正中摆着一只青铜香炉,两边放着一对青瓷花瓶,沿墙摆满书架,窗前是书桌和茶几。
大先生在凌家教书许多年了。他是典型的北方人,身材魁梧,肤色黑红,声音宏亮。他不苟言笑,性情直爽,读书时他的头总是微微摇着,像唱歌一样把书的内容读出节奏来。
下午,凌叔华跟父亲来到大先生的书房,先拜孔子像,再向先生行跪拜礼。大先生扶起叔华说:“起来起来,以后你每天到这里上课,我来教你读书。”
凌福彭说:“磕过头,她就是学生了。她这个年龄,最好是先练练耳朵。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能背许多诗词,但不懂什么意思,十二岁以后才渐渐明白。”
大先生说:“您说得太对了,有些孩子因听得不准,大了后常发错音、用错字。”
凌福彭说:“现在用不着学太多,只要学会在画上题诗就足够了。”
大先生说:“有你这样的父亲,写诗不成问题。”
凌福彭说:“可她的哥哥哪写过一首好诗?”
大先生说:“树上果子有大有小,它们是自然生长的,又不是茶杯,你想做多大就多大。”
凌福彭开心地笑着走了。
叔华每当背会两首诗,大先生就让她到外边玩一会儿。她很快学会了好多短诗。大先生每天早晨用红笔在他教的诗句边画个圆圈,然后给叔华读两遍,第三遍让她跟着读,然后再一起读几遍,叔华就差不多记住了。
大先生看着叔华说:“猜猜看,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叔华告诉他不敢说。
“说吧,没关系。”
“我怕说出来会说我的想法可笑。”
“可笑的想法有时能成好诗,别把可笑的念头吓跑了,一首诗只要有真情实感,可笑不可笑都没关系。”
叔华跟大先生学了近两年,所学古诗和散文,都深深地印在她脑海里,许多年后还能出口成诵,每当看到一些美好的景物时,她便会产生写诗的灵感,脑海里浮现许多新奇的想法。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袁世凯上书光绪皇帝,这样推荐凌福彭:
该员才长心细,器识宏通,如果重以事权,必能力膺艰钜,应如何量予擢用之处,出自宸裁。该员现因卓异,请咨引见,除给咨送部外,理合附片具陈。
翌年正月二十五日,凌福彭在袁世凯举荐下,由天津知府擢升顺天府(北京地区)尹。
他到任后,有人议论顺天府开办的东、西、南三路中学堂“人数太少,程度不齐”,“遂有主归并中学、开设师范之说”。他仿效天津经验,札饬顺天二十四州县就此事公决。“开议之时,主归并者十有四人,不归并者十人。”他决定在京师另立一所中学。将正在开办的顺天东、西路中学堂改办成师范学堂,顺天南路中学堂改办为农业学堂。令宛平县高等小学堂由西什库后库迁出,移至外城梁家园办学,所腾校舍供新设立的顺属中学堂使用。新设中学堂属东、西、南“三中学之学生、经费概行归并”。
这年十一月,御史张世培折参凌福彭“破坏学务”、“淆乱定章”,而学部却在奏折中支持凌福彭的主张,并就招生和经费提出建议:“北路学生有合格者亦酌量选择收录,以昭平允。”
凌福彭还整顿了顺天高等学堂。
经过整顿后的高等学堂,“每年可省一万余两,若以此款撙节动支,当可敷用”,如有不足,顺天府会商直隶提学司设法筹拨应用。
宣统元年(1909)十二月,凌福彭擢任直隶布政使(直隶不设按察使,总督之后布政使是二把手)。清帝退位后,他又受袁世凯委派,到遵化“续修东陵”。
直隶,因直接隶属京师而得名。囊括今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山西、河南、辽宁、内蒙古一部分,因地处京畿,为清代省府第一衙。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说。直隶总督署建于雍正七年(1729),近代
历任总督有曾国籓、李鸿章、袁世凯等,督署设在保定,后迁
天津。尤其是袁任总督时,
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保定创办北洋行营将弁
学堂。后来又建成北洋陆军预备大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堂。保定军校(俗称)前后其办九期,毕业生7000人,后来成为将军的就有1000多名。吴佩孚、孙传芳、蒋介石、李济深、叶挺、傅作义、陈诚、白崇禧、蔡廷锴等,皆出自“保定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