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6

  有人会觉得,一个高中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为什么要放弃大好的学习时光去冒着枪林弹雨参加革命呢?当时,褚时健的想法是:国民不安,社会动荡,学习还能有什么指望?所以才下定决心,“不读书了,去打游击”,一张纸书捎回家中,随后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革命。

  早在1945年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在当地的游击队就已经组建完毕,不过那时候还处于刚成立阶段,无论是从队伍规模上还是兵力上来看,都比较弱小,很难跟国民党的正规部队进行对抗。另外,游击队的生存环境也十分恶劣,常常面临着缺吃少药、弹药匮乏的情况。所以,面对强大的国民党正规军以及各地的军阀,游击队只能避其锋芒,在深山老林中安营扎寨,通过游击战的方式和国民党军队周旋。不过相比于北方的游击队,南方的游击队活动范围要更大一些,经常在西南一带的几个省之间来回穿插急行。不管是汉族聚居区,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有游击队的身影。

  在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之后,游击队成为了解放军重要的补充力量,同样也是解放军的地方武装部队。1947年6月6日,云南的地下党领导的敌后武工队,在宣威的板桥发动了武装起义,打响了云南各族人民开展游击战争的第一枪,同时还成立了滇黔边区第一个游击队——六六分队。

  1947年7月,敌后武工队又发动了陆良起义并组建了陆良游击队。年底,他们又再次发动了弥勒西山和路南圭山起义。这时,罗平县中山乡的地下党已经成立了一支800人组成的地下武装力量。另外在1947年的7月,左右江的党组织关系被粤桂边工委书记正式接收。1947年10月,粤桂边工委带领原来广东南路的一个团进驻靖西和镇边一带,打算在这里站稳脚跟之后继续向右江一带挺进,从而创建滇桂黔边区根据地。1947年11月,粤桂边工委改名为桂滇边工委,转移到桂滇边一带发展势力。

  1948年1月,桂滇边工委来到云南之后,在云南全省境内开展了全面的游击战争。在这一年的12月27日,朱德总司令发布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等3个南方边区纵队的命令。到了1949年时,在合并云南省工委和桂滇边区工委的基础上,成立了滇桂黔边区党委,统一领导了云南、桂西以及黔西南边区党委的各项武装斗争和政治建设。

  1949年7月19日,在云南砚山县的小学校里,云南省工委和桂滇边工委召开了一次合并扩大会议,正式宣告了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的成立,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也正式诞生。当时,司令员是庄田,副司令员是朱家璧,政委是林李明。整个云南和黔西南的游击队分为一支队、二支队、三支队等12个支队和2个独立团,还将桂西的游击队改编为左江支队和右江支队。

  这次会议确定了边纵队的军事工作总方针:全面发动群众,展开游击战,以农村包围城市打造一支主力部队,同时配合解放军在南下的过程中解放全境;同时,扩大解放区,坚持消灭国民党残余力量,将滇西南和滇东南连成一片,而在滇东北和滇西一带尽可能地壮大声势,补充力量;在云南继续开展地下活动,做好接收工作的准备;在桂西一带大搞人民战争,巩固群众基础;在黔西南一带发动部队开展活动,从而最终实现解放四五十个县的战略目标。

  这支边纵队成立之后,凭借着稳固的群众基础和灵活多样的战斗策略,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完成了“反围剿”的任务,并参与到了昆明保卫战和滇南战役等几十次战斗中,为解放战争贡献了力量。

  在1949年的“反围剿”战斗中,人民解放军一举向西南一带挺进,蒋介石则坐镇重庆构建西南防线,妄图一举消灭掉边纵队伍。到了这一年的9月,在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边纵队开展了规模浩大的反围剿斗争,经过3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们成功打退了敌人的进犯,保卫了革命根据地,捍卫了革命果实。

  褚时健正是在这个时期入伍的,和他一起参军的还有他的两个堂兄。在如此严酷的战斗中,褚时健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身体。不过,战友们的负伤和牺牲,更让褚时健意识到和平是多么的宝贵。而在对敌斗争中,褚时健的个人才华也充分地展露出来。

  在一次剿匪战斗中,褚时健的两个堂兄都牺牲了,为了能够找回他们的遗体,褚时健冒着枪林弹雨冲向了阵地,在呼啸而来的飞弹之中愣是坚持了两个多钟头,最后找到了哥哥们的遗体,活着走出了战场。

  那一年,褚时健仅仅20岁左右。

  亲人的离去,让褚时健陷入深深的痛苦中,但也因此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誓死消灭敌人的决心。也是从这件事以后,褚时健身边的战友和指导员,都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另眼看待,由于当时部队里念过书的人不多,所以部队领导觉得褚时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提升他为指导员。

  一个人有了更高的发展平台,其个人能力才能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在褚时健担任指导员期间,他再次展现出了卓越的个人才华。

  那时候,正赶上清匪“反霸”运动,几十万大军没有粮食,吃不上饭,就要饿肚子,哪里还有力气在战场上浴血奋战?部队的战斗士气势必要下降许多。为此,部队领导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向当地百姓征粮作为战用物资。

  当时,褚时健总是第一个完成部队下达的征集粮食任务,别人要几个月的时间,他只要半个月就能完成。表现出的机智和胆魄深得部队领导的认可,他们认为,褚时健是个足智多谋的书生,前途不可估量。

  褚时健这把锥子,开始冒尖儿了。

  其实,褚时健或许并没有领导认为的那么优秀,只是由于生活在农民家庭,父母紧衣缩食,所以他了解农民,理解农民,也就可以设身处地从农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就拿征粮工作来说,褚时健的出发点和大家是一样的:征到的粮食越多越好,这样就能为前线战士提供充足的食物补给,确保战斗的胜利。不过,褚时健的工作方式和很多人却不一样,他说:“在这些问题上要自己好,也要让别人好。如果单要自己好,干什么工作、接受什么任务就搞大指标,会让大家很反感。”

  由于褚时健太了解农民了,所以想问题做事情总是能够从他们的视角和立场出发,为农民的切身利益着想。在征粮的时候,褚时健知道农民肯定会不高兴,所以尽量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给农民留下一部分口粮。相比之下,有人在征粮的时候就不这么想,他们会让农民有多少就交出来多少,这自然引起了农民的反感,甚至产生了对立情绪,这对革命工作是非常有害的。所以征粮工作做到最后,褚时健不仅顺利完成了任务,还和农民成为了朋友,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也维护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名声和荣誉。

  褚时健做事让自己顺利,也要让别人顺利,这一原则在后来的红塔集团也得到了证实。那时,褚时健秉着自己好过,也一定会让工人和烟农过好的宗旨,带领红塔集团傲然立足于市场。

  人毕竟不是神,终究摆脱不了肉体凡胎,改变不了世事轮回。有些人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的,有些人是在成长的摸索中前行的,褚时健很好地把这两句话糅合了起来。

  清贫的父母用行动教会了褚时健如何为他人着想,这使得他在部队中脱颖而出。一路奔走的褚时健,宛若一个执着于马拉松奖牌的运动健儿,不管风雨多大,他都坚信终点的彩旗是绚丽的。

  褚时健顺利地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时代,在学校,在部队,他以优异的成绩,过人的能力,让自己慢慢成为群体中的佼佼者。同时,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20世纪50年代的剿匪战争,其实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它只能被看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局已定之后的散碎战斗而已,是巩固政权和重建社会秩序的一次“大扫除”。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对褚时健和一大批参与者而言,却是他们终生难忘的经历

  在剿匪战争结束后,褚时健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怎样,是否也如现在一般,如鱼得水。不过他相信,上天眷顾每一个人,眷顾每一个付出汗水和努力度过每一天的人。

  “战士”褚时健

  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8年,褚时健得到了飞速的成长。8年的时光,对于一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来说,正是青春年华、大好时光,然而这个铁骨铮铮的大男孩,毅然放弃了学业,选择与国共存——这是怎样的气势和胆魄?

  或许,一切都要归于褚时健对人生道路的选择。选择的差异,造就了人与人不同的生活轨迹。褚时健选择放弃学业去参军,自然会有另一番更为精彩的未来。

  在清匪反霸运动中,褚时健的表现深受部队领导的赏识,他“我在民心,深入民心,从农民的利益出发”的思想,深深扎根在领导们的心中,他也为此得到了当地农民的喜爱。农民开始乐于帮助军人,为军人提供必须的物资,更乐于帮助这个帅气的年仅21岁的年轻小伙子。

  说褚老帅气,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当年的褚老,在部队中绝对是英俊潇洒的,受到了部队中仅有的少数女子兵的钦慕。褚时健长得一表人才不说,更是昂藏七尺,回头看看现在的褚老,即使到了耄耋之年,经历了风霜雪雨的吹打,也依然气宇轩昂,宝刀未老。

  不过从当时的历史来看,褚时健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军,他所在的游击队,只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时刻为解放军服务的预备军,是所谓的后备力量。他们没有解放军的专属胸牌,也没有解放帽,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帽子上都带有五角星。

  虽然服装不同,部队所属性质不同,然而褚时健却乐观地认为,无论他是否是一名正式的解放军战士,他的心始终是跟着共产党走的,也是心系人民群众的,所以什么番号什么服装都无所谓,只要他能够为民主和自由而战,这一切已经足够。所以,即使是褚时健身上唯一的那颗五角星,也让他充满了神圣感。在他心中,自己仿佛就是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乐于满足,不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以一种豁达和开明的态度坦然面对。

  参军的日子,褚时健完全表现出了应有的男子汉霸气和潇洒,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也不做作,更不刻意讨好领导。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做自己”三个字。当时,战事不断,民不聊生,上万名热血青年、上万名西南边疆的地下武装青年选择了献身革命,他们凭借自己的热情、勇气和智慧组建了一支又一支生力军与敌人抗争,又哪里在乎称谓呢?

  战争是残酷的,游击队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游击队员很多也都是自发组成的,要面对国民党的正规部队,与军阀统治正面交锋,想起来就令人胆战心惊,且不说沙场经验欠缺,单是武装设备也是天壤之别。然而,他们却拿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敌人对抗,以不甚精良的武器痛击着反革命力量。

  褚时健和队友为了躲避敌人的枪林弹雨,必须东躲西藏,经常选择深山和较为偏僻的地方扎根,要在几个省之间穿梭,才能保证自己不暴露。

  那段日子是很辛苦的,可褚时健反倒特别开心。在深山时,偶尔打几只野兔,或向大家显示一下自己打渔摸虾的本事,也别有一番趣味,而且还能给大家改善伙食,何乐而不为呢?在那个大家庭中,最珍贵的是生死之交的兄弟情谊,这在重情重义的褚时健心中,抵得过一切。

  1950年,褚时健所在的游击队整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年,他真真正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样的着装,一样的解放帽,摘下帽子向天空挥舞、呐喊,他们像一群玩耍的孩子兴奋不已。

  很快,和褚时健一样的游击队员们开始接受手枪打靶训练,慢慢地队伍强大了,战斗力增强了。用褚时健的话说就是,管他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只要敢来进犯,一律消灭掉。

  很多年过去了,褚时健依然忘不了当时打敌人的场景,更无法掩盖内心的激动。今日这个老人,宛若当年那个准备战斗的战士,他要在战场上,必定打得敌人落花流水,片甲不留。

  不过,打仗归打仗,褚时健并没有忘记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奋发读书。在部队,闲暇之余,他总会找一本书来看,安稳地坐在石凳上,直到夜色暗了,月光已照不清书上的字了,才恋恋不舍地去睡觉。在那段一边背枪一边读书的日子里,褚时健研究过马列主义等革命著作。

  和王石敬佩褚时健一样,褚时健在部队也有自己的偶像——刘少奇。

  刘少奇善于根据马列理论,结合国家的国情,巧妙地为我所用,来解决新中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让褚时健仰慕不已。褚时健虽未能从政,可他在商场上的游刃有余,不得不说得益于榜样的力量。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新中国时期,马列主义算得上是社会主义的新思想。褚时健与时俱进,接受了新生事物,思想是比较前卫的。

  岁月的车轮行进到了1952年,这一年对褚时健来说是特别值得纪念的:褚时健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部队,褚时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任务。他说,自己就是国家和人民的服务员,部队的工作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贵贱之别,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应该全心全意,才能对得起人民。

  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到一名指导员,再到后来的组长,褚时健年纪轻轻就尽显才华,一度被评为“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积极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乐观向上;在学习上,踏实努力、奋发向上;在生活上,衣食简朴、乐于助人,是一个典型的“三好”代表。毫不夸张地说,他若出生在21世纪,必定是一路保送的高材生。

  积极的思想,忘我的劳作,出色的表现,带给褚时健的一定是风光大好的前程。然而,意外总是不期而至,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总是残酷的,褚时健并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一段凄苦的岁月等待自己。

  作为战士的褚时健,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历练,似拥有了钢铁般的意志。再大的波折与坎坷,在这个硬汉子面前都不足畏惧。这种硬朗和锐气,也成为了褚时健日后人生道路上的“剑之双刃”,福祸相伴,命运多舛。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