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十七章 我眼中的南美三国

  子夜零点20分从广州起飞,经巴黎转机,追着太阳走,经过30来个小时的飞行,于古巴当地时间21点左右降落在古巴哈瓦那机场。到达宾馆安顿洗漱毕上床已是半夜时分。然而,早上不到7点钟就起床了。当地已是初夏时分,气温约20度,不冷不热,穿一件衬衫就行,很是舒适。

  古巴,是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墨西哥湾入口处的一形似钥匙的狭长岛国。古巴四面环水,东西长一千多公里,南北最狭处只有31公里,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万。古巴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25.5℃,分为雨旱两季,自然风光酷似海南,到处都能看到椰树婆娑,随时都能领略海风轻拂。

  古巴首都哈瓦那,面积40多平方公里,有200万常住人口。整个城区分为新旧两块。旧城里可看到大量的当年西班牙殖民地的痕迹,至今,西班牙殖民者当年的总督府保存得完好无损,已辟为西班牙博物馆。整个老城区触目都是欧式老建筑,沿街多是回廊式的楼房,类似我国厦门市的回廊街。因古老建筑多且保存完好,哈瓦那旧城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

  古巴的确还不很发达,首都哈瓦那的城市面貌甚至还赶不上国内一些漂亮的县城。街上跑的汽车倒是较多,但档次极低,老式的老爷车比比皆是,可以称之为“流动的汽车博物馆”,在这里中国的吉利车真还算是好些的车。古巴的商店、餐馆、宾馆基本上还是国营的。我们去时的3年前,古巴人还不能用手机、看电视,农村的土地都是国有的。近年来,劳尔·卡斯特罗当政稍有放松,房屋可以买卖,城里开始有了规模极小的小商品商店,个人摊点也开始出现。在西班牙总督府前的街面上,就有不少的私人摊点在向游客兜售古董、钱币、邮票、勋章、老式相机、手表及旧书籍等。

  古巴对居民实行的是定量供应,每户都有一本供应本。据悉,每人每月可供应2斤鸡肉及一些粮食,定量供应的各类食品价格都很便宜,只是不完全够吃。陪同我们的一位当地黑人告诉我们,他一家6口人的供应量只能维持半个月的生活,另一半食品要到黑市上去买,但价格比供应内的要高出10多倍。古巴人的工资不高,多数是当地比索200个,约合10美元,这和当年我们国内的情况差不多。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国内职工的工资还抵不上这种水平。从我们看到感到的,古巴人似乎生活得很悠闲自在。街面上看不到走路急匆匆的人,看不到忧伤愁苦的人,街上也少有警察,也看不到乞丐。国营商店、食品店、饮食店一律明码标价,基本不砍价,但我们在买东西时,达到一定数量可以多送一点,但价位不打折。尽管是国有经营,但古巴人有付小费的习惯。付出了服务就要收小费,这在古巴天经地义。据说,同一单位里个人收到的小费要统一上交,然后再平均分摊给个人。

  古巴人看来很喜欢跳舞、唱歌,在宾馆、公路休息处都可看到唱歌、舞蹈的人。一把大提琴、一个手鼓等四种乐器,通常4男一女就组成一个小合唱团。

  对于开始出现的松动和开放,古巴人是很欢迎的。陪同的黑人小伙子告诉我们,现在比以前好多了,明年还可以出国旅游,以前是不可以去的。他悄悄告诉我们,劳尔比他哥哥好。不管怎么说,经济搞不上去,人民生活贫困,主义再好也是空的。而要把经济搞上去,靠僵化的计划经济或许真是不行的。世界各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似乎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兼顾了计划和市场经济两个方面的优势,因而是很有生命力的“中国模式”,这已为这些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所证明。

  在哈瓦那待了一天,我们驱车两个来小时,来到了古巴的一个海滨“旅游特区”。据说是专对外国人开放的。沿着海滩,可以看到度假宾馆一幢接着一幢。我们下榻的是一家四星级宾馆。登记好后,给每人手腕上绑一塑料带,以此为凭在宾馆内可以任意选择食品、饮料进行消费,可以不限量地喝咖啡、饮酒水、吃自助餐。宾馆虽然装饰的比较简单粗糙,但倒显得简洁大方,置身其中倒也觉很是舒适。

  海滨浴场很美,沙滩很细,建有一排钢柱支撑、椰树叶盖顶的凉亭,很是古朴。海滨浴场的人很多,但多数是悠闲地躺在椅子上晒太阳。中国人怕晒而外国人却十分喜好阳光浴的享受,皮肤晒得红红黑黑的方过瘾。

  这里没有更多的游玩项目和去处,人们来这里就是为着嬉戏海浪、享受阳光,在海水、沙滩上度时光。大多数是男女成双成对地待在这里,而我们这些走马观花的看客就觉得没什么大的味道了。穿得整整齐齐地混迹于泳装的人群之中,很是有些别扭和尴尬。我们逃也似的离开了海滨浴场。

  宾馆的自助餐很丰盛,在这里能吃上大米饭真是不错。古巴的农业不发达,农产品多数进口,就连传统的蔗糖古巴现在都要靠进口,当地人连甘蔗都懒得种了,农民只愿种些水果等,沿途大片的荒滩上看不到庄稼和耕种的痕迹,牛、羊、马等牲畜也很少看到,真不知当地的农民在干什么。是体制的原因,还是人懒,不得而知,也没办法考究。沿海岸线地势平坦,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且没有台风之忧,真是大有旅游休闲开发之潜力。只要一放开,我想,古巴很快就能富起来。

  从海滨浴场回到哈瓦拉,我们先后参观了“白宫”,酷似美国国会的建筑,也还真是当年美国人占领古巴时所建,也真的是当时的“国会”,而今已辟为国家博物馆。因为当时在整修,我们没能进去观看,只是在外面转了转。这里街道不宽,街道两旁基本上是欧式美式建筑。来到这里是寻旧,是欣赏历史文化之美。若是这些有些年头了的漂亮建筑的外面能出下新,这条街倒的确是很美的。只是可惜,这些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美丽建筑的外饰全是黑不溜丘的,真是大煞风景。陈迹也是财宝,古老也是特色。看来,哈瓦那在以“古”发财、以古发展旅游业上大有潜力可挖。

  离“白宫”不远,有一条很小的“华人街”。200来米的狭窄小街上,沿街开满了小酒店。但来这里吃饭的倒都是当地人。因为古巴的华人很少。我们在这里见到的一个女老板是上海人,来古巴16年了,在当地开了两家比较高档的中国餐馆。她的丈夫是古巴武术协会主席,属当地上流社会人物。我们在她酒店楼上的墙壁上,看到挂着胡锦涛总书记访古时的照片以及菲徳尔·卡斯特罗和他弟弟劳尔·卡斯特罗等古巴政要和她丈夫在一起合影的照片。女主人很是以此为荣耀。看得出,这位酒店华人女老板在古巴生活得很是春风得意。从这位酒店女老板的口中获悉,在古巴的华人不多,全古巴只有百余名华人。然而,我们从酒店出来进入一条小巷后,不意竟看到了“光华报馆”。在异国他乡看到中文报馆,真是有些让人喜出望外。报馆是当地华人协会出资开的,一月一期,用西班牙文和华文两种文字出版。而且没想到这张华文报竟然是用活字检排印刷的,这在我们国内基本上都已看不到了。办报的是一位老华人,来古巴已60年了,是随其伯父过来的。据这位办报人说,历史上古巴的华人比现今的多,最多时有1000多人。但不知为何竟然会衰落下来!

  从华人街出来后,我们驱车前往古巴的政治中心——古巴革命广场。真没想到,广场的地面竟然只是柏油地,而且不很平整,广场上林立着高压线杆,把个大广场切割成两截,在广场想照张相都无法避开那高压线杆。据说,革命广场可容纳百万人集会,菲德尓·卡斯特罗曾多次在这里发表演说。这里也是古巴党政军集中办公区。广场的后面是古巴劳动党中央所在地,广场右侧是古巴国防部,广场前面右侧则是古巴工信部。

  在哈瓦那,我们专门去逛了一下超市。超市里生活物品并不短缺,货架都是满的,物价和国内差不多,尤其是鸡肉不贵。在古巴街头,看到的商店不多,不像国内商铺连商铺。为数不多的商铺、餐饮、咖啡店都是国营的,就连卖肉的摊点也是国有的。这和国内30年前的情况是一样的,只是我们现在反倒习惯了私营店,而在古巴看到清一色的国营商店,却反变得像是在欣赏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其实我们都是过来人。存在决定意识,的确是如此。理念、观念随着现实是必定会发生变化的,曾经亲历而又十分自然的清一色的国营店,在国内消退也只不过几十年的时间,现在在古巴见到竟然会是如此的陌生,大有恍若隔世之感。

  对古巴总体印象是,现在虽然不发达,但发展潜力很大,自然条件很好,很宜人居,社会也很稳定,若是不改革开放,恐怕经济发展会没有什么大的出路!我很叹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怎么就会是贫穷落后的同义语?是没搞好,还是体制的必然呢?由此我想到,并十分庆幸,中国好在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否则,恐怕现在比古巴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们是上午离开哈瓦拉的,飞机是当地时间11点多起飞。古巴的国际机场很落后,人们候机都是在楼梯间等,连个坐的凳子都没有!经两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落地巴拿马转机。巴拿马是国际航线枢纽,是南美经空中连接世界的咽喉。巴拿马国际机场倒是气派,候机厅内商店很多,而且店里的国际名牌产品不少,只是囊中羞涩。中转候机呆了4个多小时,直到下午6点多登机,近7点起飞。飞行7个小时,于次日凌晨4点50分准时降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机场。在机场接我们的是旅巴华人小韩,北京人。到里约16年,一家人都来了,从事导游职业。从机场到大西洋宾馆约半小时,这时天已大亮。里约以耶稣山为界,分为南北两大区。北区是穷人区,房子大都破烂不堪;南区是富人区,里约的政治、文化、金融、商业区都集中在这里。贫富两区,仅从建筑外观上看就已特别分明了,更不用说两区的繁华程度了。

  耶稣山是里约标志性的建筑,1931年建成。前往朝拜的路上,远远就见到,耶稣顶天立地般屹立于耶稣山上,张开双臂面东方,仿佛是要把天下尽揽怀中……每天来自世界各地朝圣的人络绎不绝,给里约带来几多人气商机!

  里约市中心有座天主大教堂,这是一座完全看不到一点传统意义上的教堂外形的现代化建筑,呈上小下大的圆锥形。教堂的全部采光来自圆锥体上的百叶孔,既节能又环保。不进教堂,真是不相信这是一处宗教场所。从外形和建设风格看,完全没有一点天主教堂的痕迹。当今世界,改革真是大潮,就连宗教建筑的风格也都在改。守旧不变,永远不能进步,而唯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是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动力!

  曾经在电视中看到过的里约的狂欢大街,正在重新装修。所谓的狂欢大街,街道最多50米宽,长约1公里,两边是层叠而起的看台。若是不经介绍,谁也不会把这里与吸引全世界眼球的巴西狂欢节联系起来。而就是这看上去并不很不起眼的地方,每年2-3月间掀起的狂欢,似乎都会搅动着世界。狂欢节是巴西的一大特色。什么事,搞出了名气,就是世界性的了!

  里约很美,特别是站在海拔700米高的耶稣山上看里约更是如此!里约街道不宽,与香港差不多,建筑似乎也不比国内的一些城市好多少。但这座拥有600万人口的大都市,似乎显得很是高雅清爽有品位。在里约街头,我们看到沿街的一些老式建筑有的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有的也很破败,若是不抓紧维修,有些老建筑恐怕挨不了多久就会倒塌。

  在里约吃吃烤牛肉真是极富特色。一大块牛肉被一根铁签插穿放在一块铁板上烤熟,由服务员送到每个客人座位上用锋利的刀一片片削下来吃。那烤的牛肉分有不同的部位,有的全烤熟了,有的却只烤得半生熟就削下来吃,但似乎有不少的外国食客好这口,看到他们津津有味吞食着带血的牛肉,我几乎要反胃呕吐。我们几个人吃的是熟透了的牛肉。那牛肉烤得可真是鲜嫩可口,平生以来一顿中就没吃过如此多的烤牛肉,那一餐每个人都是可着劲地吃,个个肚子都撑得溜圆。实在是塞不下去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起身离开。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此生恐怕就再也无缘来这里吃烤牛肉了。

  里约因贫富不均,造成社会不很稳定,犯罪发案率较高。晚上外来人一般是不敢外出的。白天我们到街上转了一下,看到路边店里有一顶遮阳帽很漂亮,想买却没有当地的钱,而这街边小店又不收美元。路过的一当地老妈妈见之,热心地掏出2元当地币约合1美元给我,使我买上了心仪的帽子。异国他乡、素昧平生,遇上了这位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巴西老妈妈,真的令人十分感动,也特别的感激!世上还是好人多,巴西遇上好心人,事情虽小,钱也不多,但这位巴西的老妈妈却够让我记一辈子、念一辈子。

  巴西是世界上公认的足球王国,里约有着世界上直到目前为止都还是最大的足球场。这座世界最大的足球场,建成于1951年,曾一次性容纳过20万观众看球,当时是没有安放椅子座位的,只是水泥座墩,以后按国际要求安装了观台座席,只能容纳10多万人。60多年来,就一直没有哪个国家的足球场超过它的规模,仅此一点,“足球王国”似乎也就当之无愧了。足球场正在封闭装修,我们不能进入场馆内,只能在外面的博物馆参观。这里的一、二楼地面上都保存着著名球星的脚印,特别是二楼有一个专门的球星脚印展厅,有贝利的、罗纳尔多的等。就是这些世界之星的足,曾经创造了搅动和沸腾世界的辉煌。我不是足球迷,但目睹着这一片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脚印,也不禁心中油然起敬!在二楼的商业展厅,我给小孙女买了一个小足球。我以为,在足球王国里的世界最大的足球场买个小足球是很有纪念意义的。孙女虽不是男孩,但人生同样需要刚强和力量!

  一座城市内有山是很难得的,里约既是海滨城市,又是市内有好几座山的城市。诸如耶稣山就是这座城市的象征。除了耶稣山世界知名外,城区内还有一座外形酷似面包的山,人称“面包山”。“面包山”下的海湾很美,海天一色,山水相映。海湾里泊着的许多豪华游艇,似乎也大大提升着这座海滨山城的城市品位。

  在巴西我们还去了伊瓜苏,那里有举世闻名的伊瓜苏大瀑布。在离开里约去机场的路上,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臭气,原来是路边的一条宽约50米、好几公里长的臭水河里发出来的。真没想到,像里约这样的大都市,竟然也有着这样严重的环保问题,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据介绍,这里海湾里的水都是“不活”的,平静的像湖水,很难自行进行大换水。这是因为大西洋特别的温柔,没有潮汐,也没有台风。温柔的大洋虽然不会给人类造成毁灭性的灾难,但却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的烦恼!

  在机场候机,对于我们这些不懂世界语言的“文盲”来讲,要特别地注意航班号的变化。因我们听不懂机场的广播信息,若不注意航班号信息,死等在机票上标注的登机口,就有可能会误机。因为不同航班的登机口有时也会发生变化,航班时间有的也会改变。这样的情况,此行我们就碰上了好几次。在巴黎转机、在巴拿马转机、在里约赴伊瓜苏候机时都碰上了这样的变化,反正是不能麻痹大意的死等。比如我们在里约候机,登机时间出现了两次变化,登机口也变动了一次,若是不警觉,那日笃定会误机。

  我们是晚上8点多飞达伊瓜苏的。伊瓜苏是巴西的一个市,这里森林茂密,水资源丰富,空气特别的好。从飞机上俯瞰,我们看到从里约飞往伊瓜苏的沿途都是密密实实的森林和纵横交错的河流,还真是从来没有从天上看过地球上竟然有这样多成片成片的好森林。一片黛色,连绵无尽,长龙般的水网密布森林之间,映照着阳光闪亮耀眼。这里可真是地球上的一块不可多见的好地方。

  从驻地前往伊瓜苏大瀑布不很远,坐车不一会就到了景区门前。购票进去,乘上双层观光巴士穿行在巴西国家森林公园里,只见沿途的原始森林十分茂密,树不很高,粗的直径也不过2尺,但森林却密实得简直连太阳光都透不进一点!车行约20分钟就到达了瀑布景区,行走在1500米的游步道上,沿途都是瀑布群,老远就听到落瀑的轰鸣声。

  瀑布是由伊瓜苏河水的落差形成的。这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有三分之一处在阿根廷境内,水量最大、落瀑最奔涌的一处则在巴西境内。隔河望去,我们看到对岸的阿根廷境内亦有不少的人在欣赏观看瀑布。伊瓜苏大瀑布的水量属世界第三,宽度属世界第一,有1700多米宽,落瀑最长达85米,平均70多米,正常水量时,有275处飞瀑。置身于这近300条轰鸣的白练之中,真正是感到惊心动魄、憾人心腑!

  观瀑的那天太阳很好,空气能见度很高。进得景区,只见群瀑争飞,近300条白龙当空飞舞腾跃,群瀑跌宕,一叠、二叠,甚至三叠多叠,煞是壮美,的确令人叹为观止。飞瀑在阳光的折射下,漫漫水雾中闪现出许多条美丽的彩虹,飞瀑、彩虹交相辉映,平生第一次见到如此摄人心魂的美景,怎不让人心旷神怡。开始我们是沿着河边山路观瀑,远眺奇景,后来则下到河间沿着河中栈桥近赏飞瀑。近距离观瀑,水雾很大,若是多待一会恐怕全身都要湿透。置身于群瀑飞流之中,真是亢奋的眼花迷离,让人分不清哪条飞龙最大最长最壮美,反正是耳中响若雷鸣、眼前群龙飞舞。真正是百条飞瀑当空舞,人间美景天上无!

  在伊瓜苏,我们还去参观了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曾是世界第一的水电站(发电量),现在仅次于我国的长江三峡水电站。不同的是三峡是高山出平湖,而这里却是平原耸水坝。该水电站是于1972年由“两巴”达成合作兴建协议的,1975年开始动工,1981年第一台机组发电,多国技术人员参与了设计建设。坝长近8公里,最高处达190米。由主坝、泄洪道及垫石坝组成。主坝安装有20台机组,每台容量70万千瓦,总发电量1400万千瓦。库区水面最宽处18公里,蓄水190多亿立方。该水电站由“两巴”共同管理,用电量平分,管理人员各出一半。巴西实际用了该水电站90%的电,巴拉圭仅需10%的电量,余下40%按成本价卖给巴西。

  乘坐大奔驰中巴车,我们来到了位于巴拉圭境内的大坝上。站在坝顶一览库容,只见坝内水面辽阔,绿波粼粼,水天一色。极目南美大地平原起大湖的这一壮举,甚是惊叹人类的伟大创造力。“两巴”人在平原之地修建起如此世界称雄之工程,其智慧勇敢、胆魄和创造令世人敬佩。我们看到水电站大坝的最长坝段是垒石坝,全部是由当时开挖副坝时的石头垒成,就地取材既大大节约了成本,又解决了开挖出来的土石方的去处,真是智慧的精算妙用。巴西铁矿石多,垒坝的全是磁铁矿石,互相吸引凝聚,使大坝十分的密实稳固,整个土石垒坝上看不到一点点的泄漏。

  在巴西,我们还去了圣保罗。圣保罗是世界第三、南美第一大城市,面积1.4万平方公里,2千多万人口,小车保有量达800多万辆。圣保罗是巴西举足轻重的工商业城市,巴西GDP的40%出自于此。这座富裕的城市里,贫富悬殊却很大,社会治安糟糕,在市区参观时大白天都不敢在危险地带停车。看来生活在这里有钱也是不得安宁的。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就是圣保罗这座城大、人多、车不少的国际性大都市,竟然全城没有交通警察。也许说来人们都不会相信,但圣保罗“无警交通”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乘车在城中几乎转了一天,硬是没有见到一个交通警察。当地人告诉我们,城中虽无交警,但交通秩序却很好,几乎每年都没有什么大的交通事故;虽然因贫富悬殊导致治安状况不好,但无论是穷、富人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文明礼让,已成为每一个圣保罗人的自觉行动。人人自觉讲文明、人人守规矩,这就是圣保罗交通无警却秩序好的奥秘和最为可靠的保证。

  圣保罗的穷人都居住在山坡上的简陋房舍里,而富人区,沿街都是风格各异的两至三层的独栋别墅,有钱人在哪里都是过得很优越的,只是贫富悬殊,富裕优雅的日子恐怕过起来也会有些提心吊胆。圣保罗有条闻名的金融大街,全世界100多家银行聚集于此,世界500强的大企业也纷纷在此地设立机构。这条街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建筑风格都很新潮,建筑物外饰看起来仍像新的一样,可见当时规划设计高档超前。金融街建筑的楼顶很多都有停机坪,是大佬们所用的。这些大佬们怕街上塞车,上下班都乘坐私人飞机。在圣保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穷人下地(坐地铁,2巴币可以畅行),中产阶级行路(拥有小车出行),富人上天(坐飞机出行)。

  南美洲议会中心也设在圣保罗。这个议会中心设计得很别致,有部长级会议厅、团长会议厅(圆形),还有签字厅。议会每年至少都会召开一次会议,通过会议协调南美事务。据说,不论何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国家都是南美洲议会成员,成员国的领导人每年都会去参加一年一度的南美例会。

  很巧,在巴西圣保罗正赶上圣诞节。商店、街面随处都有圣诞老人、圣诞树装饰。就像我们过春节一样,圣诞前的这些时间里,人们都忙着采购圣诞物品及礼品。我们在一家超市看到,商店里搭起的圣诞屋、圣诞村很是精巧美观,有很多人在一个柜台前排队。开始以为是排队交钱,后来方闹明白,排队的人是在那是等抽奖,奖品是五辆日产丰田轿车、二幢小别墅。看来,圣保罗商家促销是舍得花血本的。

  我们在圣保罗,恰逢是圣诞平安日。这一天,圣保罗的很多店铺却不开门,2000多万人口、拥有800多万辆小汽车的大都市里,竟然行人稀少,也见不到车流。我们坐在车上到哪里都是一路畅行无阻,全然不像国内一些人学着外国人过“洋节”那样拥上街头、拥向商店,喧闹购物、沸腾不息。据介绍,有钱的富人早早地一家子人开着车子奔向海滨或郊外去过节休闲了,没钱的穷人也大都待在家里团聚过节。看来国人过“洋节”或许真是“东施效颦”,学走了样。

  当日,我们在圣保罗赶晚8点飞机飞往秘鲁。到达秘鲁首都利马,已是当地时间晚上10点多钟。出得机场,街面静悄悄,人车都很少,也像在圣保罗一样车行无阻,半小时就到了入住的酒店。看来,不仅是圣保罗人过圣诞节不涌向街头,秘鲁利马人也是一样的。开初,我以为圣诞平安夜当地人就是这样静悄悄地平安度过了,但到了午夜时分,全城却腾起了烟花爆竹声(以烟花为主),绚丽灿烂的火树银花,把利马的夜空装扮得分外艳丽。腾空灿放的烟花、此起彼伏的鞭炮爆响,大约密集持续了半个小时,整个城市重归进入寂静。亲身经历国外圣诞节,感觉与中国人过春节差不多,平安夜如同中国的除夕夜,吃年饭、发红包(送圣诞礼物),午夜时分,燃鞭放炮、灿放烟花,只不过外国人燃放的时间不如中国人的长。也不知利马人这种燃放烟花的习惯是不是学咱中国人的。若不是亲身经历了巴西、秘鲁两个外国的圣诞节,何能相信国外圣诞节的平安夜全然不是国内城市几乎要吵翻天的那样。

  圣诞节期间,利马人都放假休息了,大多数商店都不开门。正好我们也不愿逛商店,而是蛮有兴致地在利马旧城游览。秘鲁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置身利马旧城犹如行走在欧洲街头一样,街面上全是清一色的欧式建筑。当年修建的马车街道虽然不宽,但至今仍可通汽车。旧城规划得很好,道路呈井字形分布,很有规律。400余年的老建筑保存得很好,已被联合国列为“历史文化遗产地”。

  我们先是到了圣马丁将军广场。据介绍,圣马丁是南美的英雄,是南美大地结束殖民统治的引领人。当今南美各国都塑像纪念他。在南美历史上,圣马丁享有崇高地位。利马先于秘鲁国而建城,是1535年西班牙人以此地作为统治南美的中心而建起的城市。1821年,圣马丁将军率军从海上攻入利马,从而结束了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秘鲁得以独立建国!

  利马作为秘鲁的首都,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900万,位于太平洋东岸、安第斯山西侧。独特的地理环境,竟使这里成为闻名于世的“不雨城”。这里,虽然历史上从来就没下过雨,但无雨的利马城里却林木葱茏、绿草如茵,不说谁能相信这里竟然是座无雨的城市。因为不下雨,城中没有下水道设施,城中商店也无雨具卖。然而,利马虽然无雨,但造物主的安排却是极公平的。无雨的利马,地处太平洋岸边,城区海岸线很长,空气十分湿润,太平洋海面生成的雾气,随风飘荡,说不定什么时候,城中会骤然而起一阵茫茫白雾,置身其中,恍若人间仙境。此外,利马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长年气候都十分温和,不仅不会因为无雨而致人兽、植物无法生存,而且是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风水宝地。因而,当年西班牙殖民者首先看中了这里,并在利马建城,以此为中心而拓展侵占整个南美。

  利马的贫富悬殊也很大,穷人都在山坡上的简易房中安身。因为贫富悬殊,社会矛盾也十分尖锐,治安状况虽好于巴西,但也时有抢劫发生。圣诞节期间,城中虽然人不多,但却比平日更显气氛紧张。街头遍布荷枪实弹的警察,特别是在总统府和市政大厅的广场街边,我们看到了许多手持盾牌的防暴警察。

  利马市内的秘鲁总统府,每天中午12点都会举行仪仗队阅兵式。因此,秘鲁总统府门前,每天中午时分都会聚集大批观看阅兵式的各国游人。伴随着军乐队的鼓乐,仪仗队由持刀指挥官引领,分别从总统府两侧的门道中正步走出,交替经过总统府大门,接受一身白色军服的军官检阅。在我们看来,这个专门做给人看的阅兵式,真正是花拳绣腿、银样镴枪头,全然没有军人的雄壮威武和力量。我真是担心这样的军队怎能打仗。据说,秘鲁历史上两次与智利的战争均以失败而告终。至今仍有一个省被智利占领着不还!

  圣诞节当日,秘鲁总统府左侧的大教堂里正在做礼拜。偌大的教堂里坐满了信徒,诵经的歌声悠扬地从教堂里飘出,十分的悦耳,使人感到祥和温暖。我们虽然不是信徒,却也寻着诵经的歌声走进了教堂,虔诚地为家人、为祖国、为世界和平祈福!

  利马市区也有唐人街。这里商店很多,都是华裔和亚裔人在此做生意。因过圣诞节,唐人街上只有几家商店开门,大多数的商店都关着。因这里濒临穷人区,治安状况不好,我们怕被劫而不敢下车,只是乘车观看,匆匆而过。

  坐在车上远眺利马城东山上的贫民区,依稀可见,简易的房子依山而垒,重重叠叠。穷人住在山上是因为山上的土地是无主地,买不起房子的穷人或是刚来利马的无钱移民,便在这里搭建起简易住所安身,久而久之,山地上便形成了大片的贫民窟。在巴西曾听说,现在的巴西政府正在做安居房,试图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安居房土地不要钱,穷人出3万巴币,便可购入所有,但是不能上市交易。不知利马有此善举否?但据当地人介绍,利马贫困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线,2011年将由原来每人每月的200美元提高到250美元。此外,秘鲁的治病医疗、教育上学是不用个人花钱的。相较之,我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真是应该努力在民生问题上比外国人做得更好!

  原载2014年《九江政协》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