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生命的梦境与事业的追求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着青云谱的兴起与发展的生命历程,维系和延续着青云谱非遗文化,赋予青云谱区百姓真切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并共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这是青云谱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定位。正是基于这样的定位,青云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成为当地的一个亮点。他们成立了青云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制定和完善了“非遗”保护制度和措施,不断深化创新,推动非遗工作井然有序向前发展。他们的决心、耐心和信心都是值得礼敬与钦佩的。他们深知,非遗工作不是政绩工程,不具短时成效,没有轰动效应,但它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他们持续努力,几乎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将青云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搜罗,整理保护,推广普及,发扬光大,若干年下来,取得了让人感慨和感动的成就。2008年,青云谱即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此前和此后,它还获得江西省政府授予的“彩灯之乡”、“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是琐碎而辛苦的,其中却充满了激情和自豪。每当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推进、新的成效,相关工作人员都觉得离自己事业的追求、生命的梦境又进了一步。正因为此,他们才能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不惧工作烦琐艰辛,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向前迈进。

  他们每年要为非遗保护做多少事情?没有人知道。从青云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的一份2013年工作大事记中,我们可以看见他们工作的强度和力度。

  二

  第一块的工作:加强传承与保护工作,提升文化软实力。

  仅在这一年,他们完成的重要事项有:

  ——完成“城南龙灯传习基地”资料收集、申报工作,该基地由城南龙灯保护单位——青云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与江西科学技术学院联手打造。

  ——收集、整理赣派杜氏国画写意绣资料,并拍摄申报录像片,完成申报南昌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名录工作。

  ——收集、整理4个项目参加南昌市第一批传统技艺大师评选,经青云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推荐申报、省市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及复核,4个项目均入选,它们是:龙灯制作参评人史克滨、绘染布画参评人万阳智、刺绣参评人杜梅、面人捏制参评人刘纪甫。

  ——根据该区宣传部门有关宣传文化系统开展“四个一批”人才推荐选拔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该区实际,推荐万阳智、杜梅、史克滨三位民间文化人才参选。

  三

  第二块工作:走进校园、走进社区,非遗活动丰富多彩。

  ——京山街道象湖园社区“第六届劳动者之歌——中华绘染布画展”在三店西路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在市群艺馆、区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的指导下,该社区首次开展文艺与非遗展示相结合的活动,文化艺术团的舞蹈及独唱时时博得阵阵掌声,近百幅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绘染布画作品吸引800余名观众纷纷驻足欣赏。舞台上,主持人介绍了绘染布画传承史并邀请该项目传承人万阳智携四名学员现场演示绘染布画制作流程,20余道工序全靠手工操作让观众惊叹不已,其中“洗画”展示更是夺人眼球。让居民群众零距离领略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示了劳动人民智慧和高超技艺,讴歌了劳动光荣,彰显了英雄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万家绘染布画传承人与南昌大学Enactus团队在南大休闲广场举办了为期一天的体验展,并组织宣传人员对前来参观的同学、老师和社会人士进行讲解,引导感兴趣同学在“心愿墙”上写下祝福和寄语;晚19:00在研究生报告厅举办了布画艺术讲座,万家绘染布画代表性传承人万阳智向大家介绍了这一非物质文化瑰宝,唤起大家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意识,并通过讲座及扎染互动环节找到真正对万家布画感兴趣的同学,使他们更进一步了解布画,走近布画。

  ——青云谱“面人刘工作室”在塔子桥社区开展了“欢庆六一 快乐彩陶”活动,这是青云谱区非遗走进社区的又一举措。

  ——继万家绘染布画走进南大以后,青云谱“面人刘”再次与Enactus团队合作,将青云谱区又一优秀传统美术项目带进大学校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青云谱“面人刘工作室”分别开展了两期面塑免费培训课,来自南昌市青云谱学校、南昌大学的不同年龄的学生们分别参加了培训,学生们对面塑艺术非常感兴趣。小学生很快对面塑这门艺术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产生了兴趣;大学生则有志传承此项优秀的传统美术,并计划下一步在南昌大学举行开班仪式,让“青云谱面人刘”再次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四

  第三块工作:大力弘扬传统文化,非遗保护硕果累累。

  ——5月,赣派杜氏国画写意绣传承人杜梅创作的刺绣作品《雅竹君子》荣获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银奖;同月,杜梅老师创作的《生态鄱阳·仙鹤》在2013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

  ——继2011年6月获得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舞龙展演金奖后,2013年6月,在中国(南宁·青秀)舞龙展演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表演奖评选活动中,青云谱区选送民间灯彩舞蹈《龙腾鱼跃》再次获得金奖;在比赛中,作为青云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南龙灯的延伸舞蹈《龙腾鱼跃》,在来自16个省区市的17支舞龙队伍的竞争舞台上凭借精湛的技巧、出色的表演展示出龙腾青云、和谐盛世、普天同庆的喜庆场面;两条龙和一条鱼的共同演出,寓意万物滋长、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和意志。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同时也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7月,继2012年《锦上添花》等五幅作品入编《科学发展,再创辉煌——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纪念珍藏邮册》后,青云谱区万家绘染布画的10幅作品再次被“中集邮”征集,出版“科学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主题邮币卡,成为“国家名片”。

  ——9月23日—10月15日,青云谱区非遗展在朱桥梅村举行,城南龙灯、杜氏国画写意绣、万家绘染布画三个项目分别设立独立展厅,以实物及图片结合的方式向百姓宣传、展示青云谱优秀的非遗成果。

  ——11月15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八一广场开幕,青云谱区省级项目城南龙灯作为热场节目为活动助兴,市级项目万家绘染布画在南昌展位展出。其中,城南龙灯表演队凭借精湛的技巧、出色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11月26日,2013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全国“山花奖”民间灯彩大赛在婺源开幕,活动为期三天,青云谱区城南龙灯工作室携新创作的灯光龙等灯彩作品代表江西参加了此次评选活动,经过激烈角逐,获得大赛银奖。

  这里记录下这些事项,或许显得琐屑。但笔者认为,没有这些琐屑,旷野里那些芬芳的花朵,或许绽放得不会如此绚烂。

  §§第四章 自然的神韵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