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六章 陇上题诗

  “金钱花”(众上)渭城今雨清尘[1],清尘。轮台古月黄云[2],黄云。催花羯鼓去从军[3]。枕头上别情人,刀头上做功臣。

  列位请了。俺看参军夫人离别,好不疼人也。一点红幡,参军早上。(生上)

  “满庭芳”路糁长杨[4],魂销折柳,画桥水树阴匀。玉堂年少[5],何事拂征尘?为问绿窗红泪[6],芳尊冷[7]、袍袖香分。留不得,灞陵高处,犹自帝城春。

  城头日出使车来[8],古戍花深马埒开[9]。忽听鸣笳兼画角[10],声声思入古轮台。恨杀陌头杨柳色[11],绾定青衫留不得[12]。思妇空啼渭水南,征夫早向交河北[13]。昨去香闺,灞桥折柳,非不萦我心曲,其奈畏彼简书[14],只得收泪长辞,麾军上路[15]。左右起行。

  “朝元歌”(众)风氲马尘[16],晓色笼骖靷[17]。河滨彩轮,绿水随流轸[18]。黑队奔蛇[19],文旗画隼[20],电转星流一瞬。叠鼓扬钲[21],南庭朔方知远近[22]。草色伴王程[23],皇华劳使臣[24]。(合)游缰带紧,早趁封侯鹊印[25]。

  “前腔”(生)回首长安日近[26]。东方送使君,南陌恨闺人[27]。雪岭燕支[28],阳台翠粉[29],去住此情难问。短剑防身,胡沙雕颜吹旅鬓[30]。荡子去从军[31],恩荣变苦辛。(合前)

  (众)禀爷,前面陇头水[32],一支入汉,一支入胡。(生)这分流水是断肠流也[33]。陇上题梅[34],杳无便使,咱口占一首:绿杨着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道,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35]。

  “前腔”(众)陇上谩寻芳信[36],顾恩不顾身,还自想罗裙[37]。古戍笳鸣,关山笛引,也不管梅花落尽[38]。立马逡巡,流水声中无定准。饮马断肠津,思乡泪满巾。(合前)

  (镇西军鼓吹上)镇西府官校迎接参军[39]。

  “前腔”(众)落日长城隐隐,星芒拂阵云,月羽照花门[40]。谷口旗回,峰亭树引,转过西河上郡[41]。气色河源,天街旄头犹未郧[42]。长笑立功勋,边城曲米春[43]。(合前)

  心期紫阁山中月[44],身过黄堆峰上云[45]。

  年发扌弃从书剑老,戎衣今作李将军[46]。

  注释:

  [1]“渭城”句:化用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2]轮台:西域地区的军事重镇。唐代轮台在天山以北,位于今新疆库车县东。唐代曾于此设北庭都护府。

  [3]催花羯鼓:古代的一种鼓,据说源于羯人。传说唐玄宗尝于二月初因命取羯鼓,临轩纵击一曲,名《春光好》。及顾柳杏,皆已绽放。玄宗笑谓众嫔嫱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见唐南卓《羯鼓录》)后用作酒令,鼓响传花,声止,持花未传者即须饮酒。此即今之击鼓传花之所由来。

  [4]糁:散落。见本书第六出注[35]。

  [5]玉堂:见本书第十八出注[17]。

  [6]绿窗红泪:比喻女子的春愁。绿窗,春天窗外满是绿色,故称。红泪,女子的眼泪。见本书第四出注[4]。

  [7]芳尊:即“芳樽”,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

  [8]使车:使者所乘车。

  [9]马埒(li瑁合吧涞某鄣溃奖哂雄ò燎剑┪纾共恢屡艹龅劳狻?

  [10]画角:见本书第五出注[4]。

  [11]“恨杀”句:化用唐王昌龄《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2]绾(wn):缠结。

  [13]交河:地名,其地有二河相交,故称。唐代在此置交河郡交河县,其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的雅尔和屯。唐代在西域最高的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这里。

  [14]“其奈”句:意思是怎奈害怕军令。其奈,亦作“其那”,怎奈,无奈。畏彼简书,《诗·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简书,用以传递军令的竹简。朱熹集传:“邻国有急,则以简书相戒命也。”

  [15]麾(hu)军:指挥军队。这里指指挥随行军士。

  [16]氲:氤氲,烟气、烟尘弥漫。

  [17]骖靷(cnyn):三匹马驾的车。骖,驾三匹马。靷,引车前进的皮带,一端套在车轴上,一端套在牲口胸前。

  [18]轸(zhn):古代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此处借指车。

  [19]黑队奔蛇:指穿黑衣的士兵列成长列蜿蜒而急速地前进。唐制军士衣皂衫。

  [20]文旗画隼(sn):军旗上画着隼的图形。隼,鹞一类的猛禽。

  [21]叠鼓:亦作“迭鼓”。参见本书第十九出注[3]。钲(zhng),一种铜制的乐器,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行军时敲打以节制步伐。

  [22]南庭朔方:代指北方边地。南庭,南匈奴的朝廷,泛指南匈奴故地。朔方,指朔方郡,汉武帝时置,在今内蒙乌拉特旗东。

  [23]王程:奉王命(朝廷之命)差遣的行程。唐岑参《送江陵黎少府》诗:“王程不敢住,岂是爱荆州?”

  [24]皇华:《诗·小雅》有《皇皇者华》篇。诗序:“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这里以“皇华”代表朝廷所遣使臣。

  [25]鹊印:晋干宝《搜神记》卷九载,张颢得山鹊所化的金印,官至太尉。后遂以“鹊印”指封官。

  [26]回首长安日近:回头向长安方向看去,看到的是太阳更近(意即离长安非常遥远)。《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因以“日近长安远”喻远离长安。

  [27]“东方”二句:妻子送走了身为使君的夫君,自己却只能留在家乡,怀恨空闺。汉代称太守、刺史为“使君”,汉以后沿用此词作为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南陌,这里指故乡。南朝梁沈约《临高台》有“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后来用“南陌”指故国、故乡。

  [28]燕支:山名,山顶终年积雪(故此处称“雪岭”)。清王琦注唐李白《王昭君》诗,引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谓:“燕支山……水草茂美,与祁连同。”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其山产燕支草,花红色,可作染红颜料,是古代妇女化妆的主要颜料。汉武击败匈奴,匈奴失燕支山,作歌曰:“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作为化妆颜料,“燕支”又作“胭脂”。在此句中“燕支”为双关语,还引申指美女。

  [29]翠粉:青黛与白粉,均为妇女化妆用品。此句中亦引申指美女。

  [30]胡沙雕颜:胡沙打在脸上,像是在脸上雕刻一样。这里是夸张沙漠上的风之大。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惊沙入面”,与这里的描写相似。

  [31]荡子: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文选·古诗〈青青河畔草〉》:“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唐李善注:“《列子》曰:有人去乡土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世谓之为狂荡之人也。”

  [32]陇头水:水名,从六盘山南段陇山中流出,在今甘肃平凉、华亭一带,是泾河上源。唐李益《观回军三韵》:“行行上陇头,陇月暗悠悠……谁令呜咽水,重入故营流。”

  [33]断肠流:意思是看到陇头水令人断肠。唐岑参《经陇头分水》:“陇水何年有,潺潺逼路傍。东西流不歇,曾断几人肠。”下文“断肠津”与此同。

  [34]陇上题梅:《太平御览》卷九七〇载:“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此处李益反其意而用之,想在陇上写诗寄与小玉。

  [35]“绿杨着水”以下八句:即李益所作《盐州过胡儿饮马泉》诗,载《全唐诗》卷二八三。题一作《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原诗第五句作“从来冻合关山路”,与此处所引仅一字之差。

  [36]谩寻芳信:不要寻找春天的消息。谩,莫。芳信,花开的讯息,亦指春天的消息。

  [37]罗裙:这里代指女子。

  [38]梅花落尽:此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梅花,又指《梅花落》古曲。参见本书第五出注[4]。

  [39]镇西府:唐代无镇西府。元代1276年在云南置镇西路,明代于1382年始改为镇西府,1403年又改为干崖长官司。这里所说的“镇西府”当然不是在云南,当为剧中杜撰。

  [40]月羽照花门:意思是月亮照着回纥的领地。月羽,即月旗,军中用作仪仗。《元史·舆服志二》:“月旗,青质,赤火焰脚,绘月于上,奉以云气。”这里借指月光。花门,山名,在居延海(位于今内蒙额济纳旗北部)北三百里。唐初在此建堡垒,以御胡人,天宝时为回纥所占,故“花门”又可指回纥族。

  [41]西河上郡:唐初曾置西河郡,在今山西西南部。此处的“西河上郡”是泛指黄河上游地区。

  [42]“气色”二句:大意是观看星象,还没有发生战争的兆头。河源,历史上认为的黄河源头所在的地区,即星宿海地区,此处湖泊众多,“灿若列星”(元代学者蒲察笃实)。参见本书第十九出注[22]。又,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谓汉武帝使张骞寻河源,乘槎见织女牵牛。据此仙话,黄河当与天河通。此仙话在明朝流传甚广。此处是糅合了河源地区的自然景观与张骞乘槎的仙话。气色河源,是说观察黄河源头的气色,实际是观天河星象。气色,不必尽指人的气色。南朝宋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即指自然景象。天街,星名。《史记正义》:“天街二星,在毕昴间,主国界也。街南为华夏之国,街北为夷狄之国。”旄头,即昴(mo)星,为二十八宿中西方白虎七星之一。古时认为若白虎七星明暗有变化,预示将有大水或兵事。郧,当作“陨”,坠落。

  [43]曲米春:酒名,以云安所产为最有名。唐杜甫《拨闷》诗:“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44]紫阁:指仙人或隐士所居。唐张籍《寄紫阁隐者》诗:“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

  [45]黄堆:即黄花堆,在今山西阴县北,是古代著名的边地战场。

  [46]“心期”以下四句:此诗系取李益《上黄堆烽》而有异文。原诗为:“心期紫阁山中月,身过黄堆烽上云。年发已从书剑老,戎衣更逐霍将军。”此处改“霍将军”为“李将军”,指李广,亦借指李益。

  评析:

  唐代诗人往往有立功边塞的梦想,从初盛唐开始直至中唐,都有不少诗人或者亲历边塞,留下许多优秀作品;或者从见闻中想象边塞生活,谱入诗中。李益属前者。

  这一出讲李益赴任边塞,途经陇头,有感赋诗,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边地风霜催人老的感慨。这种情绪在上一出已有所流露:“则怕塞上风沙,老却人也。”与本出所题《盐州过胡儿饮马泉》中的尾联“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正是一种情绪两种说法。但从他赴试前、中式后、荣归时所表达的情绪看,则更多的是掩饰不住的自信和踌躇满志。顺着这一情绪发展,他在赴任途中,似乎应该是激动与兴奋的,与本出题诗所流露出的情绪之间似乎存在着断裂。这是因为本剧作者把历史上的李益和剧中的人物糅在一起写。历史上的李益并非科考中第后直接入塞作幕宾,而是先授郑县尉,后因仕途不得意,辞官漫游,于贞元十三年(797)被幽州节度使刘济辟为幕府。入幕时他已经年过五旬,而非如诗中所写的踌躇满志的青壮年。所以这首诗所表达的情绪与剧中人物按照剧情发展推衍所应有的情绪并不吻合。

  本出下场诗亦是李益的原作,略有改动。改动之后的末句虽然流露出立功边塞的抱负,但就整首诗的基调言,则不免有些许的“暮气”。这是剧作者将历史人物与剧中人物虚实相融所留下的痕迹。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