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都市里,喧嚣弥漫着整个生活,每天为了生活而忙忙碌碌。忙,似乎除了忙,我们有的依旧是忙,这种境界已很难再有,而绿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春日的周末,清晨,携夫带女,再带上照相机,带上一个好心情,沿罗定绿道——文道溯岸而游。一米多见宽的文道铺着涂红混凝土,走在绿道上像踏着塑胶跑道一样柔软舒适。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沿泷江两岸,铺满了草坪,像一条绵长的绿色的绸缎。河岸边,嫩绿色河柳轻拂着新生的柔软的枝条,染绿了河水,仿佛一河翡翠向东奔流;热烈的木棉花,像一只只火红的号角仰天而鸣;一串串各种颜色、小喇叭似的牵牛花在微风中摇摇晃晃,像是在吹奏着欢快的乐曲;鸟儿们一会儿在枝头欢唱,一会儿又噗的一声飞到另一棵树上;河水清澈可见底,静静地流淌着,像在诉说流逝的历史,有时候还可以看见鱼儿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而更多的是很多不知名的花草树木,正努力地吐着自己的芬芳。江边,停泊着零星木船和机帆船,江面上,垂钓的渔翁静穆成一首古诗;绿道上,游人三三两两,悠闲地欣赏这如诗似梦般的风景。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女儿的目光,她拿着照相机不断地摄取镜头,一会儿又摆摆姿势,让我们把她和美景一起摄入镜头里。
游文道,不能不看文塔公园里长长的文化走廊。“百里绿道,百里画廊”是文道的主要文化特色,具有浓浓的地方历史文化元素的风情画为绿道建设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百里画廊皆由罗定学子创作,共分几个主题,一是在罗定学宫段文道画廊创作的儒家精神主题,共分《游学图》《传学图》《传世图》三段的孔子生平长卷图画,以及“孔子论孝”“孟子重孝”等充分体现儒家文化的精粹和《论语》名言警句;二是在文塔公园段文道画廊创作的罗定民风民俗主题和罗定名胜主题。民风民俗主题共描绘了分界春牛舞、罗定八音等八幅风情画,罗定名胜主题则描绘了龙湾瀑布、东桥塔影、廷锴将军故居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图画。我们一边观赏,一边向女儿解释这些画的寓意,希望她能感受到儒家文化的精粹,也希望她能体会罗定淳朴的民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罗定人民乐观向上、坚韧的民俗特质,从而学习如何去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如今十之八九已亡,而居于文道文塔公园中心的文塔历经400年,依然屹立不倒。文塔,原名三元宝塔,“三元”的意思是希望罗定的考生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能连中三元。文塔是罗定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塔高47米,是罗定年代最早的高层建筑,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面呈八角形,七层高塔寓意七级浮屠,整个塔身如七朵莲花层叠,端庄华丽,气势雄伟。徜徉在文塔院子里,香火轻飘、梵音祥和,油然生出一种度苦众佑苍生的慈悲之心。随着左拐右转的楼梯,我们一家三口登上文塔,极目远眺,罗定美景尽收眼底。罗城北角,充满浓郁岭南文化风格的古建筑——罗定学宫(文庙)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无言地传承着罗定人爱国爱家、兴教育重文化、自强自立、勤劳朴素的优良文化传统;城市中央,楼盘繁华林立,人群川流不息,错落有致的绿化带覆盖到城市每个角落;而泷江两岸,水天一色,美不胜收。此时,兴奋不已的女儿用镜头不断捕捉这如诗似画的美景。
游完绿道,沉醉之余,不觉又感慨万分。想起当年还在求学时,泷江沿岸遍布垃圾,江水污染十分严重,而前几年虽有所改善,但树木不长绿,江水不长青。如今,政府加大整理的力度,把绿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民心工程来抓,人民群众又大力支持。现在,沿江两岸,山清水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城市的容貌日新月异,而文道,成为了罗定人休闲娱乐的新载体。
文道,传承着罗定的今古文化;绿道,使城市变得更美好;绿道,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注:2011年1—3月,省妇联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电视台等单位举办广东“春游绿道·万家同乐”征文比赛,本文获一等奖。
刘江波
刘江波,笔名天井神人,男,湖南祁阳人,1981年出生,2000年入伍,2006年转业,现为云浮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有文学作品入选部分丛书。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市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