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经常说他是个很容易沟通的人,而实际上,作为他儿子的我,从来就没重视过他的意见;其实他也一样,对我的任何意见和建议,通常都是反对。或许,这就是代沟。
老爸是地道的农民,想问题总是从最现实的角度出发;当然,我是农民的儿子,也倾向于是一个怀疑论者。我和老爸缺少共同语言,但骨子里有着天然的联系。我读书的时候,不会赚钱的他,总是及时地将学费和生活费递到我手上——照他的理解,够花的数额,我知道,这都是辛苦卖力气换来的;而今天,我每次回家,都会给老爸钱,无论收入高低,手头松紧,大致都有个常数。他常教我做人要实际、要圆滑、要讲究利益;而事实上,他总是帮这个帮那个,被公认忠厚老实(大家都差不多认为是贬义词了)。所以,对他的教诲,我总很不以为然,有时候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做不到,就希望自己的儿子做到?我心里也明白,他是希望我不用靠卖力气来挣钱。
老爸管着个果园,这一管就十多年,可极少有好收成的。我经常讽刺说这是赔本买卖,他就辩称,一棵草养不肥一头牛,要多种经营。其实他所谓的多种经营,无非是还耕有两三亩田地、养几头猪,还有一群完全取决于母鸡生养能力的鸡群。对我的质疑,他会说,一日三餐,逢年过节,人情往来还不全靠这些?真是典型的小农思想。而我想想自己,经过商、卖过文、教过书,也不过是图了个温饱。老爸总是告诫我,砍柴要有几把利刀。遗憾的是,钝刀我有几把,利刃一把都没有,老爸也一样。
老爸经营的果场明显是不成功的,我给过他种种建议,他总是听不进去。后来,我看不过眼,也就不说了,自己来做。凭着自己好歹读过几年书,找来一堆资料硬是把种植这种水果的技术弄通透,施肥、用药、控梢、促花、保果,干得像模像样。他看不过去,也就跟着做了,即便嘴上还是反对,技术提高了,这几年收成还可以,老爸也会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了。
年轻的时候我会想,如果老爸是个有本事的人,能为他儿子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说不定我会有大一点的成就,也许这是我虚荣的想法。自从我上了高中,他就说一切为了我,我心里其实很不喜欢这种观点。后来,经历多了,我也能体会老爸的感情,亲人间的联系和纽带,背后还有责任;不过,我还是相信,做好自己是做好父亲的关键,这样才能一代胜过一代吧。
(原载2011年6月11日《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