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十八章 穿越南江文化的历史长廊(散文)

  引子:如果说走路是一种锻炼,还不如说是一种文化。

  南江文化,从2014年6月起,将翻开崭新的历史诗篇,改写多年来的教科书,改写人类发展史——在郁南县河口镇磨刀山,考古学家发现了50万年前古猿人就在这里生活的足迹和使用过的旧石器,是广东地区最早有古猿人生活的地方。

  怀着对南江文化的仰视和向往,我和好友云决定走进南江文化的历史长廊,领略这片神奇土地上的文化。

  南江文化艺术节:万千民众同欢的盛大节日

  正月二十,是郁南县连滩镇一年一度的民间艺术节——南江文化艺术节。

  南江艺术节,因其丰厚的传统民俗文化内涵和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到连滩共观共赏。

  早上九点,艺术节在张公庙前的广场正式拉开帷幕。领路的是仪仗队和彩旗队,那飘扬的数百面旗帜五颜六色,蔚为壮观;接着而来的是颇为喜庆的鲜花队、醒狮队;然后是唐僧四师徒取真经、飘色、禾楼舞等民间特色的精彩节目。

  近千人的游行队伍从张公庙出发,途经城中路、建设路等,再回到张公庙集中,全程4公里。游行队伍一路走过,大街上观众人山人海,我们挤在涌动不已的人群中,看着一队队表演者在面前走过,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欢呼声、锣鼓声等响彻全城。听着那欢笑声,仿佛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内心兴奋无比。

  午饭时,遇到一位文友,他滔滔不绝地对我们说:明朝万历年间,倭寇常在广东、福建等地纠合土匪乱贼对民众抢掠,张元勋奉令执掌广东总兵,与百姓同仇敌忾,把倭寇土匪乱贼杀得落花流水,保护了广东一带的国泰民安,连滩人民为缅怀他的功绩建造张公庙,并以他的诞辰农历正月二十日为“庙节”。1991年县政府和文化部门把“庙节”改变为健康、向上的大型文化活动——南江文化艺术节。

  我们乐呵呵洗耳恭听着,能和这样一位亦朋友亦领导的人海阔天空,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收获与乐趣呢?红尘中正是这样有我有你有他,才会精彩!

  南江民间艺术节追随着时代步伐,显露着人民素养。我祈愿:南江民间艺术节能连接过去和未来,将美好的精神远扬。而南江艺术节的众多精彩项目里,最有民间风情和南江特色的要数禾楼舞了。

  禾楼舞:中国民族舞蹈的活化石

  提起云浮,不能不提云石;提到郁南,不能不提南江文化;提到南江文化,不能不提被称作中国民族舞蹈的活化石的禾楼舞。

  郁南,巍巍高山,苍苍林木,孕育了西江奇葩——南江文化,而禾楼舞正是南江文化的精髓。

  我们在张公庙广场前观看禾楼舞。但见舞台旁边两堆木柴被浇上汽油,燃起高高的火焰,伴随着悠扬、古朴的音乐,领舞者是一位“族长”,他头戴黑色花帽,肩披红袍,一手持系有彩带的铜铃,一手持牛头形状的锡杖,其余舞者则身穿黑色衫裙,头戴黑色凉帽,面具遮脸,腰扎围巾,足穿麻鞋,男举火把,女执禾穗,边唱禾楼歌,边摆身、摇手、踏足,向着东南西北各个方向起舞。鼓声和唢呐合奏出的旋律是那样的悠扬、古朴、欢快。

  舞者舞步轻快,号声呼呼,一派庆丰收的景象,我记住了其中的一句歌词:“登上楼台跳禾楼,风调雨顺庆丰收,瑶户欣歌太平世,众执穗铃咏金秋。”

  我内心翻涌奔腾,思绪飘到遥远的古代,对大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那奇异的服饰、粗犷质朴的动作、怪诞的面具,显得那样的神秘、辽远和空灵。它比我跳过的、观赏过的任何一个舞蹈都要奇异、深刻,这是不是生命的另一种感悟和丰盈?

  2008年6月,禾楼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云浮市目前唯一的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10年,禾楼舞亮相世博,获得世人的称道。禾楼舞是一块活化石,因为它有着厚实的、悠久的历史和舞蹈的原始性。它动作原始、粗犷,充满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散发着感恩大自然的香味。禾楼舞还有着诗般美丽的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南江地区连年旱灾,百姓叫苦连天,神农氏知道后,便叫他的曾孙女禾花仙女赶到南江流域察看灾情。当禾花仙女看到连片干涸的土地和枯萎的禾苗时,十分心痛。于是,在夜深人静时她就把自己的乳汁挤出来,干枯的水稻吸收了乳汁后立即复苏了,干瘪的稻谷立即变得饱满起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禾花仙女的恩德,便于每年丰收之夜跳起了禾楼舞,并在连滩五显庙立禾花仙女的神像祭祀。

  离开艺术节现场,禾楼舞的歌声还在耳旁回响,我们心情愉快地漫步于屋舍小巷之间,脚下踏圆、踏亮了的路石,仿佛就是一个个历史的印记。眼前一亮,代替的是平坦肥沃的万亩良田,一派男耕女织的田园风光,碧绿的庄稼在摇曳,在阳光下泛着金灿灿的光芒。路旁院落外,小孩在嬉戏,鹅群在欢叫,水渠清流潺潺……一切是如此祥和,像陶渊明的田园诗,让人迷恋和回味咀嚼。

  朋友告诉我,去兰寨的路有两条,一是沿着村外的大路开车过去,一是在村内的小巷中步行穿越。我说,还是踏着历史的印记穿越更能体现一种依恋和难以割舍的情怀。

  兰寨:抱朴藏儒,扬风聚气

  兰寨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良多,是中国民间文化之乡,是郁南万亩油菜花基地的主要体验区,是南江文化主要集中地,是百越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之一。

  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唐朝诗仙李白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的名句。兰寨祖先因为喜爱兰花的高洁淡泊,因而种了许多兰花,遂以兰取村名,就是要其子孙后代要像兰一样高洁美好。云石是云浮三大文化之一,亦系广东四大名石之一。兰寨安宁庙里,有两条一尺多宽、三丈多高的石柱左右相对,支撑着安宁庙。这两条石柱纹理像花卉、像云彩、像山水……千姿百态,抚摸上去清凉如玉;据古建筑学专家多方论证,两条石柱是中国最早使用云石做支柱的建筑,兰寨祖先独具慧眼,才让兰寨保留了这一难得的瑰宝。

  兰寨文化元素多样,如状元文化、十德文化、古建筑文化、侨乡文化、生态文化、百越文化等,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集中地和聚宝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兰寨都是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奇观,而正是这些文化,有力推动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兰寨内有双桂堂、瑞昌大屋、状元及第、安宁庙等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建筑,保留有状元、进士等众多文物古迹。兰寨有着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培养了大批人才。清朝时期,在状元林召棠影响下,考取进士3名、翰林1名;新中国成立后,考取本科以上人士160多人。一个自然村培养出这么多人才,不能不说是奇迹。究其原因,兰寨先人具有远见卓识,真正做到优先发展教育,把培养教育子孙后代放在第一位,兴教兴学蔚然成风。正己林氏族谱记载:“书田之置乃林姓第一要义。”林姓祖先正己公到兰寨立业时就置有1000亩书田用于收租金,以供有志读书的林氏才俊的生活资金来源,免其为生活劳作分心,而专心读书;状元林召棠也得到林氏书田读书基金资助作为盘缠上京赴考而高中。

  状元及第,耀亮兰寨。林召棠青少年时,其父林泰雯举家到东安县(今云浮)任教谕。当时,兰寨林姓是名门望族,崇文重教,常特邀泰雯前来学校授课,召棠随行共学,并与林姓人家共同生活。因大家同祖同宗,以族人相称,同拜祖宗。

  林召棠于1823年癸未科殿试独占鳌头后,授翰林院修撰。林召棠回东安后,即到兰寨林氏宗祠祭祖和拜谢当年在安宁庙前亲手种下的榕树;林氏宗祠挂起“状元及第”牌匾,竖起旗杆,并在林氏宗祠宴请乡亲。在林召棠状元的激励和鼓舞下,林氏子孙更加发奋读书,很多人大有作为,为本村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兰寨人十分注重思想情操修养,倡导仁慈、义气、礼貌、睿智、信誉、忠诚、孝顺、节制、勇敢、和谐的“十德”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从而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里有了很好的基础和土壤,孕育出良好的村风民风。

  兰寨还有一间设施完整的当铺保留至今,当铺是民国时期村中族长林葆初开设。其时,他的儿子林景芳号称“新北风”,他家的瑞昌行由于诚信经营,开至香港、南宁、上海一带。兰寨前面是南江,来往人群、船舶很多,为了在人们需要帮助时救急解难、雪中送炭,而开设了当铺。当铺如瑞昌行一样,诚信经营、仁慈为先、急人所急,所以生意兴旺,直至解放后才停业。

  2012年初,郁南县政府重点打造兰寨南江文化创意基地,把其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社会管理的示范点,文化强县建设的突破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点。全力打造文化品牌,以文化促经济,以文化促旅游,以文化为引领,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利用兰寨的古民居和闲置楼房建设状元进士馆、农耕典当馆、十德文化馆、美术展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展示馆和用于高校写生学生居住的学生公寓。

  兰寨南江文化创意基地既为高校美术类学生提供了一个创作场所,又为兰寨南江文化创意基地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共谋共建、共同发展。目前已与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20间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两年来共有200多名画家、8000多名师生到基地写生及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30多万人次来参观。

  今天的兰寨,生态优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云浮市生态文明示范村、云浮市优质人文社科普及基地、中国最美丽乡村示范点等殊荣。2014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到兰寨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时,充分肯定了兰寨的做法。他在离开兰寨时还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小村庄非常美。”《求是》杂志2014年第六期发表的署名文章《在文化传承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介绍了兰寨的经验。8月6日,郁南县政府与禅武国际联盟学校签订了协议书,这是一间总部在匈牙利、分布在世界各地、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

  回顾过去,兰寨加快人文旅游发展已经起锚扬帆;展望未来,前进路上依然任重道远。但我们坚信,在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征程中,勤劳聪慧的云浮儿女将以更加开阔的胸襟、开明的姿态、开放的理念,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加快文化创意建设的步伐,为把兰寨全面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在穿越中,犹如厚重的历史被一页页翻过一样。

  大湾古建筑群:南江文化建筑史上璀璨明珠

  大湾古民居群2013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镇内五星村,规模宏大,布局集中,风格独特。木刻、石刻、砖雕、灰雕一应俱全;壁画书法、陶瓷瓦脊琳琅满目,工艺精湛,是清代粤西地区建筑艺术精品,对研究建筑史和建筑文化艺术具有重大价值。

  我们来到离村口最近的叫新兴昌的大屋,它于1877年由绅士李景倩和李景禄兄弟所建。屋中木雕、壁书和壁画艺术精湛,历久尚新。这座大屋现在大约有200多人,出过两个秀才、两个营长、一个县参议、一个罗中校长,最出名的是李荣汉先生,他在香港当探长,改革开放后,他为郁南和罗定建设捐资100多万元。

  走出新兴昌大屋,微微的寒风吹过脸颊,我们的心里却温暖如春,很快便走到巨昌栈大屋前,它建于1920年,由富商李其敏所建。它功能齐全:采光、通风、通行、防水、防盗、供水、读书、宴客、煮饭、睡觉等样样考虑周全。屋里面有很多壁画、壁书、图案和木雕,这些艺术无一不是精品、雕刻美轮美奂。我看着屋里的毛主席头像、毛主席语录和标语,仿佛听到那些红卫兵激动大声呼喊“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嘹亮声音,仿佛置身于那些自己未经历过却又有依稀印记的燃烧岁月。伟人、凡人都会随时光老去、逝去,只有那些图像、故事、文字、名字留下来,留在一代代人记忆里,成为永不磨灭的历史见证。

  我们来到了大湾最具代表性的大屋——祺波大屋。祺波大屋始建于1885年,由大湾绅士李景献的第二个儿子李祺波创建。祺波大屋前的数百亩油菜花开得正欢,明黄黄的,蔚为壮观。蜜蜂成群地在采蜜,各色蝴蝶翩翩起舞。旁边的一个大鱼塘涟漪碧清,连游动的鱼儿都对我这个客人微笑、舞蹈着。我看到了大地孩子对我微笑,我闻到了泥土的芬芳,它是那样熟悉,又是多么亲切。蓝天、白云、黄花、碧水、微风、大屋、初春的绿意延伸着,浸溢了我们,多么柔和、温暖。

  大屋斗门上的那副对联“吾庐可爱,斯道当由”(对联的意思是说:我这座大屋很美丽,很可爱,你要进去参观就由这道门口进去吧)牵引着我们就沿着这道门口进去。里面是个院子,院子进去是大门。门头有个进士牌,这个进士牌是清朝嘉庆二十三年,李一仕参加科举考试而获得这个称号。

  墙上挂着几张相片,最上面的那位先生便是这座大屋的创建人李祺波先生。他的父亲叫李景献,是当时大湾有名的富户。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李祺炽,小儿子叫李祺波。当他50岁生日的时候,他便对两个儿子说:“现在我这里有一大箱银子,你们两兄弟就各拿一层银子去各建一座大屋吧。”大哥李祺炽心高气傲,总是想超越弟弟,于是他就在乔村这个地方用了十多亩土地建起了一座后面有花园,两边有厢房的三进深的大屋。初建成的时候这座大屋富丽堂皇,很有气势,但由于墙体内部是用泥砖砌成的,所以不够坚固,后来在光绪年间房屋大部分被一场特大洪水冲倒了。幸好前座和中座现在还保存着,还可以看到原来大屋的一些残迹。而弟弟李祺波虽然当时只有十八岁,但他文化素养极高,对艺术有很高的要求,他不求大,而求精,于是他遍访名师,用高价聘请当时附近最有名气的建筑师、绘画师、雕刻师来建造这座大屋,使这里的每一件雕刻都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屋后面的檐雕一样有吸引力。这座大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朝代的风风雨雨,但是上面的灰雕的色彩还鲜艳夺目,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浏览完整个古建筑,依然意犹未尽,沉醉其中。古建筑的古朴与灵性如山泉水,让我们如沐春风,把我们心灵的尘埃洗涤干净。

  写到这里,如果你问我郁南有什么文化,那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你:我们郁南没有什么,就是有一个古猿人(河口磨刀山古猿人遗址)用一条扁担(南江河)挑着一担叫文化的货物(大湾古建筑群和兰寨南江文化创意基地)行走着,将走出郁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陈优华

  陈优华,女,1972年6月出生,江西萍乡人,现任云浮市纪委政研宣教室主任,云浮市作家协会会员。自1992年以来开始断断续续文学创作。曾在《江西日报》《齐鲁晚报》《云浮日报》发表过《爱的绝唱》《课堂随想》《精致生活》《梧桐秋雨》《这里的冬天不下雪》等散文。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