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设计有效目标打造高效课堂

  设计有效目标打造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课题研究回顾与思考

  上饶市逸夫小学李莉

  “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这是句老口号了,课堂教学要有质有量,效率要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是在新的课改背景下自然产生的热门话题。高效的课堂需要的元素很多,如有效的备课、创设乐学情境、改革教学方法、巧妙设计练习等。而有效的备课就包括了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期望,它不仅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行动指南,更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教学目标”课题缘何而来?

  所谓教学目标,应该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教学目标具体而精确地表达了教学过程由始到终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主要教学任务。由于它是预先设定的,故而也是衡量教学任务完成与否的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规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

  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不仅可以预见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且可以调控教学活动进程。它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是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的依据、是教学活动效果评价的依据、是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活动的依据,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虽然一线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认识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但从实际教学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

  (1)对教学目标的含义的理解有误。

  (2)教学目标不可观察,不可检测。

  (3)教学目标的陈述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4)课时目标不明确,教学过程随意性大。

  (5)目标设计孤立脱节,教材整体目标把握不够,缺乏教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握。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往往过于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而忽略对教学目标的思考,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够深入,甚至“走过场”,这样就无法发挥教学目标应有的价值,也加大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难度。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效的课时教学目标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良好开端。高效的课堂不能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制定!所以在省级课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的范围内,我们选取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我们对本课题的研究构想是基于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力图通过有意识地构想、组织、分析教学实践,寻找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课题研究内容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制定的好坏对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活动效果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深入开展对教材的解读,对学情的研究和对理论的学习等活动,确定了两方面的研究内容:

  内容一: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一)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把数学课分为新授课、练习课、整理复习课、实践活动课。不同的课型,其教学目标也有所不同。

  (1)新授课的教学目标应明确规定学生应掌握哪些新的数学知识,应理解到什么深度与广度,应进行哪些必要的基本训练,学会哪些基本的数学方法等。

  (2)练习课的教学目标,既要充分顾及学生的信息反馈,抓住知识重点、难点,又要根据练习课在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增强针对性:新授之后的练习课要从教学信息、作业情况、学生原有基础等方面考虑;讲评后的练习课要从共性的错误、知识的缺陷等方面考虑;复习后的练习课要从知识的整理、归纳、补缺、补差、补漏等方面考虑。

  (3)整理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注重巩固、梳理已学知识和技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加以系统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4)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应明确要掌握哪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要培养哪些实际操作能力,明确如何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参与需要、成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的价值。

  (二)使用规范的术语描述教学目标

  《数学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在表述教学目标时,我们必须认真领会这些动词的实际含义,以使教学目标的表述规范而确切。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努力将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统一起来,防止把教学目标表述为教的目标。

  内容二:确定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策略

  这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下面将具体陈述。

  三、有效“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课堂教学目标是对一节数学课教学结果的预先设定,它是单元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它是内容最具体、对教学指导最直接的一级教学目标。单元、学期、学段、学科总目标的最终实现都要通过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去实施、去体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特点,我们梳理总结了有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三种策略。

  (一)多维分析、综合设计

  所谓多维分析,就是依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和目标分类理论的要求,从多个维度(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分析课堂教学目标。所谓综合设计,是指对教学目标的不同层面(如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和学生发展状况的不同层次进行通盘思考,并对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

  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应当先明确本课时教学应为本单元、本册教材乃至本学段目标的实现承担什么任务,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作好哪些孕伏、渗透和铺垫,防止目标和过程脱节。从构建学生认知结构考虑,根据学生已有认知基础,着眼同化和顺应当前的学习内容,扩大和重建新的认知结构,沟通各单元、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利于因材施教。

  依据多维分析与综合设计相结合的策略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简便易行。例如:制定《解简易方程》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从宏观上了解它所属的内容(数与代数),知道上位目标(单元目标或课标中的具体目标)和后续目标。这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了四则运算及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学生已具有的初步的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求未知数x)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节课也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应用题做了准备:在后面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例等内容时要直接运用。这节课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很感兴趣,这对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后从微观上进行分析:从知识技能维度上分析,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从过程方法能力维度上分析,主要目标是经历从具体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情感态度维度上分析,主要目标是获得探究经验、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发展数学素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这样教学目标就一目了然了。

  (二)弹性区间、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目标要有“弹性区间”,既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这样的设计才会创造出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

  新课程强调课的动态生成,并不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开展教学,而是要求在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价值观指导下的教师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构成弹性化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例如在《圆的面积》:广场的圆形花坛的周长约是30米,你能知道这个花坛的面积吗?班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列出了“3.14×(30÷3.14÷2)2”,这时,有学生提出了用“(30÷2)×(30÷3.14)”来进行计算。听到他的计算方法,班上同学面面相觑。这时教师请所有的同学对这个计算方法进行论证,通过思考讨论,大家发现这个同学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算式有误。他是从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发现这个方法的:圆面积是圆周长的一半和圆半径的乘积。这位同学也通过再次的思考,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地将算式修改为“(30÷2)×(30÷3.14÷2)”。这时教师并没有结束学习活动,请所有同学思考:为什么这位同学能有与众不同的方法?

  对于这个课堂中的插曲,教师充分认识到了教育的价值,在掌握了一定的计算公式后,学生往往会将过程置之脑后,而事实上数学的过程同样重要,在此教师通过设计使学生感受到了。这位同学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敢于质疑和发表独立见解的良好品质,教师对他的肯定将会对他一生的学习有益。而对于这别具一格的方法的思考讨论,也许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倾听别人意见的重要,尊重别人的重要,这也许是数学课堂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形成的契机。因此,也许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没有开展讨论的必要,但是如果适度关注了这个学习活动中隐含及延伸的教育价值,那么这样的调整正是动态生成了教学目标。

  (三)过程结果、并重整合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教学目标仅仅是教学预期的结果,因此,教学目标一般描述的是知识和能力发展的终端结果,没有把学生获得知识和形成数学能力的过程纳入目标内容。在目标描述上基本都采用了“培养学生……”、“使掌握……知识”的方式。

  以《三角形的认识》为例,过去制定的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特性,以角为标准把三角形的分类;使学生掌握三角形高的意义,并会正确地作三角形的高。

  这种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的教学目标,对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没有多大的意义,易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意性大,形同虚设。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认识到这一弊端带来的危害,突出强调学习过程的价值,认识到经历过程不单单是为了获得知识技能方法这些结果,它还会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这些比具体的结果更重要。但是这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实际上新课程还提出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等结果的描述,更要重视这些结果形成过程的描述,使用“形成、养成、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仍以《三角形的认识》的目标设计为例,根据过程目标与终结目标相结合的策略,可以将目标制定为:①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以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用三角板在三角形内画高;②在经历认识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③学生体会到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生活中进一步激发对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使目标从结果走向过程与结果的整合,从单一片面走向多层面立体的整合,由静态走向动态与静态的整合,不仅体现了过程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结合的要求,而且赋予了教学目标以“生命”的活力和意义。

  学是研之源,研为学服务。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是事关一节课整体的重要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我们也会带着教学中新的问题和新的思考,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课题研究这条道路上。

  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为江西省课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汪东兴《提高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的策略思考》。

  (3)《教学月刊(小学版)》朱友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2006年。

  (4)九江市双峰小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有效性研究”课题报告。

  (5)黄旭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