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夏天,一场特大的洪灾,在长江流域肆意泛滥,搅动半个中国,朝野为之惊慌,领袖亲临堤坝、一线督阵,全国上下、军民齐心协力抗洪救灾,气势如虹,感动鬼神。
据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那场大流域的洪水,最先起于信江。信江,我的母亲河,哺育我的母亲河,我日思夜想的母亲河,你因何而愤怒、咆哮?是淤积的河床躺不下你丰满的身躯,还是老天爷把气候日益火热的怨恨向你发泄,抑或是鄱阳湖因为围垦造地缩小了湖区盛不下你的乳水?那年的7月25日,我作为舟山日报社派遣的记者,随舟山市支援湖北抗洪救灾物资运输车队奔赴荆州,9辆军用大卡车,装载着海岛军民捐助的抗洪救灾物资,千里奔驰,过海峡、穿越浙赣,大雨中从信江河上跨过时,我从车窗里看着你,看着你膨胀的身躯,看着被你淹没的田野和房屋,看着你不肯罢休的骄纵,我的眼在流泪,心在流血。
六百里信江,浊浪滔天,天苍苍,水茫茫,多少良田、多少树木、多少生灵被水围困、吞没!而我们的车队不能停留,我不能回家看看父母亲,而要火速地跨过长江、奔赴湖北荆州,把急需的物资送到灾情更为严重的长江三峡出口之处,那里正遭遇着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我要用我的相机去采访灾情、报道抗洪救灾一线悲壮的景象。
我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祈祷,老天爷息怒,佛菩萨慈悲,母亲河赶快恢复你的母性吧。
一路风雨兼程,片刻不停;一路沉思不语,我禁不住想起了童年的往事,关于洪水的故事。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几乎年年发大水,年年有洪灾,只是每年都有些差异而已,大南门的石洞上有最高水位的记录。我8岁之前住东街,8岁之后住东门老城墙上。8岁前的记忆是发大水了,水进街巷,船泊门前,癞蛤蟆上灶台。大人抗洪救灾,搬家具、捞东西;小人们玩水,在家门口抓鱼捉鳖,把洗澡的木盆当小船,锅铲当划桨。读书后,人大了,就帮着照看妹妹,守着家里的东西,也去河边捞点树枝、木头回来当柴火。站在老城墙或叠山书院的望江楼上看洪水,河中央的凫石早淹没了,信江大桥的猫耳朵也都被水灌进,对岸水南街和河坝上的杨柳树变矮了,原来三百米不到的河宽,变得又粗又壮,高速流动的水面上不时看到死猪死鱼翻白着肚子。而每到洪水时节,就听街上卖菜的农民抱怨着菜地淹了,猪呀鸡啊冲走了;买菜的市民则叫骂菜涨价了,小孩子连鸡蛋也吃不起了。
对洪水的记忆既有童年无知的顽皮,更多的是对灾害的恐惧和痛恨。应对着眼前的景象,身心倍感压抑。
我们的车队在夜色降临的雨幕中,经过九江长江大桥,桥灯在大雨中艰难地睁着眼睛,江面灰暗而沉闷。大约9点车队开进黄梅县城,漆黑的街道上没有行人,我们在瓢泼的大雨中寻找吃饭的地方,找了好几条大街,最后只好敲开一家早已打烊的小饭店。店家得知我们是浙江过来送物资的,二话没说,赶紧煮了好几大盆面条,让我们充饥,狂奔了一整天,紧张、疲劳、饥饿,因为吃下热乎乎的面条而得到暂时缓解。
翌日上午,我们的车队继续开向荆州,中午时分到达,9车满载的物资被立即卸下分拨给早已经等候的灾区群众。第三天,车队原路返回。而我留下,搭乘上荆州军分区司令员的汽车,再过长江,经过几道封锁线,深入公安县南平镇,继续灾区的采访。那天当地数千名干部群众和抗洪部队官兵,聚集在长江大堤上,为在抗洪抢险战斗中牺牲的解放军战士李向群举行隆重的赞礼,真可谓:长江悲已滞,万众送魂归!
两天后,我登上从武汉飞往杭州的班机,从舷窗俯看,长江汪洋而苍茫。在我回舟山的途中,我的新闻摄影报道《洒泪别英雄》分别在《长江日报》和《钱江晚报》上发表,这是我在南平镇灾区采访拍摄的。这组新闻照片后来被评为1998年度中国晚报新闻摄影作品一等奖,浙江省年度好新闻图片奖。但我并不为此感到喜悦,我只是尽了一个新闻记者应尽的职责,尽了一名记者应尽的职责。
从信江到长江,1998年的洪水留给国人刻骨铭心的伤痛,留下多少悲哀的记忆和对自然威力、对生命抗争的咏叹。而我从对母亲河信江的记忆,到对我们祖国母亲河长江的认识,我的人生也经历了时空的跨越和情感的增容。
2013年3月21日,于舟山凫石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