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九章 战士指看陇南更加郁郁葱葱——省人大老干部赴陇南参观考察纪行

  訾晓辉

  群山横亘,层林涌翠,花草萋萋,溪水潺潺。去年9月,甘肃省人大离退休老干部考察团一行,赴我省陇之南进行了学习考察。所见所闻,令人振奋,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红色,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洋溢喜庆与朝气,象征光明和生机。红色,是井冈山的燎原星火,雪山草地挡不住的凌云壮志,是哈达铺的灯光。9月10日,吃过午饭,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著名的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缅怀革命前辈走过的艰难历程。

  1935年9月和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两次到哈达铺。1981年省政府将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时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哈达铺被公布为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区之一。2005年11月12日,哈达铺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10年9月22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到纪念馆进行了视察;2012年4月29日,王三运书记带领新当选的十二届省委常委到哈达铺纪念馆瞻仰了革命先辈的事迹,并在哈达铺召开了省委十二届一次常委会。

  哈达铺作为中国革命的“加油站”,这里浓缩了太多令人崇敬的红色文化之美,中央红军经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刚刚走出草地,攻占天险腊子口,在这物产丰阜、民风淳厚的地方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体力得到了恢复。我们轻轻地走过哈达铺的街道,生怕惊扰了那些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鲜活的身影,展厅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依旧闪耀着血火淬炼的光彩,凝视陈列室的行军锅、烧水壶等红军遗物,推开“义和昌”药铺,毛泽东、张闻天的住室,至今依然保存着当年的原貌,由此就会想起“到陕北去”的重要决策,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更大的胜利。

  当地开明绅士、清末秀才药圃老人张炯奎以当时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满怀激情,用饱酣的笔墨高度颂扬红军,并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诽谤宣传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批驳:

  仓皇无计欲何之,正是闻风落胆时。

  只道伤残同列寇,那知仁义胜王师。

  人言戮掠皆虚语,自悔潜逃反失资。

  瞥眼雷霆惊震后,听来一路赞扬声。

  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长征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长征精神是我们用之不竭、学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今天的哈达铺,巧借红色文化的东风,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镇上抓规划,抓建设,抓招商,文化广场当空出世,城镇大道工程实施完工,药材建设全面启动,小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一个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旅游商贸为主导产业的山水型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正在建设孕育之中。

  宕昌县是全国知名的“千年药乡”、“中药材发源地”,为了加快宕昌中药材发展步伐,提升中药材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县上投资530多万元,建成一处百味中药材示范园,园区有护园河堤、喷灌、护栏等设施,引进和选育野生、家种中药材105个。投资629万元,建成一座中药材博物馆,园内脉学始祖扁鹊、外科之祖华佗、医圣张仲景、针灸之祖皇甫谧等十大药王雕像矗立其间,由展览馆、多媒体室、接待室、药品展示室、标本展示室和药王雕像等六部分组成的现代化中药材博物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旅游胜地官鹅沟,像一朵绚丽的山花开放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县委书记朱宝莹说:“宕昌县要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提升中药材质量,对接中药材市场,打出中药材品牌,最终把宕昌中药材的产区优势变成产业优势,使中药材产业能够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

  初秋的天,碧蓝如洗。9月11日,我们一行抵“中国橄榄之城”和“中国花椒之都”——武都区,这里是陇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境内沟壑纵横、峰峦叠嶂,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是典型的“七山二林一分田”的山区农业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辉煌,武都作为地名,始于先秦。“大红袍”花椒享誉全国,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花椒之乡,油橄榄产业可与地中海沿岸媲美,是中国油橄榄原产地保护区。油橄榄,又名齐墩果,用油橄榄鲜果冷榨而成的橄榄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人体直接吸收率达94.5%以上,长期食用橄榄油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降低血脂,而且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硬化。橄榄油是国际公认的“植物油皇后”和“液体黄金”。

  我国大量引种油橄榄是从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阿尔巴尼亚开始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武都区区长李平生说:全区两水、汉王、外纳等10多个乡镇,已形成家家户户种植橄榄树的良好局面,教场梁、佛淌沟等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私营油橄榄种植园145处2.8万亩,白龙江沿岸荒山荒坡上,农户连片油橄榄栽植区192处9.6万亩,城区绿化种植6000多亩。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武都已建成油橄榄加工厂5座,研制开发橄榄油、橄榄茶、橄榄酒、橄榄化妆品等产品26个,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城市。陇南田园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参评的“田园品味”特级初榨橄榄油产品获国产橄榄油品牌金奖,这是我省食用油行业近年来得到的最高荣誉之一。目前,全区发展油橄榄面积19.8万亩,预计2013年鲜果产量达4500吨,鲜果产值4000万元,可加工油橄榄700吨,加工产值8400万元。一位老干部咏诗赞叹:

  故地重游意未央,山城事业谱华章。

  白龙鼓浪千溪涌,再见来仪百鸟翔。

  雨润山山橄榄绿,风吹处处橘椒香。

  坦途尚忆羊肠险,古郡而今似画廊。

  说到油橄榄成功种植推广应用,我们不能忘记原中央政治局常委、甘肃省委书记宋平同志给予的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不能不提林业女专家徐纬英,一位国际著名林学家、林木遗传育种学家、中国油橄榄事业的开拓者、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开发高级顾问,1989年至2006年31次来陇南实地进行技术指导。

  青青的山,柔柔的风。9月12日,在文县桥头乡张家坝村,一股清澈的溪流欢快地徘徊缠绕着小村庄,平缓地段处可见小金鱼浅底,村里场地上安置有乒乓球桌、体育健身器械,村里村外,小桥流水,亭台楼榭,幢幢农舍,错落有致,青瓦白墙,清洁卫生。青翠的竹子,淡绿的芭蕉,墨绿的栀子,银青的枇杷,掩映其间。热情好客的乡亲们给我们端来了大枣、苹果、桔子,构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新农村景象。这个村是县上确定的首批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过去的一年,村上提出“村庄风貌整治先行,产业发展紧跟,民风培育随后”的建设思路,明确将张家坝村打造成为天池旅游景区的绿色屏障和农家生态休闲小区的目标,将背街小巷的村道进行硬化,安装路灯28盏,方便了村民出行。为了解决村里污水乱排乱流的问题,乡上筹集资金,修建道路两侧的排水沟、公厕、垃圾池,共修建沼气池189座、排水沟近10公里、公厕3座,全村的环境卫生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门前的水泥路面宽敞洁净,一个个幸福的笑脸映衬着农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看到这可喜的变化,目睹新农村、新气象,浮想联翩,实现中国梦,重点在农村,要是我省的大部分农村都建设成这样,那该多好啊!那个时候中国梦就实现了!一位军转老干部的诗这样写道:

  芳树摇风鸣好鸟,百里晴光画图连。

  待看满园红杏雨,陇头无限艳阳天。

  清风拂过,神清气爽,满眼望去,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车辆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行进时,恍若置身仙境。9月13日,在前往康县的途中,我们参观了康县百公里竹海生态风情线龙关节点,走访了长坝镇花桥村、王坝乡大水沟、青林沟流域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花桥村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生态环境十分优美,通过新农村创建活动开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大水沟村通过整合实施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双联”行动、特色产业开发、乡村旅游开发,使村庄面貌、农民居住条件、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以种植核桃、中药材和劳务输转、农家乐为主的增收致富格局逐步形成,成为全县发展生态游、整流域扶贫开发的典范之一。在长坝镇段庄村康县蚕桑示范观光园,我们看到,蚕桑科普展览馆、蚕桑技术培训室、养蚕示范区已建成,基地桑园长势良好。展览室里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弘扬古蚕绢文化,开拓新丝绸之路”匾额,悬挂其间。展览图片中介绍,2008年6月1日,胡锦涛同志视察地震灾情时,亲临该示范园采桑养蚕,与蚕农亲切交谈,鼓励群众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多养蚕,早致富。示范园中一座彩色巨碑上,记载下了这一历史难忘的时刻:“抚今忆昔,时过两载,重建之康域,山欢水笑,地换新颜,道路通畅,新舍幢幢,人寿年丰,安居乐业,百业俱兴……特金石铭志,以存永年。”

  离开蚕桑园,走进国家4A级景区——阳坝,昔日的穷山沟,如今成为陇上主要的茶叶生产基地,犹如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正吸引着海内外的目光。清泉潺潺,满目苍翠。站在阳坝梅园沟,放眼望去,远峡近谷中云雾缭绕,淡淡的茶香随着轻云薄雾,在一条条山沟的茶园里弥漫,只见整个梅园的山山峁峁,茶树一垄一垄,绿莹莹,齐崭崭,涂得山坡绿油油。康县县长文元旦说,康县有“甘肃西双版纳”之美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茶区内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85%以上,林密而多雾,拥有“云雾高山出好茶”的生态环境。康县茶叶种植源远流长,是陇上茶叶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典型的西部高海拔优质茶叶种植区。老一辈革命家、原甘肃省委书记、全国政协常委杨植霖写诗赞曰:

  奇花异草点山丘,隔叶黄鹂叫小猴。

  百里林荫添锦秀,留恋愿在画中游。

  金风送爽,硕果飘香。9月14日,我们在成县恰逢举办2013·中国陇南(成县)核桃产销对接商贸洽谈会,简称“成县核桃节”,步入成县核桃产业展示馆大厅,迎面主屏写着“成县核桃香满九州”。由国家林业局颁发的“中国核桃之乡”金底红字匾牌镶嵌在展台板面上,应主人之邀,老干部白云龙同志代表考察团全体成员挥毫题写“核桃飘香前景无限”几个大字,博得客商和嘉宾的阵阵掌声。

  成县是全国核桃重点生产县,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品种繁多,位列全国37个千吨核桃产量县之列。目前有核桃树50万亩,1100万株,预计2013年核桃坚果产量达到1万吨,产值达到1.5亿元。成县核桃大且皮薄,核仁浅黄或琥珀色,肥厚饱满,无异味无涩,香甜可口,含油率一般在63%-69%之间。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013年,以核桃为代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成县快速发展,通过电子商务和新媒体,成县核桃成功销往沿海地区。6月初,成县成立了甘肃省首家农林产品电子商务协会,帮助农村群众解决农林产品生产、运销衔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全县农林产品更快更好地对接到全国市场。

  机遇从来都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县县委书记李祥介绍,自2013年以来,成县运用网络新媒体推介成县核桃,已开通网店30家,在淘宝上预售的鲜核桃总量已超过5吨,网上预订核桃近10吨。目前,成县核桃已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远销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此次2013·中国陇南(成县)核桃产销对接商贸洽谈会主题是“做大做强核桃产业,打造中国核桃之乡”,主要目标是搭建核桃营销平台,实现核桃产销紧密对接,提升“陇南核桃”品牌知名度,努力把成县建成全国优质核桃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促进成县核桃增效、农民增收,并对外充分展示成县乃至陇南特色产业、生态旅游、精神文明等多方面成果。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参观结束了,我们缅怀先烈,接受了一次党史、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亲身感受了改革发展为广大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上了一次生动特殊的党课。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今日的陇南儿女正弘扬长征精神,以坚实有力的步伐,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着新的壮丽篇章!

  (作者系甘肃省人大老干部处处长)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