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2011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答案详解

  第一部分 客观题

  1.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起源说。A项神话起源论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B项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其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C项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D项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的观点,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很多,主要集中在苏联和中国。因此,本题选D。

  2.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的产生时间。一般认为,原始社会就有了学校教育的萌芽,但是作为独立存在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学是奴隶社会时期产生的。据可查证的资料,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埃及,称之为苏美尔学校。因此,本题选B。

  3.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西周“六艺”的掌握。我国古代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而以“礼乐”为中心。因此,本题选A。

  4.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形态。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针对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每一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他的道路。因此,本题选C。值得注意的是,本题的考查内容是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部分的内容,考生应多注意。

  5.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A项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对我国教育学的影响很大;B项赫尔巴特提出了以“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主张;D项,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D项杜威主张实用主义教育,其基本主张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在做中学、学生中心”。因此,本题选C。

  6.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A项《学记》成书于战国末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C项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D项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倡绅士教育目的,并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D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因此,本题选B。

  7.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人的发展的内容。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说,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即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因此,本题选A。

  8.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心理断乳期所指的阶段。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搞得惊慌失措。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少年期的学生正处于初中阶段,因此,本题选B。

  9.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往往具有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教育活动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进行,以促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本题选A。

  10.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制约和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程度对受教育人口的数量、普及教育年限的长短、教育投资的数量与比例、学校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内各学科和专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而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因此,本题选A。

  11.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存在于头脑中的价值观念、社会态度、思维模式、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等现象有总称。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因此,本题选D。

  12.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内涵。教育性质集中体现在教育目的上教育目的的根本性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最能够集中体现教育性质。因此,本题选C。

  13.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或唯一方法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本题选D。

  14.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A项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B项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D项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变为现实;C项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忽然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作用,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本题选C。

  15.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根据任务即教书育人。因此,本题选C。

  16.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的表现。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授受关系,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正确的处理这种授受关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准和质量。因此,本题选A。

  17.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当前我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都特别重视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因此,本题选B。

  18.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具有艰巨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劳动具有空间上的广延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及教育效果的长期性;复杂性,由教师职业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创造性,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示范性,这是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最大区别。教师劳动特点不包括预期性,因此,本题选C。

  19.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它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因此,本题选D。

  20.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一方面,教学过程具有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性;另一方面,教学过程具有的特殊性。因此,本题选A。

  21.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工作的环节。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本题选B。

  22.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途径。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经,它包括品德课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因此,本题选A。

  23.B“详解”班主任的领导影响主要表现为学校组织所赋予的职权,另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特征。

  24.B“详解”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效度定义的掌握。

  25.C“详解”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6.A“详解”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27.C“详解”埃里克森提出个体发展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解答“人的个性是如何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的最经典的个性发展理论之一。并认为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同一性——角色混乱。

  28.A“详解”先行组织者是一种教学技术或策略,是由奥苏伯尔提出的。

  29.C“详解”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三种类型。

  30.A“详解”从该题的选项来看,只有能力和努力属于个人内部的因素,但能力是稳定的,努力是不稳定的因素。

  31.B“详解”影响迁移的因素主要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32.C“详解”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划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一般迁移也称普通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本题题干符合一般迁移的定义。

  33.B“详解”研究表明,课文熟练程序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佳。

  34.A“详解”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让学生在变式中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本题中的“鸡、鸭、鹅”都属于鸟类,老师列举它们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是否会飞不是区别鸟与非鸟的本质要素,但卵生、脊椎动物、有喙无齿则是本质要素。

  35.B“详解”关于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划分有许多心理学家提出过不同的观点。该题主要考查的是费茨和波斯提出的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观点,包括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也称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36.C“详解”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37.B“详解”凯尔曼认为态度学习的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阶段。

  38.C“详解”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39.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的特点。教育法作为一般社会规范和法律所具有的特点:具有国家意志性、强制性、规范性、普遍性;教育法区别其他社会规范和法律的特点:教育法律关系成立的单向性、教育强制措施的柔软性、教育行政管理方式的指导性、教育法规具体内容的广泛性。教育法不具有民主性,选项A、C应该排除,B选项的“地方性”不正确。因此,本题选D。

  40.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颁布的时间。《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基本法,于1995年3月18日通过,并于199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因此,本题选C。

  41.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责任。根据违法主体的法律地位、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将教育法律责任分为教育行政法律责任、教育民事法律责任和教育刑事法律责任三种。教育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它调整的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是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教育民事法律责任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因教育教学活动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本题中合作办学、委托培养、教师聘任的双方主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因而双方因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应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即教育民事法律责任。因此,本题选B。

  42.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即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受理教师申诉的机关,因被申诉的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教师如果是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提起申诉,受理申诉的机关为主管的教育部门;如果是对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提起申诉,受理申诉的机关可以是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对口的行政主管部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提出申诉不要向行政机关的个人提出,而应向行政机关提出。否则,该申诉将被按一般的群众来信办理。本案中,王某因不服所在学校做出的决定,因而其应该向主管其所在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请求,即向当地县教育局提出教育行政申诉。因此,本题选A。

  43.A和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行政规章五个层次的渊源。其中第二个层次的渊源是教育法律,包括教育基本法(《教育法》)和教育基本法以外的法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均属于部门教育法),A和B项均属于第二个层次的渊源,故此题设计不合理,因此,本题选A和B均正确。

  44.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A项人身自由权是指未成年学生与普通公民一样,也有支配自己人身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B项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C项隐私权是指学生不愿意公开或让他人知悉个人秘密的权利。D项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自己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因此,本题选D。

  45.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教学道德和语言道德、交际道德、个人生活道德。因此,本题选A。

  46.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作为科学术语的提出者。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并于1859年出版《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因此,本题选C。

  47.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特征。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因此,本题选D。

  48.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此句的本义是:开导学生,但不要牵头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启发反式教学对死记硬背,主张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本题选D。

  49.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角色的最大特点。不同职业的性质,使不同职业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业都表现出不同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因此,本题选A。

  50.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备课的内容。教师备课工作包括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和备进度计划。因此,本题选B。

  51.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课后反思的形式。课后反思的形式主要有评价性反思、专题行反思、说明性反思和札记性反思。因此,本题选C。

  52.D“详解”选择教学媒体所要考虑的几个基本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媒体特征和教学条件。

  53.D“详解”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1946年写了一本书《视听教学法》,其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尽管它诞生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它对现在乃至今后对于教育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意义重大。

  54.D“详解”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策略有“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和“随即进入式教学策略”等。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策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

  55.C“详解”程序教学的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代表人物却是斯金纳。

  56.A“详解”一般认为教学策略的特征主要包括:对教学行为的指向性、结构功能的整合性(或综合性)、策略制订的可操作性、应用实施的灵活性、教学策略的调控性、策略制订的层次性等。因此,该题选A。

  57.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活动的内容。课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十分丰富,学校现行的课外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思想政治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不包括选修课,因此,本题选C。

  58.A“详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59.D“详解”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指出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0.B“详解”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在京召开。

  第二部分 主观题

  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

  1.简述素质教育基本内涵(每个要点1分)

  “答案要点”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的教育,是以社会文化塑造社会合格成员的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化的教育。

  基本内涵是: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答案要点”(每个要点1分)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3.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

  “答案要点”(每个要点0.8分)

  (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二、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案要点”(每个要点1分)

  班集体是学校生活中最重要而稳定的组织之一,良好的班集体对教育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1)良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如下: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生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2)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应做到: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2.“答案要点”(每个要点1分)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4)归因训练,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

  (5)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6)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运用表扬。

  (7)结合实际(略)。

  三、案例分析题(12分,结合实际酌情给0-2分)

  1.“答案要点”(每个要点2分)

  我不赞成小李的教学观。小李出发点是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却忽略了两点,一是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上好一堂课仅注重气氛热烈是不够的。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做到: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小李仅仅关注学生,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缺乏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刻性。

  (2)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任务和重难点,使学生巩固每节课学到的知识。

  2.“答案要点”(每个要点2分)

  (1)小张上课的问题是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情感的人。特级教师所教的学生和小张所教的学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相互提高的动态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小张在教学中遵照特级教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就会束手无策。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和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调节教学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答案要点”(每个要点1分)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

  (4)反思性教学。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