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历年考题分析

  考情分析:

  从近五年的考试分数分布表可以发现,从分值来看,历年考试分值相对稳定,在2分到4分之间;在考试题型上,本章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14年出现了一道判断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等主观题均未涉及。这一章属非重点章节。具体来说:

  选择题。2010年出现两道选择题,分别考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这一说法所反映的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作为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相互制约性。2011年延续2010年的题量,连续出现两道题,分别考查对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指学校的哪种文化。2012年仅出现一道题,即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因素,该题与2011年度所考查的知识点相同;2013年分别考查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以及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制定具有决定作用。2014年未涉及选择题。

  主观题。2014年以判断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考查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应考攻略: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本章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来加以考查。考生们在应考准备时,要重点掌握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社会人口的相互作用中的一些提法,如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等重要观点。

  本章典型过关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人的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A。人的发展是指人的心理发展

  B。人的发展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

  C。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身心两方面的变化过程

  D。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

  2.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是()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3.下列不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内发论的是()

  A。孟子

  B。柏拉图

  C。格塞尔

  D。华生

  4.下列不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外铄论的是()

  A。孟子

  B。荀子

  C。洛克

  D。华生

  5.奥地利的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属于()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实践主体论

  D。辐合论

  6.从神学化思想体系出发提出“性三品”说的是()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论

  D。教育万能论

  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强调的是()

  A。环境对人的影响

  B。遗传对人的影响

  C。教育对人的影响

  D。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影响

  8.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A。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B。遗传素质

  C。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D。体质的增强

  9.“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这是()

  A。环境决定论

  B。机械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

  10.“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其入者变,其色亦变”强调的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学校教育

  11.以下关于遗传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

  B。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C。遗传素质具有不可塑性

  D。遗传素质具有个别差异性

  1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A。物质前提作用

  B。主导作用

  C。决定作用

  D。动力作用

  13.青少年身心发展必须因材施教是遵循了个体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4.格赛尔的孪生儿的爬梯比较实验证明了()

  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

  B。遗传素质的成熟制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C。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原因之一

  D。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15.心理学家提出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根据个体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16.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17.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析阶段进行

  18.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是()

  A。环境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19.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20.不能把小学生当中学生看待,也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为一谈,不能搞“一刀切”。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1.“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平衡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2.“唯上智与下愚难移”所表达的观点是()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家庭决定论

  D。儿童决定论

  23.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都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即新生儿与青春期。这反映了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25.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26.以下关于环境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B。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变为现实

  C。环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D。环境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27.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应()

  A。量力而教

  B。循序渐进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28.“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所表达的观点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9.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因素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30.下列不属于环境决定论的人物是()

  A。爱尔维修

  B。洛克

  C。霍尔

  D。华生

  31.下列不属于遗传决定论的人物是()

  A。霍尔

  B。高尔登

  C。董仲舒

  D。华生

  32.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本质力量的是美国生物社会学家()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二、简答题

  1.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3.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4.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三、判断分析题

  学校教育在个体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四、论述题

  1.试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2.试论学校教育为什么能够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

  格塞尔以一对满46周的同卵双生子为试验对象,其中之一先做每天10分钟的爬梯训练,共6周;然后测量两个孩子爬梯所用时间,结果是受训儿26秒,未受训儿45秒;然后在这对双生子满52周时,再对他们同时进行为期2周的爬梯训练;结果,他们只用了10秒钟就完成了爬梯任务。格塞尔据此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

  请运用教育学理论对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训练”实验进行分析。

  本章典型过关习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D“详解”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说,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即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其中,生理发展又包括机体的正常的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也包括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和人的心理倾向或意向的发展。选项A错在未包括生理的发展;选项B仅是人的生理发展;选项C未指向发展的方向。因此,本题选D。

  2.C“详解”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前面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因此,本题选C。

  3.D“详解”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柏拉图、格塞尔、弗洛伊德等。华生是外铄论的主张者。因此,本题选D。

  4.A“详解”外铄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中国的荀子、英国的洛克、美国的华生都特有同样的观点。因此,本题选A。

  5.A“详解”奥地利的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其观点属于内发论。因此,本题选A。

  6.A“详解”董仲舒从神学化思想体系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其观点属于遗传决定论,也即内发论。因此,本题选A。

  7.B“详解”遗传也称遗传素质,是指人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象、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强调的是遗传对人的影响。因此,本题选B。

  8.C“详解”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有意识。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的发展与动物的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因此,本题选C。

  9.C“详解”遗传也称遗传素质,是指人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象、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点。“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强调遗传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本题选C。

  10.B“详解”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环境包括先天环境即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其入者变,其色亦变”强调的是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因此,本题选B。

  11.C“详解”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选项C,遗传素质具有不可塑性是错误的。因此,本题选C。

  12.B“详解”从广义上讲,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忽然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作用,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本题选B。

  13.D“详解”同一年龄阶段的每个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除了有共同的、典型的特征之外,都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特点,这称之为个别差异。教育要遵循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因此,本题选D。

  14.B“详解”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和过程受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为一定年龄阶段的人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人的一些活动能力,是随着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而表现出来的。格塞尔所做的孪生儿的爬梯比较实验(直立行走)说明了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因此,本题选B。

  15.C“详解”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往往具有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教育活动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进行,以促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本题选C。

  16.B“详解”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果。环境决定论确信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起着决定的作用,因而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之为养育论。华生的观点属于环境决定论。因此,本题选B。

  17.A“详解”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往往具有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教育活动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进行,以促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本题选A。

  18.A“详解”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并且环境有消极与积极之分。因此,本题选A。

  19.C“详解”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搞得惊慌失措。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因此,本题选C。

  20.B“详解”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既不能把小学生当中学生看待,也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为一谈,同时还应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引渡”工作。因此,本题选B。

  21.B“详解”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因此,本题选B。

  22.A“详解”唯上智与下愚难移所表达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因此,本题选A。

  23.C“详解”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功能缺陷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盲人失去或部分失去听觉,通过灵敏的触觉与听觉补偿其受损的听觉。因此,本题选C。

  24.D“详解”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表现出时快时慢、有早有迟的特点。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即新生儿与青春期,反映了个体在同一方面的发展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不均衡。因此,本题选D。

  25.D“详解”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人的思维发展也是遵循着从直观到抽象的规律,这体现了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因此,本题选D。

  26.A“详解”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并且环境有消极与积极之分。对个体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主观能动性。因此,本题选A。

  27.D“详解”同一年龄阶段的每个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除了有共同的、典型的特征之外,都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特点,这称之为个别差异。教育要遵循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因此,本题选D。

  28.B“详解”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犹如一块“白板”,他们长大后,是好是坏,有用不是无用,感到幸福还是痛苦,主要是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其观点属于教育万能论,也即环境决定论。因此,本题选B。

  29.C“详解”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本题选C。

  30.C“详解”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高乐顿、爱尔维修、洛克、华生。因此,本题选C。

  31.D“详解”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被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能延迟或加速这些先天遗传潜质的实现,而不能改变它。他们将人的发展过程视为人的遗传素质成熟、自我发展、自我暴露与展现的过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高尔登、霍尔、董仲舒等。因此,本题选D。

  32.A“详解”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本质力量。因此,本题选A。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2.“参考答案”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3)学校教育是通过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培养人的工作;(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利于学生的发展。

  3.“参考答案”

  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4.“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本身特点所决定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组织性;

  (2)学校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3)学校教育还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判断分析题

  “参考答案”

  (1)此观点是错误的。

  (2)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各种因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身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3)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性作用,而非决定性作用。

  四、论述题

  1.“参考答案”

  (1)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2)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都具有作用。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

  (3)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这种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教育都能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

  (4)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的发展与动物的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表现出来。

  2.“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3)学校教育是通过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培养人的工作;(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利于学生的发展。

  (2)学校教育遵循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3)学校教育适应了社会对个体的需求。

  五、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1)格塞尔强调成熟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前面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格塞尔的观点,一方面夸大了成熟对于个体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是的片面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人身心的和谐发展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有:一是遗传素质: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二是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都具有作用。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三是学校教育: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这种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教育都能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四是主观能动性: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的发展与动物的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表现出来。

  (3)当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训练”实验也告诉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和重要性,过早的教育是无效的,甚至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