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周兴调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和山东省军区政委。1965年初,又从山东调云南任省长、省委书记。从此,他一直在地方工作,度过了他的晚年岁月。
周兴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作风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把自己摆在“人民勤务员”的位置上。1961年夏末秋初,周兴一到山东,正逢山东连降暴雨,洪水泛滥,灾情十分严重。他坐着吉普车,连夜赶赴重灾区,一个县一个县、一个村一个村的视察灾情,慰问灾民,把救灾物资及时送到灾民手中。为了解决排涝问题,他冒着危险从徒骇河的上游察看到下游,查清了沿河淤塞最严重的地段,实施了爆破排涝作业,帮助灾民恢复了生产,重建了家园。在灾区,周兴同群众一起吃红薯面做的“糊糊”,在重灾区惠民县的一个村子里,他同灾民一起吃“草种子”做的窝窝头。县委书记劝周兴回县委机关就餐,他当面拒绝,并严肃批评说:“群众能吃,我们就不能吃?”由于饮食粗劣,多日疲劳,周兴腿肿了,眼熬红了,痔疮犯了。随行人员劝他就医治疗,他不肯,硬是坚持几个月才从灾区返回济南。
晚年的周兴有一种紧迫感,他工作起来总是夜以继日。秘书劝他注意身体,早点休息,他却风趣地说:“我是数石头的人了(永丰俗语,意为年事高了),现在不多做点工作,以后想做都来不及了。”1973年,云南昭通、永善、大关县发生强烈地震,周兴连夜召开党政军负责人紧急会议,对抗震救灾做了统一部署,凌晨一点半钟又赶赴重灾区。由于灾区乡村不通汽车,周兴坚持步行前往。随行人员提出找一副担架来,他当即拒绝。他不顾年事已高,身患各种疾病,身穿军棉衣,拄一根竹棍,跋山涉水,步行3天才到达地震破坏最严重的村子。每到一个村子,他马上挨家挨户访问灾民,具体帮助灾民解决生活困难,组织生产自救。灾区群众得知年近七旬的周兴就是云南省党政军主要负责人的时候,非常感动。
周兴下基层搞调研,不讲排场,反对前呼后拥,反对挥霍浪费。凡到基层蹲点,他都自带行李,自己开伙,粗茶淡饭。有时路过地、县委机关,就到食堂就餐,也从来不喝酒,而且按价付款。省里开会吃会议灶,周兴却回自己家里就餐。有的干部猜测周兴家里的伙食好。其实,周兴有7个孩子,家里生活并不宽裕,只是想为公家节省一点费用。他下乡坐普通吉普车,有时小车出故障就下车和大家一起推,推不动就向农民租一头牛来拉。他搞调查时亲自做记录,在地方工作20多年来,他的笔记达四五十本,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被红卫兵抄走。
周兴尊重事实的优秀品质在当时也受过委屈。1962年,党内存在报喜不报忧的偏向。一次,毛泽东到山东视察,在火车上与周兴谈话。当毛泽东询问山东农业产量时,周兴说,山东今年遭受风灾减产,粮食产量只有15亿公斤,与其他领导汇报的20亿公斤相比,一下子减少了5亿公斤。毛泽东对此不高兴,认为周兴在刮减产风。在一次领导人会议上,毛泽东点名批评他:有人刮风,此人就是周兴。当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谭启龙在一次会上传达毛泽东的指示时,只说毛主席批评有人刮风,而未讲周兴的名字。周兴当场就进行补充,说毛主席指的就是我。这件事,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了周兴的“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