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宾
10月28日下午,阿克陶县小白杨双语小学一年级(5)班汉语课上,8岁的阿依塞娜提用双手支在课桌上,身板坐得很直,听课很认真。
没有上过幼儿园,没有学过汉语,来自阿克陶县阿克塔拉牧场大山里的阿依塞娜提,对一年级的课程很吃力。
新生进城上学,专职老师照顾
在一年级(5)班,其他孩子都和她一样,刚从牧区来到县里上学,都没有上过幼儿园。
一年级(5)班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阿依塞娜提的父母答应她,等活忙完了,就来县城看她。
新学期,小白杨双语小学搬到了新校区,有江西省援建的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桌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新学期,小白杨双语小学也迎来了从木吉、恰尔隆、布伦口等6个牧区乡45个教学点撤并后转来的学生,学生人数从一年前的378名增加到1538名,阿依塞娜提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让这些新生尽快适应,当地政府在县城安排了28套廉租房,每六七个孩子住一起,平时除了生活老师照顾,家长们也可以留下来轮流照顾他们。
“基本上都能保证住在一套房间的孩子每天都有一个家长照顾。”小白杨双语小学校长对夏汗·加米西提说,这一做法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孩子们对父母的想念,同时给家长照顾孩子提供了方便。
到了二年级,这些学生要搬到学生公寓,由生活老师照顾、管理。公寓管理中心为学生们免费提供一日三餐。
小手拉大手,提升农牧民素质
对夏汗·加米西提说,牧区教学点因为生源分散、师资力量薄弱,大多采用复式教学法,孩子们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比起学习成绩,我们更注重对他们的全面培养,通过引导,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并进一步带动他们的父母,提升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对夏汗·加米西提说。
牧民布玛丽亚姆的两个女儿都在小白杨双语小学上学,大女儿巴合提古丽在三年级(3)班,小女儿茹克亚姆和阿依塞娜提同班。
两个女儿来到县城上学变化很大,尤其是大女儿回到家,晚上不刷牙洗脸不睡觉,自己的衣服自己洗,主动给父母打洗脚水……这些都让布玛丽亚姆感到温暖。
地处帕米尔高原南麓的阿克陶县,少数民族人口占96%,是国家级贫困县,是柯尔克孜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
2010年,阿克陶县启动了撤点并校、集中办学、“小手拉大手”教育扶贫工程,按计划把边远牧区的5300多名学生都送到县城上学,免费教育、免费住宿、免费就餐,并且鼓励孩子们的家长走出大山,在城市工作生活,实现“小手牵大手,走出大山,摆脱贫困”的目标。
阿克陶县委宣传部部长阿依西古丽·吐尔逊表示,双语小学用小白杨命名有着特殊的含义。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祖辈在边疆放牧的柯尔克孜族牧民,他们就像白杨一样护边固边、爱国爱疆,这些孩子如今在党的关怀下就像小白杨一样茁壮成长。
——原载《乌鲁木齐晚报》2014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