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旅游业打造为富民兴州的支柱产业——对新疆克州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旅游研究课题组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哈萨克斯坦时郑重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为大开发的新疆注入提速发展的新动力,为新疆对外开放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为此,国家旅游局把促进新疆旅游产业发展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提出在新疆推进“一心一地”建设,即“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把南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产业,提出了“加快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产业强区跨越,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要求。克州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号召,提出了建设“六区”、打造“七个一”的旅游工作部署。
为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积极响应自治区、州两级党委、政府旅游工作部署,发挥江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援疆工作主体作用,旅游援疆课题调研组认真调研了克州及周边旅游景区的基本情况,充分学习借鉴江西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经验,为支持克州旅游业快速发展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一、克州旅游资源状况及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克州旅游文化资源状况
克州是边防大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边境地区,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接壤,与巴基斯坦、阿富汗等6个国家相邻,东部与阿克苏地区相连,南部与喀什地区毗邻。边境线长1195千米,有254个通外山口。全州东西长约500千米、南北宽约140千米,面积7.25万平方公里。
克州是万山之州。克州地跨天山山脉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昆仑山北坡和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海拔最低处1197米,最高处7719米,绝对高差达6522米,平均海拔3100米,山地占全州总面积90%以上。全州分属天山南麓、帕米尔高原东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昆仑山北坡4个独特的地理区域。境内有克孜勒苏河、盖孜河等6条河流,淡水湖和咸水湖天然湖泊18处,共计35个,水域面积7.5万亩。克州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中心,属干旱型大陆气候。平原地区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干旱少雨,温差较大;山区气候寒冷,热量不足,降水不均,积雪不稳,四季不明,冬季漫长,一年内仅有冷暖之分。克州虽地处温带,但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反应迅速,地带性明显。克州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也成为众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主要为高寒山区的雪鸡、雪豹、盘羊等,这些珍稀动物多在海拔3000~5000米的山区森林及高山草原地带活动、栖息。新疆帕米尔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克州目前唯一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克陶县布伦口乡和木吉乡,距阿图什市150千米,总面积1256平方公里,海拔在3200米以上。
克州是交通通达之州。克州境内公路总里程4433千米,国道314、315线为主要道路,省道4条,里程685公里,农村公路3436.6千米,占公路总里程的76.7%。铁路也相对便达,依靠南疆铁路与乌鲁木齐、喀什、阿克苏、吐鲁番等地连通,现正规划建设中吉乌和中巴国际铁路,分别通往吉尔吉斯斯坦的卡拉苏和巴基斯坦的港口城市瓜达尔。喀什国际航空港距阿图什仅38千米,半小时车程。克州拥有两个国家一级口岸(吐尔尕特和伊尔克什坦口岸)和一个国家二类口岸(阿图什市西域商贸中心),首府阿图什市是中亚五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至乌鲁木齐和南亚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中心。对外贸易、跨境旅游优势十分突出。
克州是多民族风情之州。以柯尔克孜族为主体的新疆五个民族自治州之一,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境内的常住民族有柯尔克孜族、汉族、塔吉克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塔塔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共11个民族。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柯尔克孜的族源,最早可以上溯到汉以前居住在漠北的游牧民族鬲昆部。柯尔克孜族有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英雄史诗《玛纳斯》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民间文学宝贵财富,是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柯尔克孜族人多信仰伊斯兰教,少数信仰喇嘛教,主要从事畜牧业,部分兼营农业,劳作生活和接人待物方面有着典型的风俗习惯。维吾尔族是自治州人口最多的民族。维吾尔族文化较为发达,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他们以擅长经商而名扬天山南北。他们普遍都能歌善舞,阿图什维吾尔族的民歌独树一帜,很有特色。在居住、饮食、娱乐等方面,从出生到死亡的一切习俗都与其信仰的伊斯兰教有着密切关系,另外与其经济生活也有一定关系。
克州是旅游资源富集之州。克州景观包揽天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四大自然景观,是古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之地,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积淀深厚、自然景观多彩、风物特产丰富、口岸优势明显、旅游资源独特,是一个集科研、考察、观光、探险、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享有“万山之川、冰川之父”的美誉。主要资源可归于8大类,27亚类,69个基本类型,269个旅游资源单体。克州旅游资源数量较多、类型颇丰、品质较优、极具特色,具有6大特点:稀(柯尔克孜聚居地、史诗《玛纳斯》)、古(丝绸古道、西域古都)、雄(帕米尔高原、大漠戈壁)、奇(昆仑、天山的奇特地貌)、险(雪域高原、高山峡谷)、边(中国西部边境口岸)。核心资源体现出雄浑、豪情、闲暇、开放的特点。自然旅游资源中拥有雪山、湖泊、冰川、峡谷、林、河、瀑、洞等自然要素;人文旅游资源中拥有世界史诗、猎鹰文化、民族风情、丝路遗迹等要素;各景区具有良好的景观美感度,且资源相对集中,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活动开发需求,具备地质、生态、民俗等天然博物馆的特征。克州文化特色鲜明,垄断性强。其独特的史诗文化、民族文化、丝路文化、边贸文化等构成克州独特的资源优势。作为柯尔克孜族主要聚集地,其柯尔克孜风情塑造了克州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悠久的历史不仅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为克州创造并保存了资源品位极高,具有较强垄断性的历史人文资源。克州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克州拥有众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新疆之最等极品资源,是世界极品资源聚集地,其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
(二)克州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克州党委、政府对发展旅游事业高度重视,提出“以农奠基,以边启动,以游搞活,以矿腾飞”的科学发展战略,将旅游业纳入克州重要支柱产业体系,作为克州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来培育和打造,旅游业得到快速科学发展。2013年全州共接待境外游客20904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22.6%,国内游客817736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50.95%;过夜人数486120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14.27%,旅游总收入2.119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1.98%。
一是旅游发展规划不断丰富。到2013年,州及县(市)全部完成了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及时将编制重点旅游景区(点)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作为新的工作重点。阿图什市编制完成了《阿图什天门景区总体规划暨节点控制性详细规划》,阿合奇县编制完成了《阿合奇镇旅游总体规划暨旅游名镇创建行动方案》和《阿合奇镇科克乔库文化村修建性详细规划》,阿克陶县编制完成了《慕士塔格峰——喀拉库勒湖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奥依塔克景区总体规划暨节点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是旅游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阿图什市以举办第六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启动了柯尔克孜民俗风情主题公园的规划前期工作;阿克陶县以帕米尔高原风光为主打品牌,做大做强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以布伦口玛纳斯民俗旅游新村建设为引领,推进旅游与特色文化的有机结合,全力打造旅游强县;乌恰县以打造重点旅游景区(点)为突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阿合奇县围绕旅游名镇、村的建设,由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型旅游发展,将旅游项目向景区(点)延伸,打造猎鹰文化旅游、史诗《玛纳斯》演唱等品牌项目,全力提升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了阿图什天门游客服务中心、核心区防洪工程、景区旅游厕所、景区游步道、停车场建设;阿克陶县投资556万元,对奥依塔克冰川公园景区游览道路进行改造,工程项目已开工。乌恰县完成了尚亥草原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以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设的鑫骑士国际大酒店、中泰国际大酒店也在阿图什市破土动工。阿图什市投资1400万元完成了巴库木纳格葡萄园项目建设和阿图什仙木园旅游景区道路项目建设。2013年,州旅游局争取自治区旅游局给予阿图什天门景区项目资金300万元、5家农家乐扶持资金25万元及阿图什天门、阿合奇县牙朗奇旅游名镇等景区旅游厕所建设项目3个,旅游厕所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5家农家乐扶持资金也全部拨付到位。
四是旅游综合开发不断拓展。开展了克州特色旅游商品定点企业的摸底调查及授牌工作。通过走访调研,将阿图什市佳玛丽手工艺品厂、阿克陶县巴仁乡米拉斯土陶手工艺合作社、阿克陶县益丰实冰川牦牛肉制品公司、乌恰县驼峰绒毛有限公司、乌恰县托云高原雪菊有限责任公司、阿合奇县奇麦有机食品责任公司纳入克州特色旅游定点生产企业,并按照州党委、政府出台的对克州旅游商品规范定点生产和使用的扶持政策要求,完成了克州特色旅游定点生产企业的授牌建档工作。支持旅行社拓展出境游,克州金桥旅行社2013年共组织169名克州本地游客前往吉尔吉斯斯坦旅游,为把出入境旅游做强做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旅游营销机制不断完备。坚持“走出去”宣传战略,通过参加赴对口援疆省市宣传促销活动、国内和国际旅游交易会、疆内外各类旅游推介会等宣传活动,克州在疆内、国内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了全面提升。《旅游宣传画册》《旅游服务指南》、旅游宣传光碟及民族手工艺品已经成为克州对外交往和宣传的重要名片。旅游节庆活动多元且富有特点、更趋成熟,例如成功举办的克州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国际旅游摄影节等活动。在对口援疆省市开展克州玛纳斯国家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招商招展活动,大力宣传了克州丰富的旅游资源,极大地提升了克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牢固树立起了克州“世界的帕米尔、永远的玛纳斯”的旅游新形象。
六是旅游市场管理不断规范。不断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强化旅游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加大旅游市场常规性整治、专项整治、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积极开展旅游行业诚信建设,大力弘扬旅游行业诚信道德,规范行业管理和旅游市场秩序,纠正旅游行业不正之风,为克州旅游健康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全、公平、公正、有序的发展环境。
(三)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
南疆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区位优势明显,处于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随着克州旅游交通日渐完善,旅游区位优势逐渐显现,旅游产业投资开发逐步强化,旅游资源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联系不断加强,克州的旅游市场将不断迸发活力,旅游人次和收入将大幅提升,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预计到“十三五”末即2020年,克州的旅游人次和收入将翻两番,分别达到310万人次和12亿元。
一是旅游资源有深刻内涵,具有世界性、唯一性和垄断性。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远程吸引力,尤其是史诗《玛纳斯》、猎鹰文化、丝路文化等属于世界级的极品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十分巨大。随着克州及南疆高等级公路及其铁路通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克州的交通和投资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突显,景区的可进入和通畅性也会大大增强,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以帕米尔高原风光为代表的自然旅游资源将更具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
二是特种旅游资源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目前,观光旅游仍然是市场需求的主体,但中远期将会出现对休闲度假及特种专项旅游比较旺盛的需求。克州在市场需求逐渐走高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验旅游、深度旅游、主题旅游、口岸旅游等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资源上有着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这些市场需求与克州的优质旅游资源的突出特点高度吻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和缓解交通不便、环境严酷、旅途艰苦的不足,变劣势为优势,形成旅游时尚产品的潜力地。
三是科学文化旅游资源值得进一步挖掘。克州“一州拥两山”,地处帕米尔高原,其自身及周边地区为当前国内外地球科学界和生物学界关注的热点地区,特别是柯尔克孜族在高原特殊环境下的生活和生产模式、文化和宗教现象具有重要的人类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价值。与此相应,科学研究提升了旅游资源的内涵和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克州的雪山、冰川、湖泊、河流、峡谷、草原等各类旅游资源,不仅风光秀丽,有很大的旅游价值,而且这些资源的形成演化也存在着大量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对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具有重要意义。克州作为柯尔克孜族的聚居地,具有悠久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除了有形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外,还有众多的无形文化资源,比如柯尔克孜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众多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等,对人类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四是生态旅游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克州旅游业的发展与城镇建设和州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因素是克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因而城镇旅游资源与经济活动紧密联系的专业旅游、商务会议、特色节庆等旅游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比如克州以其帕米尔高原山水生态系统、高原森林生态系统、河谷农业生态系统等为主的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丰富多样的绿色生态体验,将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戈壁生态农业生态景观、河谷农业生态资源、高山草原生态资源,挖掘出具有丰富内涵的旅游主题,从而增强农业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可观性。
二、制约旅游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
克州旅游产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说还相对滞后,旅游人次总量偏小,旅游收入偏低,在自治区排名靠后,在克州经济总量中占比很小,对克州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较弱,与克州丰富的旅游资源极不相称。
一是旅游要素配套不够完善。旅游服务制度不健全,要素配套不完整,产业链未形成,旅游投入相对不足,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交通瓶颈突出。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中,旅游商品、娱乐、服务等相对滞后;酒店行业档次偏低,结构不太合理,主题和特色不够鲜明,餐饮处于自然被动式营业,特色不足,全州仅有星级或准星级宾馆7家,客房516间,床位853张;旅游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全州有官方背景的旅行社3家,经济效益较差;服务从业人员数量少,素质偏低,不能提供优质服务。这些因素直接限制了旅游业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旅游景区(点)开发处于初始阶段。目前,克州仅有A级景区2个,分别是4A级的奥依塔克冰川公园、2A级的慕士塔格峰——喀拉库勒湖。克州景区(点)多以观光为主,综合开发体系尚未形成,产品结构单一。以“昆仑三雄”、奥依塔克冰川公园、喀拉库勒湖、白沙湖、天门等自然观光型产品为主,借助玛纳斯文化旅游节推出的柯尔克孜族风情体验产品,其深度参与性产品开发相对不足,特种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三是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不强。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市场营销方法和渠道。在具有优势的边境口岸旅游方面,虽然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但开放程度受诸多因素制约。如路途遥远,边检手续办理复杂等。目前克州旅游的整体形象不够突出,在国内外的市场影响微弱,旅游市场营销的人员、经费稀缺,使促销措施的选择受到了限制,促销的方法、手段、观念有待创新,同时区域性联合、整体性促销也缺乏力度,旅游市场的影响力还亟须进一步扩大。
四是旅游环境营造亟待加强。首先,克州地处西部边缘多山地区,地理环境的威胁客观存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而造就了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导致点多面广、旅长游短,全年旅游旺季仅3~4个月,多数时间由于高原气候原因,旅游景区(点)处于封山状态。其次,旅游市场秩序和环境有待彻底改善,脏、乱、差等不和谐现象还较为普遍。再次,社会安全环境等一些不确定因素也造成了游客的回避心理。
五是旅游发展观念滞后。旅游业作为撬动克州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点,社会各界对此认识还不足,大旅游意识不强,资源整合不足,区域协作不够,部门相互协调配合不力,从而导致旅游资源利用程度低,产品有待丰富,且旅游业增长缓慢、效益低,大资源没有做成大产品。依托高品位资源为主的景区发展迟缓,潜力挖掘不足,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资源发掘和打造利用不够,自然景观的开发粗放。各景区只重视各自的建设、营销等内部环境的打造,而对旅游发展的整体大环境营造重视不足,未能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合作,做大旅游品牌和旅游市场效益。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科学健康发展旅游业的意识有待形成和稳固。
六是旅游体制与机制不顺畅。克州各市县的城市旅游功能相对薄弱,对区域旅游辐射带动效果较小;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机制不够健全,使得旅游融资渠道不宽,融资效果不理想,而财政资金又较为紧张,导致旅游投入严重不足;旅游主管部门功能弱化,难以发挥协调引领作用;旅游人才相对匮乏,服务机构缺少;旅游信息技术相对落后;部分景区难以实行以旅游为主的统一高效管理,各种干扰较为严重;部分景区在引入民间资本实行承包开发经营后,地方政府对其规划、建设、行业管理、合同履行等存在一定的盲区,有时甚至束手无策。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使得旅游管理和发展缺乏生机,难以实施有效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江西旅游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江西与新疆一样,旅游资源都很丰富,但由于受经济基础、交通条件、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相对比较缓慢。但是近年来,江西抓住国内旅游业井喷发展的良好机遇,转变观念,加大投入,灵活运作,强化监管,江西旅游异军突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3年旅游总人次达到2.5亿,旅游总收入达到1900亿元,总人次和总收入实现了两年翻两番的目标。江西省近年来旅游产业的发展经验,对于克州来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系统规划,精准定位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江西省按照时间和级次构建了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鄱阳湖生态旅游区规划》《环鄱阳湖五彩精华旅游线路建设详规》《赣中南红色经典旅游线路建设详规》和《赣西绿色精粹旅游线路建设详规》等详细规划为主线,温泉度假、红色旅游和乡村休闲等专项规划为补充的旅游规划体系,科学指导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围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总体定位,全力打造“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国际生态旅游优选地、世界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三大品牌。以井冈山、南昌、瑞金为依托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红色游;以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等名山为依托的山岳型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游;以鄱阳湖、西海、仙女湖、陡水湖、军山湖等大型湖泊河流为依托的水域型生态休闲度假游;以婺源古村落、浮梁瑶里、乐安流坑等名镇名村为依托的乡村民俗风情游等系列旅游精品已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目前江西旅游呈现山水旅游日益成熟、红色旅游领跑全国、乡村旅游深入推进、温泉旅游异军突起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紧扣主题,强力宣传
旅游目的地拼的是知名度。江西紧扣“江西风景独好”主题,创新宣传推广机制,构建宣传推广网络体系,加强旅游整体形象推广力度。一是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将江西旅游整体形象列入省内主要媒体的公益广告,省级每年投入资金6000万元以上,在中央电视台和主要客源市场主流媒体进行江西旅游整体形象广告宣传。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其为平台,向世界广泛宣传江西旅游整体形象。二是境外合作宣传。与境外重点旅行商合作,共同发布江西旅游形象及线路广告。积极邀请境外旅游媒体记者来江西采访。三是进行窗口展示宣传。制作多语种、高品质的江西旅游宣传品,摆放在星级宾馆、火车站及机场贵宾厅等公共场所,着力推进各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在主要口岸、高速公路网络、城市出入口和重要公共场所树立旅游公益广告。四是创意节庆活动宣传。策划举办具有国际招徕能力、全国标杆作用、赣鄱本土特色和地域风土人情的旅游节庆活动。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中国(江西)生态旅游国际论坛、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龙虎山国际道教文化旅游节、井冈山国际杜鹃节、庐山世界名山大会、明月山月亮文化节、婺源乡村文化旅游节、中国(仙女湖)七夕情人节、武功山帐篷节、西海尚水文化旅游节、赣州生态旅游节、南昌庙会等大型节事活动已成为江西知名的节庆品牌。
(三)完善要素,夯实基础
一是做大联强旅行社,支持大型旅行社走国际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之路。优化旅行社的资本结构,逐步形成投资、批发、零售的营销体系。鼓励省内旅行社与国内外大型旅行社开展合作、联合或连锁经营。目前江西省旅行社达到762家,其中出境旅游组团社44家。二是旅游路网完善。在实施《江西省旅游公路建设规划(2010-2012年)》过程中,重点建设省内旅游公路、省际公路连接线和特色景观旅游公路、自行车观光公路、乡村旅游公路,目前江西已实现县县通高速。三是旅游饭店建设配套。江西科学规划、重点建设了一批与景点相配套、相协调的高档次宾馆,改善了接待条件。特别是重点景区都建有多家四星级以上的旅游饭店。目前全省星级旅游饭店达到450家,其中五星级13家,四星级121家,三星级257家。四是旅游商品网络体系完善。在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推进了旅游购物一条街建设,庐山、井冈山、三清山、婺源等主要旅游景区都建立了中国(江西)旅游商品购物街。主要景区、景点都建立了标准化旅游商品专卖店,规范了购物场所建设和经营行为,提升了购物场所规模与档次。为突出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重点开发了一批以陶瓷、金属、木竹、丝绸、棉麻、纸骨、草藤、玻璃、塑料和农副产品等为载体,以历史名人、赣鄱文化、红色经典、民俗风情为主题,以山水、人物、花鸟、虫鱼为题材,以主要旅游景区为品牌的系列旅游商品。
(四)法规健全,政策给力
一方面,坚持宣传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江西省旅游条例》,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完善旅游法规体系。重点完善了《江西省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复核管理办法》《江西省星级饭店饭店创建和复核管理办法》《江西省旅行社星级创建和复核管理办法》《江西省导游人员星级评定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旅游规划的指导意见》等景区管理、旅游规划、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旅游市场监管、从业规范方面系列旅游法规制度。坚持开展旅游、工商、税务、环保、卫生、价格、公安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检查,打击非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维护游客合法权益,提高了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水平。另一方面,从政策上加大对旅游的扶持力度。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从项目、资金、土地、人力等方面大力向旅游产业发展倾斜。重点是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旅游产业的贷款投放规模,健全融资担保政策,加大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融资担保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创新招商形式,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广泛吸纳各种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支持旅游建设项目用地,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旅游产业项目,依法依规优先办理供地手续;对列入省调度的重大旅游产业建设项目,依法按程序进行建设用地预审并安排用地。加大政府导向性投入,省级财政要根据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营销等。实行税费优惠政策,重大旅游建设项目在财税政策上享受省级工业园区待遇。制定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绿色开发等奖励措施,对已取得成绩的绿色旅游行为提供合理的奖励和资金补助,确保绿色旅游在经济上能持续发展。
(五)政府主导,监管到位
江西旅游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把旅游工作纳入自身重要的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把旅游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扶植。同时,强化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机制,完善领导小组机构设置,发挥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能。2014年专门成立省旅发委,作为省政府组成部门加强全省旅游发展的指导和综合协调工作。上饶、九江、南昌等市和婺源县相继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各重点旅游景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合理设置管理机构,赋予其相应管理职能。根据旅游相关资源的隶属关系,推动旅游与环境、建设、交通、农业、林业、水利、文化、体育、外事等管理部门合作,推进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实现旅游资源与产业的一体化管理。省里每年组织对各地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项考核,对重点旅游县(市、区)加强旅游产业发展引导,实行差别化考核政策,对综合考核评价优异的市(县、区)给予表彰奖励。省旅发委每年对各设区市旅游局和A级旅游景区进行考核,对旅游经营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实行奖励制度。
四、推进克州旅游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克州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同时具有连接欧亚、毗邻多国的地缘优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结点,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汲取江西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克州实际,课题组就如何做大做强克州旅游产业提出如下建议。
(一)必须把稳定环境作为加快克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
游客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因素。无论有多好的旅游资源,没有人来看,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目前,新疆特别是南疆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最大的瓶颈,就是严峻的社会治安环境。据新疆旅游局统计,2014年上半年,新疆旅游业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等指标均大幅度下降,新疆旅游业发展遭遇寒冬,南疆尤甚。造成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就是2014年以来新疆恶性暴恐案件的频发,境内外游客对来新疆旅游信心不足,望而却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把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定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是党中央基于新疆当前形势做出的科学判断,是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克州党委、政府围绕这一总目标,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为克州的社会稳定夯实了坚实基础,也为克州旅游发展带来希望和福音。
(二)必须把理清思路作为加快克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
思路决定出路。克州旅游业发展,要紧扣“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下功夫。即:树立“一大”理念。树立“旅游型城市化”的理念,将克州作为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来打造,使得第一产业围绕旅游调结构,第二产业围绕旅游出产品,第三产业围绕旅游强服务,形成全州上下齐抓共管,三大产业融入旅游联动发展格局。确立“二大”目标。确定将克州旅游业建设成为“全州国民经济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定位目标。加快“三大”提升。以精品线路提升资源整合;以要素配套提升服务能力;以旅游营销提升市场份额。紧抓“四大”平台。依托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建设旅游产业实验平台、旅游项目建设平台、旅游改革创新平台、边境旅游特区平台。主推“五大”产品。不断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升级,主要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特种旅游产品、边贸旅游产品、节庆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实施“六大”工程。实施旅游精品建设工程,提升知名度;实施重点项目支撑工程,推进产业升级;实施旅游畅通工程,改善通达性;实施产业融合工程,构建产业联动;实施旅游标准化工程,提升服务质量;实施智慧强旅工程,加快信息建设。
(三)必须把创新旅游体制机制作为加快克州旅游发展的抓手
克州旅游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激活产业发展活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对有条件的重点景区,如阿图什天门和阿克陶喀拉库勒湖等,要加紧成立管理机构,按照因地制宜、统一管理、责权一致、精简高效的原则,赋予相应管理职能,推进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探索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要抓紧推进喀拉库勒湖、奥依塔克冰川公园的改制工作,认真按照《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要求,尽快从民营企业收回景区的主导权,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政府为资源出资,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旅游股份公司,高标准做好景区规划和建设。有条件的景区要积极探讨推进旅游企业上市工作,先期与证券公司接触,签订辅导协议,规范股份公司管理和建设。同时,政府要启动激励机制,对在旅游产品开发、宣传推广、市场营销、节事活动等方面取得明显成绩的地方和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在资金、土地、项目和旅游公路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旅游的积极性。
(四)必须把改善旅游设施作为加快克州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加快旅行社培育。力争“十三五”期间有1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发展中外合作旅行社1~2家,强化对旅行社行业的管理,加强对导游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完善住宿餐饮配套。各县(市)要建设和打造1~3家星级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和酒店,在主要景区及沿线乡镇,根据需要建设文化主题型饭店、青年旅馆、汽车旅馆、农家客栈等类型的饭店设施等。注重对克州传统餐饮和特色餐饮进行规范和提升,引导和推动在市区建成克州美食街区,在各县城结合酒店建设,推出风味餐厅和主题餐厅。三是加强旅游景区建设。已有的旅游景区在现有基础上要优化提档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景区的“一路(景区公路)三道(栈道、索道、游步道)一平台(观景平台)”等配套建设。四是加强与交通、铁路、航空等部门的协作。推进援建克州的江苏、江西等省市的旅游专列、旅游航班的开通,提高游客输送容量。加快推进阿图什天门、大峡谷等旅游景区(点)道路连接线以及阿克陶县奥依塔克至乌恰县道路的建设,将其纳入全州公路交通网络,全面提升旅游景区(点)可进入性,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旅游的通达条件。五是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和购物场所建设,加强旅游商品设计研发,充分挖掘地方传统工艺,积极培育克州的旅游商品品牌。六是大力推进旅游娱乐场所建设,对综合娱乐场所、星级饭店根据满足游客娱乐(表演、康乐)需求的目的进行适当改造,形成以城市综合娱乐场所和星级饭店为主、社会娱乐场所为辅的旅游娱乐体系。七是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建立和完善城市的生态绿化系统,加快环境治理步伐,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提高城市环境服务水平。必须重视旅游景区(点)水体、自然山体、植被等自然风貌的维护,倡导绿色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及历史遗址遗迹要予以重点保护,树立保护就是最好的开发理念。
(五)必须把加快品牌创建作为加快克州旅游发展的引擎
王牌景区是带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火车头,是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标杆,是吸引游客拉动客源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克州在重点景区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品牌创建的步伐还偏慢。为此,要以品牌创建为契机,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激发全州各地各部门发展旅游的激情和活力。要认真部署创5A、申世遗、争上市等重点工作,把重点景区真正建设成为精品景区。柯尔克孜民俗风情园、帕米尔高原风光旅游区、阿图什天门旅游景区、乌恰国家地质公园、柯尔克孜猎鹰文化旅游景区要认真对照5A级旅游景区标准,高起点完成硬件改造,高标准抓好软件建设,及早进入国家A级景区行列,争取“十三五”期间能培育出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慕士塔格峰——喀拉库勒湖、奥依塔克冰川公园和红山谷景区要加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创建工作,争取在2017年前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慕士塔格峰——喀拉库勒湖为核心的帕米尔高原风光景区还要积极做好申报世界遗产准备工作,及早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支持,争取通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打响景区的知名度。当前,各景区要围绕品牌创建总体目标,明确任务分工,确定责任主体,分解目标任务,认真完成景区自查,在新疆旅游局和住建厅的指导下对照标准整改提升到位,争取早日创建成功。
(六)必须把搞活宣传营销作为加快克州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一是要突出重点市场。国内旅游宣传促销要以北疆各地(州)及援建南疆的省(市)为主要目标市场;国际旅游要以中亚及欧美对高原生态、登山、探险和民族文化有特殊兴趣的游客为重点目标市场,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大力吸引境内外游客来克州旅游。二是强化旅游形象及宣传手段。以“世界的帕米尔,永远的玛纳斯”为主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旅游形象载体,将旅游形象宣传与旅游产品促销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克州旅游视听识别体系。充分利用影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依靠宣传、外事、教育、文化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旅游宣传活动,并实施从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入口处和休息区的旅游广告宣传深入到旅游宣传品进酒店、进景点、进商场的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三是促销主题要鲜明。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和克州旅游资源的实际,可以将玛纳斯文化博览游、帕米尔生态探险游、丝路文化寻踪游、边境口岸风光游、民族风情特色游等作为促销主题,充分利用国内外主要媒体进行包装宣传,实现旅游营销活动的长期化和有效化。四是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开展以“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的旅游促销活动,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组合,构筑资源共享、市场互动的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和援疆省(市)的联系和合作,逐步增强克州旅游的影响力。
(七)必须把加强产品开发作为加快克州旅游业发展的动力
重点开发六大旅游产品。一是深度开发观光旅游产品。整合克州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旅游资源,形成帕米尔高原观光旅游、戈壁猎奇观光旅游、名胜古迹观光旅游等系列产品,打造克州观光旅游品牌产品。二是优化提升文化旅游产品。进一步整合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并充分挖掘文物古迹、民俗文化等各类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提升丝路探源旅游、民俗采风旅游等系列产品。积极与沿线省市合作实施丝绸之路申遗工程。三是高度重视特种旅游产品。依托克州独特的地质地貌资源,优先加快帕米尔自驾旅游、雪域登山探险旅游、高原科考探秘旅游等系列产品,构建克州高原旅游名州的品牌。四是积极发展边贸旅游产品。依托伊尔克什坦口岸、吐儿尕特口岸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制定相关的政策,努力促成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推出边境口岸旅游、跨境旅游等系列产品。五是做大做精节庆旅游产品。继续策划和举办以克州旅游文化为主题、与经济文化相结合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不断提升克州旅游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六是培养开发产业旅游产品。利用毗邻喀什经济特区和边贸市场的优势,主动对接喀什的会议会展与节事活动,争取一些专业性、区域性的会议会展来克州举办或开设分会场,依托戈壁产业旅游、农牧产业旅游、边境贸易旅游、传统产业旅游等系列产品,大力发展观光、考察、会议、展览、商业游憩等各种形式的产业旅游。七是要设计主推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造帕米尔高原风光游、丝路文化寻踪游、边境口岸探秘游、史诗玛纳斯、猎鹰文化游、民俗风情特色游等精品线路。
(八)必须把强化队伍建设作为加快克州旅游发展的根本
事在人为,业在人创,旅游产业发展关键在人。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旅游管理人员走出去参加培训和考察,更新知识,学习经验,力争使管理水平和理念与内地快速接轨。要大力引进和储备优秀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一批充满激情、勇于任事的优秀干部,充实旅游管理队伍。要坚持分级负责,分类指导,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培训渠道,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不断强化对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岗位业务培训。要尽快建立一支优秀的导游队伍。加大培养力度,逐步与新疆高校对接,挑选综合素质高的在校学生,接受“菜单定制”式导游知识专门培训,毕业后直接到委托单位就业。同时,要从现有导游中选拔一批优秀人员作为示范导游,给予政策性津贴,不断强化他们的示范导向作用,带动导游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九)必须把拓宽融资渠道作为加快克州旅游业发展的保障
资金是解决项目建设的前提和保障,要突破这个瓶颈,首先,要争取国家支持和扩大招商引资。“十二五”后期和“十三五”期间,国家预计拨付近千亿资金支持南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克州要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切实抓好旅游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建设资金的支持。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多种招商途径,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重点加大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的力度,策划推出一批优势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经营性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引进知名大企业参与克州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其次,在拓宽投融资渠道方面,要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按照银行贷款标准和条件,组织推荐一批质量高、前景好的旅游项目争取银行贷款建设;筹集更多的银行资金加快旅游精品区的建设步伐。实施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使城镇建设资金发挥出更好的旅游效应。大力推进城镇功能旅游化,不断完善城镇的观光、商务、会议、购物、娱乐、信息与接待服务、游客集散等功能。再次,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旅游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政府的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公益设施、旅游项目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配套建设和重点旅游项目的贷款贴息,以此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和建设。
(十)必须把规范管理服务作为加快克州旅游业发展的内功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发展政策。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文件精神,抓紧研究制定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政策,指引发展方向,明确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措施清晰给力。在州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部署下,将旅游业作为克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打造与培育,全州各单位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使旅游业的主导和支柱作用愈发明显。重点是要强化《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2-2030)》的法律规定性。各县市、部门在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和进行旅游开发与管理时,均应符合总规要求,自觉维护总规的严肃性。在国家及自治区相关旅游法规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关于旅游业的管理办法和条例,完善实施规划的管理制度,明确实施规划的目标和责任,规范管理程序,监督规划实施,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旅游联合执法机制,公安、工商、质监、交通、旅游等部门要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强市场秩序整治,严肃查处“零负团费”、“黑车”、“黑导”、冒用星级饭店称号、利用宗教场所强制捐款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游客权益,确保旅游市场安全有序。要积极推动景区和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服务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规范旅游服务设施和经营管理行为。要健全和完善饭店星级、旅游景区等级、旅行社经营资格淘汰退出机制,对达不到标准的实行摘牌和降级处理,树立克州旅游服务的良好形象。同时,要积极探索推出导游员淘汰制度,对游客投诉多、职业道德差的不称职导游员,坚决吊销其从业资格。
五、加强旅游援疆工作的几点建议
江西省对口支援克州已经走过了17年的风雨历程。17年来,江西省一直把产业援疆作为对口支援的重要内容来抓,旅游作为克州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始终摆在江西援疆的重要位置。借鉴江西旅游发展成功经验,结合克州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如何依靠援疆力量促进克州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夯实克州旅游发展基础
项目支持是对口支援的最直接方式。克州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设施建设存在着明显不足。2015年将启动江西下一个五年援疆规划编制工作,应把加快克州(主要是阿克陶县)旅游产业发展作为项目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项目支持,夯实克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一是支持慕士塔格峰、奥依塔克冰川风景区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申报风景名胜区,将景观价值较好的风景名胜资源进行定级,使其贴上风景名胜区的“金字招牌”,纳入风景名胜区的法律范畴中予以合理的建设和保护,方便与旅游业界、其他区域及地方组织结为合作伙伴,进而成为各地旅游组织的首选旅游目的地。借鉴江西丰富的申报经验,争取一举申报成功。同时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要把慕士塔格峰、奥依塔克冰川风景区建设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扶持。二是在民生、产业支持项目建设中加入旅游元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主席努尔·白克力称赞布伦口江西新村:“真是人间仙境,走出了一条高原牧民生产生活的新路子。”如在定居兴牧房的选址上侧重风景区内或风景带沿途,在设计风格上突出民族特色,引导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民俗体验游、乡村休闲游开发。已建成的布伦口江西新村不仅是农牧民定居新村,也是玛纳斯民俗文化旅游村,通过组织定居牧民以“公司+牧户”的形式对外开展牧家乐旅游接待服务,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现已成为帕米尔高原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工农业支持项目选择上,突出民族和地域特色,如工业项目可以选择民族手工地毯、纺织印染、刺绣等。农业项目可以借鉴已建设完成的戈壁农业示范园等项目经验,突出高科技、地域性特点,以利于开发特色工农业旅游项目。三是通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十三五”援疆规划项目。重点支持慕士塔格峰、奥依塔克冰川等重点景区游客中心建设,旅游公路建设,旅游产品市场建设。支持阿克陶在县城建设特色旅游产品一条街,特色餐饮一条街。进一步完善阿克陶县城路网、公园、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拓宽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旅游业发展。
(二)强化旅游人才培养,为克州旅游发展提供智力保证
旅游人才的短缺,是制约克州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下一个五年援疆规划人才培养项目中,要充分发挥江西全国知名景区多、高校旅游专业院系多、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多的优势,加大对克州旅游人才传帮带力度。一是对旅游行政主管干部的培训。在克州选拔一批旅游主管单位的干部到江西省旅游主管部门、知名风景管理区挂职锻炼,到高校旅游专业院系培训,以提高旅游业管理人员水平。二是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分批次组织克州导游员、宾招服务员、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等旅游从业人员到江西进行集中系统培训,也可以在江西景区、旅游企业、旅游星级饭店中选择确定一批实训基地,组织上述人员到基地跟班实训,以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三是对旅游人才的储备。可以联系江西高校旅游院系定向招收克州初高中毕业生,通过学历培训的形式对克州有志于从事旅游产业开发的人员进行系统教育,为克州旅游业储备后备人才。
(三)深入开展区域协作,建立赣克两地双赢发展机制
深入开展赣克旅游协作,实现两地双赢发展,将会使江西旅游援疆更具生命力,比单纯的“输血”式帮扶更有长期深入开展的可能。当然,在当前赣强克弱的前提下,江西有关部门特别是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和扶持,推动两地区域协作的深入开展。一是宣传互推。在对外媒体宣传上,江西的宣传带上克州,克州的宣传也带上江西。在平台推介上,定期不定期地在两地互相举办旅游宣传推介会,加深游客对两地旅游资源的了解。二是客源互送。两地实行旅游线路互相宣传介绍,制定两地旅游企业互送客源奖励政策,鼓励两地游客资源互相推送。三是政策互惠。两地制定旅游发展优惠政策时,应尽量做到互相涵盖。特别是江西对阿克陶,要真正把阿克陶县作为“江西第100个县”来对待。江西客商到克州投资旅游,克州客商到江西投放旅游,享受江西、克州两地优惠政策,鼓励两地客商到两地投资兴业。四是信息互通。建立两地旅游信息相互通报机制,以利于两地及时掌握两地景区、天气、游客动态,为旅游互动决策服务。五是效益互享。建立两地企业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刺激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四)积极进行对接沟通,充分发展桥梁纽带作用
作为江西援疆前方指挥部,在推动克州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桥梁纽带作用不容小视,且大有可为。一是大力开展旅游招商活动。利用省内平台推介克州旅游资源,提高克州对外知名度。组织旅行社到克州来踩线,敲定互送客源旅游线路。组织有实力有眼光的客商到克州投资旅游景区建设、旅游宾招场所建设、旅游特色产品开发等。二是组织特定对象互游活动。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同志来克州考察援疆工作时提出要开展“江西人游新疆、新疆人游江西活动”,江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将积极依托团委、教育等部门平台,组织学生、青年等参加两地互游。联谊妇联、总工会、工商联、俱乐部、各类协会组织等社会团体,吸纳特定社会群体到克州旅游。三是组织两地旅游交流互动。积极组织江西旅游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到克州参访交流,为克州旅游发展“把脉会诊”。通过协调组织开展旅游研讨会、高峰论坛等形式,帮助克州掌握旅游发展前沿动态,把握发展方向,提高决策水平。组织克州旅游主管部门领导、从业人员到江西参观学习,以开阔眼界,提高认识,改进措施,理清思路,加快克州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课题组成员
总领题:黄式贤 郭新宇
组长:蔡勇
成员:戴诗鸣 牛新成 文亚萍 龙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