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行性分析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省工业园区的经济规模快速增长,在工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对全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也为城镇化加速发展夯实了基础。

  (一)工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分析

  1.工业园区的概况。1991-2000年,是江西工业园区初步发展阶段。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建正式揭开了江西工业园区发展的大幕。但这十年间省内工业园区在规模、效益和吸纳就业人员方面发展得相对缓慢。2001-2003年,是江西工业园区大发展的阶段。进入21世纪后,江西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了重大调整,确立了“以加快工业化为战略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发展战略,掀开了江西工业园区发展的新篇章。江西工业园区发展加速推进,无论是园区数量、开发面积、入园企业,还是园区经济总量、经济效益,抑或是园区制度建设、社会效益等,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轨道。自2004年始至今,江西工业园区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从2004年上半年开始,国家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局部地区、局部行业过热的情况,采取了调整信贷和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措施,江西省工业园区数从2004年底的137个减至2013年底的94个,裁减了近30%。

  2.工业园区的规模效益。2013年底,全省工业园区94个,入园企业8217家,完成工业增加值4478.81亿元,占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7.82%,比上年增长14.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03.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3.52%,比上年增长17.21%;利润总额1393.68亿元,增长39.29%。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园区的快速发展,全省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13年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3.6%。分行业看,园区内38个行业大类实现全行业盈利,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三个行业累计实现利润386.40亿元,拉动全省工业园区利润增长16.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1.8%。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对江西的工业规模乃至整个江西经济发展起到了支撑和推动作用。

  3.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一是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坚持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来抓。围绕光电产业、高精铜材、生物医药、有色金属等产业,大力实施“十百千亿工程”,产业发展逐步从粗放型向注重引领未来的成长性、集约型转变,由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多元化、特色化、集约化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工业园区已成为全省发展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二是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截至2013年末,全省重点产业集群入驻企业已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接近百万人,重点产业集群生产平稳增长,效益明显提高。全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产业集群有61个,实现利税增长的产业集群有57个。南昌小蓝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南昌高新区光电及通信、青山湖区针织服装等一大批具有特色的重点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南昌高新区光电及通信产业集群目前有规模以上企业41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近四分之一。高安引进陶瓷及配套企业98家,打造了一个建陶企业的集聚区,预计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可突破200亿元。贵溪铜及铜加工、九江石化、上饶经开区光伏、乐平精细化工4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新余高新区光伏、青山湖区针织服装、鹰潭铜合金材料等11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

  4.工业园区的就业吸纳能力。在最初的十年,工业园区在规模、效益和吸纳就业人员方面发展得都相对缓慢,截至2001末全省吸纳就业人员数仅为6.47万人。进入大发展的阶段后,全省工业园区发展加速推进,无论是园区数量、开发面积、入园企业,还是园区经济总量、经济效益,抑或是园区制度建设、社会效益等,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轨道。其中,全省园区从业人员总数在这三年间几乎呈倍数增长。2001-2003年三年间全省园区从业人员数分别达13.84万人、28.6万人和52.85万人,增速分别高达114%、106.7%和84.8%。自2004年始至今,江西工业园区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2004-2013年10年间全省工业园区从业人员数从74.49万人增至187.5万人,增长1.52倍。工业园区已成为全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重要阵地。

  (二)工业园区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本课题汇总了2001-2012年间,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IAV)、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占二产比重、工业园区从业人数、工业园区从业人数占二产比重和城镇化率的数据。

  数据显示,在0.01显著性水平下,江西省工业园区相关数据与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从绝对量来看,工业园区从业人数与城镇化率的相关系数为0.997,表示在0.01显著水平下,工业园区从业人数与城镇化率的推进有显著正相关性,工业园区从业人数的增加直接推动城镇化率的提升;从相对量来看,工业园区从业人数占全省二产从业人员的比重与城镇化率的相关系数为0.946,表示在0.01显著水平下,工业园区从业人数占全省二产从业人员的比重与城镇化率的提升有显著正相关性,工业园区从业人数占全省二产从业人员的比重越大,城镇化进程就越快。

  (三)我省工业园区吸纳就业能力测算

  基于经济就业弹性的就业供需分析,依据2001-2012年近12年来的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数据,得出历年的工业园区的就业弹性系数。通过剔除不合理项,取得弹性系数平均值为0.606185451,即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增长0.606185451个百分点。依据弹性系数测算出工业园区就业增长约64%。因此,2013-2020年全省工业园区约新增吸纳120万人就业。

  (四)与城镇化目标相衔接

  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47.51%,城镇人口约2100万人。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力争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60%,年均需提高1.6个百分点。按人口自然增长率7.8‰测算,到2020年,城镇人口约2900万人,新增城镇人口800万左右,其中城镇人口自然增长150万,新增农业转移人口约650万人。根据历年江西省统计年鉴的人口年龄分布结构,20-60岁人口比重为60%左右,据此测算2020年全省需解决480万新增城镇人口就业,而这部分人口将集中于二、三产就业。根据2000-2012年我省二、三产业平均45:55的就业比例,可测算出2020年全省的二产需吸纳220万新增城镇人口就业才能达成城镇化目标。前述分析已测算出2013-2020年全省工业园区新增吸纳120万人就业,即2020年工业园区能解决全省二产新增就业的54.5%,这一比例大大高于这10年来的最高值(2012年该比例为23.84%)。这一结论进一步印证了工业园区是吸纳我省新增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阵地,是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优空间载体。

  江西省三次产业就业比重(%)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