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我省城镇化与工业园区互动融合发展现状

  (一)我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省依托中心城市和重点县城,以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为重点,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城镇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城镇化进程推进加速。从2001年至2013年,全省城镇人口从1149万增加到2210万,净增1061万人,年均增加80多万人;城镇化率从27.69%上升到48.87%,年均提高1.63个百分点,与全国城镇化率的差距由8.44个百分点缩小到4.86个百分点。

  2.城镇化形态趋于优化。依托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以交通主通道为轴线,初步形成了“一群两带三区”的城镇布局主骨架,即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沪昆沿线城镇发展带、京九沿线城镇发展带,以及南昌都市区、九江都市区、赣州都市区。

  3.市政建设水平大幅提高。2012年,全省设市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99平方米;燃气普及率达到了94.4%;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97.67%;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明显提升,实现县城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

  4.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规划为引领,以94个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平台,优化产业布局,聚集生产要素,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加快形成,带动城镇规模扩张和人口集聚,夯实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二)我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水平偏低。2013年全省城镇化率比全国低4.86个百分点,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21.77个百分点。全省只有22个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数量少、规模小、空间布局不合理,总体竞争力不强。产城融合不紧密,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总体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只有1.09,低于1.45的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居住环境不优、生活品质不高。

  江西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对比图(%)

  2.市民化进程偏慢。截至2013年末,全省农民工总数达到789.5万人,其中省外就业540.7万人,省内就业248.8万人,且大部分在园区就业。但由于历史和体制因素,省内就业的农民工虽逐步成为了产业工人,却难以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无法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仍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带来诸多风险隐患。

  3.“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1990-2012年,全省连续统计的15个主要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59.5平方公里扩展到928.8平方公里,增长了3.58倍;同期户籍人口仅增长了2.06倍,明显滞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长速度。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导致建成区产业强度和人口密度偏低,耕地减少加快,失地农民增多,拆迁纠纷时有发生。

  4.城市管理水平不高。一些城镇无序开发,人口集聚不均衡,城市景观结构与其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城市管理,重地上、轻地下现象比较突出。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加剧、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日益明显,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等外来人口集聚区人居环境较差。

  5.体制机制不健全。城乡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制度,以及计划生育、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政策存在二元分割,制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涉及农村房屋、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建设用地等农村产权制度尚不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未能一体化,同一地区的城乡居民在统筹层次、就医选择、保障范围、待遇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三)我省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现状

  截至2013年,全省共有94个工业园区,园区城镇化程度参差不齐,产城融合特征不尽相同。大体有以下三个类型:

  1.以南昌高新区、经开区为代表的成熟型工业园区。该类园区产城融合特征明显,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城市新兴板块,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产业层次较高,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二是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配套齐全,公交系统较为发达;三是生活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园区内建有商品房或保障房等住宅小区以及大型超市、购物商城、金融机构等商贸服务设施和学校、医院等民生服务设施;四是人居环境体系较为优良,配套建设了绿地、公园等休闲公共设施;五是人才高地初步显现,集聚了一批高层次的企业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吸纳了较多的外来人口;六是社会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在管理架构上设置了民政、人保、教育、医疗等行政社会性职能机构。

  2.以上饶经开区、九江经开区和赣州经开区为代表的成长型工业园区。该类园区产城融合态势初步显现,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产业发展面临做大规模和提升层次的双重挑战,处于过渡阶段;二是市政基础设施落后,道路建设及配套设施标准与主城区存在较大差异;三是公共交通不便,连通城市各片区的公交线路和班次少,乘车候车环境差;四是居住环境欠佳,区内商品房或保障房较少,大多数产业工人仍自住或租住在主城区;五是综合服务功能薄弱,商贸、文娱、金融、学校、医院等生产生活性服务设施和广场、公园等休闲公共设施缺乏;六是人才集聚能力较弱,园区工人以本地人口为主;七是社会管理任务日益增加,管理体制和机构亟须跟进。

  3.以绝大多数省级工业园区为代表的起步型工业园区。我省绝大多数省级工业园区均属此类。该类园区产城融合态势尚未显现,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产业基础较薄弱,处于做大规模的阶段;二是市政基础设施以满足生产需要为主,生活配套欠缺,公交不便;三是住房保障体系缺位,区内基本为工业用地,住房稀少;四是生活服务体系较低端,只有少量较低级的小型超市、批发市场等商贸业态,基本没有医疗教育等生活设施;五是人才集聚乏力,园区工人主要以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本地剩余劳动力为主,外来流动人口较少;六是社会管理功能薄弱,基本未设置独立的民政、劳保、教育等行政社会性服务机构,与周边乡镇或街道共用部分社会管理机构的情况较普遍,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